親切讓寒暄顯得更自然

稱呼,是人與人之間在交往中一方對另一方的稱謂。雖然,在平日的生活中,我們並沒有過多地重視稱呼的變化,但實際上,善於稱呼才能為你贏得好感。在我們日常交際中,稱呼是一種很友善的問候,也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開始。中國自古就是一個文明的國家,逐漸形成了一種文明規範的禮貌稱呼,當然,也有在朋友之間的昵稱或者綽號。因而,在某些時候,怎麽稱呼別人,成了一件很講究的事情。如果你能夠稱呼恰當,會讓對方感到很親切,也能夠幫助你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事半功倍,給對方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相反,如果你稱呼得不恰當,往往會惹得對方不快,甚至產生惱怒情緒,這樣也會使雙方的交流陷入尷尬的境地,導致交流失敗。

“偉明,我們班明天上午第一節課需要教導處安排一下,謝謝你了!"

“海大哥,明天我試教,麻煩你來聽一下,多提寶貴意見噢。”

“阿坤,我們班的陽光指數好像有些出入,我想和你討論一下。”

“萍大小姐,今天下午1點,少兒頻道來采訪你們班的‘道德銀行’,你準備一下。”

這些天來,不斷地在辦公室聽到這樣的稱呼。被稱為萍大小姐的方萍老師笑言:“剛開始時還覺得不習慣,可後來才發現這樣的稱呼挺有意思的,比以前的直呼其名親切多了,我們在這樣一種輕鬆的氛圍中愉快地工作,連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在小學教育集團的校園裏,出現了這樣的現象,不論是打招呼,或者是公務往來,許多老師之間不再直呼其名,取而代之的是更顯親切的別樣稱呼。這種變化是自從新校長來了之後開始的,當校長親切地稱呼老師的時候,讓老師們感覺好像一家人一樣,老師們做起事情來也更顯主動。

俗話說:一滴水裏見太陽。當你置身於一個校園,聽到下屬與上司之間彼此的稱謂,就可以知道這所學校的文化及員工之間的關係大概如何了。從直呼其名到別樣稱呼,看似不經意的改變,卻讓置身於其中的人感到無比的親切,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強了集體榮譽感,也和諧了領導與下屬、同事與同事之間的關係。

那麽在一個集體裏,我們要怎樣稱呼他人才更友好呢?

1.不可直呼其名

一直以來,西方主要以直呼其名為稱呼的方式,但對於一直主張文明禮儀的中國,這樣的稱呼方式並不恰當。也許,有的人覺得隻要不是自己的父母長輩,隻需要以直呼其名來稱呼他人了,這樣也給自己省去了不少麻煩。殊不知,即便是不怎麽熟悉的同事,如果你以直呼其名的方式來招呼他人,隻會讓對方有不受尊重的感覺。所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他們都會在正式的拜訪場合或者日常的交際場所,舍棄直呼其名而選取別樣的稱呼,這樣反而會給對方一種特別的親切感。

2.到位的稱呼

有人會感到不解,什麽是到位的稱呼?顧名思義,也就是適宜的稱呼,但是,這樣的稱呼首先必須是恰當的,還必須以親切感為原則。除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稍微正式一點的“某某先生”“某某小姐”,別樣稱呼不僅僅體現了尊重的意味,還有別於“先生”“小姐”帶來的生疏感,以一種別樣的親昵縮短雙方之間的距離。所以,舍棄直呼其名的稱呼方式,選取別樣的稱呼,這樣會讓你在複雜的人際交往中輕鬆應對。

3.帶點親昵的稱呼

以中國人傳統的禮儀,許多人覺得“長幼有序”,而彼此熟悉的同輩之間就可以直呼其名,雖然這樣的稱呼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卻少了一份親昵。所以,要想致力於在人際交往中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就不應該直呼其名,而是選擇帶點親昵的稱呼,這樣在無形之中會拉近彼此的距離,增加親切感,同時也讓寒暄變得更加自然。

如何稱呼他人,看似很簡單,卻是一門不簡單的學問。有的人習慣以“請問是某某嗎”或者客氣地說“某某,您好”,這樣直呼其名,一下子就拉開了彼此之間的距離,而且直呼其名也顯得很不尊重。那麽,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以別樣稱呼來代替直呼其名,如此恰到好處的稱呼會讓我們的寒暄聽起來更加貼切自然,而所產生的交際效果也是意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