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底細,知長知短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我們要讚美一個領導,首先得摸清他的底細,才能有的放矢,使讚美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同時最大程度上的消除負麵影響。
首先要揣摩領導者的特定心理,不管任何人,一旦站到某一立場上,就被這一立場的心理特征所製動。領導這種高人一等的立場即如此,所以常說:“一當官,就要變”。
這種心理特征的表現如下:(1)常有不安的心理;(2)總有欺騙部下的心理;(3)不願向部下學習的心理;(4)對部下沒有領情的想法;(5)是不是部下在反對我?(6)部下對我評價怎樣?等等。
所以從心理特征上來分析,讚美上司就是針對以上的幾點心理特征,作出相應的對策。下麵這個曆史故事就說明有針對性的讚美上司的重要性。
一次漢高祖劉邦與韓信談論諸將才能高下。劉邦問道:“你看我能帶多少兵馬?”韓信回答道:“依陛下的才能,最多能指揮十萬兵馬。”劉邦又問道:“那你能指揮多少兵馬呢?”韓信欣然答道:“臣則多多益善耳。”劉邦笑道:“既然你帶兵的本領比我大,卻為什麽被我控製呢?”韓信機智地應答道:“陛下不善於帶兵,但善於帶將,這就是我被陛下控製的原因。”劉邦自己曾說過,帶兵百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比不上韓信,這是他做了皇帝後對自己的評價。韓信的讚美抓住了劉邦虛榮的心理,既很巧妙地表達出實事求是的情況,又表明自己心中劉邦的地位,使劉邦對他放心。當時劉邦已開始對韓信猜忌,韓信巧妙地抓住了劉邦的心理特征作了一番讚美,這無疑緩減了君臣之間的關係。
其次,要洞察領導的性格特征,不同的領導性格當然迥異,針對不同的性格讚美的方式也不同。
對於優柔寡斷的領導,你在讚美之時,就要給他信心,說出做出決定的好處,說他平時是多麽果斷地處理事情,舉出他曾經成功處理過的一些事。
對於個性固執而剛毅、充滿自信和勇於挑戰,遇事善做決斷,果敢而不避風險的領導,你的讚美就應該顯得柔婉一些,讓你在你的讚美中去對問題思前想後,對問題的把握更加全麵,透徹然後再作出最後的決定。
再次,你最好對領導的癖好、長處和缺點了如指掌,適當的時候會起很大的作用,當然,這就需要與領導加強各種方式的溝通,在交往中有意識的觀察。
盛宣懷在拜見陌生的上司時,非常注意了解上司的細節情況。有一回,在大太監李蓮英的保薦下,醇王特地在宣武門內太平湖官邸接見盛宣懷,向他了解有關電報的事宜。盛宣懷不曾見過醇王,而與醇王的下人張師爺交往頻繁,從他那裏,他了解到兩個方麵的情況,(一)醇王跟李蓮英不同,他以為中國人不比洋人差;(二)醇王雖然好武,但自認為書讀得很多,很有文采。盛宣懷了解到這些情況後,就通過一些渠道抄到一些醇王的詩稿,念熟了幾首,以備急時之用,他還從詩中悟出醇王的心思,成竹在胸之後,盛宣懷馬上去拜見醇王。高陽在《胡血岩全傳》中描繪了當時的情況:“那電報到底是怎麽回事?”“回王爺的話,電報本身並沒有什麽了不起,隻不過全靠活用,‘運用之妙,存乎於心’如此而已。”醇王一聽他引用了嶽飛的話,不免另眼相看。便問道:“你讀過兵書?”“在王爺麵前,怎麽敢說讀過兵書?不過英法內犯,文宗顯皇帝西狩,憂國憂民,竟至於駕崩。那時如果不是王爺神武,力擒三凶,時局真是不堪設想了。”盛宣懷略停了一下又說:“那時有血氣的人,誰不想洗雪國恥,宣懷就是在那時候,自不量力,看過一兩部兵書。”盛宣懷句句不離醇王的本行,他接著又把電報的用途描繪得天花亂墜,醇王也感覺到飄飄欲仙,後來就把興辦電報業的事托付給他。
盛宣懷的高明之處有三點:(1)想方設法摸清醇王的癖好;(2)讚美他的過人之處;(3)在讚美之中,把自己自然地推薦給醇王。所以在讚美之前摸清底細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隻要這樣,讚美之詞就會字字打到領導的心坎上,使他消除對自己的懷疑,最終接受讚美,給出相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