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可怕意外
人生旅途,坎坎坷坷,曲曲折折,每每不如意,純屬正常不過。比如,陳平安有個同事說得好,盡管你開車格外小心,從不違反交通規則,但是也許有人會無意撞上你而發生意外的事故。其實,陳平安做機電工作,也是如此,無論你如何小心,總會發生可怕的意外事故,事故猛於虎也。
再有,如今大家都說不喝酒,不抽煙,不賭不嫖,就是個好男人。不過,世界任何事情並非安全如此,還是一分為二的,如果你走向社會,不賭不嫖,當然是個好男人,但是不喝酒,不抽煙,也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在現實的生活當中,煙酒是橋梁,若遇事情,煙酒煙酒(研究研究),酒杯一端,政策放寬,筷子一提,可以可以,事情很快會獲得處理。然而,陳平安滴酒不進,根煙不抽,張牌不打,隻馬不買,也碰到了意外的麻煩,雖然屬於特殊例子,但是並非稀奇之事。既然如此,這個到底如何解釋呢?他在永承五金廠做電工,所發生的事情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也是最好的解釋。
1995年5月,陳平安從高力電池廠自動離廠後幸運進入永承五金廠上班,分配在管理部的總務單位做電工,喜上眉梢,笑口常開,猶如朝陽爬上了樹枝,閃著金黃的光芒。呂香華得知喜訊,也寄來了慶賀的信封,也收到兒子陳濤濤的相片,更是開心不已。所以,他進廠後無畏火熱夏暑,努力工作,謙虛謹慎,團結互助,以便慢慢適應新的環境。
總務部的張主管是湖北人,中等個子,比較消瘦,長滿鬢毛,有一雙陰森森的眼睛,從未正麵看過人,而且具有獨特的個性,喜歡拍馬屁。俗話說,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他果真如此,喝酒抽煙,打牌賭博,樣樣齊全,似乎比較適應現實的社會,無論工作生活,都比較親心如意。
各位同仁在初中數學課程當中學到了同類項的內容,即合並同類項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同類項的係數相加,所得的結果作為係數,字母和指數不變。顯然,如果不是同類項,那麽是不可以合並的。既然張主管是名副其實的馬屁精,自然喜歡拍馬屁的人,正如數學中的同類項,當然可以合並,自然相互利用,各得其所嘛。如果你請他喝酒,對於升職加薪,有話好說,宛如小菜一碟那麽好辦,如果遇上問題,就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之,就算你表現再好,累死累活也視而不見,完全憑他一句話,說你績效不佳,結果徒勞無功,如果你想加薪,此大門對你緊閉著,如果碰上了麻煩,責任全往你身上推,又能如何?
然而,陳平安在學校讀書時一直擔任班校幹部,思想端正,心格豪爽,從不拍馬屁,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是想拍馬屁就能拍得上的,因為夫夷有一句俗話,不是騎馬人,騎上馬也不行。所以,陳平安與張主管的個性格格不入,甚至發生了不愉快,純屬意料之中的事情。
總務部門包括花工、電工、泥水工、清潔工及飯堂人員有三十多人,但電工隻有三人,除陳平安之外,有個湖南婁底的羅全東,還有四川營山的駱亮政。駱亮政是他們的組長,年近四十,胖矮身材,為人踏實,待人和氣,做事也勤快,同事之間的關係也非常融洽。或許他年紀大的緣故,大家都稱呼他駱老大,也是廣東習慣之稱呼。他喜歡煙酒,又喜歡打牌,就與總務張主管對上號了,關係十分密切,也就不難理解了。
他們三名電工按照工作安排,要輪流在發電房值班,主要負責發電、配電、轉電等工作,其他兩名電工負責廠區維修,這是開廠之初就訂下的日常規矩。如果你當天是發電房的值班者,早上就要提前起床,晚上最遲下班,勤勤懇懇地堅守工作崗位,從而保證正常供電,以維護車間生產順利進行。
7月的一天,剛好輪到陳平安值班,雞還沒穿褲,他睜開朦朧的眼睛,時而看看手表,到底幾點了?千萬不要耽誤了發電時間呢。忽然,汽車的喇叭聲叫醒了晨曦,他再次瞟了一眼手表,時針剛好指向了6:00,又閉上了雙眼,繼續睡覺。因為他為了方便工作,昨晚故意把鬧鍾設置時間提前了半個小時。鬧鍾終於響了,他立即跳起床來,匆匆洗涮完畢,正好7:10。於是,他悄悄走出宿舍,也來不及吃早餐,直接奔向發電房。
或許天公不作美,或許東莞太陽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也變得比較勤勞起來,早已從山的西邊爬上蒼穹,趁機露出鋒芒,來勢洶洶,咄咄逼人,看樣子昨晚因享受露水滋潤而重新站起來的青青小草又要遭罪了。
陳平安跳出宿舍後顧不上炎熱,邊走邊想,必須按照駱老大的教導,要事先做好發電準備,以便在全廠上班5分鍾前把市電轉換成發電,從而防止突然轉電而損壞某些電器。所以,他加快了前進的腳步,提前到達發電房,汗水浸濕了衣裳,逸出了酸臭味,權當享受早餐了。
可是,陳平安一到發電房門口,就有一股濃烈的怪味撲鼻而來,讓人始料不及。他迅速摸摸鼻子,做個深沉的呼吸,越聞越感覺不對勁,難道發電房發生了什麽意外事故?他急忙打開發電房卷閘門,望著滿地的柴油,嚇了一大跳,水溝也是滿滿的,到底是怎麽回事?此時 ,華豐五金廠王經理的教導回響耳旁,陳平安呀,無什麽時候,無論什麽地方,遇事千萬不要慌張,還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慢慢找出原因,以便妥善解決問題。因此,他抱住急跳的胸口,並告誡自己要清醒冷靜。
接著,他通過仔細檢查,發現駱老大於昨晚下班時可能忘記關閉1號發電機的柴油閥門,再看看油庫數量,足足跑掉了五噸左右的柴油,立刻關閉柴油閥門。我的天啦,這如何得了?怎麽辦?到底怎麽辦呢?此時此刻,他心裏隻有一個理念,此事非同小可,絕對不能聲張,以免驚動他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他迅速飛回宿舍,小心翼翼地報告給組長駱亮政。“駱老大,你快醒醒呀。”
“醒什麽醒呀,現在還早呢。你別煩我,再讓我睡一會兒。”或許他因昨晚打牌而睡得太晚,確實沒有睡醒,仍然閉著眼睛,若無其事地回複陳平安。
“駱老大,請你不要睡了,發電房出大事了,漏出好多柴油啊。”陳平安見他沒有動靜,急得直跺腳,隻好控製好情緒,慢慢貼近他的耳朵,輕輕地催促他。
“唉,出大事了?”他一翻跳起床來,同時設法叫醒了羅全東師傅。他們在駱老大的精心安排下悄然無聲地溜出宿舍。
然後,他們在前行的路上一邊商量對策,一邊加速趕到發電房。接著,他們不顧一切,積極行動,密切配合,投入緊張的清理戰鬥中,裝油的裝油,清掃的清掃,衝水的衝水,忙得不亦樂乎。
然而,雖然現在還不到早上7:30,但是太陽不按常規出牌,趁機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難道要烤熟整個地球?難道故意與辛勤的電工們做對?汗水也不講道理,竟然耍小孩子脾氣,濕透衣服不說,肆無忌憚地蒙住了他們的雙眼。他們好像泡在朦朧的世界裏,就算近邊的東西,也感覺模糊不清,還怎麽清理油汙呢。他們出於無奈,隨手抹掉眼眶上的汗水,但是麻煩又來了,因為手上沾滿柴油,眼睛火辣辣的痛,隻有不停地眨眨眼睛,淚水嘩啦啦地流淌下來,那個難受的程度真的沒法找到形容詞了。
羅全東無意間看陳平安一眼,發現陳平安的臉上畫滿了五彩繽紛的地圖,隨即笑了起來。陳平安自然清楚是啥意思,同樣笑眯眯地反詢他:“羅兄弟,我們忙得不可開交,你還有時間笑?再者我們彼此彼此,能有什麽好笑的呢。”
關鍵時刻,駱老大任意甩掉滿臉的汗水,搶先開玩笑道:“羅全東兄弟,你別隻顧笑話別人,你的臉上同樣畫滿了精彩的地圖呀。”他們相互理會,相互打量一番,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配電櫃上的各種指示燈也射出了搞笑的光芒。
緊接著,他們一邊說說笑笑,一邊忙忙碌碌,經過十來分鍾的努力,最終清理完現場。雖然地麵清洗得幹幹淨淨,又使用自來水清洗過,但是牆麵的柴油痕跡還真不好處理,恐怕難以瞞天過海呀。唉,暫且不管它,接下來最要緊的工作是快點發電,因為全廠隻有十分鍾要上班了。
所以,他們擠眉弄眼一陣,相互領會,真誠協作,打開柴油閥門呀,起動發電機呀,觀察各儀表是否正常呀,由市電轉換不發電呀,查看電流與電壓是否穩定呀。結果,大家勝利完成發電工作,也沒有耽誤車間生產。大家露出了勝利的姿態,剛才繃緊的心總算平靜下來,發電機吟唱著轟隆轟隆的歡歌,火紅的太陽也露出了慶賀的笑臉。
不過,當駱老大及時請購柴油時,此事還是沒有躲過張主管的眼睛。張主管畢竟上過大學,而且已經入廠一年多,自然有一定的工作經驗,覺得事出有因,這麽快就要請購柴油了?因為他平時做了詳細的記錄,對於兩台220千瓦的發電機來說,開機一個小時要消耗多少柴油,早就通過認真的計算,一車10噸的柴油能使用多少天,發電房什麽時候請購過柴油,什麽時候又要請購柴油,不僅存入了他的腦海裏,而且保存於辦公室的電腦裏。
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不管他們如何隱瞞,都沒辦法逃過張主管那靈敏的鼻子,再者沒有不透風的牆呀。更令人震驚的是,張主管搞起了突然襲擊,親自跑到發電房來調查。他們三位電工正好私下裏緊急商量對策,結果措手不及。當張主管發現柴油痕跡時,反問駱老大是怎麽回事?駱老大無言以對,事情終於敗露,隻好實話相告。
他與張主管平時喝酒多,天天一起玩牌,當然走得比較近,關係也非常好,當場沒有挨批,大家提起了的心又放了下來。然而,張主管漸漸走近布滿柴油痕跡的牆麵,俯下身子,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才慢慢地站起來。他忽然轉過身,當眾衝陳平安撒野說:“陳平安,據說今天是你在發電房值班,勢必最先發現情況,為什麽不及時向我報告?”他那火紅的眼睛盯著陳平安不放,好像點燃了幾萬噸的火藥桶,難道要把他炸得粉身碎骨嗎?
雖然陳平安真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好比成為了世界上多餘的人,每每欲言又止,心裏也火辣辣的痛呀,但是為了顧全大局,慚愧地低下了頭。因為陳平安原以為張主管說完話就會離開,沒必要做出多餘的解釋,幹脆裝作默不作聲,心想這頁就這樣翻過去了。
可是,陳平安徹底失算了,張主管停頓了一會兒後又指著他大聲叫囂起來:“陳平安,你是新進員工,卻一點不誠實,發現問題也不報告,純屬欺上瞞下,罪加一等,本應該要開除的,但我念你平時表現較好,與駱亮政同罪,各記大過一次。”
說句天地良心話,張主管說要記陳平安大過,錢是小事情,就是他心裏有點憋屈,覺得太冤枉了。但是陳平安敢怒而不敢言,因為這份工作對他來說太重要了,老婆、小孩還等著他寄錢回家呢?畢竟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他除了忍氣吞聲,別無他法。
說又說回來,張主管說陳平安不誠實,確實對他不公,難道他真的是不誠實之人嗎?當然不是。比如,陳平安進廠時與張主管說過實話的,他電工技術不是很突出,但是電焊方麵還算過得去。所以,公司每逢燒電焊的工作,總是優先交給他處理。因為他屢屢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得到了大眾的好評,所以他幹滿三個月後成為正式員工,而且工資多少漲了點,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陳平安及時向家裏報喜,又按時寄錢回家,真是皆大歡喜。呂有姣回信時不僅大大讚揚陳平安,而且鼓勵他加油工作,希望能得到領導的賞識,也能得到同事們的好感,方能在廠裏站穩腳跟。陳平安牢記媽媽的教誨,必須好好工作,好好表現,希望一切如意。既然如此,他還有什麽理由不能忍耐的呢?
10月中旬,酷暑早已撤退,太陽服從秋妹妹的命令,烈性收斂了許多,向大地射出柔和的光芒,秋風拂麵,秋意漸濃,涼爽宜人。
當陳平安在屋外燒焊廠區鐵欄杆時,張主管突然來到了他的跟前。他邊燒電焊邊打招呼:“張主管好,謝謝你來看望我。”
“陳平安,大家都是同事,千萬不要客氣,我恰巧有個問題想請教你,耽誤你一下時間好嗎?”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他突然間放下平時高傲的架子,笑眯眯地問候陳平安,笑容裏卻隱藏不住他那夾起來的狐狸尾巴。
“張主管,請教就免了,如果你有什麽事,就直說吧。”
“好呀,我不客氣了。在雷雨較多的夏天,我廠變壓器頻繁跳閘,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引起的?你讀過電大,又學過機電,我充分相信你比我們懂得多,應該知道其中的原因,能否幫忙分析一下?廠裏想趁秋季時刻處理好。”
“哦,讓我想想……通過我的觀察,又根據我的分析,私自認為廠區麵積較大,沒有安裝避雷針,十有八九與這個有關。”
“對,還是你厲害,我也聽人說了,還真是這麽回事。謝謝你,你先忙吧,我馬上向管理部的藍經理(台灣人)報告。”張主管說完就走了。陳平安繼續忙碌電焊工作。
第二天,公司經過研究決定,按照陳平安的見解,準備在廠區安裝避雷針,而且決定自行製作。因為公司請購成套避雷針的話,投資就很大,確實不合算,也不知道在哪裏請購,而且托運也太複雜。或許陳平安的電焊技術好,這個艱巨的任務自然而然落到了他的肩上,他能不答應嗎?
說實話,陳平安經過華豐五金廠王經理與楊師傅的精心教導,經過大康程凱球廠李廠長的指點,經過四年多的實際操作,電焊技術還算過得去,但是要他製作避雷針,真的還是第一次,心中確實沒底,這不是給他出了一道難題嗎?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又不得不接手。不過還好,學之有用,勤能補拙,他突然想起1992年買的電工手冊書中見到過這個玩意兒,豈不配上用場了?時不宜遲,他急忙跑回宿舍,打開書本一看,果然如此,看來有希望了。
原來,電工手冊裏關於避雷針的內容一共編寫了十幾頁,包括避雷針的定義、基本原理、計算公式、製作方案、安裝技術、安全操作等內容,寫得清楚明白,而且通俗易懂,便於學習,便於理解,便於掌握,利於製作,簡直如獲至寶,難道陳平安不高興嗎?他做夢也沒想到,電工手冊編得這麽全麵,這麽詳細,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陳平安又通過幾天的認真閱讀,才初步了解到避雷針的製作並不簡單,它的保護範圍與其高度成正比,如果裝得越高,保護的範圍就越大……
接著,陳平安通過實地考察,精準測量出廠區的保護麵積,各座廠房的高度,又按照各項技術指標,經過精密計算,需製作一個30米高的避雷針塔,才能有效保護整個廠區。然而,他碰到了難以解決的客觀問題,即廠區都是兩層樓房,而且最高點也沒超過12米,那怎麽辦呢?常言說,一根筷子不經折,一把筷子折不斷,他為了完成這個特殊使命,必須發動群眾,集思廣益,團結友人,才能克服困難,戰勝困難。所以,他及時向上級報告實際情況,並設法向以前的各位同事請教。廠務部立即召集大家開會,充分發揚民主,各抒己見,統一思想,終於討論出切實可行的製作方向。
陳平安根據公司會議精神,根據同事們的指導,又經過幾天的周密思考,做出了初步的製作方案,也得到了張主管及上級的認可。具體做法如下。在製作避雷針時,務必使用質量較好的角鐵,先根據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作用,製作一個十六米高的三角形避雷針鐵塔,然後安裝在廠區的製高點,即行政樓頂上。因為行政樓不僅是廠區的中心位置,而且是四層(15米高)樓房。如果用50mm*50mm的角鋼製作,就比較堅固,但是有利就有弊,一者太笨重,不便吊裝,二者材料費用較高,擔心成本超支。故先用40mm*40mm的角鋼製作12米高的三角形鐵架,然後使用一條12米長直徑16mm的頂部磨成圓錐形的圓鋼,燒焊於三角形鐵塔的中部,其頂部伸出鐵塔平麵3.5米即可。隻有這樣,不僅可以符合正常要求,可以減少預算成本,而且減輕本身重量,便於吊裝,外觀造型完美,堅實又漂亮,豈不美哉?
時間不等人,陳平安說幹就幹,加班加點,精心製作,細致打磨,並刷好防鏽油漆,整整辛苦了一個星期,才勉強完成製作任務。包括張主管在內的所有管理部人員望著栩栩如生的避雷針鐵塔,個個驚詫莫名,不約而同地伸出了稱讚的大拇指,表揚他塔架做得漂亮,自行製作取得初步成功。此時,清溪天空閃著金光,廠房露出了祝賀的笑臉。
當公司外請吊車安裝就位後,不僅要固定避雷針鐵塔,而且要用直徑10mm圓鋼燒焊引下線,把16mm的圓鋼連接到打入地麵3多米深的角鋼上,與大地形成一個閉合的回路,如果發生雷擊的時候,就把雷擊波電流引入大地,從而避免遭受雷擊事故,以保護廠區建築物與大家的人身安全。
不過,陳平安還不放心,再次查看電工手冊好幾遍,才想好了安裝計劃,準備進行緊張的安裝作業。然而,因避雷針安裝地點有點特殊,距離又太長,電焊機的電源線不好接。如果他在裝配部的車間電箱裏接線,就沒有那麽長的電纜線;如果在行政樓電箱裏接線,就很難保證安全操作。於是,他誠懇地向大家請教,並一起到達現場認真勘測,共同進行了詳細的討論。最後,駱老大決定在行政樓控製箱接臨時電源,也沒見人提出反對的意見,陳平安隻好舉手同意,堅決按照命令行事。
其實,無論何人,如果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在停送電操作、高低壓開關操作、焊接作業、倒閘操作、架設高空線路、高空作業等,就至少需要兩人以上同時進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以保證安全作業。再者,如果大家在行政樓連接電焊機電源線,本就存在風險,在接線時大家必須一起上場,陳平安為操作人,羅全東為監護人,監護他接線作業,駱老大也作為工作負責人親臨現場,負責全麵安全工作,確保接線工作萬無一失。所以,三位電工分工合作,齊心協力,圓滿完成了連接電源線任務。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陳平開始進行倉促的燒焊工作。他們按照標準固定鐵塔,不僅使用14mm的膨脹螺絲固定鐵塔底座,而且使用直徑10mm的鋼絲繩從鐵塔頂部三個對稱方向安裝好牢固的拉線,而且按照能抗擊12級台風標準安裝,以確保鐵塔的穩定性。然後,他們開始連接避雷針的引下線,這個工序主要是燒焊工作。
然而,陳平安在操作當中忽聞“嘭嘭”的爆炸聲,而且震耳欲聾的聲響傳至幾公裏之外,幾乎震破了天空,驚跑了溫柔的秋風,行政樓也被嚇得搖搖晃晃。你瞧,樓內濃煙滾滾,焦味刺鼻而來,可怕的意外事故發生了,三位電工頓時傻眼了。幸好行政樓的辦公人員及時撤退,沒有發生人員傷亡事故。當電火被他們徹底撲滅後,一起仔細查看發生事故的原因,原來是開關短路所引起的。
說句心裏話,誰都不願意發生這樣的事情,每個人都很難過。陳平安也非常內疚,畢竟也是現場操作人員之一,自然負有責任。可是,張主管沒有經過調查,就當眾指責他說:“陳平安,這是你幹的好事,絕對是你接錯線了,看你怎麽交差?”
事到如今,陳平安不是推卸責任,還是要當眾解釋清楚,凡是參與者都要承擔責任的,張主管怎麽會針對自己一個人呢?他必須據理力爭,當場反駁說:“張主管,如果我接錯線的話,當時就發生短路事故了,更何況這次接線是我與羅全東、駱老大三人一起操作的呢?希望你說話不要太快,如果沒有調查好,就沒有發言權,事實根本不像你說的那樣。”張主管無言以對,隻好不吭不聲地走了。
當然,事情已經發生了,最重要的是采取正確的補救措施,盡快恢複通電。三位電工暫時拋棄一切,團結一致,著手處理,盡快排除故障。他們經過四個小時的搶修,行政樓又恢複了用電。藍經理當眾表揚他們一番,所有在場人員剛才緊張不安的心情總算平靜下來。
事故處理好後,張主管還沒等他們喘口氣,也不顧藍經理在場,就不分清紅皂白地說:“陳平安師傅,這次意外事故完全是你的責任,一定要按照開除條款處罰。”
其實,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他作為他們三位電工的主管,監管工作沒有到位,同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難道他想全部推到陳平安的身上?難道想丟卒保車?看來張主管要把陳平安往死裏整呀,分明是想快刀斬亂麻,不僅可以借機除掉心腹大患,而且可以為自己開脫責任,那怎麽能行呢?
陳平安麵對不公平的指責,早已怒火中燒,本應據理力爭,但是他望著眼前的藍經理與同事們,還是忍住氣,不能盲目衝動,也沒必要與其爭論,因為他相信大眾的眼光,更相信藍經理的眼光,事實明擺在那裏,對與錯自有公道,是非定有曲直,並不是他一個說了算的。幸好藍經理是個謹慎之人,趁機站出來幫陳平安說了句公道話,他才勉強留下來繼續上班。
不過,讓人氣憤的是,張主管趁機記了陳平安兩次大過(每個大過罰款90元);令人高興的是,這次藍經理能出麵幫他說情;令人可悲的是,他不僅受到經濟損失,而且精神上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他麵對事實,無可奈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自從發生意外事故後,陳平安遭遇了不公,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吃飯沒有胃口,一天比一天消瘦,而且每晚休息時想入非非,總是夢到與兒子陳濤濤在一起玩耍,上班心不在焉,每每不如意,真的愁死個人呢。好吧,雖然他不能與張主管同流合汙,也惹不起他,但是躲得起,天無絕人之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雖然今年快要過年了,但是他還是考慮戰略轉移,早點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時間很快到了11月,東莞隨著潮流開始降溫了,但是外來工仍然堅守各自的工位上,隻為多撈點米米而好回家過年。陳平安一邊忙碌上班,一邊通過各方打聽,偶然獲知清溪飛龍電梯廠招聘電工的消息,而且工資也不錯,至少可拿1800元,竟然是他目前工資的兩倍多。顯然,這可是他夢寐以求的工作,但是需要考試,不知能否應聘成功,隻有聽天由命了。
既然這樣,陳平安必須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不得不請假三天,靜下心來好好複習,掌握有關專業知識,做到心中有數,然後才去電梯廠應聘。蒼天有眼,他非常幸運,通過了考試,被錄用後分配在電梯安裝一部做電工,便自個兒反問自己,這是真的嗎?由此可見,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隻要刻苦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或許這是他平時勤奮努力的結果吧。
陳平安興高采烈地返回永承五金廠,趁機與藍經理商量。開始,她不答應,勸他留下來上班。但是他既擺事實,又講道理,出口成章,滔滔不傳,辦公室的所有人投來了驚詫的目光。然後,她被他的言語所打動,答應了他緊急辭工的請求,他也拿到了該拿的工資。
最後,陳平安與管理部的同事們打過招呼,就樂不可支地去飛龍電梯廠上班,珠江傳來了嘩啦啦的慶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