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八號儲藏間裏眾多關於雲端起義的資料並不像楊帆想象的那麽直觀。後代的評價、研究資料及文學作品與當時的原始記載混放在一起。楊帆和林靜無法查找計算機上的書目,也沒有一個參考指南,兩人被難住了。

“你肯定地宮的資料會在這裏嗎?”林靜問。

“我也不知道。但既然雲端的資料都在這裏,我們隻能在這裏麵尋找。”

“好,隻要你認為在這裏麵,那就開始。”說著,她往左走,楊帆往右走。

兩人頭與頭碰在一起

“嘩啦”一聲,幾隻箱子敞開來,堵住了去路。放在上麵的是真正的雜物箱,手套、口罩、鉗子、扳手、螺絲、釘子等,倒了一地。

下麵的兩隻箱子裏卻仍是資料,看起來是一些沒來得及整理的原始文物類物件。其中有一個黃色皮質包裹,上麵張貼著一張發黃的標簽:

雲端地宮資料

林靜在他身邊蹲下來,兩人一起用力拉。那個箱子整個地被拉出來。他們將整個箱子一起抬到儲藏室外,在走廊的一塊空地裏攤開來。

“還沒拆封?”林靜抱起那個黃色包裹,似乎很驚訝。

“不知是從哪裏找到,然後包好送過來的。”楊帆說,“這也說明研究雲端起義的專家太少了,沒人對這個包裹感興趣。”

“打開吧!”

楊帆根本就不需要催促。冷航交代的事項眼看著就能完成,而且時間有限,空氣稀薄,他不想磨蹭。他從雜物箱裏拿出剪刀,剪開包裝的皮麵,掀開來。裏麵是一隻黑色的帆布袋。布袋沒用膠帶封口,打開後,又用報紙包裹著。

“我以為是什麽寶物。”林靜說,“這個看起來像鄉下人送給來客的幾塊豆腐幹。”

“跟我來。”楊帆說。他像托著一件神聖的祭品般把報紙方塊托在胸前,走到檔案室門口的閱卷桌前。

楊帆將方塊放在桌上解開封口,林靜則站在了一旁。他把一個檔案管理員的工作盤翻了個遍,找到氈墊鉗,檔案員把這稱作指鈸——也就是特大號的鑷子,握手的兩端為平的小圓盤。楊帆越來越激動,真怕馬上會醒過來,發現堆在自己麵前的隻是一堆破布片。

他深吸一口氣,打開方塊,那戴著棉手套的手指哆嗦著捏著鑷子伸了進去。

“別緊張。”林靜說,“那是一堆紙,不是定時炸彈。”

楊帆將鑷子挨著一遝文件紙邊緣塞進去,非常仔細地保持用力均衡,然後,他不是將文件拖出來,而是夾住文件使之不與包裝紙接觸,慢慢去掉包裝紙——這是檔案管理員的操作方法,為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小對資料的扭轉。楊帆一直屏住氣,直到拿掉外包裹的紙,並且把桌下的檢測暗燈打開後,才又開始呼吸。

在玻璃桌麵下射出來的燈光映射下,林靜此時看上去像個幽靈。

“都是些破紙片,”林靜皺著眉頭說,話音裏充滿了鄙視,“還有些小布條。”

楊帆點點頭。他們麵前的這疊文件稿看上去就像是檔案館或圖書館的廢紙簍裏倒出來,不經清理,便紮在一起的垃圾。楊帆看到,最上麵的那張是發黃、發黑甚至發枯的牛皮紙,上麵有一行古體的隸書:

雲端王朝地宮圖冊

此時此刻,楊帆忘記了這狹小局促的檔案,忘記了他的精疲力竭。他隻是瞠目結舌地看著。與曆史的親密接觸總讓他滿懷敬畏,目瞪口呆……就像看到最偉大的曆史足跡一樣。

這陳舊破損的牛皮紙讓楊帆毫不懷疑它的年代和真實性,除了褪色在所難免,文件保存得相當完好。顏色有點兒發黑,紙張有的地方有點兒裂了,有的地方有點兒黏,但總的來說……保存得好極了。

他審視著封麵上華美的手寫體,由於空氣幹燥,長時間用眼,他的視線有點兒模糊。

林靜沉默不語。

“將那把小鑷子給我。”楊帆指著桌子側麵一個盛滿不鏽鋼檔案整理工具的盤子對身旁的林靜說道。

她拿起兩把鑷子,其中一把遞給楊帆。楊帆把鑷子握在手裏,覺得很輕巧,好用。他用手抹了一下臉,幹燥的空氣讓臉火辣辣的。

接著,他小心翼翼地將鑷子貼著封麵背麵塞進去,然後抬起鑷子,翻開了封麵。

因為紙質很脆,每夾一頁都需要萬分小心,隻能一人夾,一人讀。

書的第一頁是手寫的,那種極小的行草字體,是明朝的印刷文本式樣,筆畫直線化,呈現出硬朗的風格。但因年代久遠,讓人一時難以閱讀。冷航立即注意到了這一頁既沒有圖形也沒有數字,是一篇解說性文章。

“大概是建築說明一類。”林靜把第一頁標題用白話說出來。她掃了一眼文章。“嗯,是說為什麽要建地宮,地宮的用途。不過,是個讀古書的人寫的,有些話一時難以讀懂。”

“別管它。”楊帆說,“先看下去,主要是找圖案。”他用鑷子翻開下一頁,又是純文字性的篇章,沒有符號和圖形。楊帆戴著手套的手滿是汗水。

“介紹內部通風。”她說,“沒有圖形,沒有構圖說明。”

楊帆又翻開一頁,也沒有。他差不多翻了二十多頁,沒有,沒有,都沒有圖形。

楊帆覺得翻書的手越來越沉重,幾乎夾不起書頁來,他的希望越來越渺茫。這一疊破紙片越翻越薄。

“這兒什麽都沒有,”林靜說,“雖然說是介紹地宮,卻與地宮結構沒有關係。都在說為什麽要建,建些什麽,但沒有說建了些什麽,內部結構怎樣。”

楊帆翻到最後一頁歎了口氣,跟前麵的一樣,還是一篇說明文章。

“一堆很有曆史價值的史料。”林靜皺著眉頭反諷道。

楊帆點點頭。

“古人真會瞎扯!”林靜說,“四五百字可說清的事,寫了一本書。”

瞎扯!楊帆想。玻璃上映出他的影子,仿佛在嘲笑他似的。“這裏麵一定有什麽東西,”嘶啞的聲音裏流露出的自信讓他自己都感到吃驚,“這明明白白地標示是地宮說明,它不可能隻解說建築原因。”

“也許還有一本專門記載建築結構圖形的書。”

楊帆低頭瞪著她。

“就算在這本裏,”她說,“為什麽沒有圖形,為什麽沒有結構說明?”

“也許古人喜歡用純文字說明。”楊帆說,“剛才翻得快,你沒看清?”

“我是一目十行,可——”

“一目十行,還不掛一漏萬嗎?”楊帆不想就此認輸。

“就你行?那你來讀,我來翻。”

楊帆把鑷子遞給林靜。翻過一次的紙張,比第一次好翻些,卻需要更加小心。

“這是全手寫的書,對圖形的表達,肯定是文字描述,而不是畫麵。因為這裏涉及一個比例尺的問題。”

“嗯,也對。”

“不過,要把這本書都讀完,得花很多時間呢!”

“我們現在缺的就是時間。”林靜說,“不過……”

“怎麽啦?”

“我感覺想吐。”

楊帆無疑也感覺到了。這裏的空氣質量太差了,氧氣含量越來越低。他明白他們得抓緊。檔案中的謎對他來說一點兒都不新鮮,但他常常需要稍微多點兒時間來解決。楊帆二話不說,埋頭開始閱讀那遝資料。

但願能找到預想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