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怎麽變毛的:CPI

家財萬億,恐怕是很多人所夢寐以求的吧?但是,如果你擁有的是萬億津巴布韋元,恐怕離富翁的距離還有很遠。

2009年年初,在津巴布韋首都哈雷拉,一位大媽抱著一捆總值為3萬億的津巴布韋元坐公交車。司機瞄了一眼,根本就懶得清點,直接收下當了車票錢。在那時的津巴布韋,幾萬億的金額一般不用點數,用尺子大致量一下鈔票的高度,或者幹脆就目測了事。而大媽的3萬億巨款,折合成當時的人民幣也就3.5元。

在2008年7月,津巴布韋CPI創造了一個天文數字:2.31億%。次年的1月,央行發行100萬億津巴布韋元的大鈔,1的後頭有14個0。因為鈔票上的0太多,一般的計算器都不能用(沒有這麽多位數字),因此做生意的多數靠筆算。而那些幾千萬麵值的“小額”紙鈔,掉在地上連小孩也懶得去撿。因為,就算100億元也買不到一顆糖——換成人民幣還不到1.2分錢。

因為貶值太快,不少地方更熱衷於以物易物。在津巴布韋農村,農民拿羊肉、雞和一桶桶的玉米去商店換東西。在以物易物中,商店老板也會用一些糖果之類的小玩意當“零錢”找零。而如果顧客不要這些小玩意,店老板會用筆記下來,下次這個顧客再來時可以適當優惠。不少農民坐汽車時,也會隨身帶些農產品充當車費。有一次,一個農民帶了一隻母雞作為汽車車費。因為他的雞比較大,半路上覺得自己吃了虧,但又不想要司機找自己紙幣。恰好此時他的雞下了個蛋。農民就問司機要這個雞蛋。司機也看出了農民的心事,就大方而幽默地說:好,這個雞蛋就當是找你的零錢吧。

想一想,十年前100元進超市能買一堆菜,一般還有找零,現在隨便在超市買點菜就是100多元。錢不經用了,這是所有人普遍的感覺。在人生的旅途上,有一個和你的收入增速競賽的對手,叫CPI。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英文縮寫(ConsumerPriceIndex),是根據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用來觀察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

在計算CPI時,不同國家的構成略有差異,各類別的權重也不相同。以我國為例,其CPI的構成和各類別的權重如下:

1.食品31.79%

2.煙酒及用品3.49%

3.居住17.22%

4.交通通信9.95%

5.醫療保健個人用品9.64%

6.衣著8.52%

7.家庭設備及維修服務5.64%

8.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13.75%

和歐美等國家將房價的變量納入CPI數據有所不同,在第三項的“居住”類別裏,並不包括商品房的價格,僅僅是指房屋裝修等附加消費。因為,房地產在我國目前被視為固定資產,因此沒有進入CPI的構成之中。

CPI的增長率在2%~3%屬於可接受範圍,當然也還要看其他數據。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通貨膨脹,CPI5%的增幅時就是嚴重通貨膨脹。2011年,我國的CPI比上年上漲了5.4%,2012年則有所回落,為2.6%。

除了通貨膨脹不受歡迎外,通貨緊縮也是經濟的大敵。通貨緊縮是一種金融危機。與通貨膨脹引起物價持續上漲、貨幣貶值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一樣,通貨緊縮也是一個與每人都息息相關的經濟問題。通貨緊縮是指社會價格總水平即商品和勞務價格水平持續下降,貨幣價值持續升值的過程。在一些主要發達國家,如日本,通縮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其經濟的最主要因素。

當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