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代理主管
幾天後,我被正式任命為PE部代理主管,暫時全權負責PE部的工作。本來,我能夠成為一名PE工程師組長,對自己的職業已經滿足了。從來沒有想過要進一步當PE部主管。我就是這樣的一種人: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過多的報酬和寵愛,理智而清醒地麵對生活。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升職機會,我完全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我記得盧總在一個會議上說過:“PE主管是工廠的靈魂,工廠的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是由他決定的。”我怎麽可能當上這麽重要的職位呢?我自己也認為,自己還沒有資格來當PE部主管。當PE主管首先要精通英語,能夠獨立與外國客人對話;第二,PE主管在工廠要有權威,能夠鎮得住下屬,讓下屬服從你的安排與調配;第三,PE主管要精通技術,能幫下屬解決問題。我一一對照這三個基本條件,第一條,我完全不符合,我過去所學的英語完全是啞巴英語,發發郵件,查看資料還能勉強應對;第二條,也是不符合,因為我不是香港人,在美資廠中,隻有香港人才有足夠的權威,目前還沒有其他人當部門主管;至於第三條,我隻能算是符合一半,PE部核心技術集中在預防組與調查組。對於調查組的工作,我還是能夠勝任的,但對於預防組的工作,我還是沒有完全把握。說實話,對於 ICT及AP測試技術我還是一知半解。而對於這些技術,預防組組長趙大勇卻是特別精通,測試上的任何問題沒有他解決不了的事。趙大勇是“安徽大學”電子工程專業本科畢業,在國企有三年的工作經驗,在美資廠也有三年的工作經驗。他自認“班科”出身,一直瞧不起我們半路出家的技術人員。他一直很少同我溝通。以前我們都是組長,他做他的,我做我的,各做各的事,有點“井水不犯河水”的關係。現在我突然做他的上司,他心裏肯定不服氣。
對我不服氣的應該還有執行組組長師陳浩,我進廠考修理時他已是我的主管官。雖然他隻有中專畢業,但後來也參加了自學考試,獲得了電子技術專業大專學曆,加上他好學上進,得到香港人的賞識,香港師傅很多技術都傳授給他。十年前就當了PE工程師,劉威經理非常賞識他。背地裏聽說,劉威經理一直想讓他來當PE部主管這個職位,並多次在高層會議上提出,但無奈總經理就是不同意,仍堅持我來當PE主管。
總經理竭力推薦我當PE主管,理由可能是,我在公司做了幾件“出名”的大事,從而得到他的賞識。我先後解決了CD刮碟盤的品質事故、美國NDF客訴的問題、降低PPM的大問題。雖然我的能力得到了他的認可,但他並不完全了解我。他也許並不知道我的學曆隻有不入流的“夜大”,更不知道我的“啞巴英語”。有哲人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現在卻認為:機會留給出名的人!這就是所說的名人效應。人隻有出名了,人們才會認識你,才會給你機會。我就是靠“名氣”獲得這個升職的機會。當我收到升職任命時,並不是欣喜若狂,而是誠惶誠恐。
怎麽辦?我必須提升自己!必須超越自己!必須在短時間內把英語口語學好!否則不僅會鬧出國際笑話,可能還會給盧總丟臉!一想到給盧總丟臉,我便更加心神不寧。
現在,已沒有其他辦法,隻能先拚命把英語口語學好。否則,就是辜負命運對我的厚愛!
為了學好英語口語,我重新開始了一番拚命式的英語學習。早上,我一起床便走上頂樓大聲讀“瘋狂英語900句”;中午,我也不敢午睡,利用這午休時間學習“許國璋《英語》”;晚上,我下班回來,又學習“瘋狂英語”。我簡直成了一名學英語的“苦行僧”。好在妻子對我的理解與支持,她認真地對我說:“店裏的事、家裏的事,孩子的事,不準你再操心,你必須給我專心讀英語!”她還要求,孩子不準影響我學習!我的英語學習竟成了全家的總動員!經過一個月的衝刺,我漸漸覺得我的英語口語有明顯的進步,但我必須堅持繼續學習。我知道,英語的學習有如逆水行舟,一天不學便會後退。
在工作上,我采取比較克製的“無為”的表現,以免引起同事的反感,產生不必要的衝突。我的升職早已引起PE部兩位組長的不服氣。如果再表現“突出”,那反而會影響他們的工作情緒,說不定會有反作用。我的“無為”表現,不是什麽事都不參與,而是繼續做好我的調查組長的本職工作,並悄悄地去了解、學習調查組與執行組的工作,但盡量不去幹預他們的工作,他們的工作仍然由劉威經理直接安排。劉威經理對我的這種做法也表示認可,我隻是當一名掛名的代理PE主管,實際的PE主管仍然由劉威兼任。這對我來說,卻是求之不得的,好讓我抽出時間來好好學習。但好景不長,預防組組長趙大勇的突然病倒,使我麵對著新的挑戰。
那天中午,預防組組長趙大勇打電話給我,說他腰痛,腎結石需要住院做手術,要我幫他頂替一下工作。我是PE部代理主管,幫他代理工作,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讓我有點忐忑不安的是,這兩天正好有一個新機型正要量產,外國客人還要來工廠現場監察這次生產。對於新機型首次量產,我做過無數次,但以前不是劉威經理,就是李德經理來負責接待客人。然而我預感這一次一定會由我來向客人講解生產流程。我知道,劉威經理對這個新機型並不了解,而我現在又是代理主管。我必須在為兩天之內深入了解這個機型的性能與生產流程。
這個叫作DF11的新機型,是一個車載音頻放大器。采用數字功率放大,外加一個U盤軟件升級口,可以按照不同客戶的要求升級不同的軟件從而變換不同的音質,這算是這一個新機型的特點。雖然這一款機器電路並不複雜,結構也相對簡單,但是客戶要求比較嚴格。聽說這一款汽車功放是安裝在“寶馬”汽車上。我詳細地閱讀了這個機型的相關生產資料,基本了解這個機型的性能與工藝要求。接下來就是現場裝機實操,隻有通過對每一個工位的實際操作,才能深入了解每個生產細節與生產困難點。
這個機型的生產管理員賴何,我們也算是“老搭檔”。他不僅是位馬屁精,而且極會推卸責任。產量不達標從來不檢討自己的管理,而是寫一大堆理由解釋,諸如不良品多,工具損壞,儀器設備不良、標準工時不夠等等。生產連續有三台不良品,便立馬開出生產異常單,再嚴重一點便開出“停拉報告”。大多數機型PE工程師害怕與他合作,隻有預防組組長趙大勇才能鎮得住賴何。生產線任何不配合或產線有問題趙大勇並不與賴何糾纏,而是直接找劉威經理。每次賴何見到劉威經理隻有挨罵的份,所以賴何有點怕趙大勇。一物降一物,不隻在自然界,也是人世的法則。可是現在趙大勇請假了,而這個機型的PE工程師李勇則是一位剛大學畢業的新員工。看來,這次新機生產的障礙並不少。果真,新機試裝就暴露了二個問題。第一個便是生產管理員賴何的不配合,新機量產前試裝機必須由生產領出三套物料,並由生產管理員與PE工程師按照SOP作業順序組裝測試。可是賴何總是推說他“沒得閑!”,要等他明天有空才來裝機。而現在離正式生產隻有一天半的時間,如果再等到明天來裝機,萬一出現問題就沒時間解決了。本來我想去劉威經理那裏投訴他,但考慮到他現在正在“清尾”確實比較忙,我隻能找倉庫借了三套物料自己與PE工程師一起組裝。第二個問題,就是AP測試時,三台機器全部頻響不通過。
“什麽原因?”我問。
“嗬,這次用了新軟件,測試指標也隨著更改了。”李勇答。
“把測試指標與上次試產的機器拿過來!”我有點惱火。
經確認,這次確實修改MCU軟件,還配套更改了測試指標。重新調整AP測試程序參數就好了。
“李工,你按照最新的測試指標重新調整一下AP測試程序的參數。”
“我不會調,AP測試程序是趙大勇自己調的。”
“你怎麽不自己學會?”
“趙大勇不讓我碰這台AP,說這機器好貴!”
“蠢蛋!自己的負責機型怎麽可以不懂?”我氣憤地責問。
他呆呆地立在那裏,似乎感到無限的自責與深深的無奈。
其實這也不能怪他,這個AP測試係統是今年剛引進的,我也不懂編程。現在整個工廠隻有趙大勇懂,可他現在正在住院。其實這也暴露出我們PE部的短板,這些關鍵技術不能隻有一人懂。還好,現在還有一天半的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將會鬧出國際玩笑。
我首先到儀器室找出AP測試係統使用手冊。這本444頁的使用手冊,全是英文。我想,短時間內我們一定沒辦法學懂編程的,隻能通過儀器供應商協助。幸好,這個AP測試係統的供應商就在深圳特區。通過電話溝通,他教給我修改AP測試程序的參數的方法。並答應我下周到我們工廠給我們培訓AP測試係統的編程與使用。
我與李勇經過幾個小時的調試終於把AP測試程序的參數調整好。
第三天,正如我所估計的一樣,劉威經理說由我來負責帶領客人參觀流水線並講解生產流程。客人是兩位黃頭發,高鼻梁的美國人,一位是采購,另一位是品管工程師。這位品管工程師對於生產每個環節看得很仔細,並不時向我提出疑問。
說起這台新機器的每個生產細節以及每道工序,我非常自信,說話的語調不自覺地提高,客人頻頻點頭表示滿意。在一旁的劉威經理聽後,臉上表現出詫異的表情。他吃驚的,可能是我流利的英語表達,而不是工序講解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