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白雲禮佛

如水的月光靜靜地灑在荊記商號後院,把空**的回廊映襯得更加幽深。荊家的下人都已經睡了,隻有白雲的臥室還亮著燈火。“娘,色彩這樣搭配行嗎?”白雲把一個繡花繃子遞給坐在圓桌旁的婆婆,然後站在一旁陪著觀看,身後是簇新的寧波雕花拔步床。這床大得如同一座小房屋,床沿前是稱為“拔步”(又叫踏步、踏板)的小平台,設有雕花柱架、掛落、倚欄、飄簷花罩,上麵有卷篷頂,右邊安放著一隻二鬥二門的小櫥櫃,可以置放花瓶、茶具、燈台;左邊放的是俗稱金櫃的馬桶櫃。後半部才是臥床本體,除了又一道雕花門罩、垂帶、遮枕外,床內還設有擱板,可以置放書籍、點心盒等雜物,更考究的是床的三麵不僅圍有彩繪屏風,而且外圍還有走道,裝飾著精雕細刻的吉字花。俗話說“一世做人,半生在床”,這座富麗堂皇的“小房屋”體現出有錢人家已不僅僅是滿足於有個睡覺的地方,而且刻意追求一個多功能的、私密性強的起居空間供他們享受。

荊太太拿著繡花繃子對著燈光仔細觀看,上麵繡著的鴛鴦戲水圖案栩栩如生,於是笑道:“太好了,比真的還漂亮!”她放下繃子,拉著白雲的手說,“我前世裏積德,修下你這樣心靈手巧的賢惠媳婦,是我兒子的福氣啊,幾時能讓我抱上孫子就更好了!”說著打開圓桌上的包袱,拿出一雙貓貓鞋,“瞧,娘連小人兒的衣服鞋襪都備齊了。”

白雲好奇地接過貓貓鞋欣賞,鞋子做得很精致,既小巧玲瓏又虎頭虎腦,煞是惹人喜愛。荊太太見她愛不釋手,笑眯眯地問:“你和九兒在一起快三個月了,有了吧?”白雲臉一紅,愧疚地把頭一低搖了搖。

“唉,這也怪不得你,九兒三天兩頭不在家,你們夫妻離多聚少。瞧,他這一出去又是將近兩個月,哪有機會懷孩子?等九兒回來,娘再也不讓他出門了。”

“別,您別攔他,他忙的都是正經事。”白雲把頭一抬說。

“正經事也不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啥事都沒有這事大。”說到這裏,荊太太突然想起地唉了一聲,“你看我是不是老糊塗了,把今晚特意來跟你說的事都忘了。”

“什麽事?”

“這話悶在我心裏有些日子了,怕你們讀書人不信這,一直不好對你說。”

“您說,沒事的。”

“娘想早點抱孫子,前些時為這事問過風水先生,他說不孕恐怕與你們的臥室有關係。娘就按他說的看了一下,沒有犯忌的,臥室不陰暗不潮濕,光線蠻好,房門也沒有朝外開,更沒有衝著床,而這床——”荊太太回頭指了指小房屋似的寧波雕花拔步床,“不搖不晃安穩得很,床頭既不靠牆也不朝西,上方平展,沒有橫梁。娘就想,是不是你們睡的位置不對,問你你說是按男左女右睡的,看來不是風水的問題,娘就放心了。”說到這裏,她頓了頓,用近乎討好的語氣說:“毛毛肯定會有的,隻是遲早的事,要是——,能早一點兒就更好。你可能還不曉得,咱這城邊的鳳棲山有個娘娘廟,求子靈得很,廟旁邊呢有個打兒窩,可以預知生男還是生女,咱娘兒倆明天去試一試,好啵?”

白雲對佛教沒興趣,總認為不是出自中土,有舶來品之嫌,加上厭惡那個在尼寺裏待過的武則天和依借佛教勢力作惡的中宗皇後韋氏,羞於談佛論禪,因此不大情願去,但還是說道:“媳婦明天陪娘去一趟。”

“這就好。”荊太太高興地說,又神情忐忑地問,“這不違背你們讀書人家的規矩吧?”

“娘,沒事,儒家也不是不信鬼神,隻是因為不清楚才不說這些事,‘禹入裸國亦為裸’,可以隨俗的。”

荊太太心情愉悅地起身:“有這話,娘就放心了。娶個讀書人家的女兒就是好,通情達理,少操一些心。”

第二天拂曉,白雲和荊太太乘著肩輿,沿著逶迤的山路來到鳳棲山娘娘廟。這座廟的建築形式可謂別開生麵,從山頂俯視,整座廟宇平麵呈葫蘆形,南向,不僅有山門、正殿、後殿和東西配殿,而且街對麵還有一座戲台,是舉辦廟會用的。供奉的送子娘娘是觀世音菩薩,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時人略去“世”字,簡稱觀音,意思是“觀照世間眾生痛苦中稱念觀音名號的悲苦之聲”,在佛教中她僅次於釋迦牟尼,位居各大菩薩之首。

來這裏上香的人很多,大多是婆媳,也有年輕夫妻。白雲好奇地隨著荊太太進了廟,抬眼望去,殿廡門閣都很精麗的正殿裏已聚滿了善男信女,香煙繚繞,燈燭輝煌,以紅黃等色絹布綢緞製作並且繡有圖案的幢、幡、蓋儀仗莊嚴肅穆。大供桌上擺放著燈燭、香花、時果、佳肴、點心,桌前設置有四個法台,台上備有磬、鈸、鈴等法器及經典,兩旁還塑有散財童子和龍女。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間高大的觀音塑像,慈眉善目,神態安詳,手持楊枝淨瓶,懷中抱著娃娃,在頭頂上掛著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送子娘娘”紅布映襯下極具親和力,難怪在佛教中她擁有的信徒是最多影響也最大。白雲靜下心隨荊太太拈香頂禮,準備認真聽一聽被人稱之為師太的那位比丘尼是如何講經說法。

不一會兒,身著黃褐色“海青”的師太帶領兩序尼姑上殿。乍一看,這位師太與大多數五十來歲的鄉村太婆沒有多大區別,黑裏帶黃的臉上布滿皺紋,身上不乏油鹽味。要說不同,就是她穿的那件禮佛的黃褐色衣服不同凡俗,不光是名稱怪,叫“海青”,衣領也怪,稱為“三寶領”,是用三層布覆疊縫製而成,領的前麵中段絎有五十三行藍色線條,叫做“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據《華嚴經·入法界品》說:善財童子最初從文殊菩薩處發菩提心,次第南行,先後向菩薩、佛母、比丘、比丘尼、婆羅門等五十三位善知識參訪請教,並依教奉行,終於獲證善果。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善財童子因此成為佛教中不辭辛苦,虛心求法,廣學多聞的典範。白雲也聽說過這故事,此時身臨其境,好奇心不由得更加強烈,想看一看佛教的講經說法到底是如何匯歸出實相。

尼姑們上殿後各就各位,師太站在觀音左邊,掌壇師站在觀音右邊,其餘的比丘尼都按自己的位置排班站立,手持引磬、魚槌、鉸子、鐺子等組成一支梵唱樂隊。開壇了,維那敲響大磬,率眾唱誦:

門外疏星淡月,壇中炳燭燃香。丹忱敬仰叩彎蒼,鳳輦鸞輿寶幢。恭迎四王帝釋,祥雲護繞齋場。天花瑞彩露堂堂,祈望菩薩早降。

誦畢,木魚三通止靜,鳴磬一聲開靜,掌壇師朗聲念道:

天開皇道建壇場,地湧金蓮大地唱,一念無私周沙界,寸心有感遍十方。

念到這裏,她看了一眼黑壓壓一片低眉順眼的善男信女,語氣緩和地表白宣意:“……心純是法,與法相應,我既如是,佛必哀憐。祈叩洪慈,冥薰加被。”說完,又是鳴磬一下,眾尼敲動木魚、鍾、鼓、磬、鈸、鈴、雲板等法器,唱誦聲又起:

佛慈廣大,感應無差,寂光三昧遍河沙。願不離伽耶,降福齋家,金地湧蓮花!

誦畢,全體三稱聖號:“南無大悲送子娘娘!”又是木魚三通止靜,鳴磬一聲開靜,師太開始講經說法,一口鄂東土話讓白雲聽了感到親切。

……送子娘娘,悲心救苦,不舍眾生,何止在極樂世界,現菩薩身,助佛教化,亦於十方佛前,以菩薩身,大作佛事。釋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現成佛時,送子娘娘亦同時垂跡娑婆,現菩薩身,助佛教化。

眾所周知而又能受持讀誦的大悲咒,是當日世尊駕臨送子娘娘的道場時,送子娘娘於世尊前說的。……送子娘娘說:“世尊:我有大悲陀羅尼咒,今當欲說,為諸眾生而安樂故,除一切病故,得壽命故,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故,成就一切善根故,遠離一切諸怖畏故,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惟願世尊,慈悲聽許……”佛言:‘……汝大慈悲,安樂眾生,欲說神咒,今正是時,宜應速說,如來隨喜,諸佛亦然。’於是說出無量憶劫前,千光王靜如來,授其大悲咒的經過,及授持大悲咒的功德……

聽到這裏,白雲心裏感動,跟著荊太太默禱菩薩保佑。驀地,耳邊響起掌壇師“祝聖”號令,她抬起頭來,見眾人一起隨著掌壇師讚頌:“送子娘娘戒定真香,焚起衝天上,弟子虔誠,熱在金爐上,頃刻紛紜,即遍滿十方,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於是也跟著讚頌,也跟著三呼“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又跟著三稱聖號“南無大悲送子娘娘”。

師太莊嚴地左手豎掌,右手持棓敲著木魚念《大悲咒》:

南無、喝臘夜耶。南無、阿利耶,婆盧揭帝、爍缽臘耶……

白雲聽不懂,但她覺得每一句都是珠圓玉潤,宛轉優美,如音樂一般悅耳,於是眼觀鼻鼻觀心地潛心傾聽,極力領會其中的含意。漸漸的她心中一片空靈,有所意會卻又說不出來,直到師太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她才聽得有點明白。真是梵音如天籟啊,如夢如幻的白雲仿佛看見一朵朵五彩雲霞升起,前景一片光明,頓悟觀音菩薩在注視她,不由地滿心歡喜。果然,隨著師太一句“般羅僧揭帝菩提薩婆訶”結束語,眾人的高聲讚偈道出了她的心聲:

菩薩號圓通,降生七寶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普陀宮。楊柳枝頭甘露灑,普滋法界熏盟。千層頭放神通,光降道場中……

白雲身心舒暢地綻開笑容,虔誠地在供桌上擺上香果供品,拈香跪拜許願,更讓她歡喜的是“博簽”時求得個吉簽,這表示觀音娘娘已願賜子於她。她高興萬分地從婆母手裏接過小衣裳,給觀音娘娘懷中的娃娃穿上,跪在蒲團上納頭就拜,默默地向菩薩禱告,得子後一定奉上油飯、雞、酒以表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