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原羚的致命弱點——青藏高原動物傳奇之八

多年來,關於藏原羚那個致命的弱點,我一直深深地藏在心底,沒有對任何人講過。

今天,我決定講給讀者朋友們聽。

藏原羚,又叫“西藏黃羊”和西藏原羚。是我隨部隊開赴青藏高原、喜愛上山野旅遊考察探險後,最早認識、最早熟悉的野生動物之一。

可能是長期生活在偏僻閉塞的高原、很少見到人的緣故,藏原羚的好奇心特別強,喜歡和人接近、與人相處。

我在青藏高原駐守的那些年,不論是在部隊營區,還是外出執勤或施工,在草原上、戈壁上,到處都可見到藏原羚那流線型優美而矯健的身影。它們三五隻一夥,七八隻一群,如散兵遊勇一般,放浪不羈、天馬行空,在草地和沙灘上四處遊逛,很是自由自在。

我記得,每年秋天,連隊從蘭州、銀川、西寧和離我們部隊駐地最近的火車站——800千米外的柳園車站,用汽車拉來過冬的白菜、蘿卜、大蔥等蔬菜時,藏原羚們就仿佛像是提前接到通知似的,按時趕來。常常是我們在車的這邊下白菜、蘿卜等蔬菜,藏原羚們在車的那邊明火執仗搶吃我們掉在地上的蘿卜或白菜葉子。我們轉到車的那邊下菜,它們又跑到車的這邊來偷吃,總是和我們周旋捉迷藏,趕都趕不走。

當時,人們的環保意識,愛護野生動物的理念,遠沒有今天這樣高和這樣強烈;藏原羚也沒有被國家列入野生動物保護名錄,受到法律的保護。但作為有嚴格組織和紀律的軍事單位,我們部隊還是先行一步,上級專門頒布有命令,要求官兵愛護高原的一草一木,嚴禁隨便獵殺藏原羚、藏羚羊、藏野驢等高原野生動物,違犯者要追究責任,以軍紀處理。

我們連隊的營房建在昆侖山下的戈壁灘上。因為是臨時駐紮,再加上遠離城鎮、遠離公路,住在戈壁深處,材料運輸困難和本著為國家節約軍用經費、省一分是一分的原則,營區沒有砌築圍牆。藏原羚成為我們軍營的常客,在營區裏大搖大擺、自由進出。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有我們住在這裏,黃羊的天敵——狼、猞猁、棕熊等猛獸,早已逃到大漠更深處的地方和昆侖山裏去了,輕易不敢露頭。我們連隊的營區,對藏原羚們來說,是絕對的“安全區”和“庇護所”。

藏原羚,是它的學名。它另外又叫原羚、小羚羊等。在動物的分類上,它屬於偶蹄目,牛科。

成年的藏原羚,一般體長為90—105厘米左右,肩高在54—65厘米之間,體重在13—16千克上下,雄性在身長、肩高和體重上,都要比雌性略長、略高和略重一些。

藏原羚的頭顱長得很有特點。它的頭長16—18.5厘米,眼眶發達,呈管狀,淚骨狹長,前緣幾呈方形;後緣凹而形成眼眶的前緣,上緣邊緣凸起,但不與鼻骨相接觸;鼻骨的後段兩側較平直,末端略尖。

雄性藏原羚有一對較細小的角,而雌性無角。藏原羚吻部短寬,前額高突,眼大而圓,耳短小,尾短。它四肢纖細,蹄狹窄,行動快速而敏捷。因長期生活在高寒地域不斷進化的結果,藏原羚通體被毛厚而濃密,毛形直而稍粗硬,特別是臀部和後腿兩側的被毛硬直而富有彈性,四肢下部被毛短而密實,緊貼皮膚;吻端亦披毛。它的頭額、四肢下部毛色較淺,呈灰白色,吻部、頸、體背、體側和腿外側毛色為灰褐色,臀部為白色,尾背是黑色,尾下及尾側為白色,胸、腹部,腿內側為乳白色。

初上高原的人,常常把藏原羚和藏羚羊分不清,搞混淆。其實,辨別藏原羚和藏羚羊的方法很簡單,一是看個頭,藏原羚的個頭要比藏羚羊小;二是看屁股,哪個長有“白屁股”,哪個就是藏原羚。

最惹人喜愛和最逗人的是,藏原羚的尾巴是黑的,但長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白屁股”。它每當遇到危險或受到驚嚇奔跑時,臀部的白毛會豎起來向外翻,那雪白的屁股,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顯得格外醒目,遠遠望去,就如同屁股上懸掛著一麵鏡子。因此,高原上的牧民們總喜歡稱藏原羚為:“鏡麵羊”和“白屁股羊”。

起初,人們認為藏原羚奔跑時,屁股上豎起的白毛是為了吸引異性。後來,發現不論雌雄藏原羚奔跑時都會豎起白毛、都有“白屁股”,便否定了吸引異性之說。

經過野生動物學家的長期深入觀察和研究,人們終於發現,原來這是藏原羚的一種傳遞信息和報警的方式。每當危險來臨,藏原羚奔逃時,它屁股上的白毛就會豎起,那是在給同伴們發信號,警示同伴——危險來了,趕快隱蔽和逃跑。

藏原羚是反芻動物。它以各種草類為食,據統計,采食針茅草、芨芨草、三葉草、白刺,梭梭、沙蒿,沙拐棗、鹽爪爪草類和灌木等植物共計16科34屬43種。豆科植物是藏原羚采吃的主要食物,禾本科、菊科、薔薇科和莎草科其次,豆科、禾本科、菊科、薔薇科和莎草科等五科植物占藏原羚采食總量的90%左右。

藏原羚的食性會隨著不同的季節和物候期而變化,豆科、薔薇科在草枯期所占的比例顯著低於草青期,而禾本科、菊科和莎草科所占比例,則顯著高於草青期。

清晨和傍晚是藏原羚的主要攝食時間,它們同時也常到泉邊,山溪、水塘等水源地飲水。在青黃不接、食物短缺的冬春季節,為了吃飽肚子,藏原羚整個白天大部分時間,都頂風冒雪,在荒野裏四處覓食。

離開青藏高原多年來,我曾經常在報刊上撰文,回顧戎馬高原的生活,也曾著書《昆侖世界》,在大佳書城、亞馬孫、京東、塔讀等網上書店廣泛發行、熱銷。

我在《昆侖世界》一書中寫到過雪豹、棕熊、野犛牛、藏野驢、藏羚羊等高原野生動物。但每當寫到藏原羚的時候,我總是那樣糾結、那樣謹慎小心,輕描淡寫幾筆匆匆帶過。我總是害怕自己稍不留神、把持不住,暴露了藏原羚的致命弱點,提醒了那些見利忘義、心毒手辣的偷獵分子,給藏原羚招來殺身之禍。

多年來,我一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盡力地為藏原羚保守著這一秘密。其實,我心裏也明白,一些在高原生活過的人,喜歡野生動物、了解藏原羚的人,也許知道它的這個致命的弱點,不過大家守口如瓶,都不說而已。

藏原羚分布於我國的西藏、青海、甘肅、新疆、四川,以及印度的拉達克和錫金等地區。

與野犛牛、藏野驢、藏羚羊、馬麝等高原野生食草動物相比,藏原羚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要稍微弱些。

2001年,在青藏鐵路二期工程——格爾木至拉薩段開工前夕,我作為《中國鐵道建築報》特派記者,在可可西裏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沿線兵站、公路道班采訪中,人們多次提到,1998年冬天,青藏高原發生了曆史上罕見的大雪災。有的地方雪厚達2米。因雪太厚,無法吃到壓在雪下的幹草莖和枯葉。生活在昆侖山、唐古拉山、阿爾金山、可可西裏、藏北草原一帶的野犛牛、藏野驢、藏羚羊、藏原羚、馬麝等野生食草動物,受饑餓的驅使,紛紛跑到青藏公路沿線、兵站和道班,向人類求救。

沱沱河兵站的官兵們告訴我,當時兵站的院子裏、停車場上,站著的、臥著的、到處擠滿了饑餓的野犛牛、藏野驢、藏羚羊、藏原羚、馬麝、盤羊等野生動物。它們饑餓的見啥吃啥,把牆上過去用漿糊貼的紙標語,都舔食的幹幹淨淨。常常是野犛牛舔了一遍,藏野驢再上去舔一遍,接著,藏原羚和藏羚羊也都上去再舔一遍,把水泥抹得結實的牆皮都舔壞了。

大雪災過後,人們在荒野裏看到,死的最多是藏原羚。

“在野外的雪地裏,那藏原羚一倒就是成百隻上千隻,一大片、一大片的,看了真叫人心疼。”沱沱河兵站的官兵們對我說。

“過去,我們這一帶草原上藏原羚多的不得了,”在唐古拉山上,西藏安多縣牧民格桑紮西接受我的采訪時,回憶1998年冬季那場大雪災時說,“成群結隊跑來跑去像雲彩、像刮風一樣,常常和我們家放的羊群,擠在一起爭草吃。我們常為驅趕藏原羚的事而煩惱。自從那場雪災之後,草原上的藏原羚一下子減少了許多,所看到的都是三三兩兩,形單影隻,很是可憐。後來,藏原羚再跑到我們牧場裏吃草,我們都不忍心再驅趕它們走了。”

藏原羚是一種喜歡群居的動物。小的群體十隻、幾十隻不等,大的群體有上百隻、甚至上千隻。昆侖山下阿爾頓曲克草原上老牧民巴別爾丹曾告訴我,在上世紀60年代初,高原上藏原羚最多的時候,冬天,他和他的牧民同伴們曾在可可西裏無人區,見到過五、六千隻大群的藏原羚。他說:

“那藏原羚群就像雲一樣密集,整個草原鋪天蓋地、滿世界都是藏原羚,數都數不過來。”

藏原羚的****期,是每年的12月初至翌年的1月。這時,過去分散的小群藏原羚合群,形成較大的繁殖群體。

進入****期的雄性藏原羚,在體內雄性激素的燃燒和催情下,顯得非常的焦躁不安和情緒十分亢奮。和其它有蹄類食草動物一樣,在****期內,雄性藏原羚之間也會為爭奪配偶發生決鬥現象。但它們的決鬥,遠沒有野犛牛、藏野驢等,那樣血腥激烈、殘酷無情、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相對要溫和、寬容的多。

在爭偶決鬥中取勝的雄性藏原羚,一般帶領20隻或30隻雌性藏原羚一起覓食、生活,隨時進行**。失敗者往往不被趕走和拋棄,而是尾隨著原來的群體,一起覓食、棲息、活動。

在決鬥中失利的雄性藏原羚,也有的選擇離開原來的群體,遠走他鄉,另覓新歡。有時,也會有個別一雄一雌藏原羚,厭惡混亂噪雜的群居生活,而離開群體,在偏僻的山野,過恬靜、甜蜜的“二人世界”生活。但這些離群索居的藏原羚,因形單影隻,無力防範和抵抗來犯之敵,往往成為野狼、猞猁、棕熊、狐狸甚至兔猻等食肉動物最喜歡攻擊獵殺的目標,成為這些嗜血饕餮們口中的美餐。

藏原羚的孕期一般是6個多月,在每年的7—8月產羔。產羔期間,群體暫時解散,雄性藏原羚結成小的團體或單獨活動,母藏原羚則單獨到山野、荒原高草叢或灌木叢等較為僻靜安全的地方分娩。藏原羚每胎產1仔,也有產2仔的,但很是少見。小藏原羚出生後幾分鍾就能站立,半個小時後,就能跟隨母親一道活動。

高原上的牧民們曾做過試驗。他們說,小藏原羚生下來不到半個小時,等母羚把小原羚身上的胎毛舔幹後,小藏原羚就能站立、走動,隨母羚一起活動。兩天以後,小藏原羚的腿腳就會硬朗起來,學會跑路,這個時候,一個成年人拿出吃奶的勁,都難以追上它。

藏原羚是一種典型的高山寒漠動物。它對環境的適應性,是很多動物無法相比的,比如能在高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區生存,特別是在極其寒冷和缺氧的情況下生存。

它棲息的海拔高度,可從300米上至6000米,高山草原、草甸以及荒漠地帶,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藏原羚活動範圍大,棲息地不十分固定,經常到處遊**,覓食到哪兒,隨遇而安,就在哪兒棲息。

藏原羚在不同季節會結成不同大小的群體。通常冬春兩季的群體較大,常常是數十隻、成百隻,有時形成上千隻的大群;夏秋兩季,則結成幾隻到十幾隻的小群,分散覓食、活動。也有單獨活動的個體。這些個體,大多是無法隨大隊一起覓食活動的傷殘或年老力衰的藏原羚。

藏原羚和普氏原羚等其它原羚一樣,嗅覺不算靈敏。但它的聽覺和視覺極好,在較遠的距離、甚至在幾公裏外,都能聽到和看到天敵的存在。它生性機警,遇到天敵和危險會迅速逃遁。奔跑到一定距離後,它還會停下回頭觀望,對危險的程度進行評估,然後再決定是繼續奔逃,還是在原地休息、隱蔽或覓食。藏原羚性情溫順活潑,喜歡與人接近,較容易人工馴化、飼養。

高原上的狼群,是藏原羚的主要天敵,另外還有猞猁、棕熊、金雕等猛獸猛禽。藏原羚對付天敵的捕殺的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不停地拚命奔跑,盡力盡快擺脫天敵的追殺。

藏原羚的奔跑姿勢與岩羊、馬麝、盤羊、藏羚羊等其它高原食草動物都有所不同。它奔跑時將前肢與後肢分別並在一起,後肢用力後蹬,身體躍入空中,前肢前邁,著地時用力後撐。這種跳躍式的奔跑,輕盈、速度快,而且身體在空中劃出一道波浪起伏的曲線,分外優美。

在青藏高原上,可以說,藏原羚和藏野驢是齊名的長跑健將。藏原羚有一門絕技,它的奔跑速度,能在幾秒鍾之內,迅速提升達到每小時80——90千米。

根據資料顯示,在動物界,獵豹是陸地動物中跑得最快的動物,被譽為“奔跑之王”。它的平均時速達到90千米以上,最高時速為110千米,但僅能保持3到4分鍾而已。否則,將會因猛烈奔跑造成心髒破裂猝死。而藏原羚能以平均90千米的時速,連續高速奔跑十幾分鍾甚至更長連時間不停歇。

高原上長期在野外放牧、經常與藏原羚打交道的牧民們說,無論是狼還是猞猁等食肉動物,如果在起初的一分鍾內捕捉不住藏原羚,讓藏原羚提速逃跑,那隻能望塵莫及,無可奈何。

另外,藏原羚在麵對天敵追殺時,還有自己的絕技。它奔跑時喜歡不定時地向上跳躍,或采取呈“之”字型奔跑線路,常常可迅速擺脫天敵的追捕。

和昆侖山馬麝一樣,藏原羚也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動物。它渾身上下都是寶,特別是藏原羚角,俗稱“羚羊角”,是十分珍貴的中藥材,在國內外醫藥界享有很高的聲譽。羚羊角能清熱解毒,平肝熄風、鎮靜安神、醒腦開竅、明目益氣……百餘種傳統經典的中成藥,都離不開羚羊角。因此,利用野生藏原羚為種源,發展人工養殖藏原羚事業,將會大有可為,市場前景廣闊。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了藏原羚致命的弱點的。

當時,我在部隊團政治處工作。一次,我帶隊到昆侖山下的阿爾頓曲克草原開展擁政愛民活動。活動結束後,因還有些善後的工作需要處理;另外,第二天是星期天,我想借此機會騎著馬,在草原上四處溜達溜達,訪問看望一些老朋友,散散心。近一段時間團裏軍事訓練、工程施工、政治學習等工作格外忙碌,我好久沒有放鬆了,沒有騎馬在草原上遊逛,也沒有繼續中斷以久的業餘愛好——野外旅遊探險進行大地考察了。

我希望自己這次在草原上,會有什麽新的收獲和發現。

夜裏,我借住在忘年交好朋友——哈薩克獵人霍加庫勒老爹家裏。

多年的狩獵生活,使霍加庫勒老爹養成了一種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這是因為許多野生動物,都喜歡在早晨外出覓食和遊逛活動,早晨是狩獵的最佳時機。

黎明時分,霍加庫勒老爹就把我從睡夢中叫醒。我們倆每人各揣起一份昨天晚上就已提前準備好的早餐——一人一塊足有兩斤多重煮熟的醬犛牛肉,騎上馬,就出發了。

初秋清晨的草原是這樣的美麗:東方已經微微泛白,太陽還沒有出來,晨霧像一條條薄紗一樣,在草原上四處飄**。風兒像少女的小手一樣纖細、溫柔,帶著秋天草原上特有的草木香味迎麵拂來,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路過一片丘陵時,我看到迎著東方的草坡上,影影綽綽,有二三十隻藏原羚,一字兒擺開,仿佛像神話故事裏描寫的中了魔法入定一般,站在那兒動也不動,不知在幹什麽。

我立即好奇地抖動韁繩,雙腿一夾馬肚子,用力在馬屁股上拍了一掌,催馬朝藏原羚所在的草坡奔去,想看個究竟。

這時,東方的天空漸漸放亮。

我騎馬眼看就要衝到藏原羚跟前了,可藏原羚們仍是一動不動,呆呆地站在那兒,不知在幹什麽。

我驅馬繼續走近仔細一看,嘿!原來藏原羚們一個個正在拉小便。那亮晶晶的小便,在晨曦的映照下,是那樣的清晰,吸引人的眼目。

“不要下馬,”霍加庫勒老爹這時也趕到了,急忙朝我喊,“離它們遠點,不要打擾它們。”

說話間,一隻拉完小便的雄性藏原羚,昂著長著兩隻小角的頭,立刻像箭一樣,“嗖”地一聲,射向薄霧飄**的草原深處。

接著,拉完小便的藏原羚一隻接著一隻,都像箭一般朝同一個方向奔去。轉眼間,剛才還滿草坡的藏原羚,現在一隻都沒有剩下,全都消失在霧氣飄**的草原深處,不見了蹤影。

“這是藏原羚一個致命的弱點。”霍加庫勒老爹告訴我,“它們每天早晨從睡夢中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放掉憋了一夜的尿。這一泡尿,要撒十多分鍾,有時候還要更長些。它在撒尿的時候,你就是用木棍使勁打它、轟它,都轟不動,打不走。”

“野犛牛、藏野驢、藏羚羊等許多食草動物,”我好奇地說,“為了怕天敵的捕殺,都是邊行進邊排泄的。”

“藏原羚不會那樣做。”霍加庫勒老爹說,“它需要排泄時,無論大小便,都必須一定要停下來。特別是早上的那泡積攢了一夜的尿,如果不放掉的話,遇到狼追,跑不了多遠,它就會因憋尿把**憋破,倒地四肢抽搐,成為狼的美餐。藏原羚早上醒來,一旦尿完那泡尿,別說狼,就是再快的馬,也很難追上它。”

接著,霍加庫勒老爹告訴我,在高原上,隻有狡猾的狼,了解和掌握藏原羚的這一致命弱點。平時,狼是很難捕捉到藏原羚的。單個教練的話,狼就是用上吃奶的勁,也休想追上藏原羚。有經驗的老狼,每當發現藏原羚後,從不提前貿然驚動藏原羚,總是悄悄地隱蔽尾隨在藏原羚群的後麵,耐心地等待最佳的獵殺機會。

藏原羚在吃草,狼不上前驚動它們;藏原羚到小河邊或水源地喝水,狼不上去獵殺它們;藏原羚夜間臥地休息,狼隻是遠遠看著,仍按兵不動。因為睡夢中的藏原羚也非常警覺,它的身體雖然睡著了,但它耳朵是醒著的。另外,它們還有隱蔽在暗處警惕性很高的哨兵。稍有風吹草動,它們立即會一躍而起,像風一樣的逃走,讓狼垂涎三尺、費了大半天的勁,精心策劃的整個獵殺計劃,立刻落空,化為烏有。

狼隻有耐住性子等啊、等啊,隻有等到清晨,藏原羚拉那泡憋了一夜的小便時,狼們各自選好自己的目標,一擁而上,獵殺藏原羚,從不會失手。

這就是藏原羚致命的弱點。

如今,藏原羚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並列入世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嚴禁捕獵和買賣。

隨著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的措施和法規,進一步落實到位和建立健全,偷獵的人員已越來越少。征得野生動物專家朋友們的同意,我終於可以把藏原羚的這個致命弱點當作笑料講給大家聽了,給大家飯後茶餘增添一些有關野生動物的談資和樂趣。

同時,也意在引起人們對藏原羚——這位與我們人類一起共同生活在地球村特殊“居民”的關注和愛護。讓我們每一個人,為保護藏原羚,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