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弊明,結果現

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人人都具有趨利避害的天性。如果你能將利弊關係講清楚,聽眾自然就會作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在很多情況下,利與弊總是交雜在一起。一般的人,很容易被這些表麵的事實所迷惑,從而輕率地做出判斷。而作為領導,應當善於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分析事物發展的趨勢和必然結果,用結果的利與弊來說服聽眾,使他們最終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

多年前,當美國以“叫螃蟹”的精神欲推廣核電站時,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爭論。一些專家認為建核電站是最廉價而安全的發電方法。另一些專家則堅決反對,認為一旦出現事故會造成成千上萬人的死亡,而社會上很多民眾一聽到“核”就聯想到廣島、長崎那可怕的“蘑菇狀雲”和核輻射,很自然地站在反對派的行列中。

麵對這一情況,主建派調整了方法,決定不在理由上糾纏,而在“利弊”上做文章。他們說,在美國幾十年的核能發電實驗史上,從未出現過事故。即使今後“萬一”造成事故,也比用其他發電方式致死的人少得多。據福特財團的研究,假定某核電廠每100年發生一次重大事故,可能當場會有1萬人死亡,隨後有1.5萬人喪生;但比在同樣時間燃煤發電所造成的死亡(包括煤礦及運煤事故)要少。在美國,平均每年有140萬人因煤礦意外事故喪生。如此換算一下,用原子能發1000億瓦特的電力隻犧牲兩名采鈾礦工,而用燃煤發電要犧牲的煤礦工人則是179人。隻因為煤礦事故比較常見,地點、時間又比較分散,所以人們不會產生恐懼心理。通過這些對比,說明原子能發電大大優於燃煤發電。於是大多數公眾又轉而讚成建核電站。主建派最終獲得勝利,核電站也就在美國和全世界風行起來。

這是一篇向大家論述發展核電站的價值與前途的文章,但其論證利弊的方法值得在演講中借鑒,故借用於此。針對社上的民眾對於“核”的淺層理解和偏見,作者把核能發電與火力發電加以比較,估算核能發電可能帶來的效益和損失,把這個結果和燃煤發電加以權衡,結果得出了核能發電更為優越的結論。這樣的論證方法更容易使大家接受發展核電站的論點。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這首詠廬山的詩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處身其間的人,往往看不清事物的本質。人們經常會被情感、欲望以及種種錯綜複雜的事件蒙蔽了雙眼,以致不能明白中間的利害關係。要想用語言說服別人,就需要幫助對方撥開眼前的迷霧,拓寬狹隘的視野。這就不僅需要一個如簧之舌,還要有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的銳利眼光。一般來說,身在領導崗位的人,其信息掌握和要比下級多,視野也相對寬闊,因此領導者完全有條件、有能力來抓住問題的關鍵,條分縷析、一針見血,將其中的利弊區分得清清楚楚。類似的利弊說服法,在領導者的演講當中經常需要用到,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說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