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作業

在一個企業中,作業標準非常重要。如果工人作業不標準,影響不僅僅是成本方麵,可能會影響到一個企業的業務甚至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可是,許多管理者卻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

在生產型企業,請看非標準化作業會造成怎樣的浪費:

(1)兩手空閑的浪費

由於某些機器運行的原因.工作人員僅僅在開始和結束時進行操作,當中的時間一直處於空閑狀態:如將作業表放在複印機上複印,每張複印20頁,放完稿以舌,作業者就等待機器複印,等機器複印完後將原稿取下。在機器工作時他處於雙手空閑的狀態。

(2)單手空閑的浪費

有的機器隻需工作人員一隻手即可操作,另一隻手就處於空閑狀態,這也是一種浪費。

(3)作業動作停止的浪費

觀察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身體是否在做每個動作時都要停頓一下。如有,就是屬於作業動作停止的浪費,因為停止、靜止狀態等於是在浪費時間,應設法讓動作迅速連貫地進行。

(4)作業動作太大的浪費

動作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幅度太大,距離過長,超出了最佳角度或高度,造成了浪費。動作幅度過大必然耗用的時間過長,多個這樣的動作加起來就是很大的浪費。

比如:零件、作業位置太高,作業者要踮起腳才夠得著。零件、作業位置太低,作業者要彎下腰去才夠得著。或者作業點與操作人員之間角度超出適合範圍,需要配合轉身動作完成。

(5)動作交替的浪費

由於操作習慣上的原因,有的工作人員不自覺的會用左手拿過來遞給右手然後才安裝,這些習慣性的轉換動作其實是一種浪費,有人稱為“前置”。

另外,動作之間沒有配合好,動作之間有停頓和遲疑,缺乏連續性和節奏性也會造成浪費。

(6)步行的浪費

從這一動作結束到下一動作開始需要步行去連接,一般指兩個作業點之間距離較遠。

(7)不了解作業技巧的浪費

作業修正調整後不習慣或不熟練,出現有時候跟不上的浪費。

(8)重複動作的浪費

同樣的動作,兩次以上重複操作;或一次可以完成的動作,分解成了兩次,沒有進行合並或簡化。

在工廠中,工人隻有以規定的成本、規定的工時、生產出品質均勻、符合規格的產品,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運和轉經營。如果作業方法有所改變因此出現等待浪費的話,這些動作上的浪費看起來影響不大,但積少成多也是很大的浪費,而且往往導致作業時間的增加、勞動強度的增大,產品的質量和推向市場的時間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必須對作業流程、作業方法、作業條件加以規定並貫徹執行,使之標準化。

如果說作業不標準的情況在粗放管理的時代並沒有引起重視的話,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年代,隨著外資企業在中國的搶灘登陸,吹來一股精細化管理之風,標準化作業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標準化作業是對在作業係統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將現行作業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動作進行分解,以科學技術、規章製度和實踐經驗為依據,以安全、質量效益為目標,對作業過程進行改善,從而形成一種優化作業程序,逐步達到安全、準確、高效、省力的作業效果。

標準化作業也是一種科學的工作方法。找到這種科學的企業生產的操作方法,將會大大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創造更多的價值。

標準化作業之父可以首推美國的費雷德裏克·泰勒,他是科學管理的創始人。他最可取之處就是不斷在工作中進行實地試驗,係統地研究和分析工人在操作方法和動作上所花費的時間,在時效比上做文章,逐漸形成科學管理體係。

1885年,泰勒對一個名叫施密特的熟練鏟裝工進行試驗。他對施密特的每個操作細節都被做了具體規定,如鍬鏟的大小、鏟鬥重量、堆碼、鏟裝重量、走動距離、手臂擺弧及其他操作內容等。最後發現施密特在每一鏟為21磅(約9.9公斤)時裝卸效率最高。泰勒把施密特的作業以此作為標準後,其勞動生產率由每天2.5噸增至48噸。

泰勒對操作動作的分析雖有些不近人情,但對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卻十分有效,可以減少各種動作浪費,降低企業成本,從而增加企業利潤。

要實現生產中的標準化作業,需要從係統的角度出發。因為在生產過程中,有些工人作業不標準是因為生產線上產品種類的切換、工序間不平衡、機器設備的故障,缺料、生產計劃安排不均衡需要等待或者調整等原因引起的。因此,作業標準通常跟作業流程配套。這就要求企業將管理流程化、製度化,同時也需要係統地對員工進行培訓,使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告知他們操做規程。比如在設備作業的流程中,附加設備的操作和保養作業標準,員工在上崗後就知道如何操作機器,如何保養機器,出了什麽問題應該如何處理,在哪裏找設備,找哪些部門協助等等。

另外,標準化還需要按照“設計標準化、零件共用化、功能模組化”的思想進行必要的檢查,這樣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

要加強標準化作業的管理,需要把企業內的成員所積累的技術、經驗,通過文件的方式來加以保存,特別是一些核心部門的操作標準。比如,食品配方等。從而可以防止因為某些人員的流動或者變動,企業的整個技術、經驗隨之流失的現象發生。

在優秀的企業,任何工作都是按標準進行的。但是,任何標準化都沒有一勞永逸或者十全十美的,因此,標準也需要根據工作的需要補充修訂。那樣才能保證標準的正確和有效,讓生產在低成本、低風險的環境中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