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上粉工作
在人生的旅途當中,有自己特殊的生活,有自己不平凡的經曆,有自己難忘的故事,有自己不同的文章,有自己不同的歌唱。因為每個人背後都有別人體會不到的辛苦,隻是自己在堅強的外表下,總是掩飾著不可外露的心情。所以,人生之路在一步步地走著,事情在一點點做著,經曆在一次次發生著,陳平安的闖**漂泊之路更是如此,期間的辛苦隻有閃亮的星星才明白,隻有春夏秋冬變化的天空才知曉。
1995年春節,寒風呼嘯,雪花飛舞,夫夷大地凍得直打哆嗦,金稱市夫夷河猶如得了重感冒,顯得有氣無力,但仍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畏風寒,咬緊牙關,繼續向前爬行,一心想著及時趕上雙江口的妹妹,準備握手前往資江。遊子們剛過完一個快樂的春節,漂浮天空那迷人的臘肉香味還沒來得及散盡,就依依不舍地與家人們告別,背上濃濃的年味,打包熟悉的鄉音,踏上漂泊的征程。
雖然陳平安去年已辭工回家,寶貝兒子陳濤濤也已順利出世,正如大康球廠陳老板所言,母子平平安安,家庭幸福安康。但是,他為了這個三口之家能過上好日子,節後不得不又要重新加入漂泊遊子的團隊裏。所以,他狠心淚別坐月子的呂香華,傷別可愛的兒子,道別敬愛的父母,依別親愛的兄妹,離別可愛的夫夷河,背上沉沉的行囊,無畏猛烈的寒風,拖著依依不舍的腳步,隨著匆匆南下大軍,擠上開往廣州的火車,駛向撈金的地方。
常言道,沒有巧合就不會湊成一個故事。或許這是上帝的安排,陳平安與同村的陳中海兄弟巧遇於同一趟火車上,同處一個車廂,同坐一排座位。咱倆出門在外,難得相遇,真有說不完的話題。陳中海比陳平安小六七歲,身高1米73,體重75公斤左右,身強體壯,精力充沛,力大無窮,瀟灑大方。他那機靈的眼睛、靈敏的耳朵及發達的胸部特別引人注目,無論火車上如何擁擠不堪,無論有躲藏在人群中伺機作案的扒手,無論那些無理取鬧而強行經過車廂通道的刁蠻者,都要看看陳平安身邊的這個小夥子行事,根本不敢前來招惹他,也沒有半點非分之想。你看,他與陳中海若無其事地躺在靠椅上,開心地聊天說事,享受著自由自在的快樂。雖然陳中海隻有初中文化,但是當過武警兵,又會武術,是名副其實的帥哥,如果每到一處,就會吸引眾多美女的眼球。
陳平安與陳中海不聊不知道,一聊才知曉。原來,陳中海在清溪鎮高力電池廠上班,主管人事工作,真是太好了。陳平安現南下急需找工作,這不搭上順風車了?天助他也。
不過,陳中海是個直爽之人,望著陳平說道:“陳平安,咱倆不僅是同村之人,而且關係一向密切,我就實話實說了。或許你不相信我,我們廠裏暫時不招電工,建議你先做個普工,等待時機成熟,我再幫你轉為電工好不好?”
“謝謝好兄弟,我與你姐陳香香在小學與初中都是同班同學,關係非同一般,而且與你三哥陳中洋關係也非常好,當然相信你的話,也非常理解,那就按照你的意思辦唄。”然事到如今,陳平安隻有聽從陳中海的安排。不管怎麽樣,這個比起他1991年出來找工作時,在外膽戰心驚地流浪,在西鄉曬著太陽搞建築,在卡統廠辛辛苦苦磨光等,不知要強多少倍!人嘛,不要貪心,還要知足常樂,如果不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那麽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顯然,陳平安不費吹灰之力,順理成章地成為高力電池廠的一名普工。
上班後,陳平安通過觀察與詢問,發現這個不到1000來人的廠裏邵陽老鄉多多,同村的也不在少數(陳中海一家就有10來人),比如有陳伍、陳良良、陳香香、陳誌誌等,同鎮的老鄉也不少於30來人。所以,廠裏處處可見家鄉人,時時可講家鄉話,倍感親切,相互之間親如兄弟姐妹,團結互助,開心不已。
陳平安一見到陳誌誌,自然回憶起難忘的童年故事。曾記否,那是1978年秋天,他倆是小學同班同學,或許是緣分之至吧。陳誌誌同學家裏條件好,而且是家中唯一的獨苗,所以或因父母嬌生慣養而養成了油腔滑調的個性,時常幹出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陳平安與陳誌誌報讀小學四年級時,新來的班主任陳老師要求男女同桌,陳平安剛好與陳秀秀同學編在一桌。雖然男女有別,起初雙方仿佛有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從而阻止他們相近的思想,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的改變,接觸的增多,鴻溝慢慢消失,距離越拉越近。他們在學習上相互幫助,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生活上相互照顧。
有一天,陳平安帶了一些臘薯絲(紅薯煮熟後,切成絲片,曬幹或者烘幹做成的),悄悄遞給陳秀秀同學品嚐。真沒想到,她沒有半點拘束感,高興接過臘薯絲,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無巧不成書,偏偏被陳誌誌同學看到。他一時頭腦發熱,竟然不計後果地當眾尖叫起來。同學們快來看呀,猴崽拿紅薯絲給女同學吃,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個新鮮事呀。他還嫌不夠,說起話來好像放鞭炮似的,沒完沒了,同時敲打著課桌,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同學們猶如聽到爆炸性的新聞,目光聚焦於陳平安,好像一束束閃電無情地向他射去。陳平安慚愧地低下了頭,陳秀秀同學也急得滿臉通紅……
還有啊,陳平安望著陳伍兄弟就想起了他們小時候在山上看牛的童年趣事,以及他讀高三時陳伍兄弟與同窗密友吳龍同學在沙灘上比武的故事,特別他們比武時的情形記憶猶新呀。
所以,陳平安一見到老鄉們,就一一握手後相互擁抱起來,簡直久別重逢的夫妻,久久不能分開。老鄉們不知內幕,指指點點,哈哈大笑起來。
所謂高力電池廠,顧名思義,就是做電池的,型號多種多樣,物美價廉,產品特別暢銷,廠裏效益與日俱進,福利自然提高,全廠職工拍手稱讚。據說,廠裏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產品供不應求,領導們不失時機擴大生產,生意紅紅火火,公司沉浸在一片歡呼的喜悅之中。春風彈奏快樂的琴音,生產機器吟唱著轟隆隆的歌曲,廠房露出了激動的笑臉,樓頂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好像亭亭玉立的美女扭動著纖細的腰肢,熱烈歡迎陳平安的到來。
陳平安上班幾天後才初步了解到廠裏的大致情況。全廠共有八個生產車間,按照不同的產品型號,安裝了幾十條生產線。員工們忙忙碌碌,盡職盡責,努力工作。你看,一節節嶄新的電池興奮地跳進了包裝箱,準備服務各種電器,從而點亮人們的幸福生活。
陳平安被分配在第二生產車間,專職負責5號電池生產線的上粉工作。聽老工人講,此工作看似簡單,實則很辛苦,純屬體力活,即要站著上班,跟隨機器節奏,分分秒秒地忙於操作,根本沒時間休息,若有私事而需要離開,必須有人頂崗。雖然工作比較辛苦,但是他不在乎,因為天生下來,隻有通過雙手勞動,才能創造財富,吃得苦中苦,才有甜中甜,更何況剛添了個寶貝兒子,需要掙錢撫養這個三口之家呢。
陳平安剛去上班時,環視車間一周,每一條生產線的機器擺放整齊,有規律,好似“U”字形的生產線畫麵,車間完全符合整理、整頓、整潔、清掃及修養的5S標準,寬敞明亮,五彩繽紛,栩栩如生,爽心悅目。
不過,他要站著作業,好比放哨站崗,畫地為牢,真的一點不習慣。因為他是做電工的,在其他廠上班時一般都在車間裏遊來遊去,除非修機時間長,在某個位置待得久些,反正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自由自在地遊**慣了。雖然他整天站得腿腳發麻,腰酸背痛,而且連喝水或去洗手間也要事先報告,如果沒有人頂崗,就隻有硬憋著了。雖然他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汗水肆無忌憚地濕潤了他的衣服,但是一想起家中的老婆與兒子,還得排除萬難,堅持不懈地勞作。
因為陳平安的工作崗位屬於第二生產車間5號電池生產線上的上粉工作,剛好又在二層廠房的二樓,樓頂沒有隔熱板,再加上機器運動產生許多熱量,難以及時揮發出去,車間幹燥,又通風不良,顯得格外悶熱,即使你不做事,也會汗流如柱,人人濕透了衣裳。
然而,他卻有重任在身,顧不上一切,奮戰在連續不斷的流程線上,隨著機器的歌唱,循環著同一個舞步,即兩腳站牢,眼睛看好,服從機器的命令,雙手緊握長長的瓢把,緊張地往機器上一瓢一瓢地添加碳粉,看似細細的,黑黑的,髒髒的,如果胃口不好的,就會嘔吐呢。顯然,碳粉隨著機器的運行節奏,源源不斷地摻入漏鬥桶裏。
可令人討厭的是,也有少許碳粉比較淘氣,不服從運轉機器的安排,逃離工作現場,向四麵八方自由飛舞,幾乎飄滿了整個車間。陳平安的衣服上,鞋襪上,臉皮上,鼻子上,眼睛上,耳朵上……到處都是黑汙汙的,仿佛煤炭工人怪嚇人的,上班像個鬼,下班才像個人。不過,貯存桶裏的碳粉宛如一棵棵閃亮的星星,射出了勤勞、搞笑的光澤。
如果你站在車間裏,用不著佩戴眼鏡,在陽光的照射下,飄浮在空中的碳粉顆粒,清晰可見,而且做著雜亂無障的運動,仿佛天空閃著眼睛的繁星,照亮了同事們忙忙碌碌的倩影。由此可見,如果你身處其中,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進的也是碳粉碳,而且慢慢結合在一塊,難道想堵塞你的鼻吼嗎?不僅如此,它們在你鼻涕的滋潤下,在適宜溫度的催化下,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變化,奇跡般地形成二氧化碳,再與你鼻腔內的水分子發生化學反應,結合成稀釋的碳酸溶液。顯然,你的鼻子非常幸運,無意之中成為進口電池的生產基地,或者成了天然的碳酸化工廠,一股酸溜溜的氣味,肆無忌憚地侵入了體內,那個奇癢難受度確實沒法形容了。
所以,陳平安每天下班後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清洗,總覺得沒有徹底清洗幹淨,鼻子癢癢的,酸酸的,塞得滿滿的,如果用指甲往鼻裏深挖,那麽帶出來不是鼻屎,還是黑汙汙的碳粉漿,鼻孔簡直成為了兩個天然的5號電池了。
當陳平安去老鄉那裏玩的時候,他們馬上露出了緊張不安或者心灰意冷的表情。“喂,平安,你等一下,我先在床麵鋪張報紙後你再坐下來好嗎?”有人給足他麵子,畢竟鄉裏鄉親的,親不親家鄉人嘛。“喲,平安,你不要著急,麻煩你移一下步,還是坐床下麵那根紅色膠凳子唄。”有的人幹脆婉言謝絕他,弄得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因為他們擔心陳平安身上的碳粉弄髒了被子,所以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個不怪罪別人。
當陳平安真心實意分享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吃的時候,有的人會笑眯眯地拒絕說:“陳平安,你確實是個好人,還是自己留著吃吧。”他麵對別人微笑的麵容,隻好收回伸出的雙手。
當然,有的人揮舞著雙手,嘴裏還念念有詞地說:“陳平安,謝謝你一片好意。這個嘛,還是我自己來,因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用麻煩你了。”既然別人這樣嫌棄他手髒,他還好意思再遞過去嗎?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但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室外的春雨流著眼淚,捎來嘀嘀噠噠的話語,陳平安呀陳平安,你千萬不要責怪別人,誰叫你是上粉工人呢。
廠裏上班規則是實行兩班製,陳平安當然不例外,每個月轉一次班。第二個月,輪到他上夜班,自然沒有上白班那麽緊張,如果員工有什麽事,卻沒有人頂替,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離開工作崗位,難道是老虎不在猴子稱霸王?因為晚上沒有高級幹部在場,同事們好像孫悟空取下了唐僧的緊箍咒,輕鬆自如,自由自在。更有甚者,有時整條生產條線中途休息10分鍾,沒人管你,隻為養足精神,以確保夜班平安無事。
此時,陳平安會趁機跑到本車間7號生產線上班的堂妹妹那裏去玩。她已經進廠一年多,知道的情況要比他多一些,剛好可以討教一些問題。她個子高大,超過1米65,做事麻利,又長得水靈靈的,自然得到幹部的賞識。她負責整理生產出來的電池工作,而且要仔細檢查是否良好,也就是所謂的品官,輕輕鬆鬆,開心快樂。
因此,他倆歡歡喜喜地聊起來,或討論工作,或談論學習,或談論中心大事,等等。出乎他意料的是,她有驚人的想法,在這個廠打工隻是暫時的,若有機會時還想去讀書的。他當即向她豎起了大拇指,表示大力支持……真沒想到,一個月後她真的辭工而回邵陽讀技校去了。
當然,陳平安也沒有忘記自己曾是一名電工,趁機利用這個休息時間,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左左右右,仔仔細細觀察機器結構,查看控製線路,虛心詢問每台機器的操作員,掌握機器的操作方法,了解機器的工作原理,多少學點電工技術,權當複習功課了,從而滿足一點點心願。如果他不堅持學習,時間一久,就會前功盡棄,遺忘所學之技術,鐮刀不磨會生鏽,山歌不唱會駝背,就是這個道理。
當有師傅來維修機器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陳平安始終伴隨左右,互相交流呀,幫遞工具呀,裝配零配件呀,清理場地呀,視線隨著師傅的動作興奮地移動著。雖說看的容易做的難,但是他從中偷學了不少技術,總算沒白來電池廠上班,對本廠機器有了初步的了解,並詳細寫進了日記裏。再者,電工師傅見有人幫忙,自然十分樂意,雙方相互配合,互利共贏,豈不樂哉!
有一天,廠裏突然貼出新公告,立刻圍滿了閱讀者。陳平安覺得好奇,迅速上前看個究竟,但是沒戴眼鏡,隻好想辦法擠至前排。原來,廠裏為了改善廠務工作,保證生產正常進行,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歡迎全廠員工踴躍參與改善工作事宜,希望提出寶貴的建議,如果一經公司采納,就一定給予獎勵。
陳平安望著那閃光的公告,忽然回想起廠裏的一些瑣事。本公司每次轉換市電或發電時根本沒有提前通知,也沒有協調好,想轉就轉,想停就停,想開就開,弄得車間員工措手不及。其實不然,因為這個不經意的動作,或許會損壞生產機器,破壞某些弱電設備(包括電腦、通信等)。他作為一名電工,又根據自己這幾年來的實操經驗,隨即草寫建議書一分,簡單說明了自己的見解。主要內容如下,建議工廠在每次轉電時,依據規定的時間,首先關閉所有運行的機器,待轉換好電,再重新起動,保證機器正常運轉,避免不良後果,一萬不怕,隻怕萬一。
他寫好改善工作事宜後,趁機遞與廠裏,參與評審,不是為了報酬,僅僅為了滿足自己的心願,權當證明自己還是個不起眼的電工,那就耐心等待好消息。
一個星期後,廠裏還真采納了陳平安的建議。結果他得到了表揚,獲得了獎勵,好像爆炸性的新聞,一傳十,十傳百地議論開了。無論車間,還是飯堂,或者宿舍,大家在他背後指指點點,甚至私下裏嘀嘀咕咕,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陳平安這個人深藏不露呀,真讓人莫名驚詫,個個向他投來了稱讚的目光。
“陳平安,真行啊,你為我們老鄉長臉了啦。”陳良良邊吃飯邊與老鄉們私下裏說著。
“對呀,我們真看不出來,陳平安還有這個能耐,看來我讀小學時真的低估了他。”陳誌誌還記得自己曾與陳平安是小學同學?看來他們的童年生活充滿無窮的樂趣,確實令人難以忘懷,而且深深地刻印在他的腦海裏。
陳平安假裝沒有聽到,隻顧吃自己的飯,心裏也在慶幸著,既然第一炮已經打響,接下來就有機會轉為電工了。因為他相信陳中海兄弟心裏也是有數的,那就耐心等待吧。
同事們大多數是年輕人,在老鄉們當中未婚小夥子大有人在,而且個個喜歡鍛煉身體,有懂點花拳繡腿之人,更有藏龍臥虎者,而且同事之間毫無保守可言,相互傳教起來。陳中海不僅是武警部隊出來的,而且曾經在連隊幸運進入了散打比武班,武術高超,拳腳如風,令人喜愛;陳伍兄弟在新化武術館學習三年,氣功腿功了不得,三五個人都沒法近前,令人敬佩;街上的樂海林同樣學過武術,年輕力盛,鞭腿驚人,令人吃驚……
因此,愛好鍛煉身體的兄弟們無論早上,還是晚上,一般都跑到宿舍樓頂上運動一番,而且參加人數眾多,個個穿著燈籠褲,伸胳膊抬腿,相互對練,相互比試,交流學習。你瞧,樓頂上熱鬧非凡,打打殺殺,轟轟烈烈,簡直成了少林寺武術館,大家度過了歡樂的時光。
當然,陳平安望著熱熱鬧鬧的場麵,觸景生情,自然想了1988年的冬天陳伍兄弟來到邵陽縣第四中學玩時發生的故事。當他們幾十個同學在對河沙灘遊玩時,有人提出讓陳伍兄弟與吳龍同學進行武術比賽,交流切磋,增添快樂氣氛。大家心有靈犀,一致同意。他倆也滿口答應,經過短暫的準備,開始進行比賽。兩人個子相當,膘肥體壯,都是名副其實的武林高手,連續幾個回合下來,難分勝負,比賽堪比電影畫麵,十分精彩,引人入勝……沙灘裏傳來震耳欲聾的呼叫聲,拍掌聲,叫喊聲,響切雲霄,驚天動地。同學們度過了一段喜悅的時光,切實令人留念忘返。
所以,當陳平安進入高力電池廠後,也很樂意參加這種有意義的團隊活動,跟隨大家一起快活,鍛煉身體,消除疲勞,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然而,不知道怎麽回事?突然有人點名要陳平安與四川小張的保安對練,他迅速低下頭,也不出聲,更不希望自己出風頭啊。真沒想到,大家跟著起哄,同時鼓掌歡迎。陳平安礙於麵子,不得不答應下來。
小張是行伍出身,高大勇猛,粗壯有力,如果硬碰硬,陳平安根本不是他的對手,注定會失敗。此時,他聯想到1991在橫崗鎮卡統廠上班時的故事。那時剛好是個星期天,陳平安與那個浙江保安在大康籃球場比武的情形,雖然對方高大粗壯,力大如牛,最後還是被陳平安巧妙地打敗了。既然如此,陳平安這次還是想利用老辦法,絕對不能硬拚,還是采取智取之技巧,方有希望製勝,否則好像雞蛋碰石頭,結果可想而知。
接下來,他們在激烈的掌聲中進入人群中央,開始比武。小李出手神速,步步進逼,看似來勢凶猛,簡直勢不可擋。陳平安根據以前的比賽經驗,隻有避其鋒芒,慢慢後退,看準時機,突然來個後掃腿。小李因躲閃不及,結果人仰馬翻。
不過,當小李快要倒地的時候,陳平安突然想起樓麵是水泥板,如果他直接倒地,就算不鬧出人命,也會摔成重傷。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陳平安猛衝上去,伸出左手,接住小李的頭部,以防不測。可是,陳平安自己受傷了,左手劃出一道10cm長的口子,頓時鮮血直流,兄弟們頓時傻眼了,蒼天也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但是陳平安麵對眾人,死要麵子,竟說沒什麽事,大家才放心了。其實,陳平安疼痛難忍,馬上跑去醫院包紮。
然而,當陳平安的傷口愈合後,陳中海握住他的手說:“平安兄啊,隻怪你的心太軟,既然選擇了練武,心腸就要硬起來,還要考慮那麽多幹嘛。你看,雖然你的傷口好了,但是那傷疤還在呢。”其實,雞肚不知鴨肚事,如果陳平安當場不及時衝上去保護小李,那麽肯定會受傷,如果摔破頭部,甚至造成腦震**,其後果不堪設想。顯然,陳中海兄弟隻懂開心,哪裏懂得陳平安的心思呢,哪裏懂得可怕的後果呢。
陳平安進廠三個月了,廠裏還沒有招聘電工的跡象,切實有點忍耐不住了。說實話,他不是吃不了這個上粉工作的苦頭,還是覺得做機修電工才是他的本行。如果他長此以往,沒掙到錢是小事,主要是荒廢了電工技術,就太不劃算了。此時,嘩啦啦的春雨傳來華豐五金玩具廠那個電工教授王經理的呼喚,陳平安呀,你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電工,就要多跳幾個廠,逐漸提高電工技術,逐漸豐滿自己的羽翼……
他佇立廠房樓頂,隔空望著邵陽的方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憑借他目前這點工資,能養活家中的老婆與兒子嗎?當然不能。他能荒廢機電技術嗎?同樣不能。由此可見,他該是下決心的時候了。
心動不如行動,時不宜遲,陳平安必須要抓緊時間尋找機電工作。雖然苦苦尋找了一段時間,暫時沒有實現願望,但是他不氣餒,相信上天會給予機會的。星期天又到了,他仍然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踩著自行車,到處搜尋工作,清溪鎮的每一條街每一條馬路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宋老板,你這裏還需要電工嗎?”當陳平安在路邊發現一則招聘廣告時,迅速湊了上去。原來,這是一個水電安裝公司,正需要一名電工,高中文化,年齡要求20至35歲,而且要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經驗。他想想自身條件,無論年齡、經驗,都符合招聘要求,簡直如獲至寶,立刻抄下了聯係電話。然後,他經過左打聽右盤問,順利找到了安裝公司。
“好呀,你明天來上班吧。”宋老板打量陳平安一番,看過他的《畢業證》《身份證》《電工證》及在各個廠工作的《工作證》,非常滿意。陳平安謝過宋老板後,興高采烈地返回高力電池廠而請假去了。
當陳平安進入水電安裝公司上班三天後,他才終於明白這個工作並不適合他。雖然這個公司有二十來人,但是大多數為20左右的年輕人,而且基本是宋老板的親朋好友,也沒有幾個有電工證的。這裏的工作都是簡單的水電安裝,比如安裝照明燈、自來水管、消防水管及其控製線路等,而且幾乎是高空作業,工作辛苦暫且不說,主要是危險係數太高了。既然他來了,就不好意思退縮,總要找個托詞呀。於是,他一邊爬上人字梯,一邊在考慮撤退的策略。他忽然想到了錦囊妙計,不由自主地笑起來。
“陳師傅,你在幹什麽,快點接住燈管呀。”李小東雙手高高舉起一根40瓦的長燈管,望著“嘿哩嘿哩”笑的陳平安,有點不耐煩了。
“你別急呀,我有懼高症呀,等我站好先。”陳平安左手扶好人字梯,慢慢伸出右手,接住李小東遞過來的長燈管,假裝害怕而顫抖著身子。此時,他趁機故意放手,燈管意外墜地,頓時發出“砰”的爆炸聲。現場所有人員嚇得兩股戰戰,還以廠房倒塌了呢。
“陳平安,你上班才幾天就整出這麽大的動靜,還說有四年的電工經驗,其實是狗屁。你幹脆不要幹了,今天的工資我照算給你。”宋老板望著炸碎的燈管,頓時火冒三丈,必須殺雞嚇猴,不然難以服眾啊。
陳平安就這樣離開了水電安裝公司。他一想到自己既順利離職,又拿到了全額工資,便樂不可支地返回高力電池廠上班。
接著,陳平安一邊若無其事地上班,一邊繼續尋找機電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經過半個月的努力,終於進了永承五金廠,分在管理部做電工。顯然,在這個改革開放的年代,隻要你有技術,跑到哪裏都有飯吃呀。他歡喜若狂,慶幸自己成功,感恩上帝,感謝春天。
因為陳香香與陳中海兩姐弟都在高力電池廠管理人事工作,而且都是鄉裏鄉親的,陳平安不想為難他們,自然不便開口辭工,以免傷情傷義。既然如此,他就不好意思辦理辭工手續,自願放棄一個多月的工資,與陳香香、陳中海、陳伍、陳誌誌、陳良良等老鄉打個招呼,就去永承五金廠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