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幽默讚美,新意迭出 一拍即合讚美開路

有人認為,人,不過是組成曆史的符號而已,同時在每個人發展成長的曆史中,又充滿著曆史的記錄。其中不乏自己引以為豪,刻骨銘心的事情。對於這些事情,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首肯,如果可以得到其較高的評價和讚美,更是讓人產生弗洛伊德所說的那種“重要人物的感覺”,以此為榮。

了解他人所引以為榮的事其實很簡單。如果是經常來往接觸的人,他的言談中常常會流露出一些線索,“兄弟在國外的時候……”“想當年我年輕時……”所以,一個人真正引以為榮的事情是常常掛在嘴邊的。

對於陌生人,則可以通過其職業、所處環境、年齡及曆史年代大致判斷其引以為榮的事情範圍。一個曆史教授必然對自己發表的論文和專著引以為榮。如果我們想對曆史教授盡一點讚美之意,不妨說:“教授先生,你的學術論文和專著(最好說出其名稱)在曆史學界頗有影響力,久仰大名。”律師則會以自己辦的影響較大的案子而得意,碰到律師你可以說:“能做律師的人不簡單,你辦的好幾個案子都非常出色。”即使是一個農民,也會為今年隻有他多種了西瓜,又碰上西瓜漲價而有幾分成功感,你買瓜時不妨說:“老兄,你真有眼力,今年這西瓜行情算是讓你瞅準了。”

真誠地讚美一個人引以為榮的事情,你可以更好地與之相處。

蔣介石曾經就任黃埔軍校校長,這是他一生引以為榮的事情。在此期間,蔣介石不僅博得了孫中山先生的厚愛並委以重任,而且也為國民黨軍隊培養出一批傑出的將領,如杜聿明、邱清泉等人。黃埔學生軍在東征和北伐中取得了輝煌戰果,蔣介石對這時期的發達常常津津樂道,常常在客人麵前提起。國民黨軍隊中黃埔軍校出身的軍官都知曉這個癖好,所以大家尊稱他為“校長”,以表對他的崇拜和敬仰之情,蔣介石則樂此不疲,如果有黃埔學生稱他“總座”,“軍座”,他反而會不高興。

讚美一個人引以為榮的事情,可以使他接受你的建議,從而改正自己一些錯誤的行為,讓我們來看一個利用讚美過去而勸諫的例子。

楚漢之爭的結果是劉邦打敗了項羽,劉邦心裏自然很驕傲,常常問群臣為何能打敗項羽這個問題,群臣深諳劉邦勝者為王的心理,於是對他讚美不已,劉邦遂產生了自滿情緒,執政的積極性慢慢懈怠下來。一次他稱病整日留在後宮中,下令不見任何人,不理朝政。周勃、灌嬰等許多身經百戰的元勳都找不到辦法。大將樊噲想出一個點子,闖進宮中進諫,他擲地有聲地對劉邦的過去進行了一番讚美:“想當初,陛下和臣等起兵豐沛定天下之時,何等豪情壯誌!上下團結,同甘共苦,打敗了項羽,建立了漢朝基業。”幾句話激起了劉邦的自豪之情,然後樊噲話鋒一轉:“現在天下初定,百廢待興,陛下竟這般精神頹廢,群臣皆為陛下之病終日恐慌不安,陛下卻不見大臣,不理朝政,而獨與太監親近,難道就不記得趙高禍國的教訓嗎?”

樊噲既稱讚又巧妙地批評了劉邦,欲揚先抑,一片肺腑之言,終於使劉邦專心朝政,使民休養生息,漢朝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這裏樊噲正是通過劉邦引以為榮的曆史進行勸諫的,終於達到了說服劉邦勤政的目的。

經常讚美老人一生中引以為榮的事情可以使老年人更加幸福。

老年人奮鬥一生,曆經滄桑,如果你不了解、不讚美他們一生的成果,他們就會感到失望。許多老年人喜歡在晚輩麵前談起自己曾經曆過多少風風雨雨,自己是如何艱難創業的,除了對你有教育意義之外,更希望得到晚輩的崇敬和讚美。

稱讚一個人引以為自豪的往事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讚美的語言要表達準確,不能偏離事實。

第二,讚美必須是由衷的肺腑之言。

第三,讚美時應該專注,讓被讚美者感到你在分享他的快樂和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