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7

對於父母急於讓他長高這件事情,小念鐸並不十分理解。個子矮一點兒有什麽可怕?我又不傻!不但不傻,而且比大多數人都聰明。他一直為自己有一顆聰明的腦袋而驕傲,向來樂於甚至熱衷於向眾人證明這一點。但換來的,不是同學的景仰與敬佩,而是無端的敵視。當時他並不明白為什麽會這樣。很久以後他才理解:沒有人喜歡比自己聰明的人。於是,他的聰明被忽略了,他的矮被強化了,他遭遇了更多的謾罵與歧視。對於這一切,小念鐸並不十分理解,不理解身高為什麽這樣重要,不理解身邊的人都火急火燎地想要長得更高。順其自然不是更好嗎?他查過資料了,長高的黃金時期——也就是所謂的青春期——有早有晚,於是他一邊抵擋來自各方麵的壓力,一邊暗自期待屬於自己的黃金時期早一點兒到來。

十二歲那年發生的一件事情,徹底改變小念鐸的想法。當時,學生的一周是這樣安排的:在公立學校集中學習兩天(據說主要是培養孩子的集體精神與集體活動的能力),在社區學校分散學習兩天(由各個社區挑選不同職業的人充任老師,通常幾周就會換一個,美其名曰接觸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剩下的三天在量子寰球網上自學(顯然,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上課方式,然而,效果如何,孩子們自己心中最清楚了)。有一天,社區學校提前放學——這是常有的事兒,因為社區學校的老師都不是專職老師,他們既不像公立學校的老師那樣專業,也不像公立學校的老師那樣盡責——小念鐸和小趙並排走在前麵,同班的幾個女生嘰嘰喳喳走在後麵。忽然,一個姓雷的女生猛跑幾步,追了上來。“聽說你喜歡我?”那個叫雷雨的女生瞪著小孔念鐸,似乎想把他吃掉。他漲紅了臉,想要說什麽,卻舌頭僵硬,什麽也沒有說出口。時隔多年,孔念鐸都能感受到當時自己的意外、尷尬,還有無限的屈辱。雷雨接著說:“不準你喜歡我,你這個矮子。”說完,她咯咯咯地跑回後邊的女生隊伍之中。那邊陸續飄來“矮冬瓜”“樹樁子”“小板凳”“矮騾子”“武大郎九世”等詞語。小念鐸知道她們在玩遊戲。然而,問題在於,他真的喜歡雷雨。這是他的秘密。

小趙伸出手臂,摟住他的肩膀,姿勢十分誇張。“不準你喜歡我,你這個矮子。”他模仿著雷雨的腔調,然後放肆地大笑,笑得眼淚都出來了。他是小念鐸唯一的朋友,小念鐸的秘密,他知道得一清二楚。同樣,對於怎樣以開玩笑為名在小念鐸的傷口上撒鹽,使他更為難受,他也是輕車熟路。

當天晚上,小念鐸向父母提出,要去做“增高”手術。對小孔念鐸的提議,母親很高興,念叨著“念鐸終於懂事了”之類的話,父親也很興奮,因為展示他本事的時候到了。美容中心規定,增高手術必須是年滿十八歲的成人才能進行,而小念鐸隻有十二歲。父親上下打點,最終以“車禍造成雙下肢粉碎性骨折需要進行雙下肢塑形”的名義,把十二歲的小念鐸送進了美容中心的手術室。很久以後,小念鐸都還記得那個時候父親臉上的驕傲:“瞧,我辦成了別人辦不到的事!我本事大吧!”

通俗地講,人高,就是腿長。增高手術就是以膝蓋為中心,將膝蓋兩端的骨頭和肌肉連同裏邊的血管和神經敲碎,再插入事先準備好的人工合成肢體(有5、10、15、20厘米四種長度可以選),與原來的腿連接在一起。等插入部分與身體長成一塊兒了,可以自由活動,人也就長高了。為使身體看上去協調,兩支手臂和脖子的長度也會做相應的調整。用廣告上的話來講:“一次手術,終生受益”。當然,廣告與事實的差距有多大,需要小念鐸用一生來查找。

具體要增加多少呢?考慮到小念鐸才十二歲,還處於青春期中,身體還會繼續發育,美容師建議增高5厘米,而父親覺得,既然“要挨上一刀,隻增加5厘米就太虧了,至少10厘米吧。越高越好,不是嗎”。當時,不管是5厘米,還是10厘米,小念鐸都沒有什麽概念,隻能任由父親做主。於是,父親就愉快地做出了決定。

手術3小時,術後恢複2周。當小念鐸第一次重新使用雙腿直立行走時,因為忽然增加的高度,整個世界呈現出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差點讓他一個趔趄,摔倒在地上。七百萬年前,森林古猿從樹上下來,第一次嚐試隻用後肢行走,大概也會是同樣的感受吧,他不無嘲笑地想。美容師對他和他的父親說:“手術非常成功,比別的手術好得多。現代科技,就是發達。”父親搓著手回答:“對,對。”

然後是在美容中心進行2周的恢複性訓練。這訓練看似簡單,卻可以用艱苦卓絕來形容。奇怪的是,事先並沒有人告訴小念鐸,有恢複性訓練這個東西的存在。所幸,小念鐸意誌還比較堅定。聰明的腦袋之外,他也一直認為自己有著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那麽眼前這個恢複性訓練不過是又一個考驗意誌的機會,他這樣想著,像個一歲小孩一樣,在運動器械上蹣跚而行。

總之,經過一番前所未有的折騰之後,小念鐸離開美容中心,回到家裏,繼續上學。到學校的時候,小趙率先來迎接,照例是誇張的表情與動作:“啊,武大郎九世,你真的長高啦!稀罕,稀罕!我都要跳起來才能打到你的肩膀了!”小念鐸很高興,看著以前需要仰望,現在卻需要低頭才能看見了小趙的額頭,滿意地笑了笑。在美容中心吃的那些苦總算沒有白吃,他想。

小趙湊近小念鐸,神神秘秘地說:“在你離開學校的這段時間裏,班上發生了很多事情。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你想先聽哪一個?”

“壞消息。”

“雷雨走了。全家移民火星。”

這消息猶如晴天霹靂,小念鐸張張嘴,囁嚅道:“這不可能!”

小趙自顧自地往下說:“好消息也是雷雨走了,全家移民火星,永遠不會回地球了。哈哈哈。夠意外吧。”

十二歲的孔念鐸在小趙離開之後,在原地僵立了很久。那是他第一次見識命運促狹詭異、難以捉摸的麵容。

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身高“暴漲”了10厘米之後,“矮冬瓜”、“武大郎九世”、“三寸釘”、“中子星生物”、“小不點兒”等綽號煙消雲散了,不過新的綽號又開始在同學們嘴邊滋生流傳:“高人”、“牙簽”、“揠苗助長”、“中子星棄兒”、“變種武大郎”、“弗蘭肯斯坦”,諸如此類。對於最後一個,小念鐸曾經告訴過同學們,弗蘭肯斯坦是那個教授的名字,不是指那個怪物,但同學們說:我們就是說你是教授啊,你這麽聰明,將來肯定是要去製造怪物。小念鐸也就無話可說了,就像以前個子矮小的時候一樣。

就綽號一事,小念鐸曾經向公立學校的老師尋求幫助。老師對他說:“凡事多從自身找原因。為什麽他們會給你取綽號而不是別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綽號,為什麽你會特別苦惱?你有沒有想過,發生這一切的最根本性的原因是什麽?”沒有哪一個問題小念鐸能夠回答,隻能在老師的批評聲裏,悻悻然地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