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才有競爭力

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經過創業期和成長期,進入了快速擴張的發展期,原來的粗放式的管理導致成本控製流於形式,激勵和約束機製發生錯位,創業期的管理經驗也無法再複製。

隨著管理理論研究的逐漸深入,控製論、係統論等理論研究成果不斷應用於管理領域,管理的內涵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考察了浙江寧波的民營企業之後曾說:民營企業應該走“精細化”發展的路子。精細化管理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市場導向對企業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管理的必經之路。精細化是未來十年的必經之路。

實行精細化管理的企業,會十分關注企業的財務指標、收入、成本、利潤和資金周轉等狀況。能夠提前發現危機並且預防危機。

精細化管理有三大原則:一是注重細節;二是立足專業;三是科學量化。隻有做到這三點,才能使精細化管理落實到位。

細節,就是細小的環節或情節,細節裏有財富。企業之間的競爭就是細節的競爭,是企業追求卓越、實現完美的必然選擇。

可是,細節因其細微往往容易被人忽視,結果,不注重細節會增加企業的成本。企業不論大小,細節不到位都可以使財富流失。

有一家食品店,顧客來買饅頭,服務員隔著玻璃窗把用塑料袋裝好的饅頭“咚”的一聲扔到顧客麵前。當有顧客不滿地質問她"扔磚呢?用那麽大勁兒?"她競然疑惑不解回答:“這有什麽大驚小怪?不都是這樣嗎?”這還不算,當顧客買包子要素葷搭配時,服務員又不滿意了。“一共隻要兩個包子,還一個肉的,一個素的,真麻煩!”

結果,由於這一個小小的細節,這家食品店沒有多長時間就門前冷落了。並不是他們的食品質量不行,而是服務上不注重細節。後來,盡管老板著急得又是裝修門麵又是打廣告、發宣傳單,但是,無疑是增大開支,沒有效益。

不重視細節就是粗放管理經營最明顯的表現。比如,有些員工凡事不作深究,隻求大概,不求精確。不但自己的工作中漏洞百出,導致企業的產品也缺乏競爭力。

黃河小浪底水電站是中國大型的水利樞紐工程,舉國關注。可是所有的機組安裝到位後一運行,國產化程度高的那三個機組,全部漏水。誰都不會料到,影響這個雄偉的工程竟是工人們沒有按照嚴格的規定操作,有的螺絲沒有墊子,有的根本就沒有螺絲!

本來,一個機組正常運轉可以帶來300萬的效益。可是,竟然一停就是一個月!為此,《經濟日報》曾痛心地發問:《難道我們連螺絲釘都擰不緊嗎?》

這樣的工作何談質量!這樣的工人怎麽能說工作精細?

許多時候很多企業並不是被大事打倒,而是敗在一些不起眼的細節上。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卻最容易把利潤和財富吞噬掉。所以,要讓精細化管理節約成本,就必須在細節上不斷磨練,贏在細節。

對於管理者來說,精細化管理不是一場運動,而是永續精進的過程,是自上而下的積極引導和自下而上的自覺響應的常態式管理模式。既然是自上而下,管理者首先要做出表率;既然是常態式,管理者就需要每時每刻關注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讓細節的疏漏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因此,精細化管理需要將這種戰略思想執行到每個管理環節中。

與粗放式經營相反,精細化管理是組織嚴謹、認真、精益求精思想的貫徹。企業要實行精細化管理,管理者首先需要樹立精細化管理的意識。隻有認識到位,才能執行到位,落實到位。

在日本株式會社大廈前的停車坪上,駛來一輛高級轎車。前排的百惠急忙下車繞過車後,要為後麵的貴賓高橋開車門。但令他沒想到的是高橋卻已打開車門,隨之“砰”的一聲,重重地關上車門。這重重的聲音,似乎是想發泄什麽。百惠愣了一下,莫不是自己照顧不周?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既有緊張的洽談也有放鬆的愜意。洽談結束後,百惠會地主之誼,陪同高橋遊覽東京的名勝古跡,高橋感到非常滿意。可是,當百惠送高橋回來時,高橋又是重重地“砰”的一下關上車門。百惠沉吟了片刻,終於小心地向高橋鞠躬邊問道:“高橋先生,敝人的接待沒什麽不周吧?如果有,還望先生海涵。”高橋不明白怎麽回事,回答道:“百惠先生把什麽都考慮得非常周到細致,謝謝。”

第三天,當雙方需要在合作協議上簽字時,高橋得到的通知是“董事長有要事相談,請高橋先生稍等。”接下來,高橋得到的消息是約定的談判時間推遲了。高橋的心中掠過一絲疑慮。這家一向講究效率和信用的大公司對於選擇生產供應商這樣的大事不會隨便更改啊!

原來,是百惠向董事長提出了推遲談判的建議。百惠的理由是:“這幾天我一直陪著這個高總工程師。我發現他多次重重地關上車門,開始我還以為是他在發什麽脾氣呢,後來才發現,這是他的習慣。他重重關上車門習慣的養成,是因為他們的轎車車門用上一段時間後就易出現質量問題,不容易關牢。管理層坐的車尚且如此,一般的車輛就可想而知了……我們把轎車和附件給他們生產,成本也許會降低很多,可是質量能保證嗎?從長遠來看,這不等於在砸我們自己的牌子嗎?請董事長三思……”

高橋怎麽也沒想到,自己一個無關緊要的關車門的動作竟然使一筆重大的合作協議告吹。他所在的企業更並沒有想到,由於高層技術人員一個細節的疏忽使企業到手的生意灰飛煙滅,接下來,企業需要另外開拓新客戶,尋找新的合作夥伴,無疑額外增加了更多的成本。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精細才有競爭力。如果高橋不注重細節,對汽車不專業和精通,沒有對客人關門的量化考核,是不可能得出不合作的結論的。

在生產型的企業來說,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技術,表現在通過規則的係統化和細化,運用程序化、標準化和數據化的手段,使組織管理各單元精確、高效、協同而持續地運行。

例如:在美國的霍尼威爾公司,例如,一批貨物下午四點鍾必須要到達報稅倉庫,因為要準時裝上五點鍾起飛的飛機飛往歐洲。這就要求所有的成品在兩點鍾前必須到達公司的成品庫,三點鍾裝上卡車,四點鍾到達報稅倉庫,五點鍾飛往歐洲,第二天該公司所組裝的產品就能及時地直接出現在市場上。與其它企業相比,他們的產品是一樣的,但是管理卻不一樣,所以企業的利潤也大不一樣。

再如,日本的歐姆龍公司,主要的產品是繼電器。進入這家公司在上海的工廠可以發現,所有產品的生產過程把握都非常準確。比如,有一道焊接工序是將繼電器放在焊接液中,兩秒鍾之後取出。為了準確控製焊接所需最佳時間,他們特意設置了一隻表,兩秒鍾後自動報時。居然精細到了以秒為單位。

這就是製造業中的精細化管理。與此相比,那些粗放式管理者能不汗顏嗎?

產品的高質量不是靠企業誇誇其談所吹出來的,而是要通過具體的指標來體現。精細管理就是要徹底摒棄粗放型管理那種“差不多”的意識,依靠嚴謹的行為,控製所有成本,為消費者奉奉獻上更加精致精美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