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再填坑:《貨幣通論》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1883-1946)生於英國,凱恩斯的父親是劍橋大學的政治哲學教授,曾為大學編製不少經濟方法學與邏輯學的研究教材。從小在劍橋生活,凱恩斯於1902年順理成章地考進劍橋大學。

畢業後,凱恩斯隨即被政府聘用到財政部,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為英國的財政出謀獻策。凱恩斯原本是一個自由貿易論者,直至20年代末仍信奉傳統的自由貿易理論,認為保護主義對於國內的經濟繁榮與就業增長一無可取。甚至在1929年同瑞典經濟學家俄林就德國賠款問題論戰時,還堅持國際收支差額會通過國內外物價水平的變動,自動恢複平衡。但1929~1933年的大蕭條,讓他改變了自己的立場。他於1936年發表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簡稱《貨幣通論》)一書,創立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理論體係。此時,他考慮的不隻是經濟,還有政治行政與社會民生,不同意完全尊重自由市場的態度。凱恩斯認為那隻“看不見的手”解決不了經濟危機問題,經濟這麽蕭條,股市這麽低迷,失業這麽嚴重,應該有“看得見的手”出麵。

凱恩斯所說的“看得見的手”,主要就是指國家直接幹預。凱恩斯在《貨幣通論》的《總論》中提出了政府幹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政府可以通過建設橋梁、大壩等公共項目,雇用失業人員。這批人就業後用領取的工資購買食品等貨物,從而刺激了對這些貨物的需求,生產這些貨物的廠家又會雇用更多的人。這些就業人員又刺激了另一輪的需求,增加了另一些人的就業。在他的書裏有一個著名的“挖坑理論”:

雇200人挖坑,再雇200人把坑填上,這叫創造就業機會。雇200人挖坑時,需要發200把鐵鍬,生產鐵鍬的企業開工了。鐵鍬廠的生產,帶動了鋼鐵廠的生產。當他發鐵鍬時還得給工人發工資,同時鐵鍬廠、鋼鐵廠的工人也有工資,這樣食品等日常消費也都有了。等他再雇200人把坑填上時,還得發200把鐵鍬,還得發工資……

凱恩斯主義的確使西方國家從大蕭條中走了出來。而在美國大蕭條期間,羅斯福新政大量借鑒凱恩斯主義:由政府主導投入貨幣購買股票托市,並大量投資基建,設立大量義工崗位,由國家出錢,有效地挽救了經濟危機所導致的社會崩潰。

然而,凱恩斯主義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戰。1973年的石油危機使西方發達國家出現失業與通脹並存的“滯脹”現象,被反凱恩斯主義學派視作政府長期執行凱恩斯政策的惡果。原計劃經濟國家紛紛轉而投向“看不見的手”,市場經濟理論進入發展**,凱恩斯主義逐漸退入一個相對低迷的時期。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後不久,我國便出現了需求不足、通貨緊縮的跡象。中央政府運用凱恩斯主義,於1998年開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也就是所謂的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增發10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之後幾年一直連續增發,大規模增加對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實踐證明,1998年之後一段時期內實行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

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再次讓凱恩斯主義隆重登場。幾乎所有東西方政府,都運用財政刺激政策和寬鬆貨幣政策積極刺激有效需求。我國在當年年底開始出台實施總規模4萬億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采取了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十分寬鬆的貨幣政策。和前一次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措施相比,這一次的力度更大,方式更多,效果更加顯著,對國際經濟的影響更大。

針對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許小年尖銳地指出:“凱恩斯主義害了中國。”

張維迎則說:“中國經濟不能再任由凱恩斯主義忽悠了。”張維迎認為:凱恩斯主義關心短期問題,不關心長期問題。而“短期”有時候太短,來不及逃的時候問題就發生了。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出台各種各樣的刺激政策,增發貨幣,增加貸款,降低利率,擴大投資,發放政府補貼等,遏製通貨收縮。但才一年,就開始討論如何遏製通貨膨脹。也就是說,凱恩斯主義是一味虎狼之藥,而且治標不治本。

是藥三分毒。凱恩斯主義隻是非常時期的一味藥,至於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恐怕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