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晚自習

時間如流水,初一、初二很快就過去了。陳平安於1985年9月成為了初三的學生,終有機會讀寄書了。他自然而然地從“通學隊”脫離出來,而且他的班主任換成了肖老師。不過,謝老師仍然擔任他班的數學老師。更令人高興的是,他平時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學習,樂於助人,獲得了同學們的好評,得到了老師們的讚賞,那個警告處分也早已被學校取消,重壓在頭上的大山終於被搬掉了,學校露出了慶賀的目光。顯然,新的學期,新的起點,充滿了新的希望。不僅如此,學校有明文規定,凡是在學校住宿的學生,都要上晚自習課,就算鎮街附近的通學生,也是如此,但是他初來乍到,還真有點不習慣,隻有慢慢適應之。

17:30下課鈴響了,各班寄書生按照學校的規章製度,都要在各自教室前麵排好隊,如果哪個班表現最好,哪個班就優先派各席席長去飯堂端菜打飯。同學們按照就餐規定,8人為一席,由此選出一個思想好的同學為席長,因為學校飯堂很小,害怕擁擠而發生安全事故。

當然,陳平安剛剛讀寄書,確實感到稀奇,也非常聽話,跟其他寄書生一樣自覺排好隊,爭取優先吃飯。因為他不像走通學那樣早出晚歸,生活有了規律,肚子變得很乖而不吵不鬧了。

“同學們,你們不要擁擠好不好?”因為呂春霞同學把就餐紀律當著耳邊風,明明來到最後,就要插到隊伍的前麵去,恰巧被生活委員陳三廷同學發現了。

“對呀,總要有個先來後到嘛。你明明晚來一步,卻要擠到隊伍前麵去,豈不是造成混亂了?”俗話說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個與陳平安同桌的陳尚文同學自從進入初三後被選為班上的班長,趁機挺身而出,權當聲援生活委員。因此,本是桃紅臉蛋的呂春霞同學,麵容突然間變為深紅色,乖乖排在了隊伍的最後麵。同學們不約而同地收回了驚詫的視線,隊列聽話似地變得整齊起來。

班上的席長們端好飯菜回來了,同學們的眼睛盯著菜盆不放,個個垂涎三尺,不約而同地伸長了脖子,嘴巴情不自禁地上下運動著,視線也隨著移動的菜盆準確地變換著方位,但是仍然要乖乖地排好隊,耐心等待席長們分享飯菜。雖然湯水可以照出人的影子,二十來垛的水豆腐猶如一群自由遊**的魚兒,分享著屈指可數的紅辣椒片或蔥蒜,但是逸出了迷人的芬芳,很快飄香了教室前的空間。

說句實在話,雖然各席席長有著豐富的分菜經驗,但是不一定分得很均勻,就算用天平稱量,也有誤差呀。不過,無論哪一位席長,都會盡職盡責,盡力分配得均勻、合理。此時,陳平安心裏在想著,自己敢拿人格敢做保證,他們不會給自己多分一點呢。雖然陳平安僅僅分得三垛水豆腐及少許湯水,但是那味道如無形的射線伸向了他的每一個細胞,自然觸動了如饑似渴的肚皮,頓時調高了咕咕嚕嚕的音頻。

飯菜分配好了,大家端起飯碗,三五一堆,四五一群,邊吃邊聊,人人吃得津津有味。陳平安獨往異處,首先貼近飯碗聞了聞,然後又伸出舌頭嚐嚐味道,臉上寫滿了笑容。說句心裏話,雖然飯量較少,估計三兩米飯約有二兩五,菜量也不那麽可觀,湯裏的油分子也較少,但是比起他走通學餓肚子來講,不知要強多少倍呀。當然,也有少許同學在一旁埋怨油分子少,量又不夠,嘀嘀咕咕,指指點點,似乎一臉不高興的模樣。陳平安悄悄望他們一眼,心裏在罵娘,做人也別太摳了,知足常樂吧。

同學們吃完晚餐,急急忙忙地洗涮完畢,準備自由活動。其實,大家的活動方式多種多樣,或參加文體活動,或閱讀課外讀物,或成群結隊爬越學校後麵的古峰山,走走停停,左看右瞧,道古論今,有說有笑,討論問題,交流學習,開心快樂。

“陳平安,我們洗完澡了,也洗完衣服了,要不要去學校後麵的花果山玩?”陳尚文同學拿好語文與英語書,在陳平安麵前晃了晃。同學們也一個個笑嘻嘻地走出教室,準備三三兩兩地出去玩耍。

“謝謝陳班長,我剛來校讀寄書不久,還有好多私事沒處理好。真的不好意思,我就不陪你去了。”因為陳平安有自己的打算,準備獨自出去,方便安靜地讀書,自以為效果會更好些。陳尚文同學一笑而過,便與其他同學結伴而去。

“好呀,我不去花果山玩了,還是想去鍛煉身體,如果有願意去打籃球的,就與我一起去吧。”

“你們去馬路上玩嗎?我就不去了,準備去糧站辦點事。”

“我們上了一天課,也該放鬆放鬆一下,準備去金稱市惜字塔下麵看看夫夷河,散散心呀。”

……

你聽,同學們各有各的打算,你一言,我一語,教室裏一時熱鬧起來。但是,這一切與陳平安無關,獨自漫步夫夷河畔,欣賞水天一色的風景,開闊胸境,放飛心情,歡樂不已。

他獨自走著,玩著,看著,背著英語單詞,不知不覺,晚自習鈴響了。同學們斷斷續續地返回學校,他也跟著感覺走,服從鈴聲的指揮,及時返回教室,興奮地參加晚自習。

當大家安安靜靜地學習時,班主任肖老師突然來到教室裏。他五十多歲,身高1米7,濃眉胡須,鼻高耳大,牙齒潔白,並長有一雙慈祥的眼睛,或許體壯肥胖的原因,走起路來發出叭叭的聲音,好像敲擊詩意的鼓點,驚動了正在埋頭學習的同學們。他滿臉笑容地走上講台,環視一周,滿意地點點頭。然後,他慢慢地坐下來,開始宣導有關注意事項。

同學們,晚上好!雖然說開學三天不上算,但是這句話對於我們即將畢業的初三學生來講,就不那麽適合了。所以,我估計有的同學還沒從思想上轉過彎來,或許還回味在通學裏,或許還停留在暑假的歡樂裏,希望大家收起那一套。我們畢竟是初三學生,雖然今天是開學的第三天,但是算是正式上課了。有少數同學還來不及適應,而且有些同學是第一次參加晚自習,當然不熟悉有些規矩,也是可以理解的。既然如此,我希望以前讀過寄書的同學要伸出幫助之手,傳授有關經驗,使其盡快適應之。既然我們是初三學生,我就要對你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上晚自習課時,包括附近鎮上的同學們都要與白天一樣遵守紀律,不要偷懶,不要遲到,不要早退。上課鈴響後,必須按照我的安排表,前後兩排的桌子要靠在一起,每四個同學為一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發放一盞煤油燈,方便大家作業。我特別要提醒大家,要抓緊時間學習,不準大聲喧嘩,就算討論問題,也要輕言細語,以便擁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另外,我會適當安排討論時間,方便大家交流學習,攜手前行,從而提高學習成績。我還希望全班同學畢業時能交上一張滿意的答卷,都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還有啊,請問同學們,有沒有完成我今天布置的作業?有沒有什麽不懂的地方?希望大家積極主動,舉手提問,我好當麵作答。

同學們聽完肖老師的講話,歡呼鼓舞,教室裏響起了連續不斷的掌聲,驚天動地,窗戶震得嗡嗡作響,煤油燈被震得搖搖晃晃,溫柔的秋風彈奏著快樂的琴音,夫夷河吟唱著嘩啦啦的歌曲,白色的牆壁射出喜悅的光芒。接下來,同學們熱情高漲,積極提問,肖老師說逐一作答,教室充滿了**,充滿了歡樂。

陳平安做夢也沒想到,晚自習與白天一樣,不僅可以寫作業,而且可以聽老師講課,當麵解決疑難問題,一舉兩得。這麽說來,他初一、初二全部走通學,豈不是虧大了?顯然,大家經過相互討論與肖老師的講解,疑難問題得到了圓滿的解決,陳平安露出了快樂的笑臉。接著,他在晚自習第一節課完成了當天所有的作業,比起走通學時在家既要做家務又要做作業,輕鬆自如,收獲美滿,興奮不已。

因此,陳平安根據第一節晚自習課(晚自習一般有二節課)的經驗,在第二節課製定了自己的學習計劃。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步,明確每晚要做的事。完成當天未完成的作業,複習當天的功課,預習第二天的課程。

第二步,合理安排學習順序,做到心中有數,即完成作業、進行複習、最後預習。

第三步,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即從什麽時間開始學習什麽,需用多少分鍾,都要有明確的指導方向,以便統籌方法,充分利用晚自習時間,提醒自己不要輸在時間的起跑線上。

第四步,如果白天沒有完成日記,那麽晚上必須要完成,日記日記,天天要記,若是不記,就要忘記。

總而言之,陳平安為了完成自己製定的晚自習計劃,今後務必按部就班,照章執行,學習起來有條不紊。他也沒有忘記小學同桌陳秀秀同學的指導,既要堅持寫日記,又要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從中吸取營養,逐漸提高寫作能力,慢慢養成了業餘寫作的好習慣。

因此,晚自習好像在和自己的時間賽跑一樣,不容易開小差浪費時間了,從而充分地利用晚自習空間,進行更好地學習,徹底掌握所學知識。陳平安還私自認為,製作晚自習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提高學習成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而實現心中的宏偉目標,即考上理想的高中。

所以,晚自習計劃製定好後,收獲頗多,感觸頗深,心裏樂滋滋的,對將來升學充滿了希望,分針跳得真快,幾乎接近下課的時間了。陳平安抬頭望著窗外,樹影婆娑,微風習習,好似清新。此時,教室裏寂靜無聲,心想這個比起在家裏學習,時而要做家務,確實要強得多了,多麽美好的學習環境呀。他滿懷憧憬,升學有望,秋月投來慶賀的目光。

21:00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高高興興地走出教室。陳平安收拾好書籍,跟隨下課大軍,興奮奔向寢室。你瞧,皎潔的月光在向他微笑,閃亮的星星為他鼓勵,陰涼的秋風好像對他說,猴崽,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定要刻苦努力,勤奮學習,將會迎來成功的曙光。

話又說回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雖然陳平安讀寄書省去了過去走通學時來來去去忍受挨餓的麻煩,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但是因為家裏窮,兩個月後爸媽麵對那五塊錢一月的生活費用,好像遇上了棘手的難題,實在沒有辦法解決。因此,他隻好改為吃白餐,即在學校蒸米飯,卻要從家裏帶幹菜。因為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同學們讀書一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所以他每次所帶之菜必須要保證能吃上六天。顯然,無論春夏秋冬,所帶的菜一般為幹菜,比如酸菜、幹蘿卜絲、剁辣椒、南瓜藤幹菜等。然而,令他非常難堪的是,有個別寄書生每每說要分享他的幹菜,他能不給嗎?肯定要給。這樣一來,麻煩事出來了,他所帶之菜還能吃上六天嗎?當然不能。於是,他隻能從省吃節約這個方麵考慮了。他一出生本就瘦小,美其名曰——猴崽,現在倒好,長期過著這種艱苦的生活,造成營養不良,不言而喻,不僅不能正常長高,而且瘦得像隻猴子。

讀寄書第三個月的一天,晚自學時間到了,陳平安樂不可支地走進教室。他所在學習小組人員按照肖老師的安排,立即排好桌凳,準備晚自習。他是有心之人,恰巧發現煤油燈的油量不夠,最多能照明半小時,便主動擔任加油任務,大家露出了稱讚的笑臉。

然而,或許陳平安經驗不足,匆忙取下煤油燈燈罩,隨手橫放於桌麵上。不知燈罩有意跟他作對,還是耍小孩子脾氣,趁機滾動起來,離開桌麵後並做著自由落體運動,直至掉落於地,“嘭”的一聲,炸裂得粉碎。

“哇呀,我的媽耶,嚇死寶寶了。”呂春霞同學尖叫一聲,驚動了前後左右的同學們。大家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得膽戰心驚,慌慌張張的目光聚焦於他,仿佛一把把明晃晃的利劍向他刺來。

陳平安頓時懵了,也嚇得變了臉色,顫抖著身子,隨即低下了頭,心裏一遍遍反問自己,這下闖禍了,怎麽辦?到底怎麽辦?因為肖老師曾經在開學之初說過,不管是那位同學,也不管是什麽理由,損壞學校財物,都要照價賠償的……最後,他坦然承認打碎了燈罩,除照價賠償外,還有別的選擇嗎?他不僅要吸取教訓,而且要保證下不為例,此頁就這樣翻過去了。

不過,陳平安通過一段時間的晚自習,總算有所體會,晚自習是學習當中一個關鍵性的環節。因為老師有時在晚自習時間才布置課外作業,甚至講解課堂作業,可以彌補白天上課的缺失,解決疑難問題,從而增加了知識點,擴大了知識麵。況且,他還可與同學們進行討論,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確實起到了額外的效果。

由此可見,晚自習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比如完成作業,課後複習,課前預習,在學習當中起到了橋梁的作用,不僅承上啟下,鞏固了基礎,而且豐富了知識,不斷地提升自我,從而迎接升學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