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莫校長

莫古風和方舟在工作上多有衝突。莫古風五十幾歲,光頭,八字胡,身寬體胖,長得圓滾滾的,人稱“圓校長”。方舟長得方方正正的,他們倆站在一起,讓人想起幾何書上的方和圓。

當然,莫古風和方舟的最大差別體現在思想上。方舟成長於改革時期,思想要開放、新潮許多。莫古風比方舟年長近三十歲,如果每十歲有一個代溝的話,他們之間則有著代溝的代溝的代溝。

由於環湖一中的正校長方開元脫產進修去了,學校的日常管理由副校長莫古風全權負責。莫古風以企業的管理方式來管理一中,核心內容是分層承包和量化管理,把學校當企業,把教師當工人,把學生當產品來看待,導致學校工作江河日下,弊端百出。弊端之一端,就是師生開始反感一中,反感教育。他們對學校的認同感喪失了,對教育的歸宿感沒有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冷漠,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對此,老師們頗有微詞,抗議尤其激烈的就是方舟,二人的衝突由此而來。但真的領導,敢於直麵慘淡的政績,敢於正視淋漓的抗議。莫古風就是這樣,他從未把老師們的微詞怨語置於心上,這是怎樣的領導者和管理者?

新學年,一中實行的分層承包是這樣的:莫校長總管學校主要工作,二層領導每人負責一個年級,班主任每人負責一個班級,授課教師每人負責一個學科。

這樣,學校就有了一包、二包、三包、四包:校長是一包,中層領導是二包,班主任是三包,授課教師是四包。如此,偌大一中,放眼望去,全是包工頭!做操時,人頭攢動,包工頭攢動。

年級負責人產生後,莫校長相信可以立馬形成多人競爭的局麵。

恰如莫校長所料,七個年級負責人很快就形成了競爭的局麵,他們爭著訂試卷,購資料。可是,奇怪的事很快就出現了——

本來一中各年級都實行月考製,就是每個月考一次,可是,分管高一年級教學的政教主任費超為了顯示自己比別人更重視教學,在一次校務會上竟然提出高一要半月考一次,實行半月考!莫校長當即表揚了費超,揚聲說道:“好!費超態度很端正,想法很積極。”言訖,對著費超豎起了大拇指,還抖了抖。

莫古風這麽一抖,把別的領導的鬥誌抖了出來,別的主任想,費超的態度很端正,我們的態度就不端正嗎?不!我們要比他更端正!

於是乎,高三年級負責人、會計室主任樓興豪聲說道:“高一年級實行半月考,高三當然不能比高一落後,我負責的高三語文以後實行周考!”

一語既出,莫校長迅即豎起了大拇指,抖了幾下,然後說:“樓主任,好!畢業班就應該這麽做!”

高一、高三都表態了,一向謙默自守、不求顯揚的教導處副主任項田坐不住了,悠長道:“高二很快就要升高三,既然高三實行周考,我們高二也實行周考吧。”

莫校長再次豎起了大拇指,說:“好!”

莫校長說完了“好”,項田等著他抖手,可不知何故,莫校長這下不抖了,項田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高二、高三實行周考了,高四(複讀班)能比他們差嗎?高四年級負責人馬成說:“高四也實行周考!”

負責高一的費超又發話了:“全校四個年級就有三個年級要實行周考,我們不能搞特殊化,我們高一也實行周考吧!”

莫校長看到大家熱情高漲的樣子,非常高興,心想,競爭的局麵形成了,他越發認為當初的人事安排很妙,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此時,莫古風的臉上浮現出清朗笑意,他語慢心沉地說道:“各位主任的工作態度非常積極,都想把教學工作做好。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不關心孩子的分?我們這些校領導,為人民服務,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學生的成績。這樣吧,從本學期開始,各個年級都實行周考,一周考一次。”

莫校長一錘定音,話音剛落,會場的鬧鍾響了,當當當當——敲了四下,正是下午四點,主持人宣布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