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真的很有錢嗎: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一個國家的外匯儲蓄,作用主要有四:一,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二,幹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三,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

我國目前是世界上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2012年達到3.31萬億美元,比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的國家加在一起還要多。國家這麽多的外匯儲備,是怎麽來的呢?

中國的企業或者個人出口商品或勞務,掙回美元等外匯,然後將這些外匯的一部分或全部在銀行換成人民幣。外商來中國投資,也往往需要將手中的部分或全部外匯資金去銀行換成人民幣。銀行在保留一定額度外匯用於日常業務後,將其餘外匯在外匯市場上賣出。外匯一旦被央行購買就成為國家外匯儲備。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已不再實施強製結售匯製度,企業出口等所獲外匯收入,可根據其經營需要自行保留或賣給銀行。

從以上的過程可以看出,外商、企業或個人不是把外匯無償交給央行,而是通過銀行賣給了央行,並獲得了等值人民幣。簡單地說,國家外匯儲備是央行用“發票子”這種向社會負債的方式“買”來的,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上,資產方為外匯儲備,負債方則是等值的人民幣投放。好比你打了10張欠條出去,在親戚朋友那裏借了100萬美元,打100張欠條出去借了1000萬美元。這100萬或1000萬美元,都不能算是你的淨資產。唯一不同的是:央行打的欠條,叫做“人民幣”。可見,國家的外匯儲備其實並非央行的“淨資產”,其背後對應的是等量負債。因此,央行即使擁有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從淨資產來說它不能叫“很有錢”。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保持充足的外匯儲備對於確保國際清償能力、提高風險應對能力、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等具有重大意義。不過,巨額外儲猶如一把“雙刃劍”,也會帶來四個“不利於”:

不利於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央行買入外匯形成儲備,必須投放等值的人民幣(稱為外匯占款),因此,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也意味著央行被動投放的人民幣在高速增加,如果不能及時完全對衝、回收,就會向市場中注入過多的流動性,加大通脹壓力和資產泡沫風險。

不利於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會引起國際社會對我國貿易狀況和人民幣幣值的高度關注,容易誘發爭端。

不利於經濟結構調整。時下,外匯占款已成為貨幣發行的主要方式,長此以往,會出現創匯較多的東部地區資金多、創匯較少的中西部地區資金少,創匯較多的第二產業資金多、創匯較少的第三產業資金少等現象。

不利於保值增值。當前歐美債務危機蔓延、國際金融市場動**,這些將對巨額外儲的保值增值帶來挑戰。

早在2007年外匯儲備突破1萬億時,從官方到學者就開始認識到“國際收支不平衡是另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成思危語)。但幾年過去之後,外匯儲備就上升到了3萬多億。如此之多的外匯儲備,並非我們刻意追求,而是傳統經濟發展方式運行的結果。對此,經濟學家郭凱曾經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來加以說明——

一個島上住著三個人,王二、張三和李四。王二幹得多吃得少,每年都有餘糧。張三是自給自足式的,一年到頭正好吃光花光。李四有點好吃懶做,自己的糧食不夠吃,每年都得找王二借。幾年下來,王二手上全是李四打下的借條(俗稱,外匯儲備)。糧食的特點是沒法放,不吃就爛了。因此,王二也有自己的問題,不把多生產的糧食借給李四,最後糧食也是爛掉,誰讓王二自己吃不掉呢(俗稱,內需不足)。

無數工廠在生產製造,但因為內需不足,隻好將多餘的產品出口。顯然,強行停掉一些工廠以減少出口是不現實的,那麽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過剩的外匯儲備花出去,主要途徑有三:其一,加大進口采購,平抑國內物價,提高國民福利;其二,收購國外礦藏和石油,儲備不可再生資源;其三,中國企業“走出去”,通過在國外辦廠、並購,培育一批與中國身份相匹配的跨國公司。

值得指出的是:外匯儲備不能在境內使用。一大幫人努力生產,還承擔著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的後果,換回一些花紙頭。這些花紙頭需要在境外兌現成等價的商品回國,才不會損害我們國家的利益。

曾經在網上看到有人建議央行將外匯儲備中的一部分分給民眾。這個建議不可能被采納。首先,就像我們前麵說的,央行的外匯儲備是“欠條”,是正負相抵的零資產,因此無從分錢。其次,就算分下來,也無非是開動人民幣印鈔機。假設每人發一萬,一下發13萬億下去,僅僅是紙上數字好看而已。社會的財富總量並沒有相應增加,那麽貨幣也會相應地貶值13萬億。以前4元錢對應市場2個蘋果,蘋果2元錢一斤。現在錢多了2元變成6元,但對應的還是2個蘋果,蘋果因此是3元一斤。

2009年,津巴布韋發行了100萬億的鈔票,其民眾個個都是萬億級別的富翁。可是,在那裏100億元也買不到一顆糖。可見,紙上的富貴是虛的,貨幣需要看得見摸得著的財富來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