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加薪

我萬萬沒想到,公司竟然舉行拜神大典。參加拜神的隻限於管理員級別以上的人員。我到達大廳時,大廳前的長桌上已擺滿了“祭品”:餅幹、糖果、水果、飲料、花生、開心果……

我們按職位高低排好隊,第一排站著的是經理級及主管級的香港職工,其餘人等在後麵排了三排。每人發了三支點燃的高香。十點整,正是大典吉時,我們一齊向神台三鞠躬。並默默念著“神明保佑,生產順利”。隨後,我們便排成一隊圍繞著廠房緩步而行一圈。接著便是燒紙錢,點禮炮。“畢畢剝剝”,震耳欲聾。最後便是喝飲料分祭品。

策劃這次拜神大典的是生產部經理劉威。隨著深圳工廠搬遷工作的不斷開展,東莞塘廈工廠生產規模不斷地擴大。二樓組裝車間從幾條生產線漸漸增加至二十四條生產線,還將繼續擴大至兩班生產,員工人數已達到五六千人。可是產品品質問題卻源源不斷發生,不良品堆滿了車間,QA品質抽驗也問題不斷,幾乎每天都有好幾批產品被品管退貨返工。生產經理劉威被搞得焦頭爛額。於是,他采取更加嚴厲的管理措施,隻要哪條生產線被發現生產作業的品質問題,就對作業員、拉長、生產管理員進行重重的罰款。然而簡單粗暴的處罰也解決不了問題。開會時,香港人便怪公司搬遷時沒有拜神,得罪了“土地”與“財爺”,致使生產不順。在劉威經理的提議下,舉行了這次拜神大典,祈求“神明”的保佑,保佑生產順利,品質穩定……

然而,拜神並沒有使生產更加順利,也不會減少生產線的不良品,更不會改善產品的品質。生產線的不良品仍然繼續產生,QA驗貨照樣抽驗出不良品……我知道,PE部這樣的管理模式必然會導致這樣的結果。一位生產工程師負責一條生產線,從新產品導入,到生產工藝的設計,到生產過程的指導,以及不良品的分析控製等等,由一個PE工程師單獨來負責,完全是單打獨鬥!顯然不適合這樣的大規模生產。況且每一位PE工程師的技術水平又參差不齊,有經驗的PE工程師大部分沒有隨工廠搬遷過來,連技術最好的樣板房主管曹仲德也已辭職離開工廠,聽說他已經在深圳特區找到了新的工作。現在新招聘的工程師又沒有經驗,沒能力快速解決生產問題。雖然我們上頭還有工作經驗豐富的香港師傅幫忙,但他們卻並不太懂得新技術,他們掌握的技術仍然停留在收錄機,現在生產的產品已進步到CD、VCD、DVD等數碼音響。幸好公司總部及時發現這管理上的漏洞。緊急成立PE工程部,並從香港設計工程部調來一位香港主管擔任PE部經理。

我真沒有想到,來擔任PE部經理的竟是李德。

我們一見麵,他就像老朋友似的,拍了拍我的肩膀,並把我拉到他的辦公室裏說:“阿強,我們又見麵了,這次可要多多支持我的工作。”

“一定,一定!”我問他,“是不是香港工程部都搬來這邊了?”

“香港工程部年頭就關閉了,我被調到新加坡研發部。聽說新加坡研發部不久也會搬來這邊。我是做產品研發的,沒做過PE,對PE工作我還是老外。你在工廠做了這麽多年,算是工廠通了。你現在有什麽好辦法來控製壞機?你看,現在車間的不良品堆積如山!”

“最好的方法是修理!”我實話實說。我對於修理有著較深刻的體會,一個好的修理工,對於生產不良品控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按規定,修理好每一台不良品都必須將不良現象與不良原因如實登記在“維修報告”上,技術員、拉長每小時都會去看“維修報告”並簽名。生產管理這樣要求的目的是讓技術員與拉長能及時了解生產線的不良品的原因,對不良品進行反饋控製。如元件插錯了,就反饋給這位插元件的員工,並在該員工的“品質回輸表”上記錄起來。如果是材料不良,技術員便會收集不良樣品反饋給IQC聯係供應商改善。經過不斷的反饋處理,品質便得到有效控製。但自從公司搬來東莞之後,有修理經驗的修理工大都離開了生產線。有的提升為技術員,有的在深圳另外找工作。現在新招聘的修理工,又沒有經過嚴格的培訓,便匆匆上崗了。生產線的壞機修理不完便堆積起來,不良品便沒有得到有效的控製,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不良品便會越積越多。

“最好的方法是修理?當然,把不良品修理好了就變成良品了。但我要的是怎樣控製不良品?怎樣才能減少不良品?怎樣預防不良品的發生?”李德帶著疑惑不解的表情望著我,並連珠炮似地問。

“不錯!最好的方法是修理。修理是控製不良品的中心環節,隻有把不良品維修好了,才能找到不良原因,不良品才能得到有效的控製。你想想,這一大堆的不良品連什麽原因都不知道,生產拉長、技術員怎麽去反饋去控製?”我理直氣壯地解說。

“好!我們就從修理抓起。並由你來當兼職修理教師,對全廠修理進行一次全麵培訓。”

“沒問題,我馬上去編寫‘修理培訓教材’,隻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盡力去完成。”

“好,隻要工作有成績。加薪一定沒問題。”他說,“這是PE部的最新組織架構圖。我們PE部的新架構將按公司高層開會討論的要求分成三個組:分別是預防組,主要負責新產品導入的工作;執行組,主要負責現場的生產指導工作;調查組主要負責生產異常處理的工作。顯然PE部這樣的架構組織劃分比較科學,一個產品從誕生到出貨,經過層層的管控,生產自然會順暢一些,品質自然會更加保證。”他接著說,“所有香港技術人員我一個都不要,全用其他員工。我還決定讓你來擔任調查組組長。”

我的頭腦轟了一聲,全身的血液都湧向腦際。我的心馬上沉浸到了一個巨大的激動的情緒裏,並且也夾雜著一股莫名的不安。是的,有能力沒有人賞識是痛苦的,可這種賞識來得太突然,也叫人感到惴惴不安。我在PE部是工資最低的一位工程師,今年新招的工程師什麽都不熟悉,工資還比我高出一倍。而我所管理的生產線是全廠公認最好的。然而,劉威經理卻從來沒有給我提過特別加薪的事。香港師傅也沒有對我說些寬慰的話。這真是太不公平了,我因此時常感到有些鬱悶與不服氣。我真沒想到,剛到任的李德經理竟然讓我來當調查組的組長。

“我怕不能勝任這工作?”我有點自謙地說。

“你能行!我知道的,無論是電子技術還是生產過程控製我都信得過你。上次你們的效率改善小組都榮登集團的報刊。我記得你還是組長!”

PE部調查組的編製共有九位職員。我是主管,下屬有一位電子工程師,一位結構工程師,四位電子技術員,兩位結構技術員。按照調查組的工作職責,要負責全廠的生產異常原因分析及處理解決。

生產的異常千變萬化,什麽問題都有,我們的工作既像醫院的門診部一樣,也有點像消防隊。生產出現什麽問題,隻要在我們這裏掛了號(發出生產異常單),我們組就必須在十分鍾之內趕到現場,並在半小時內給出臨時解決方法。給出了解決方法隻是完成工作的一個小部分,還要找出產生異常的根源,這有點像公安機關的刑警,要調查取證,找出每個異常的真凶。比如,產品元件損壞,要找出損壞的原因,是人為損壞的,還是元件本身的品質問題,還是產品設計上選材不合理……找出了根本原因,最後還要對“案件”做出判決,責令相關部門采取相應的改善。這是一件既費神,又得罪人的工作。

我剛上任不久,便啃到一塊硬骨頭。今年,公司設計了一種五碟CD播放機。由於五碟結構設計上采用了斜麵,使整機體積大大縮小,又有五碟連播功能,很受美國消費者的歡迎。客人一下子下了十萬套訂單給工廠。然而由於產品采用了斜麵結構的設計創新,碟盤相對位置較高,當播放後停播或關機時,出現了碟盤轉動及碰撞支架的噪聲。這種不良現象客戶明確表示不能接受。這種不良比例高達百分之十,按照公司的流程是要等待解決這個問題後,才可以進入量產的,但為了搶占市場的先機,完成客戶的訂單,公司高層決定冒險進行量產。就這樣,碟盤噪音這塊難啃的硬骨頭便落在我的手上。

碟盤噪音這個先天性的疾病,不動大手術沒辦法治愈。但大動手術,就要重新設計,這等於又是從終點又回到了起點,這顯然也是行不通,況且生產已經開始了。這個碟盤噪音的問題就像一座險峻的山峰,擋住我們生產前進的道路。我們必須越過這座山峰,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如果沒有及時解決造成客訴與返工,那付出的代價一定是慘重的。我必須找尋一條一步也不錯的最近的登山之途,又是最好走的路程。目標明確了,就必須努力攀登。

電路原理並不複雜,設計也算合理;結構設計的創新帶來不可預測的風險,如同新藥附帶無法估計的副作用。“臨床試錯”是最好的解決途徑,吃一塹,長一智,失敗一次,前進一步,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由失敗堆疊而成。我們不斷總結試驗失敗的教訓,把失敗的經驗連接起來。我驚喜地發現,解決這結構上的缺陷,用電路來解決竟然是最便捷的方法。這個發現,是我們將近一百次的試驗結果得來的。增加一個刹車電路,在停止播放時給予一個反衝的力,避免發生碰撞。設計工程部主管、設計師對我提出的解決方案進行了討論再論證。審查了,又審查,核對了又核對。最後肯定了我的方案是正確的,靠得住的,又是最便捷的方法。

為了更好解決這個問題,PE結構工程師還提出了在碟盤上去掉五個角的方法來減少由於碟盤變形造成刮磁環的機會。這個方法也同時得到設計部的認可。

就這樣,不用一個月,碟盤噪音這個問題終於徹底解決了。生產順利得讓生產部經理劉威直擺頭地說:“沒想到,沒想到!”

周五,開完公司高層會議後,我們部門經理李德便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

我一到他的辦公室,他便興奮地對我說:“哎呀,林偉強,今天你被老總點名了,要我好好獎勵你!你不僅圓滿完成修理的培訓工作,而且還解決了碟盤噪音的大問題,為公司做出大大的貢獻,在高層會上,總公司財務的初步評估,你這次給公司的貢獻超過一百萬美元!這是你的成績,也是我們部門的驕傲!這是工廠對你的獎勵!”他邊說邊從抽屜將加薪單遞給我。

我誠摯地接過加薪單。啊!工資整整加了一倍,基本工資從每天七十元,加至每天一百四十元。對於打工者來說,加薪是最好的獎勵。我突然覺得我高大了,似乎是一個接受嘉獎的英雄。他望著我,目光裏含著隱隱的鼓勵的光芒說:“繼續努力!”。

這個月我領了工資,決定請我們調查組的成員一起聚餐。聚餐是香港人的習慣,也是打工文化的組成部分。在深圳上班的時候,幾乎每月都有香港人請吃飯。聚餐不僅可以享受美味佳肴,還可以溝通情感,提高團隊的凝聚力。況且我加了工資,也是應該值得慶賀一下的。我們調查組取得的成績是集體的,沒有他們的配合是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說具體點,我隻負責原因分析及電路上的修改,結構上的建議與畫圖,完全是新來的結構工程師趙文學完成的,至於試驗組裝、修理等工作則是全體調查組技術人員的勞動!但實惠卻是我一人獨占,真是有點問心有愧!

聚餐是在蛟乙塘肥佬大排檔二樓的包間裏,九人正好一桌。這裏是蛟乙塘最好的飯館,菜式多,價廉物美,很多香港人都經常在這裏聚餐。今晚是周六,雖然很多香港人都回香港過周末,但餐館的生意依然火爆,仍舊是席無虛座。

為了公平起見,今晚的菜每人至少點一個,總共有十二道菜,有蝦、有肉、還有魚……當然啤酒也少不了,有人喜歡喝金威,也有人中意飲珠江。幾杯酒下肚,飯桌的氣氛便熱鬧起來。

結構工程師趙文學高舉酒杯,向我敬了滿滿一杯酒說:“先為林總加薪幹杯,也為我新加入美資公司幹杯!”幹完兩杯酒後,趙文學繼續說,“美資公司是我工作多年來,我認為最好的企業,在這裏,我找回了當時出來工作時那股幹勁,八六年,我考上江西上饒師範學校讀了機械專業,畢業後分配到我們家鄉省城合肥市一家兵工廠當學徒工,跟師傅學槍炮製圖,當時我曾許下豪言壯語,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奮鬥終身!沒想到工作不到二年,工廠便改製了,我也下崗了。幸好我叔叔在鎮裏當幹部,加上我又是共產黨員。我便調回我們家鄉的鎮做計生辦的幹事,說是幹事,其實就是打雜的,白白混了兩年,不過還好,當時正好在談戀愛,妻子是鎮財政辦公室的職員,日子還過得去。但後來計劃生育逼迫得我做不下去,整天不是下鄉去拆屋,便是到基層去捉人。雖說是革命事業,但天天都在做噩夢!那一次,我們將一個挺著大肚子的農婦強送至醫院做人流,那位婦女淒厲的哭喊聲至今仍在我耳根裏響起。自此之後,我便決定辭職出來打工。最先來到了虎門大板地一家台資廠當技術員,那個老板非常摳門,員工工資每月二百元,加班費每小時二元;我們技術員工資每月五百元,每天還要扣除兩小時加班費,晚上八點半以後才算加班。我很不想加班,但老板要求我們每天都至少加至晚上十點半,有時趕貨還要加通宵,最討厭的是沒事做也要加班搞衛生。廠裏是生產喇叭的,生產車間那種膠水的味道,現在想起來還想吐!”

趙文學高高的個頭,瘦削的身材,瘦削的長臉,如果那對炯炯有神的眼睛再大一點點,挺直的鼻梁再高一點點,活脫是香港明星劉德華。兩個月前,他來麵試時,說麵試PE技術員。然而,經過一問一答,我知道他並不懂得電子技術,隻是對生產流程與生產工藝略懂一點皮毛,當PE技術員顯然是不合格的。當時,我正愁招不到結構工程師,從他的簡曆得知,他也許更適合當結構工程師。他機械專業畢業,還懂模具設計,有兩年的槍炮結構設計經驗。於是,我便給他一張音響的結構圖,讓他說說怎麽識圖。他不僅會認圖,而且還指出圖紙設計上的不足,並提出他的改善建議。雖然我不是讀機械專業,但經常要與圖紙打交道,況且時常與香港結構工程師溝通,一起商討解決生產線上的結構問題,我也就成了半個結構專家了。於是,我建議他做結構工程師,試用期內每日給他五十元的基本工資,試用期三個月。這是他始料不及的好事,他高興得半天合不上嘴,說我是他的貴人,進廠後一定不會讓我失望。果真,他是科班出身,結構分析條理分明,論理充分,製圖準確無誤。深受香港設計工程部結構組陳主管的讚賞。說我找了一個高手,有機會讓他轉過去在他手下當設計師。我說等設計部從新加坡搬來後就讓他轉過去……

趙文學喝完一杯啤酒,又倒滿一杯酒,向坐在旁邊的電子工程彭思鄉敬杯說:“彭工,什麽時候可以喝你的喜酒呀?”

“喝喜酒!八字還沒一撇。”彭思鄉歪著頭說。

彭思鄉雖然隻有二十幾歲,卻少年老成。做事沉穩,從不緊張。他是農民的兒子,出生在廣西省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裏。九一年考上廣西師範大學物理係,畢業後在柳州市一所重點中學當物理教師。於是他便從農村人成了城市人。

應該說,他基本上是一個幸運者。從普通農民蛻變成城市的人民教師,幾乎是我們這一代人追求的理想生活。但他卻不安於現狀,每月幾百元的工資收入根本滿足不了他的物質需求。他夢想在城市裏有樓、有車、有家……於是,他便向學校辦理了“停薪留職”來到了廣東找工。他找工,首先尋找工資高的崗位。他來美資廠麵試PE工程師就是衝著這裏的高工資來的。雖然他沒有工作經驗,但他學曆高。大學本科、學士學位,英語六級。生產部經理劉威很喜歡他,一進廠就給他每天一百二十元的工資。然而,他並不勝任PE工程師的工作。麵對著紛繁複雜的生產問題,常常兩眼發直,無所適從。於是,他隻能把問題向下推,安排下麵的技術員去解決。技術員確實解決不了的問題便向上報,請香港師傅幫忙去做。所以上上下下的技術人員都很討厭他,香港師傅也多次在劉威經理麵前投訴他。所幸的是,劉威經理並沒有把他炒掉,隻是要他好好學習。PE部組織結構調整後,他便成了我們調查組的電子工程師。雖然他當電子工程師並不稱職,但在我們調查組還是做了不少實事。比如電子資料的翻譯,調查組的英文報告,還有電路的分析與計算。他做這些工作,倒是得心應手。大大地提高我們組的工作效率,這就是所謂“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他來我們組後似乎才找到工作的感覺。在我們PE調查組,他還獲得了我們部門文員李麗的愛情。

李麗來自廣西容縣,她高高的胸脯,大大的眼睛,生得一張惹人喜愛的笑臉。由於她會講“白話”,又是高中畢業,加上人長得俊秀,一進美資廠便被安排做文員。她是一位引人注目的姑娘,很多男同胞都喜歡她,時常收到追求者的情信,據說還有一位香港主管看上了她,常常約好去酒店K歌,但她都斷然拒絕。可是彭思鄉一出現,她反而對他大膽地追求。

“哼哼……”趙文學用鼻孔笑道,“你們都同居了,怎麽說‘八字還沒一撇’?”

“我們是一起住了,但還是‘AA製’,離結婚還遠著呢!要結婚起碼要先買好房子。”

一提起房子,我的心不禁一顫。買房也是我追求的目標。我禁不住地問:“彭老師,你也想在這裏買房?”

“我不是想,而是計劃!我與李麗兩人,沒有家庭負擔,兩個人的工資湊在一起,不用二年時間便可以在這裏供房了。我們同居也是為了省錢!起碼房租可以省一半。”他斷然地說,“在中國,房子是最保值的資產。在這裏,房子既可以自住,也可以出租。像這樣既能保值又有收益的投資標,隻有房子與股票。而股票,現在的估值高得離譜!一元的麵值,二元的淨資產,十元的價格!房子現在是最便宜的投資品種了。對不對?林總。”

我點點頭,算是認可他的說法。我站起來,自己給自己倒了滿滿一杯金威,看著那淺黃色的啤酒不斷地開出白色的酒花,一朵挨著一朵,一層鋪著一層,不斷盛開,不斷破滅,閃著迷幻的金色的光芒。透過迷幻的酒花,我感悟到人生的多彩。人生正如啤酒一樣,隻有打開瓶蓋倒進杯裏,才會盛開出美麗的花朵!我們一杯接一杯地幹,“哐”的一聲,九個杯子發出響亮的碰撞,我們仰起脖子,一飲而盡。酒精刺激著我們的神經,我們都興奮不已,我們獲得了歡愉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