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時說一些與實際情況不符的謊言

謊言在人際交往中幾乎是不可缺少的。有些人宣布自己從來不說謊言,這句話本身就一定是謊言。任何一個人獲悉親戚病重或朋友遭難,就會說一些與實際情況完全不符的謊言。從這個意義上講,世界上沒有不說謊言的人。

因此,誠實要看什麽時間、什麽地點、麵對什麽人、講述什麽事情。俗話說:“適當的謊言是權宜之計。”由此可知,在某些場合還是有說謊的必要的,這種例子,隨處可見。有時,謊言不一定全是壞話。人與人相處是沒有絕對誠實的,有時謊言和假象更能促進友情和愛情。

雨果的不朽名著《悲慘世界》裏那個主人公冉·阿讓本是一個勤勞、正直、善良的人,但窮困潦倒,度日艱難。為了不讓家人挨餓,迫於無奈,他偷了一個麵包,被當場抓獲,判定為“賊”,鋃鐺入獄。

出獄後,他到處找不到工作,飽受世俗的冷落與恥笑。從此,他真的成了一個賊,順手牽羊,偷雞摸狗。警察一直都在追蹤他,想方設法要拿到他犯罪的證據,把他再次送進監獄,他卻一次又一次逃脫了。

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他饑寒交迫,昏倒在路上,被一個好心的神父救起。神父把他帶回教堂,但他卻在神父睡著後,把神父房間裏的所有銀器席卷一空。因為他已認定自己是壞人,就應幹壞事。不料,在逃跑途中,被警察逮個正著,這次可謂人贓俱獲。

當警察押著冉·阿讓到教堂,讓神父辨認失竊物品時,阿讓絕望地想:“完了,這一輩子隻能在監獄裏度過了!”不料,神父卻溫和地對警察說:“這些銀器是我送給他的。他走得太急,還有一件更名貴的銀燭台忘了拿,我這就去取來!”

阿讓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警察走後,神父對阿讓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重新開始吧!”

從此,阿讓洗心革麵,重新做人。他搬到一個新地方,努力工作,積極上進。後來,他成功了,畢生都在救濟窮人,做了大量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人生的道路不平坦,逆境常多於順境。身處逆境,麵對不幸,當事者不僅需要堅強,也迫切需要別人的勸慰。而此時,及時送上真誠的安慰,必要時說上幾句謊言,也都如雪中送炭,能給不幸者以溫暖、光明和力量。例如,對於身患絕症的病人,隻能把病情如實告訴其家屬;而對其本人,則應重病輕說。如果謊言喚起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增強了他對病魔鬥爭的意誌,就有可能使其生命延續得更長久,甚至戰勝死神。

善良的謊言,其用心當然也是善良的,即為了減輕不幸者的精神痛苦,幫助其重振生活的勇氣。即使此人以後明白了真相,也隻會感激,不會埋怨。即使當時半信半疑,甚至明知是謊話,通情達理者仍會感到溫暖、寬慰。明知會加重對方的精神痛苦,但仍要實言相告,如不算壞話,也該算是蠢話。

必須指出的是,善良的謊言,不是信口開河的欺騙,而是要把握一定的規則的。

1.盡量不欺騙別人。當人無法表露自己的真實意圖時,就選擇一種模糊不清的語言來表達真實。例如,一位女孩穿著新買的時裝,問朋友是否漂亮。但朋友覺得實在難看時,就可以模糊作假。回答說:“還好。”“還好”是一個什麽概念,是不太好或是還可以?這就是謊言中的真實。它區別於違心而發的奉承和諂媚。

2.合情合理。合情合理是謊言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許多謊言明顯是與事實不符的。但因為它合乎情理,因而也同樣能體現人們的善良、愛心和美好。經常有這樣的問題:妻子患了不治之症不久將要死去,丈夫為此極感頹喪。他應該讓妻子知道病情嗎?大多數專家認為:丈夫不應該把事情的真相告訴她,也不應該向她流露痛苦的表情,以增加她的負擔,應該使妻子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盡可能快活。當一位丈夫忍受著即將到來的永別時,他那與實情不符的安慰反而會帶給人們以心靈的震撼和感動,因為在這裏,謊言包含了無限艱難的克製。

3.迫不得已才說謊。也就是必須說謊時才能考慮。這種必須有時候是出於禮儀。例如,當一個人應邀去參加慶祝活動前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時,他必須把悲傷和惱怒掩蓋起來,帶著笑意投入到歡樂的場合。這種掩蓋是為了禮儀的需要,怎能加以指責?

如果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欺騙別人,無論如何都是不能被別人原諒和接受的,也是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