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談間的信賴

人與人的交往離不開語言的真誠,唯有話語真誠,我們才能給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賴。現代社會,因為網絡的發達,流行語層出不窮。細心的人會發現,最容易流行起來的,就是那些接地氣的話。越是具體生動、貼近生活的語言,越是容易為大眾所接受,也就越是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愛和傳遞。與這些生動的語言相比,那些大而空洞的話,很難得到人們的認可。

不管是對陌生人,還是對熟悉的人,都不能把話說得空洞乏味。否則,一定會使聽者感到厭倦,也無法如願以償地表現出說話者的高端大氣。也許有些人會說,想要把話說得真誠入耳,就一定要降低品味嗎?這完全是兩碼事。親切的話語,不但要注意語氣,也要注重內容。當我們不再自視甚高,而是說些貼近生活的話題與內容時,就一定能夠獲得普通人的歡迎和關注。尤其是對於初次見麵的陌生人,假如你一張口就說得人雲裏霧裏,甚至讓對方根本聽不懂你在說什麽,無疑是巨大的失敗。

作為一名重點中學的老師,劉芸得到了所有家長的認可和喜愛。大多數家長都覺得老師是高高在上、難以接近的,而劉芸給家長的感受卻是平易近人,言談舉止間都流露出真誠,而且能夠設身處地地為家長和孩子著想。

比如今天下午,劉芸通知小豆的家長來學校裏就孩子的學習問題進行溝通。很多家長一接到老師的通知就感到心驚膽戰,生怕老師在批評孩子的時候,順帶著把家長也批評了。不過作為劉芸學生的家長,小豆媽媽高高興興地就來了。她喜歡聽劉芸說話。

看到小豆媽媽,劉芸說:“小豆媽媽,小豆最近在學校裏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各個方麵都很好。”小豆媽媽連連點頭,心花怒放,這時,劉芸繼續說:“不過,最近春天來了,天氣比較溫暖,孩子很容易犯困。我發現最近小豆經常在上課的時候打哈欠,精神狀態不是很好。我想,您可不可以安排她晚上早一些睡覺,來度過春困的這段日子呢?至於課外補習班,也盡量安排到周末上。咱們作為父母,雖然要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更要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孩子才八九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您說呢?”聽到劉芸的話,小豆媽媽連連點頭,說:“老師,您說得對。您真是太好了,比我們這些當媽的更細心呢!孩子有您這樣的老師,是她的福氣呢!我馬上就調整作息安排,保證讓孩子擁有充足的睡眠。”就這樣,在劉芸老師恰到好處地表達下,小豆媽媽高高興興地接受了她的建議。

在這個事例中,劉芸老師並沒有像大多數老師那樣給家長下達命令,傳達旨意,而是從媽媽的角度出發,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成功地把話說到了媽媽的心裏去。這樣一來,媽媽絲毫不覺得劉芸老師是對孩子上課打哈欠感到生氣,而是覺得老師是在真誠地關心孩子,不得不說,這樣的策略是非常成功的。現代社會,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很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對此,唯有老師與家長之間搞好關係,真誠相對,本著為孩子好的統一原則,才能讓一切都溝通得更加順暢,也更順利。

現實生活中,無論我們的身份地位如何,也不管我們麵對的是什麽人,我們都要放下身段,努力為對方著想,真誠地與對方交流,如此才能讓溝通事半功倍。記住,若你變得孤傲清高,對方也會像是一麵鏡子一樣,馬上作出相應的反應,試問,兩個冷漠十足的人,如何融洽交流呢!做事要高調,做人要低調,我們必須記住這個原則,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