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依據:企業景氣指數

2013年5月的一天,小張打電話給他的哥哥要借20萬元,說想在北京開做餐飲。哥哥說:“等一會兒我答複你。”

沒多久,哥哥的電話回過來了,說:“老弟啊,餐飲業現在不景氣,還是別開了吧?”

小張以為哥哥不想借那麽多錢給自己,就說:“哥哥,要麽你借我10萬得了,我再想點其他辦法。”

哥哥回答:“不是錢的問題,是這個行業目前不景氣,我剛才在網上查了一下住宿和餐飲業的景氣指數,隻有79.8,很低呢。"

弟弟不明白什麽叫“住宿和餐飲業的景氣指數”,更不理解為啥79.8的數值很低。於是,哥哥就耐心給他講解起來——

企業景氣指數的全名為“企業綜合生產經營景氣指數”,是根據企業負責人對本企業綜合生產經營情況的判斷與預期而編製的指數,用以綜合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景氣指數的數值介於0和200之間,100為景氣指數的臨界值。當景氣指數大於100時,表明所處狀況趨於上升或改善,處於景氣狀態,越接近200狀態越發好;當景氣指數小於100時,表明所處狀況趨於下降或惡化,處於不景氣狀態,越接近0狀態越差。

根據國家統計局在2013年4月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企業景氣指數為125.6,比去年四季度上升1.2點,繼續運行在景氣區間。其中,住宿和餐飲業的景氣指數為79.8,低於100,屬於不景氣狀態。

小張懶得聽在大學當教授的書呆子哥哥的說教,他放下電話,另籌了20萬元,共計投入150萬開了一家餐廳。結果,營業到11月份,半年裏就虧損了30多萬,還不算前期的裝修什麽的。後悔莫及的小張這才想起了哥哥曾經說過的住宿與餐飲業的景氣指數,於是上網一查:發現三季度的的企業景氣指數為121.5,處於溫和回升態勢,而住宿和餐飲景氣指數為88.3,仍然處於不景氣當中。

企業景氣指數起源於西方國家,此後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迅速的推廣和普及。從1994年8月起,我國國家統計局開始進行企業景氣調查工作,調查主要是借助信息公司的技術力量,對工業和建築業企業開展直接問卷調查。全國範圍的企業景氣調查於1998年在統計係統正式進行,由國家統計局各級調查隊組織實施。

目前,我國的企業景氣調查範圍涉及工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八個行業。每個行業按其規模比重抽取樣本。

企業景氣調查全國總樣本量為2.1萬家企業。企業負責人季度上網直報。其內容涉及行業運行、企業經營及業務、盈利、就業、投資、融資、庫存等生產經營問題。

企業景氣指數計算方法為:企業景氣指數=0.4×即期企業景氣指數+0.6×預期企業景氣指數。其中:即期企業景氣指數=(企業負責人對本季度本企業綜合經營狀況回答良好比重一回答不佳的比重)×100+100。預期企業景氣指數=(企業負責人對預計下季度本企業綜合經營狀況回答良好比重-回答不佳的比重)×100+100。

企業景氣指數體現的是整體的經濟形勢。其中,又有八大行業的單獨數據。商界人士在做決策時,不妨多關注一下相關行業的景氣指數。商場如大海行舟,要乘勢而為,好的形勢則猶如東風,此時乘勢而行就猶如順風揚帆,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則如逆風行舟,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