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最快樂的一天
環湖一中雙休日一般都要補課,每個月隻有最後一周的雙休日歇息——周末休息變成了月末休息,月息兩天。
每逢月末閑暇,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上網吧。學校太封閉了,學習壓力太大了——青鳥不傳校外信,丁香空結學習愁。校園生活如此沉悶,學生們隻有到網上尋浪漫,尋刺激,以此調劑自己的生活,給自己苦悶的青春挖一個通風口。
方舟不想讓本班的學生逛網吧,他決定周日帶學生到郊區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方舟認為這麽做有很多好處,既可以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放鬆心靈,呼吸新鮮空氣,又可以培育學生的愛心,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比起泡網吧不知要好多少倍!網吧是三教九流聚集之地,去那裏的大都是社會閑雜人員,網吧是個大染缸,掉進去了那是非常危險的。
環湖市郊區是丘陵地區,那裏比較落後,尤其是老弱病殘的農民,生活很困苦。方舟想帶學生深入農戶,體察山民的生活疾苦,幫他們做點實事。讓學生懂得憫念蒼生、拯救危苦。
這個雙休日不補課,方舟要求學生周六在家待一天,周日早晨,全班同學到環湖市植物園門前會合。
次日,天朗氣清,山色晴嵐,惠風和暢。同學們一如素常,男生一身黑衣,女生一襲白衣。
方舟說:“我們現在步行到郊區去,在路上不要大聲說笑,更不許打打鬧鬧,我對你們的要求是兩個字:文靜。如果哪個同學不懂規矩,別怪我收拾他。到了山區村莊,我們首先打聽哪些農戶是困難戶,主要指那些家裏有老人、病人、殘疾人的,然後每個同學一人聯係一戶,進行一對一的幫忙,定期到他們家去,幫農戶做點事,給他們提水,給他們掃地,幫他們鋤地,或者收獲莊稼。我們平時生活節省點,少吃點零食,把節省下來的錢物送給你所聯係的困難戶。最重要的是增進我們和困難農戶的感情,要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把他們當成親人看待。把他們的電話號碼記下來,逢年過節給他們打個電話,問候一下。我們這麽做的目的,是培育我們的愛心,增強社會責任感,不要死讀書!社會才是真正值得我們讀的一本大書!知道了沒有?”
學生們齊聲回答:“知道了!”
方舟又說:“到了山村,看到老人,我們要列隊向老人致敬,怎麽列隊?前麵站一排女生,後麵站一排男生,列隊要迅速整齊,不要嘻嘻哈哈、拖拖拉拉。列隊完畢,男女生齊聲對老人說:老人家好,向您致敬!問候的時候聲音要大,要整齊!記住了嗎?”
“記住了!”學生高呼。
“出發!”方舟大手一揮。
方舟個子很高,走在最前麵就像一根旗杆,三十二個學生緊跟其後,秩序井然。
秋天的山林,景色佳美,山果垂枝,紅葉似火,山坡上不時竄出一兩隻小鬆鼠,引得膽小的女生一陣尖叫。轉過一個山腳,一條瀑布突現眼前,飛珠濺玉,溪流湍急。學生們都說:“好壯觀啊!”
方舟帶了數碼相機,他說:“同學們,我們在這瀑布前合影吧。”
瀑布前的小溪上有一座石板橋,男女生分成兩組站在石橋上,方舟分別和男女生合影。
方舟一行人離開這個瀑布,翻過一個山岡,看到了一個小山村。這個小山村背靠著一個小山坡,前麵是一口水塘,村口有一棵碩大的銀杏樹,樹幹足有兩人抱那麽粗。
方舟一到村上,就看到一個老大爺在自家幹草堆前拔草。學生們非常自覺,不要方舟提醒,自動排成兩隊,整整齊齊地對著老大爺行禮道:“老人家好!向您致敬!”
老大爺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怎麽回事,他直起腰訝異地打量著這些年輕人,發現這些人個個學生模樣,不像是壞人,終於開懷一笑,顫巍巍地問:“你們是學生吧?”
方舟對老大爺鞠一躬,道:“老大爺好,您說對了,他們是環湖一中的學生,我是他們的班主任。”
老人笑笑,模糊的眼光打量著方舟,說:“一中不錯啊!百年老校。我也是一中畢業的,我是民國時期的畢業生。”
“這麽說,我們還是校友呢!今天是星期日,我們來幫您做事的。您不用拔草了,讓學生幫您拔草吧。您要拔多少幹草?”方舟神情恭謹地問道。
“那太謝謝了!拔一捆就行了。”老大爺說。
方舟說:“請男同學來幫爺爺拔草吧。”
十幾個男生齊上陣,幾分鍾就拔了一捆草,老大爺笑逐顏開,連聲道謝。
方舟詢問老大爺的家庭情況,老大爺囁嚅道:“我和老伴都七十多歲了,老伴患了腦血栓,半身不遂。有兩個兒子,一個在外工作,一個在外打工,我在家照料老伴。”
老大爺說完深歎一口氣,木然道:“你看我這腰彎的,累啊!”
方舟深感同情地點了點頭,說:“我們到您家裏看看吧。”
老大爺家有兩間平房四間樓房,老夫妻倆住老平房,旁邊的樓房是兒子住的。
方舟走進老屋,舉眼望去,四壁蕭然,客廳的木椅上坐著一個白發老奶奶,麵色萎黃,形容枯槁。
睹此老嫗,一股悲惻之情在方舟心中暗湧,方舟想:人生的悲涼淒冷不過如此吧。
方舟走上前,屈膝蹲在老奶奶麵前,關切地問:“您早飯吃了嗎?”
老奶奶看到方舟,竟淚眼婆娑了,似乎很感動。她說不了話,隻是輕輕地點點頭,表示吃過了。
方舟起身對學生沉聲說:“行禮!”
客廳裏容不下三十多人,學生們就站在門口列隊對著老奶奶行禮問候。
老奶奶看到這場麵也很驚喜,但她患了腦血栓,言語不清,隻有勉力地笑笑。
屋裏很髒,地上堆著許多老奶奶的髒衣服,老大爺喃喃道:“老伴半身不遂,大小便失控,每天都要換好幾次衣服,我這麽大年紀,洗衣服哪有那麽快的?弄得髒衣服成堆,真的沒辦法。”
“那您的兒媳不給您洗嗎?”方舟問。
大爺抹了一眼,怏怏道:“兒媳早就和我們分家了,都是各顧各的,吃飯都不願意和我們一起吃,她會幫我洗衣服?現在的農村,孝順的兒媳不多見了!”
老人的話,引起了方舟的共鳴,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婆顧菊。方舟結婚時,母親已去世多年了,父親健在,不過已經七十多歲了。父親在農村老家,當時方舟每個月拿出100元給父親做生活費,卻遭顧菊的強烈反對,為這事,顧菊在家大吵大鬧,吵得雞犬不寧。婚後的第二年,方舟父親生病了,漸漸的,生活不能自理。那一年正月初二,方舟哥哥打來電話,請方舟回老家給父親洗澡。方舟答應了,但又遭到顧菊的反對,顧菊破口大罵:“你要是回家給你父親洗澡,出門就被車子撞死!”顧菊說這話時,已身懷六甲,挺著大肚子罵的,那眼睛瞪得似乎要和肚子比誰大,而且在大年初二!
顧菊罵人有句口頭禪:“出門就被車子撞死!”大概現在車禍太多了,這樣罵人,更容易應驗吧。
由顧菊,方舟深知老大爺的話千真萬確,絕非虛言。
方舟沉思:當今的媳婦們為什麽沒有婦德?根本原因是當今的教育出了問題。應試教育讓許多學生的人格扭曲了,學校隻抓升學率,不抓別的,才把一批又一批的顧菊們送進社會!
這麽一想,方舟越發感到今天的行動是有意義的。他指著堆在地上的老奶奶的髒衣服,對女同學說:“(10)班的女同學,戰鬥的時間到了!請你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光榮革命精神,把這些髒衣服拿到山溝裏洗幹淨!”
看著老奶奶的一大堆髒衣服,少數女生麵露難色,但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都積極地行動起來,她們用竹籃裝著髒衣服,拎到附近的山溝裏洗去了。
大爺住的老屋實在太髒!灶台上、木桌上落滿了灰塵,碗也沒洗幹淨,黑不溜秋的。也難怪,讓一個老人去服侍另一個老人,怎麽行呢?何況被服侍的老人還是全身癱瘓呢!
方舟對男生說:“你們幫老爺爺把灶台、窗台、桌子和碗筷都擦洗幹淨,把地麵也清掃一下!我和你們一起幹!”
男生應聲而動。
方舟發現,那些平時不愛學習、成績不好的男生,做起事來更麻利,態度更積極。
同學們積極行動,沒有一個人偷懶,很快,男女生都完成了任務。
老大爺看到學生們的表現,開心極了,自言老伴患病後,他從沒有如此舒心過。他活了七十多歲,有這麽多人幫他做過事嗎?難怪他激動。
方舟對學生說:“這一戶有兩個老人,其中一人還是病人,如果以後隻有一個同學幫助他們,肯定有很大難度,因此,我想安排兩個同學作為這一戶的聯係人,一男一女。哪兩個同學願意?”
方舟話音剛落,有十幾個同學都舉起了手,有男生有女生,最後方舟指定趙強和張馨做這一戶的聯係人。方舟從口袋裏取出一個登記表,把村莊名、老大爺的名字、老大爺的電話還有兩個學生的名字都填上去。方舟叮囑兩個學生,以後一有空就要來看看老大爺,幫老兩口做點家務事,讓他們開心度日,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幫別人就是幫自己。
由於郊區的困難戶比較多,每個村莊都有好幾家,所以到活動結束的時候,全班三十二個同學都聯係了自己的農戶。
天色向晚時,同學們迎著夕照回到學校,他們都說落日餘暉中的群嵐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