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聚會如何溝通

“朋友”是什麽意思?什麽樣的人可以稱為朋友?按照漢語最早的定義:“同門曰朋,同誌曰友。”可以理解為:“在同一師門求學,並且誌趣相同的人,才是朋友。”

按現代人的理解,就是彼此認識和熟悉,並有不錯交情的人,就是朋友。至於彼此認識、了解有多深,交情有多深厚,並沒有明確的界定。事實上也是如此,由於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朋友的要求和理解也就不同。有的人把彼此信任和理解、可以相互幫助和支持、能夠至死不渝的人稱為朋友,也有人把僅有一麵之緣,甚至叫不上名字的人稱為“朋友”。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交友標準,即使是同一個人,交有不止一個的朋友,但在這些所謂的朋友之中,肯定會有認識時間長短、彼此交情深淺等差別。因此,即使是朋友間的聚會,也要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說話方式。

在參與人員多、場麵比較大的場合,言語應該謹慎。因為雖然都是朋友,但朋友和朋友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僅從建立朋友關係的途徑來看,有的是從小一起長大,有的是從同學發展而來,有的是工作之中認識的,還有的是社交場合偶爾認識發展成為朋友。至於相互的理解和信任程度、學識修養、興趣愛好、脾氣性格等方麵的差別,更是林林總總。這樣的情況下,隻要自己不是絕對的主角,說話最好見機行事,既冠冕堂皇,又不失風趣幽默;既娛樂大家,又無傷大雅。

在參與人員少的時候,則要根據自己和朋友之間交情的深淺,以及對方的個性、特點選取適當的說話方式和技巧。彼此交情越深,說話的個性化程度越高,隨意性也越大。交情越深,說話越要真誠,切忌套交情和說假話。交情越深,言語越要率性,不可吞吞吐吐、閃爍其詞。隨著彼此關係的由深漸淺,就要逐漸約束自己,更加尊重對方。

除了場麵大小、交情深淺,朋友聚會的主題,也是決定說話方式和技巧的重要因素。主題越是輕鬆,說話隨意性就越高;反之,主題趨於嚴肅,就該謹慎小心,不能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