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應變,維持人際關係的和諧

在人際關係中,人人都希望可以左右逢源,但卻很排斥“圓滑”。而最理想的境界莫過於“外圓內方”。處事“外圓內方”,在人際關係中就可以如魚得水,心想事成。

“外圓內方”的道理,很多人都聽說過,似乎也明白它的意思。究其實質,它指的是一種做人的藝術,是指一個人表麵上很隨和,但是內心卻方正,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具體到實際生活中,它指的是人們在處理紛繁的人際關係時要懂得靈活變通,在不牽涉大是大非和違反自己內心原則的情況下,隨機應變,最大限度地維持人際關係的和諧。

清末有位叫陳樹屏的人在江夏做知縣時,恰逢張之洞任湖北總督。張之洞和當時的撫君譚繼洵關係不和,兩人經常不分場合地針鋒相對。一次,陳樹屏在黃鶴樓宴請兩位,當他們在席間談到江麵寬窄時,張之洞說是七裏,譚繼洵卻非說是五裏。兩人爭執不下,誰也不願意在對方麵前退讓。陳樹屏誰也不敢得罪,但也不能讓他們一直爭執下去。想了一會兒,陳樹屏說話了。他言辭懇切地說道:“兩位大人都沒錯,江麵漲時就寬到七裏,落潮時便變為五裏。”兩人本就是為了給對方難堪而胡說八道,這時陳樹屏的一句話為雙方都找到了台階,他們也就順勢結束了爭論,彌漫在席間的硝煙盡散。

人生處世本就有“直”和“曲”之分,直來直去、本性流露固然是尊重真相,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卻容易得罪別人,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如上文故事中的知縣陳樹屏,他明知道江麵既非五裏寬,也非七裏寬,但是假如他將這個事實當眾說出來,不僅不能為兩位大人解圍,同時也勢必將自己帶入是非當中。在這裏,麵對“江麵寬度”這個無關大局和原則的事情,知縣的選擇和處理無疑是正確的。

其實在生活中的大多數時候,一個人想要做到“外圓內方”並不是那麽難,難就難在堅持時時、事事做到“外圓內方”。而要做到這一點,則必須對“外圓內方”有一個全麵、深刻的了解。

唐朝名相李泌幼時就有“神童”之稱,七歲那年,他應召入宮。當時,唐玄宗和魏國公正在下棋,唐玄宗想試試李泌的才能,便示意魏國公考考他。魏國公以棋為題:“方,好比是棋局;圓,好比是棋子;動,猶如使棋活了;靜,就是棋死了。你能用方、圓、動、靜四字來比喻弈棋的道理嗎?”年幼的李泌稍加思索,脫口吟道:“方如行義,圓如用智;動如呈才,靜如遂意。”此言一出,唐玄宗和魏國公無不詫異。古人常說“人生如博弈”,李泌不僅道出了弈棋的道理,也道出了做人的真義,更是“外圓內方”處事原則意蘊的最佳注解。

“方如行義”道出了為人處事的自足之本。要做到“外圓內方”,功夫首先要花在“內方”上,“內”指的是一個人的人格、靈魂。所謂“內方”,就是要做到人格獨立、內心正直。隻有這樣,一個人才具有了立世之本,才能“方”得有理。“方如行義”,一個人要做到“內方”,必須胸懷大義。這個大義是指一個人對國家和民族的滿腔熱情,對自己所從事事業的忠誠和熱愛以及對真理百折不撓的追求。這個大義是每個人為人處事的心理底線和原則,違反了這個原則就談不上“內方”。而一個人隻有堅守住自己內心的原則,才能夠在麵對問題時不左右逢迎、顛倒黑白、隨波逐流;麵對錯誤的思想和行為敢於挺身而出,勇敢麵對,做一個正直的人。

在做好了“內方”的基礎上,我們也要注意做好“外圓”。這裏所講的“圓”,並不是精於世故、老謀深算,而是一種高超的處世藝術。正所謂“圓如用智”,“圓”講究的是張弛有度,把握分寸;“圓”倡導一種豁達、一種大度、一種寬厚、一種善解人意、一種與人為善。在為人處事中,要力爭達到“和諧圓滿”的境界。遇到事情,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在交往中學會把握自己的情感、駕馭自己的意誌,以開闊的心胸處事。時刻以“與人為善”作為自己交際的原則,盡量少和別人發生分歧,產生矛盾。真正遇到麻煩時,要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態度去友好、寬容地對待,處理事情要講究方式方法,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春風化雨,實現人際關係的和諧。

“外圓內方”不僅是一種處事的原則,還是構建和諧人際關係的一個準則。在實際的運用中我們要力求將“外圓”和“內方”結合起來。八麵玲瓏,隻圓不方,做人未免圓滑。這樣的人雖不與別人衝突,但是也很難走進別人的心中,所謂的人際關係融洽不過是一種表象;棱角分明,隻方不圓,做人太過死板,這樣不僅容易傷害別人,最終還會傷害到自己。這樣的人雖然更真實,但是卻讓人難以靠近。隻有處理好了兩者的關係,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待人真誠,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熱心助人,厚德容人,才是真正的“外圓內方”。

不僅數千年以來的中國文化如此,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同樣提出人應該具有四種美德:謹慎、公正、勇敢、克製。他認為公正與勇敢是一個人的內心需要具備的品質,類似於我們所說的“內方”。但是“謹慎”和“克製”則是指處理事情時需要具備的素質。“勇敢”如果沒有“謹慎”和“克製”相伴,也可能變成莽撞;不計後果的公正也可能為自己招致禍害。因此,亞裏士多德還特別指出:做正確的事情也不能莽撞行事,過多的勇氣其實就是不計後果。在許多情況下,是非對錯不是像我們所想的那麽簡單,做到心中明了即可。在實際的處理中要謹慎從事,妙語化解,找到勇敢行為和謹慎克製的最佳平衡點,這才是一個高明的人。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許多時候要做到“外圓”,就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妥協。但是這種妥協並不是恥辱,也無須感慨無奈。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是非曲直,這些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自身的利益基礎上的,但是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你不妥協是因為不想損害自身的利益,而他人亦如此。因此一定程度上的妥協是一種利益的讓步,意味著我們的內心將對方的利益看得和自身利益一樣重要,這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在講究平等的現代社會,隻有尊重他人才可能獲得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