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奢入儉難:棘輪效應

北宋的第八代皇帝趙佶,詩、書、畫造詣極高,是一個卓越的藝術家。趙佶剛登上皇位時,還能勉強恪守宋太祖留下來的節儉家風。但很快,奢華鋪張之風就興起了。諂臣蔡京等見機,更是推波助瀾,認為皇帝理當在富足繁榮的太平盛世及時享樂,不應效法前朝惜財省費、倡儉戒奢之陋舉。趙佶聽了,心中很是高興。

有一次,趙佶生日,大宴群臣,拿出玉盞、玉卮等貴重酒器,說:“朕欲用此吃酒,恐人說太奢華。”蔡京是何等聰明之人,忙道:“臣當年出使契丹,他們曾持玉盤、玉盞向臣誇耀說南朝無此物。今用之為陛下祝壽,於禮無嫌。”宋徽宗說:“先帝當年欲築一小台,不過數尺之高,言不可者甚眾,朕深覺人言可畏。此酒器雖早已置辦,但若是人言四起,朕難以辯白。”蔡京卻振振有詞:“事苟當於理,多言不足畏也。陛下當享天下之奉,區區玉器,何足計哉!”蔡京卻還搬出《周禮》中的“惟王不會”,宣稱君王的開銷,自古以來就不受任何預算、審計的製約。君臣之間,可謂一唱一和。

蔡京的長子蔡攸,沒有蔡京那樣引經據典的逢迎水平。但在鼓吹享樂哲學方麵卻是青出於藍。他經常向宋徽宗宣揚:“所謂皇帝,當以四海為家,太平為娛。歲月能幾何,豈可徒自勞苦!”趙佶聽了,越發肆無忌憚地縱情聲色,驕奢**逸。

宋徽宗最寵信、最重用的將相大臣,個個也都是聚斂私財,揮金如土的高手。

宰相蔡京生性好客貪吃,經常大擺宴席,有一次請僚屬吃飯,光蟹黃饅頭一項就花掉一千三百餘貫錢。他家僮仆姬妾成群,僅廚子就上百,內部分工極細,有不少人專做包子,還有婢女不幹別的,專門負責縷蔥絲。他在首都開封有兩處豪宅,謂之東園、西園,西園是強行拆毀數百家民房建成的。有人評論這兩處府第是“東園如雲,西園如雨”,意思是東園樹木蔥蘢,望之如雲,西園迫使百姓流離失所、淚下如雨。蔡京還在杭州鳳山腳下建造了更加雄麗的別墅。此外,禦史中丞王黼家養的姬妾的數量與質量,幾乎可以與後宮相比。宦官童貫家晚上從不點燈,而是懸掛幾十顆夜明珠照明,誰也說不清他有多少家財。

奢華鋪張的猛獸一旦出籠,就如洪水一樣不可收拾。日益沉重的財政負擔,令朝廷不堪負擔。其間,趙佶也試圖通過適度的節儉來扭轉財政危機。但是,等他真正想實施時,卻又感覺這也無法削減,那也難以削減。於是,所謂的適度節儉就這樣不了了之。

這些奢華的成本,最終落在底層百姓的稅賦上。當然,最後也總會反過來再落到奢華者本人身上。不滿朝廷橫征暴斂的百姓,在兩浙、黃淮等地相繼爆發了聲勢浩大的起義。民眾的反抗嚴重動搖了北宋統治的根基,使北宋政權在金兵來侵時不堪一擊,轟然覆亡。

公元1126年閏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廢趙佶與子趙桓為庶人。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將趙佶與趙桓,連同後妃、宗室、百官數千人,以及教坊樂工、技藝工匠、法駕、儀仗、冠服、禮器、天文儀器、珍寶玩物、皇家藏書、天下州府地圖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積蓄被擄掠一空,北宋滅亡。因此事發生在靖康年間,史稱“靖康之變”。

趙佶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終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於五國城,金熙宗將他葬於河南廣寧(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據協議,將趙佶遺骸運回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於永佑陵,立廟號為徽宗。

宋徽宗趙佶身處奢華鋪張之中,想節儉時感到力不從心。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中叫棘輪效應,又稱製輪作用,是指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即易於向上調整,而難於向下調整。尤其是在短期內消費是不可逆的,其習慣效應較大。這種習慣效應,使消費取決於相對收入,即相對於自己過去的高峰收入。消費者易於隨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費,但不易於隨收入降低而減少消費,以致產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費函數。

舉一個現實生活中常見的例子,當你剛從學校畢業時,月收入隻有1500元,那時你一個月還能存個三兩百元。努力幾年之後,你的薪水逐漸漲到了15000元。這時,若要你一個月隻花一千二三百元(像當初畢業那樣),你還做得到嗎?就算加上物價上漲的因素,再在一千二三百元的基礎上加幾百元,你還是覺得沒法生存吧?

問題出在哪裏?為什麽當年的你用那麽少的錢能夠生存,現在的你不能夠了?因為伴隨你可支配的錢的增加,你的欲望在增加,很多本來不屬於生活必需品的商品與服務,逐漸成為了你的生活必需品。清貧時,有飯吃就可以了,多人合租住很正常。有錢了,就不是有飯吃、有地方睡那麽簡單了,各種飯局、車、房、得體的衣服,對於女士來說各種保養的護膚品,這些都會成為必需品,一樣也少不得。你可以從自己的商品房搬進新買的別墅,但要你搬進曾經與人合租過的地下室,除非破產,否則很難。

棘輪效應是經濟學家杜森貝利提出的。古典經濟學家凱恩斯主張消費是可逆的,即絕對收入水平變動必然立即引起消費水平的變化。針對這一觀點,杜森貝認為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消費決策不可能是一種理想的計劃,它還取決於消費習慣。這種消費習慣受許多因素影響,如生理和社會需要、個人的經曆、個人經曆的後果等。特別是個人在收入最高期所達到的消費標準對消費習慣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棘輪效應還可以一句古訓加以說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出自北宋政治家司馬光的一封家書。在年齡上,司馬光是北宋皇帝趙佶的爺爺輩。司馬光67歲死時,趙佶才4歲。司馬光曾用這句話告誡兒子保持儉樸的家風。趙佶的先祖其實也是家風儉樸,但到他那裏斷了。

從棘輪效應中,我們應該時時告誡自己:生活盡量保持儉樸,以防自己掉入貪圖享受的泥潭而無法自拔。一個人如果被欲望牽著走,很容易迷失自己,誤人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