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非典

二零零三年春天,對中國人來說,是可怕與令人揪心的日子。元旦過後便聽到有一些傳聞,說香港、佛山等地出現了一種會傳染的不治之症,這種病毒的傳播和蔓延完全無形無跡,防不勝防,人類一旦感染這種病毒便意味著死亡!恐慌令人失去理智。聽說白醋能阻止這種病毒傳播,於是,所有商店的白醋被搶購一空,二元一瓶的白醋賣出三十元的天價。後來,又聽說板藍根衝劑能預防這種病菌感染,於是,板藍根衝劑又被狂搶。最後,連食鹽也成了搶購對象。幸好官方電視台、電台、報紙紛紛出來辟謠,才漸漸平息這場搶購風。

二零零三年二月十七日,農曆正月十七,是我們公司春節開工第一天。所有香港同事全部戴著口罩上班。表情怪怪的,與春節歡樂祥和的氣氛極不和諧。往年開工第一天,香港人都會熱情說:“新年好,利日大吉!”我們便會說“恭喜發財!”香港人便會拿出紅色利是包來發給我們。可今年他們一到廠便到三樓會議室開會。

會後,我們還沒有發現我們經理李德的身影。正當我還在疑惑的時候,文員李麗走過來通知我去劉威經理辦公室。我透過寬大的玻璃窗看見劉威雙手抱著頭,靜坐在辦公室的大班椅上。我輕輕地敲門,他示意我進來後,便悄悄地跨過房門立在他辦公台前,他輕輕地指著前麵的椅子說:“坐下。”

我靜默地坐在他前麵的椅子上。

“林工,PE部經理李生沒辦法來上班了,他在香港瑪麗醫院進行隔離治療。PE部現由我接管,會議上還決定由你來暫時負責PE部,以後你就直接向我報告吧!唉……真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他的“唉”不是直線的,而是跳躍式的。內涵極其豐富,無奈與不信任交織在一起。那長長的歎息,說明他對我的不信任。雖然我多年跟著他,但他對我卻沒有太多的認可,大概認為我的能力隻能當一名工程師。我每次升職,他卻從來沒有按照級別標準給我增加工資!公司每年規定的二次例行加薪,都是按最低的標準來給我評定。好像給我加薪的錢是從他口袋掏的一樣心疼。這使我的薪水在同級別是最低的。幸好李德經理的到來才給我漲工資補回這差別!

李德被隔離治療!這一信息讓我感到萬分震驚。他是台大高才生,大學畢業後便進入美資香港公司,九七年他調來我們工廠,擔任PE部經理。他的到來給我們注入新的理念,新的知識,新的技術。他工作雷厲風行,當機立斷!考慮問題總是多想一步。他曾說一位合格的主管要想五步,至少要問五個為什麽……能在他手下工作,讓我學到不少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他對我們下屬真是愛護有加,如同老母雞保護著小雞一樣。PE部工作碰到難題與失誤,他從來沒有責備過我們,而是與我們一起去分析解決。能在他手下工作真是幸運,不僅能夠得到公平的待遇,而且能夠享受工作的樂趣。我盼望著他盡快康複起來,回到我們身邊……

盡管我一邊想著李德,一邊不斷地撓頭,等著他繼續指示,但劉威經理隻是沉思著,似乎還想向我說些什麽,然而他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隻是用右手向我擺了三下示意我可以出去了。

這一天,全廠每人發放兩個口罩,兩支玻璃體溫計,並規定每天上班前要自己測試體溫,體溫超過三十八度不準上班。學會正確戴口罩與量體溫是這一天的主題。

我沒有想到,一直讓我惴惴不安的事終於發生了,而且來得這麽快。李德經理在香港醫治無效去世了。李德和這個世界永別了,他的名字在公司員工的名冊刪除了。想到李德鮮活的生命轉眼間離開這個世界,我愕然無語,生命為什麽這麽脆弱?“非典”究竟是什麽疾病?預防“非典”成了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現在全廠最忙碌的應該算是醫務室了。我們廠醫務室共有兩位醫生,兩位護士。醫務室的主管是一位年紀大約六十歲的女醫生,叫李娟,是深圳武警醫院的退休醫生,有副主任級的職稱,家住深圳泥崗村深圳武警醫院宿舍大院。她是唯一同香港職員一樣待遇的本地員工。她住香港職員別墅宿舍,同香港職員一起吃小飯堂,每周五還隨同香港職員回港專車回深圳,周一早上隨這趟專車返廠。她不僅是位醫術高明的醫生,還是一位人道主義的理想者,公司醫務室就是她理想的園地。她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在她的推動下,我們公司醫務室成了全鎮工廠最好的診治室,常用藥品配備齊全,醫療器材也較為齊全,血壓計、心電儀、B超,幾乎所有門診的病員都不用出廠門。她對每位病員極端熱忱,無論是公司高層管理的香港職員,還是流水線的普通員工,她都一樣用心診治。記得在深圳廠時,有一年冬天,我感冒了誘發了支氣管炎,支氣管炎是我的老毛病,自從懂事起幾乎每年冬季都會發作,一發作就會連續咳嗽,沒想到這個老毛病在她的細心診治下,再也沒有再發作了,徹底根治!我們員工在公司醫務室診治全部免費!醫務室是我們員工健康的守護神,公司高層領導也非常重視,每次法國總部或是亞洲區的高管來廠參觀。老外們除了參觀生產線、員工宿舍、員工俱樂部,還會來到醫務室,同李醫生交流。李醫生的要求或建議都會得到落實。令人遺憾的是,員工家屬沒能享受免費醫療這樣的福利……

另一位是年輕的小夥子張明,他是李醫生的助理,也是原深圳武警醫院的醫生,聽說是李醫生的徒弟,為了追隨李醫生的人道主義放棄了醫院的公職來到了我們廠打工。他年輕有活力,一般對外的工作都是他在跑腿。聽說這次全廠戴口罩與量體溫是他的建議,他還建議將醫務室所在的那棟宿舍一樓全部裝修作為發熱員工隔離室。他這個建議在春節前就已正式提出了。這個建議初聽起來給人一種恐慌的感覺,也與當時主流媒體的聲音不同。但我們廠是七八千人的大廠,如果真有這種傳染病,那後果將不堪設想。今年,由於李經理在香港患非典型肺炎去世,引起公司高層的高度重視,促使他這一建議加快實施,現在已正式全麵落實。

還好,連續三天全廠沒有發現發熱的員工,那一層經過嚴格消毒的隔離室還是空****。

隨著主流媒體對“非典”態度的轉變,傳聞的謠言也都得到了證實。報告病例也都得到了如實的報道。“非典”的預防變為抗擊!我們工廠員工,除了自己用體溫計量體溫之外,公司還增加了儀器自動測試員工體溫。在員工打卡的位置,擺上了兩台進口的大型全自動體溫測試儀,隻要員工從機器裏麵走過,便能測試出人體的溫度,如果員工體溫不正常,便進行隔離處理。隔離室也開始有員工入住了。每天人民醫院都有醫務人員到工廠參與隔離工作。隔離發熱人員的方式,看似無情實有情。隔離,是為了治病,也是為了更多人的安全。隔離房,可以將人隔離,但人間的溫情是隔不斷的。人被隔離無法與外界接觸,也無法工作。為了解決隔離者經濟上的後顧之憂,工廠決定給被隔離的員工按正常工作時間計算工資。

雖然“非典”令人恐慌,但生產不能停止,工作還必須繼續,沒有被隔離的員工必須堅持工作。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當上了PE部代理主管的。雖然當了部門代理主管工作千頭萬緒,但最主要的工作還是防疫與生產異常處理,確保生產正常。

隻要生產線開拉,生產異常就如影隨形地產生。製造產品並不困難,但製造合格產品就並不那麽容易了。任何元器件的偏差,任何設計的缺陷,任何作業上的疏忽,最終都會導致不合格品產生。即使元件合格、設計合理、作業無誤也同樣會產生不合格品,這也是令我們最頭痛的問題。我當代理主管剛幾天就碰到這樣的難題。一個新產品,出現了一種按開關雜音的問題,不良品高達百分之十,最令人頭痛的是,這種不良品找不到不良原因,查找所有元件都正確無誤,電路設計也合理,員工作業也符合工藝要求。問題找不到原因也就沒有有效的控製方法,正如這可惡的“非典”一樣!唯一的控製方法也隻有隔離這一措施了。將不良品隔離出來,因為找不到維修方法不良品堆積如山!

我整天承受著無窮的壓力,每天生產會上,劉威經理提的第一個問題是:“按開關雜音的問題搞掂未?”

壓力就是動力,此路不通找他路,人的才能是無限的,經過全體PE技術人員的反複研究試驗,我們終於找到這種按開關雜音的解決方法——更換前級板上所有1uf/50V的電容,但是這個容量的電容數量高達48個位置,更換成本可想而知,然而有辦法總比沒辦法解決好得多。解鈴還需係鈴人,要解決這個問題,還需找到生產這個電容的供應商。還好,這家電容的供應商是國內上市公司,我們將不良品送去分析,結果是電容所有指標完全符合規格的要求,供應商表示無能為力解決。產品設計師,進行了電路分析,分析結果也是電路設計合理正確。材料符合指標是合格產品,電路設計也是正確無誤,生產作業也沒有問題。問題究竟出在哪裏?一天沒有解決問題,生產線就多了一大堆不良品,這一堆堆的不良品就像是一座座大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正如這“非典”一樣,簡直叫我心煩意亂。

“怎麽辦?”我在PE調查組的討論會上對著彭思鄉工程師問。

“現在不良品隻能更換電容處理。”他瞅著我說。他眼睛使我想起悲觀主義的老乏羊。我也感到有點兒悲觀。

“這顆電容肯定有問題!”周偉插了話茬。

“你有什麽依據?”我問。

“如果電容沒有問題,更換電容故障現象為什麽會消失?周偉斜著腦袋,仿佛在沉思。”

“電容可是符合規格的!”我緊跟著說。

“符合規格並不代表沒有問題!現在,這個電容起碼不適合用在我們這個產品上。”彭思鄉若有所思地說。

“是呀,”我興奮地說,“我們有權利尋找合適的電容來試一試。”

“好!我馬上去發郵件要求采購調來一批‘日本鬆下’同規格的電容來試用。日本鬼子的電子元件我信得過!”彭思鄉洋洋得意,似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案。

第二天,采購終於調來了一批日本鬆下同規格的電容,給我們做試驗,試驗結果正如彭思鄉所預想的一樣,用日本鬆下的電容沒有出現這一不良現象!這真讓我喜出望外。於是,我寫了一封郵件給相關部門,要求將這些電容全部更換成鬆下品牌的電容。然而,成本報價結果卻讓我們大跌眼鏡,價格相差五倍!從終點回到起點,出於對成本的原因,最後我們還是決定同國產供應商談判,讓供應商對這顆電容進行改善,以達到我們電路的要求。談判結果還算順利,畢竟電容供應商是國內上市公司,是負責的企業,同時我們也抱著支持國貨的精神支持國企。經過雙方攻關小組的努力,試驗,終於徹底解決了這個難題。其實壓力也是一種動力,如果沒有我們的壓力。我想,供應商就不會這麽快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也證實我們國企還是有實力的,隻要抱著工匠精神,任何困難都是能夠解決的。我也相信,在我們的科技工作者,醫務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們一定會戰勝“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