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平常心,待人貴以誠
世界上隻有一個愛因斯坦,也隻有一個貝多芬。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庸之輩,我們不可能都有非常偉大的成就,也不可能有改變世界、恩澤後世的能力。上帝隻把它們賦予了少數人。
但是,記住,任何人都有優點和長處,如果我們不整天幻想變成流芳百世的偉人的話,我們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優點而不是對著不足之處整天發愁。
某君是熱心人,別人有難時都鼎力相助,於是朋友送其“及時雨”的雅稱;某人沒什麽才幹卻寫得一手漂亮的書法……對於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每個人都會把它放到最顯眼的位置讓別人去發現,去讚美,從而獲得生活的優越感和動力。能否感慨地讚美別人的優點和成績,關鍵在於能否坦然地接受別人的過人之處;而一看見別人的優點就心裏發慌,嫉妒心在作怪就不可能發自內心地讚美別人。
妒忌是讚美最強大的敵人,沒有一個人不想讓自己各方麵都出類拔萃,但永遠不會有這種情況出現。長得醜一些,相貌平平,看見比自己漂亮的人就頓生妒忌之心;分房子時別人分到而自己分不到就憤憤不平;別人發獎金而自己沒發到就憤然難受……於是妒忌就充滿了生活的方方麵麵。這可以產生壓力,使人興奮,變成進步的動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卻是讚美的最大障礙。一旦妒火中燒,就不可能對別人的成績和長處認可,隻會感到不悅,更不可能發自內心的,真誠地去讚美、反而為此感到莫名的氣憤。表現在行動上,則是諷刺挖苦,甚至進行誹謗、打擊和報複。三國時的周瑜就是因為妒忌諸葛亮的才能超過自己,多方刁難諸葛亮,而諸葛亮則從容應對,最後三氣周瑜,周瑜吐血而死,彌留之際妒火尚未熄滅,竟發出這樣悲憐的喟歎:“既生瑜何生亮!”
伏爾泰說過:“凡是缺乏才能和意誌的人,最容易產生妒忌。”這句話包含兩方麵的含義。一方麵,吃不到天鵝肉卻羨慕人家吃到的人,另一方麵卻不思進取,企圖把別人到手的東西都趕跑了。自己隻想坐享其成,妄圖使雞毛飛上天。當這個幻想不能實現時,他便不去思考別人成功的原因,一味地怨天尤人,漸漸地把開始時的羨慕轉變成妒忌,這是一個不好,甚至可怕的轉變。這樣的人永遠成不了大事,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大凡具有相當才能和意誌的人,都能夠坦然地欣賞別人取得的業績。
鮑叔牙和管仲是知交,在齊桓公繼位後,鮑叔牙推辭桓公對自己的加封,而推薦管仲為相;百裏奚卻把自己的朋友推薦給秦穆公,並言:“下臣的才能比不上臣之友蹇叔。他有經世治國之才,卻不為人所知,臣曾遊宦於齊國,受困於其間,問人乞食,是他收留了臣,臣本打算侍奉齊君無知,是蹇叔勸阻了臣,後來無知被雍林人所殺。臣幸好沒有侍奉他,否則也難逃其難;臣到周時,周王子喜好牛,臣就以養牛之術爭取他的賞識,當王子頹用我為臣時,又是蹇叔勸阻,臣離周而去,才免於與王子頹一塊被殺;臣去侍奉虞君時,蹇叔也曾勸阻,臣也知不會得到信任,但由於貪圖名利而淪為楚囚。因此,臣采納他的意見時,就得以平安無事,一旦不聽其勸阻,便淪於虞國,身為楚囚。據此事實種種,臣知蹇叔乃治國之鴻才。”秦穆公聽了百裏奚的舉薦,馬上派人去重金聘請蹇叔。蹇叔一到秦國,就做了大夫之職。
麵對高官厚祿,百裏奚首先想到的是比自己有才能的蹇叔,而不見名利,他並不擔憂蹇叔取位或排擠自己的位置,而是以自己的經曆為依據,竭力舉薦。這實際上是對蹇叔才能的最高讚美。後來的曆史證明,蹇叔出山,並沒有使百裏奚遭受冷遇,才能埋沒,反而深受秦穆公的信任,認為他是一個心胸豁達,才能出眾的謀臣,後來許多重大問題上,穆公總是請教百裏奚,後來的曆史學家們甚至稱“裏奚致霸”。
古訓道:“君子坦****,小人長戚戚。”正確對待別人的優點和成績,給予讚美,不僅使他意識到並發揮自己的特長,也會顯示出自己所具備的優良素質。不僅利己,而且利人,反之,則害人害己。即使自己會得到暫時的好處,但最終會露出狐狸尾巴來。
在同事之間的相處中,總是會瑕瑜互見,優勢互補,如果抓住這些有利時機的話,就能精誠合作,做出好的成績來;如果互相批陳缺點,你嘲我諷,相互扯皮,那樣的話總不會有好的結果。別人的優點分布絕大多數是不平衡的,如果你接受不了這個現實,那麽你永遠不會變得真誠,永遠不會去讚美別人,隻能在對現實的抱怨和對別人的妒忌中苦苦煎熬,你永遠也不會超過別人。
一位在機關工作了二十多年的高中畢業生,才混了個副科級幹部,而一個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剛來兩年就登上了科長的寶座,與自己平級的都當不上科長,而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子卻爬到自己頭上來,“憑什麽”“有什麽了不起”“太不像話”等等問題打破了心理平衡,也打破了平靜的辦公室,整天尋找對方的缺點和錯誤,把對方的優點和成績扭曲。其實大家都明白誰是誰非,你有才能嗎?混了二十多年了也混不上科長?這位老同誌真是沒能力當領導,因為他沒有領導的氣度。
坦然地欣賞別人的優點長處,是一個態度問題,你的態度正確了,不但可以與同事搞好關係,而且還可以從他那裏學到很多東西,很多優點是後天可以培養出來的,隻要你主動地向別人學習,承認別人並且讚美他們的價值,那麽向他們學習也就是一個不在話下的問題了。有些優點是天生的,但也大可不必去妒忌別人,發掘自己別的優點去彌補,這是一個最明智的辦法。一個高尚的人麵對別人的長處,總是讚不絕口,然後幫助他尋找其他長處,然後自己學習,向領導推薦,使之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才能,這才是更真誠,更高層次的讚美。
最後,看看你周圍的同事們,如上麵一樣真誠地發現,真誠地讚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