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他的需求,支持他的立場

與人交談就是一場博弈,不是你說服我,就是我說服你。在說服的過程中,如果你一個勁地試圖用自己的觀點去說服對方,即使贏了,對方內心也會有芥蒂,畢竟世界上真正能做到“宰相肚裏能撐船”的人有幾個呢?但是,如果你用對方的觀點去說服對方,結果會是雙方共贏,你的目標也能輕鬆達成。可見,在說服人時,選擇用誰的觀點去說服是非常重要的。

俗話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在說服人時,你可以用對寸方的觀點去說服對方。這是一個辯駁的技巧,它並不是讓你放棄自己的觀點改而信服他人的觀點,它是指順著對方的觀點,從而找出對方觀點中的錯誤之處,以此來說服對方。這個技巧聽起來有點兒高深莫測,但事實上並沒有那麽複雜。

有這麽一則有趣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

當時,齊國大王齊景公非常喜歡馬。有一天,他最喜歡的一匹馬突然暴斃。這讓齊景公憤怒極了,認為是養馬人照顧不周愛馬才會死去。所以,他命令侍衛,準備對養馬人實施肢解酷刑。

晏子是齊國大夫,很受齊景公重用。他認為齊景公懲罰養馬人是很不妥的,眼看侍衛提刀過來,他不禁焦急,想著該怎麽阻止盛怒的齊景公。忽然,他靈機一動,對齊景公說:“大王,古時候堯、舜實施肢解酷刑時,他們會先肢解哪裏?”

眾所周知,堯、舜都是聖賢,他們不可能做出肢解人這樣血腥的事。齊景公非常聰明,他立馬聽出晏子話裏的意思,於是收回之前的話,不讓侍衛再肢解養馬人。可是,他心裏依舊不甘,要知道那匹馬可是他最喜歡的馬。所以,他幹脆下令要處死養馬人。

晏子聽後,知道齊景公怒氣未消,他要是貿然求情,不僅不會救下養馬人,連他自己也都會被遷怒。於是,他順著齊景公的意,說:“這個馬夫死到臨頭,恐怕還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麽罪。現在,讓我替大王來逐一宣布他的罪狀,讓他死得明明白白。”

齊景公覺得晏子的話正合他意,就批準晏子繼續說。晏子開口道:“你第一條死罪是,大王讓你好好養馬,可你不但沒把馬養好,反而還把馬養死了。”事實上,那匹馬並不是養馬人養死的,而是得了什麽急症突然死去。晏子故意將馬的死因強加在養馬人的身上,是因為他像故意說給齊景公聽。

“你第二條死罪是,你養死的馬是大王最喜愛的馬,你讓大王以後再也不能騎這匹愛馬遊玩打獵了。”晏子又說。

晏子的話讓齊景公皺起了眉頭,但沒有多說什麽。

這時,晏子又繼續羅列養馬人的第三條罪行,他說:“馬夫,因為你自己的疏忽,導致大王因為一匹馬而殺人。這件事要是傳出去,一定會被百姓恥笑,被他國嘲諷。你讓大王不仁不義,讓齊國聲譽受損,你說你該不該殺?”

罪行一說完,晏子命令一旁的侍衛:“還愣著幹嘛,立馬處死這個馬夫!”

晏子的一番話讓齊景公聽得麵紅耳赤,也意識到自己小題大做,遷怒了無辜的人。他連忙阻止:“住手,還是放了這個馬夫吧!”

通過這則有趣的故事,我們可以明顯體會到什麽是用對方的觀點說服對方這個技巧。這個小故事中,如果晏子直接為馬夫求情,一定會惹怒齊景公,不僅馬夫會被立馬處死,還會將怒火惹上身,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但他順著齊景公的意思,抓住其錯誤的觀點來說服齊景公,從而達成了自己的目的。可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有多麽好用。

什麽是最高明的說服術?其實就是用對方的思維去打敗對方。每一位厲害的交際大師都將這種方法掌握的十分透徹,運用得爐火純青。

掌握這項技巧的關鍵點在於,你想要說服一個人時,並不需要與其麵對麵,硬碰硬,因為沒有人喜歡被人否定與頂撞。你需要營造一個站在對方陣營的假象,用對方的觀點去反駁對方的觀點。需要注意的是,當你在運用對方觀點時,一定要將對方的觀點荒謬化,讓對方能清晰地明了自己的觀點有多麽差勁和不妥,這樣,你的這場說服戰就打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