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荒唐鬧劇
1994年9月,秋葉開始飄零,秋蟲深夜啼鳴,宛如彈奏夜色沉寂和淒語荒涼的琴弦,確實令人傷感,難道將要發生什麽?果不其然,正是這個傷感的季節,公司裏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突然有人報料,發電機的充電器不翼而飛,到底是誰搞的鬼呢?難道公司裏真有小偷?難道有人自導自演而唱出了一場鬧劇?難道有人假裝蒙在鼓裏?難道有人心知肚明卻不外露?
俗話說,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逢。陳平安的堂侄女陳紅芳與老鄉鄧誌勇雖不在一個廠上班,但是相隔不是很遠,而且鄧誌勇與陳紅芳的哥哥嫂嫂們與陳平安都是同事,所以鄧陳二人自然有了相處的機會,久而久之,越走越近,不知不覺談起了戀愛。
或許他們是上帝的安排,兩廂情願,感情融洽,發展速度非常驚人。你瞧,無論山林裏,無論公園裏,無論電影院,無論街頭街尾,無論陳平安剛來橫崗鎮時曾經棲身的菜園裏,都刻印了他們相戀的足跡。在大眾的眼裏,似乎天上一對,地上一雙,雙方都認為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恩恩愛愛,卿卿我我,呢呢喃喃,嘻嘻哈哈,心心相依,愛得轟轟烈烈,仿佛地球上沸騰了一樣,遠遠勝似小兩口,甜蜜而又幸福,夢想著有走上紅地毯的那一天。
可是,因為特殊原因,陳紅芳家人表示強烈反對,竟狠心棒打鴛鴦,這對年輕人觸手不及,盡管他們以前打流公司的總經理鄧華華等人出麵勸導,總是於事無補,結果雙方含淚分手。既然他們無奈分手,對雙方就造成了很深的傷害,簡直成了冤家,就算偶爾碰麵,也如生人一樣,視而不見,見而不聞,個個心裏都不好受,宛如天河相隔,望塵莫及,傷心欲絕,那又怎麽樣?顯然,秋風不懂雲的漂泊,蒼天不懂雨的落魂,眼睛不懂淚的懦弱,家人不懂拆散戀人的痛苦。這種事情是不是做得有點過火了呢?隻有天上的秋月知道。
其實,大康程凱球廠有二十來個老鄉,主要是以陳鄧兩大家族為主,恰巧肖師傅也是鄧誌勇家族那邊的人。起初,大家上班一起去,下班一起回,吃飯靠近桌,休息同唱歌,周末共跳舞,遊玩也同步,團結互助,開心快樂。既然這樣,陳平安與鄧家關係密切,親如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就算回到邵陽老家,同樣禮尚往來,相互拜訪,引來眾多稱讚的目光。
然而,因為陳紅芳與鄧誌勇的分手,自然而然地造成了不良的後果,他們各自的心裏有如理不清的疙瘩,相互之間又如隔了一垛厚厚的牆。因此,大家表麵嘻嘻哈哈,心裏卻有隔閡,嘴上不說,心裏卻明白,隻是一切保存沉默裏,由此成為了以後彼此相處可怕的炸彈。
有一天,鄧誌勇的生日到了,為爭回談戀愛失敗的顏麵,為快速轉移痛苦的視線,竟然大搞慶祝活動,特意在“湘邵飯店”擺上幾桌豐盛的酒席,並且向陳平安發出了請帖。
說實話,陳平安心係兩家,確實不好辦,好像老革命碰到了新問題,又好比踩在刀尖上,或者在雞蛋上跳舞,夾在中間,左右為難,真是難於上青天。因為如果他去參加鄧誌勇的生日活動,就傷害他們陳家的心,自然傷害到自家兄弟姐妹的心,如果不去參加活動,就得罪了鄧家,更何況他正跟隨肖師傅學習電工呢。他經過複雜的思想鬥爭,凜然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作為一家人,低頭不見抬頭見,打不爛的鐵碗,分不開的家庭,遠親不如近鄰,兄弟姐妹永不分離,最終沒有去參加鄧誌勇的慶生活動,難免埋下了誤會的種子。
從此以後,鄧家個別人心懷不滿,總是猜忌陳平安,或者疑神疑鬼,甚至背後說三道四,講他不給麵子,如果這與以前相比,變化也太大了,以為陳紅芳與鄧誌勇的分手,或多或少與他有關。因此,他們個個因此懷恨在心,逐漸從熟悉變為陌生,從朋友成為敵人,從親密變得疏遠,甚至采取卑鄙下流的手段,老鄉老鄉,背後一槍,誰也沒有料到會發展到這種難以想象的地步呀。
有一天,全廠員工急急忙忙吃過早餐,一如既往地高興上班。鄧誌勇的堂哥鄧球是公司的保安隊長,突然帶領一幫保安,盛氣淩人地來到電工房。他直截了當地追問陳平安:“兄弟,真不好意思,我們來打擾你了。因為我們接到舉報,發電機的充電器不見了,你知不知道在哪裏?”他看似笑容滿麵的,笑容裏卻藏不住那殺氣騰騰的臉色,顯而易見,笑裏藏刀。
陳平安望著他們奇怪的臉色,頓感莫名其妙,昨天充電器還在,並且自己開過發電機,當時還充過電,今天卻說不見就不見了呢。再者廠裏有那麽多人,他不去盤問,卻第一個盤問他呢?難道鄧球他們掌握了鐵的證據?不然唯獨這麽肯定地懷疑他?人正不怕影子歪,半夜不怕鬼敲門,他沒做任何事情,那怕什麽呢。
所以,陳平安迅速調整好失態,輕言細語地反問:“鄧球兄弟呀,我哪裏知道呢?你是保安隊長,有義務保護好廠裏的財產安全,也是你們的職責所在,還不趕快去調查?不過,遠賊必有熟腳,近賊必有熟人,我倒要提醒兄弟呀,你先要問問你們保安隊的夜班人員,到底是怎麽回事?”
或許鄧球心裏有鬼,麵對陳平安的反問,頓時傻眼,也滿臉緋紅,雙手迅速握住了難堪的臉麵。看來他的確沒有真憑實據,望著陳平安半天也說不出一句話來,真是稀裏糊塗呷蕎粑,也未免太衝動太敏感了吧,竟敢平白無故地第一個懷疑陳平安?事實上,在事情沒有調查清楚之前,對於廠裏所有的員工來說,個個都是懷疑對象,既然這是沒有證據的事,真希望他不要信口開河,以免造成可怕的誤會。
因此,鄧球麵對陳平安的言辭,臉色突變,立刻緩和了態度,降低嗓門說:“陳平安兄弟呀,你也別見怪,正如你剛才所言,這是我們的職責。因為我們剛剛接到舉報,或許有人把充電器藏到公司某個角落裏,如果此人不自動交出來,我一定會想辦法搜出來的,後麵就有好戲看了。”
“既然有人舉報,你們就有了線索,就可以順藤摸瓜找出來,還不趕快去搜查?你們別站到這裏耽誤時間了撒。好兄弟呀,看來你要立大功了。我提前恭喜你心想事成。”陳平安心裏不是個滋味,幹脆語音雙關,隨便他怎麽去想。
鄧球望著陳平安,目眥盡裂,也無可奈何,隻好滿臉奸笑,見機招呼大夥撤退。陳平安看著鄧球那奇怪的眼神,心裏就有了預感,難道他想……唉,他暫時沒有證據,不可胡亂猜測,更不要過早下結論,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到哪座山唱哪支歌吧。
接下來,因鄧球立功心切,帶領保安們,大動幹戈起來,攪得全廠烏煙瘴氣,搞得人心惶惶,簡直雞飛狗跳呀。你看,他們從宿舍到廠房,從第一棟廠房到第二棟廠房,從廠房三樓到一樓……忙忙碌碌詢問,仔仔細細搜尋,簡直翻了個底朝天。然而,他們折騰了大半天,也沒有找到充電器,真是瞎折騰。你不是說有人舉報嗎?你不是有線索嗎?難道你是有意在演戲嗎?同事們隻有拭目以待了。
雖然他們暫時沒有搜尋結果,但是鄧球好像很有底氣似的,當眾叫嚷起來:“大家給我聽好了,今天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找出來……還有一個地方沒有去看,就是廠房後麵的露天水井。”大家麵麵相覷,難道他心中有數?這事也辦得太露骨了吧。
踏遍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果然如鄧球所言,真的在水井裏找到了。原來,充電器是用繩子綁得牢牢的,懸掛水井的半空中。同事們聞訊後莫名驚詫起來,一個個私下裏嘀咕著,這個小偷到底怎麽啦,手段如此高明?如果小偷沒有綁好充電器,一旦掉到水井裏,豈不是白費功夫了嗎?如果小偷真要想偷盜,早已拿走了。所以。就算是三歲小孩,也可猜想得到,這裏麵應該有文章,或者有一個可怕的計劃,也許有不可告人的大陰謀。全廠同事正翹首以待呢。
據說,鄧球在搜查之前早已報告總管阿英了。阿英覺得事情不妙,趁機報告給台灣陳老板。鄧球向她反映說,他懷疑偷盜這個充電器的人,肯定是懂電的內行人,而且懷疑是本廠電工人員,特別陳平安嫌疑最大。老板在電話裏當場否定,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口說無憑,事實為證,希望不要信口開河,千萬別冤枉了好人,因為老板十分了解陳平安,也充分地相信他。
因此,陳老板在充電器找到後立即做出指示,有些話或屬捕風捉影,沒有證據表明與陳平安有關,此事到此為止。不過,陳老板為了顧全大局,無論怎樣,都要給鄧球一個風風光光的台階下,畢竟他也是為公司利益著想嘛。然後,公司做出切實可行的決定,即給予鄧球記大功一次,其餘保安各記小功一次。顯然,此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話又說回來,無論別人搞什麽飛機,陳平安都無所謂,權當一陣海風吹過,因為事實勝於雄辯,總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正如陳老板所言,這一頁就這樣翻過去了。然而,鄧球每次見到陳平安很不自然,好像一條變色龍,以微笑應付一切,卻掩蓋不了他那尷尬的表情,更埋沒不了他那肮髒的心裏旮旯。當然,陳平安也不是什麽傻瓜,表麵功夫還得要做好,隻是把一切賴在肚子裏,仿佛沒有發生過一樣,同樣以禮相待。因為對於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隻可意會,不可言傳,隻差那層紙沒有捅破而已。
此事過去了半個月,總管阿英與陳平安聊天時偶爾談到了丟失充電器的事情。她左顧右盼一會兒,見四周無人,便悄悄地說:“陳平安,你知道嘛,我從鄧球的眼神裏看得出,極有可能是他自導自演的鬧劇。我為什麽要這樣說呢?因為他這樣做的目的有二,一者可以表現自己,撈到驕傲的資本,以便獲得陳老板的信任,見機升官發財;二者可以趁機公報私仇,就是為了打擊報複,為了排除異己,不僅釋放冤恨,而且借此搞垮別人,自己可以穩坐釣魚台。不然,有誰向他報告了?他怎麽那麽肯定是你陳平安幹的?他又怎麽知道充電器藏在水井裏呢?我們從那個現場可以分析出某些端倪,充電器綁得非常牢固,怎麽又正好懸掛在水井半空中呢?說句實在話,稍微有點常識的人,就會明白這篇文章到底是誰寫的,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又是誰。事實上根本無需分析,就是鄧球自導自演的奇葩鬧劇,他一心想著耍點小聰明,完全是騙人的把戲,依據他的辦事風格、狂妄言語、卑鄙的手段以及荒唐的鬧劇,難道不是不打自招嗎?唉,這世道呀,充滿爾虞我詐,事事競爭殘酷,殺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也。”
“謝謝總管小姐這麽看得起我,也謝謝你充分地信任我,我很高興,也很感激你。不過,一切都過去了,我權當此事沒有發生過,或者當作一場遊戲一場夢而已。因為在這個改革開放的年代裏,人與人之間不是單打獨鬥的時代,大家隻有合作,才能共贏,才有希望,才有未來。如果我們同事之間相互拆台,勢必一起垮台,如果相互補台,就會好戲連台。所以,我希望我們廠的同事們不要相互猜忌,不要相互打壓,不要相互拆台,還是要真誠團結,密切配合,擰著一股繩,有我有你一定贏……”阿英小姐聽罷,高興點頭,大大點讚。然後,陳平安再與她客套一番,便笑笑咧咧地離開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陳平安第一個兒子於去年出生沒多久,因患臍風(臍帶破傷風)而夭折,造成終身遺憾。從此以後,他猶如驚弓之鳥,上班沒有心情,吃飯沒胃口,整天憂慮重重,晚上總做噩夢,一天比一天消瘦,呂香華與陳水葉都非常擔心。再者,他們結婚後掙錢養家固然重要,但是傳宗接代也是重中之重,用他們老祖宗的話說,就是延續香火呀。所以,當呂香華懷上第二胎時,陳平安看在眼裏,樂在心裏,為了保險起見,必須吸取血的教訓,打算年底提前辭工回家。
時間過得真快,還有一個月要過年了,漂泊遊子哪個不想家呢。“過年了,麻糖米糖不甜了;過節了,麻糖沒得了……”夫夷過年兒童歌時而回**在陳平安的耳旁,自然而然他引向了快樂的童年時代。雖然天氣越來越冷,但是漂泊遊子思鄉念親之情越來越濃,回家過年之人也越來越多。他望著呂香華越來越大的肚皮,心裏真有點著急了,人在深圳,心卻飛向了家鄉。因此,他一時興奮,寫下了《想家》的打油詩。
年年月月漂泊樣
日日夜夜工作忙
時時刻刻念差良
分分秒秒思爹娘
慌慌張張清行囊
急急忙忙擠車廂
平平安安回家鄉
高高興興拉家常
可是,當陳平安向陳老板提交辭工書時,他猶豫了一會兒,笑眯眯地詢問:“小陳呀,你不會是因為那個充電器的事情吧,似乎心裏有解不開的疙瘩,總是感到不爽,老是想不開,以辭工來表達憤慨,表示抗議,對嗎?如果你要是這樣想,那麽就大錯特錯了,我希望你留下,因為我一直相信你的。”
既然老板這樣說話,陳平安就有點犯難了,還真不好意思開口,但是一想到老婆隆起的肚皮,一想到過年回家時人多擁擠而會帶來許多麻煩,就鼓足勇氣與老板說明白。
陳平安停頓了一會兒,望著老扳手上那支顫抖的筆頭,望著雪亮的日光燈,望著辦公室裏認真作業的各位文員小姐,眨眨眼睛,摸摸下頜,笑著回答:“老板,你千萬別誤會,我不是這個意思,還是因為家事而已,你的確是多慮了。我與你說句真心話,人這一輩子,結婚生子,既是權利,又是義務,更是為了傳宗接代,為了人丁興旺嘛。如果我們夫妻倆沒有小孩,辛苦掙錢又有什麽用呢,還談什麽興旺發達呢。因為錢是死寶,人是活寶,隻要有了人,錢是可以慢慢掙的對吧。再者,我老婆快要生了,而且要吃一塹長一智,吸取第一胎失誤的教訓,趁機提前辭工回家,以確保母子平安,懇請老板批準辭工。”
陳老板見陳平安講話口若懸河,情真意切,更覺得有點兒道理,望著他無話可說,但是端好茶杯喝了幾口後又提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說是供他參考。不僅如此,而且他笑盈盈地示意陳平安坐下,又叫來辦公室文員小姐阿香,指示她給陳平安倒了杯高山茶。
接著,陳老板真情地說:“小陳呀,特殊情況特殊處理,我根據你的實際情況,特批你三個月假期,等你老婆生下小孩後,就迅速回廠上班,好不好?”
陳平安望著窗外寒冷的蒼穹,聽著海風彈著呼嘯的琵琶琴,隨意擦了擦手,心想老板所言極是,但一想到第一胎夭折,心裏就害怕,看來隻能讓老板失望一回了。所以,他經過短暫的思想鬥爭,仍然堅持己見道:“謝謝老板的好意,我覺得這樣還是不妥,因為錢是身外之物,人才是無價之寶,隻有呂香華能安全生下小孩,才是天大的好事,還是讓我辭工吧。”
陳老板見陳平安心意已決,去意已定,就算留住人,也留不住心,隻有順水推舟送個人情了。所以,他無奈地搖搖頭,隻好讓步,又從辦公桌對麵走近陳平安,輕拍幾下他的肩膀,微笑著說:“小陳呀,你的名字叫陳平安,請你不要過分擔心,蒼天會保佑你們陳氏家庭的,所有一切將會平平安安的,我也提前祝福你家母子平安,家庭平安,興旺發達,一切平平安安。”
老板的話語突然把陳平安引向了二十多年前的故事裏。聽媽媽說,他是在山裏出生的。那是1968年3月的一天,金良村第二生產隊的隊員們正在油茶林緊張地播種花生,突然傳過來挺著個大肚子孕婦的“快來人啦”的呼叫聲。大家被這突如其來的尖叫聲嚇壞了,不約而同地睜眼一看,發現孕婦已經倒在了茶樹下,臉色蒼白,疼痛難忍,危在旦夕……一個帶著嶄新衝鋒槍的孩子呱呱墜地,那個男孩就是他自己。因陳氏家族依山靠山,依水吃水,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山清水秀的環境中,並且男娃在油茶林裏出乎意料地降落於人間,平平安安,顧名思義,取名為陳平安。這樣取名的目的是……
“小陳呀,看你飄忽不定的樣子,到底想到哪裏去了?我正與你說話呢。”陳老板提高了嗓門,邊說邊再輕輕拍打著他的肩膀,從而打斷了他的回憶。
陳老板見陳平安反應過來,接著又說:“小陳呀,你是不是覺得我說錯話而不理我?”
“老板,對不起,您沒有說錯話,因為你答應了我辭工要求,我一時激動而說不出話來了。其實,你說得非常對,我的名字叫陳平安,希望借你吉言,將來保佑母子平平安安,家庭興旺發達。”當陳平安從夢幻中醒悟過來時,迅速調整好心態,雙手抱拳,由衷感激。此時,他們都笑了起來,日光燈射出喜悅的光芒,從深圳海灣吹過來的海風心有靈犀,又彈起了慶賀的琴弦。
最後,陳老板送給陳平安一套台灣產的組合工具,留作紀念,以放長線釣大魚,歡迎他再次歸來。
陳平安萬分感激,謝過老板,終於辭工,安全回家,卻一去不複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