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落下餡餅也要起得早
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天上落下個餡餅也要起得早”,這很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抓住機遇需要人們的主動性。讚美領導也一樣需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場合,用一定程度的話語來完成。同時,也需要不同的讚美方式,因地製宜,因麵對的人而異。
第一,當麵對領導的親屬時。
絕大部分單位都是一個相對穩固的實體,所以在單位中碰到領導家屬的機會也很多。領導在家人麵前當然要有一副得誌的樣,此時,不僅需要下屬“聽話”“服從”,還希望下屬能當麵給幾句美言,長長領導的威風。
一次,小孟應邀到王處長家做客,王夫人熱情接待,笑問小孟:“你們的王處在單位表現如何?”王處長低頭輕輕笑了兩聲。小孟機靈地笑道:“像您一樣待人熱情周到,上下左右關係都很好,大家都很敬佩他的能力。”王處長笑著說:“這回你進行調查研究算是找準對象了!”小孟的讚美很成功,博得了處長夫婦的喜歡,其要領就是:其一,抓住領導和親屬的優點,將他們“捆”在一起讚美,王夫人的熱情可以說觸動了小孟的“讚美靈感”,於是幹脆兩個一塊兒讚揚;其二,以集體的口吻進行讚揚;其三,讚揚坦誠,直率,不含糊,不吞吞吐吐,不讓人感覺有所顧忌或言不由衷;其四,不要讚揚得過於具體,也不要追求全麵,以免給人囉唆雜亂的感覺。領導在家與在單位的表現不可能一樣,有的差距很大,如果讚美出言不慎,會讓其家屬抓住,造成尷尬和不好的結局。一天小李遇到上司夫婦兩個,讚美其領導道:“我們的領導在單位幹什麽事都身先士卒,掃地、打水、拖地都搶著來,大家都很感動。”那位妻子一聽就驚叫起來:“這個家夥在家老是擺出領導的架子,什麽都不幹,在單位卻做起狗熊來了!”
如此糟糕的讚美引起了家屬的勃然大怒,這位小李同誌本是好心,卻一下子“泄露”了領導的秘密,使領導回家後遭一頓罵。
言多必失,在領導的親屬麵前讚揚領導,千萬要小心,不然弄巧成拙,有理說不清。
第二,麵對領導的上司時。
你的老板也有上級,他(她)也會像你的老板考察或獎懲你一樣對你的老板,有時,你的一句評語或許就會成為你的老板升遷加薪的原因或者貶職的依據。而你的老板升遷加薪當然會思及於你。所以就產生了另一方麵的問題,你如何讓老板的上司接受你的評價,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因此,在讚美之時,要謹言慎語。否則就會引出不良的後果,甚至會因此將領導間的關係弄僵,影響自己的前程。下麵的例子就能說明這方麵的一些問題。
小楊是某銷售分公司新來的職員,張經理也剛上任沒多久。一天錢總經理下來視察一下分公司的情況,他私下問小楊張經理的情況,小楊剛就業不久,經驗不足,不知高低地稱讚張經理道:“他的組織和管理能力還不錯,業務能力也很強。”錢總經理當時隻嗯了幾聲,沒再說什麽。小楊後來才得知,張經理本來是錢總經理一手提拔的,但張經理得勢後就經常頂撞錢總,錢總因此非常不高興,小楊的讚美之詞顯然很幼稚,他無疑被錢總劃成與張經理一派的人馬。
無論是企業單位或者政府機關,你、你的上司及你的上司的領導三者之間的關係是比較微妙的。首先,從目前來看,你必須在你的老板手下工作,所以你必須和他搞好關係,但從長遠來看,你又是他潛在的威脅,因為有一天,你肯定會取他而代之,而你取而代之的權力又掌握在你上司的老板手裏,所以你還得跟你上司的老板搞好關係,這就是讚美他們必須明白的一個前提,否則你就會在工作中碰到阻礙。
其次,你要弄清兩個上司之間的分歧之處和相同的地方,弄清他們矛盾的實質情況,對他們的共同點可以稱讚一番,對於他們的分歧點則盡量繞開,不必得罪某一方。對他們的分歧也可以適時客觀地談出自己的看法,沒有必要刻意偏袒或讚美哪一方。上麵的例子就是小楊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所以吃了啞巴虧。
評價一位領導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你的上司之間關係不好那就不能妄加評論。當然,這種情況畢竟很少,但是有一點戒心總是沒有壞處的。
第三,在交際場合上。
現代社會,很多業務的完成都要通過正規的交際場合,在介紹你的領導時,做一番讚美,這對推銷你的領導和你自己都是非常有好處的。比如在舉辦大型宴會、會議、訪問或者接待中,由於你的介紹方可能並不了解你的領導,那麽你適當地對領導進行讚美,給他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會更容易使對方接納。
某市工業局局長率領參觀團到某機械廠調查研究,該廠總經理親自出來迎接。參觀團的周秘書搶在前頭把局長介紹給對方,說道:“這就是大家等待已久的×局長,八十年代的機械工業勞模,是機械行業的專家,因為惦記著機械工業的發展,特地選了你們廠來參觀學習。”總經理趕快上去握手,道:“歡迎局長同誌屈駕鄙廠,我們應該向您這個老勞模學習才是。”
接洽非常成功,周秘書的幾句話作用顯而易見,使大家感到局長的光臨確實會有很大的幫助,而不是來吃大戶的。
通過上麵的例子,我們可以總結出在交際場合讚美領導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首先要言簡意賅,因為時間限製,不能冗長,全麵而簡練地引出話點即可。其次,要使你的讚美起到推銷的作用,提前打好腹稿,從容地稱讚。再次,要為領導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創造條件;自己不能話語過多而喧賓奪主。注意以上三方麵,一般情況下就可以顯示出“強將手下無弱兵”,從而使你和你的領導都得到了較好的公眾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