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創新教育的內涵

這是一個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故事:

美國內華達州一位叫伊迪絲的3歲小女孩告訴媽媽,她認識禮品盒上“OPEN”的第一個字母“O”。這位媽媽非常吃驚,問她怎麽認識的。伊迪絲說:“薇拉小姐教的。”這位母親一紙訴狀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該幼兒園剝奪了伊迪絲的創造力,因為她的女兒在認識“O”之前,能把“O”說成蘋果、太陽、足球、鳥蛋之類的圓形東西。

3個月後,此案在內華達州州立法院開庭,幼兒園敗訴,因為陪審團的23名成員被這位母親在辯護時講的一個故事感動了——

她說,“我在一家公園裏曾見過這麽兩隻天鵝,一隻被剪去了左邊的翅膀,放在較大的一片水塘裏;另一隻完好無損,被放養在一片較小的水塘裏。管理人員告訴我,這樣能防止它們逃跑,剪去一邊翅膀的無法保持身體的平衡,飛起後就會掉下來;在小水塘裏的雖然沒有被剪去翅膀,但起飛時因沒有足夠的滑翔距離,也隻好老實地待在水裏。今天,我為我女兒伊迪絲的事來打這場官司,是因為我感到伊迪絲變成了幼兒園的一隻天鵝。他們剪掉了伊迪絲的一隻翅膀、一隻創新的翅膀;他們早早地把她投進了那片小水塘,那片隻有ABC字母的小水塘。”

這段辯護詞後來成了內華達州修改《公民教育保護法》的依據。現在美國的《公民權法》規定,幼兒在學校擁有兩項權利——玩的權利和問“為什麽”的權利。

由此可見,美國的家長從小就重視對孩子進行創新教育。另外,他們在對孩子進行啟發式創新教育時,很注重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讓孩子做各種組裝玩具,鼓勵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去拚裝各式各樣的玩具模型,加強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我們知道,孩子都具有好動的天性,特別是對於那些調皮的孩子來說,他們總喜歡在牆壁上亂畫,拿剪子或刀子在書本、衣服等物品上亂剪。中國的家長看到後大多會堅決製止,但在美國,家長們看到的是孩子學會了某種技能,而不是痛惜某件東西被孩子損壞了,事後,他們會耐心地教給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識。

早在20世紀初,就有人提出了“創新”的概念,當時主要是經濟學家從技術的應用角度提出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創新一詞的意義也在不斷地擴展和深化。從字麵上看,創新既包括事物發展的過程又包括事物發展的結果,包括新的發現和發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學說和技術,等等。而通過創新的教育活動來培養被教育者的創新能力,進而實現上述創新內容的教育,就是創新教育。在這當中,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創新教育的核心,或者說,創新教育就是根據創新原理,以培養被教育者具有創新意識、思維、能力、情感以及個性為主要目標的教育理論和方法,使他們在牢固、係統地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發展創新能力。

為了更好地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家長有必要了解創新教育的內涵。

第一,創新教育是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意識是以推崇創新、追求創新,以創新為榮的觀念和意識。隻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引導下,人們才可能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樹立創新目標,充分發揮創新潛力和聰明才智,釋放創新**。

第二,創新教育是創新思維的培養。創新性思維具有5個明顯的特征,即積極的求異性、敏銳的觀察力、創造性的想象力、獨特的知識結構以及活躍的靈感。這種創新性思維能保證學習者順利解決對他們來說是嶄新的問題,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識,並能把這些知識廣泛地轉移到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習活動順利完成。可以說,創新性思維是整個創新活動的智能結構的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創新教育與教學必須著力培養這種可貴的思維品質。

第三,創新教育是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主要包括創新主體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能力、動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練掌握和運用創新技法的能力、創新成果的表達能力和表現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創新能力的培養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一般形成於學校教育階段,所以,在學校教育中,要加強以基本技能為中心的科學能力和科學方法的訓練。

第四,創新教育是創新情感和創新個性的培養。創新並不僅指純粹的智力活動過程,它還需要以創新情感為動力,如遠大的目標、堅強的信念以及強烈的創新**等,它包含著為推進人類文明進化而選擇兼備崇高性、獨特性的創新目標,包含著為提高人類美學價值而投入創新過程的高尚情操,包含著為增進利他精神而盡情發揮的開拓風貌,包含著為優化個體的創新性社會功能而認真掌握創新技巧的熱情,包含著為追求永恒的價值目標而把自我短暫的人生化為人類文明序列的磊落胸懷。

創新教育既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思想,又是一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從某種意義上講,創新教育的實質是培養人的創新人格。任何創造性的活動無不受人格或個性的極大製約。韋克斯勒曾搜集了眾多諾貝爾獎得主少年時期的智商資料,結果發現這些得獎者大多數不是高智商者,但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創造性人格卻高人一籌。所以,家長必須注重培養孩子的創造性人格,培養孩子不懈地追求自主性、主動性、好奇性、挑戰性、堅韌性及強烈求知欲的精神,使他們的創新活動成為一種積極的自我激勵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