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耶律罨撒葛、耶律喜隱謀逆

遼景宗因遼穆宗被殺而奪得帝位,但自遼世宗以來持續不斷的宗室貴族謀反事件,至此仍時有發生,那些自以為有做皇帝資格的皇族貴戚,亦並不因為君臣名分已定而收手,依舊或公然或隱秘地進行著篡位的謀劃,其中以皇室近親罨撒葛為始。

罨撒葛亦寫作“阿缽撒葛裏”,為遼太宗次子、遼穆宗之弟,亦為蕭皇後之母舅,生於天顯九年(934年)十二月,會同二年(939年)三月與其兄一同封王,號太平王。遼世宗繼位後,為減少遼太宗一係宗王的敵意,故視罨撒葛等人為昆弟。此後,察割叛謀,殺遼世宗,執百官家屬以脅迫前來討伐的遼穆宗等人,罨撒葛亦被執。當時林牙耶律敵獵設計取得察割同意,與罨撒葛一起來見遼穆宗,並獻策誘殺察割,討平叛亂。因此,遼穆宗稱帝以後,便委罨撒葛以國政,但罨撒葛見遼穆宗怠於政務,即起謀亂之心。應曆三年(953年)十月,李胡之子耶律宛、郎君嵇幹、敵烈謀反一事被察覺,遼穆宗追究此事,牽連到太平王罨撒葛、林牙華割、郎君新羅等,都被捕下獄。次年正月,華割、嵇幹等被誅,當年擁立遼世宗之功臣、此時不被重用的耶律安摶也因牽連被抓,並死於獄中,罨撒葛雖作為天子親弟而未被加死罪,但仍遭流放西北邊地的懲處。據《遼史·方技傳》載,罨撒葛曾在起事前向司天魏璘卜問“僭立事”,結果魏璘亦被流放到烏古部。據說魏璘的占卜甚是靈驗,有一日,烏古節度使召魏璘,正遇到有人獻來兩條大鯉魚,在草原深處,大鯉魚可是珍物,於是那節度使便戲問道:“君卜一卜此魚何時得食?”魏璘過了許久才答道:“公與吾不出今日皆有不測之禍,如何有餘暇食魚?”節度使一聽,趕忙命令下人烹魚,但還未來得及吃,恰好敵寇殺來,兩人皆遇害。不過,罨撒葛畢竟是天子至親,故多年後還是被放歸京城。應曆十九年(969年)二月,遼穆宗被弑,遼景宗即位,但於三月即發生了罨撒葛亡入沙沱,而夷離畢粘木袞以“陰附”罨撒葛被誅事件。夷離畢為契丹官名,相當於宋朝的參知政事,即副宰相。這夷離畢粘木袞也當為遼穆宗的親信大臣,因此推知在遼穆宗遇弑時,粘木袞可能欲擁戴罨撒葛以皇弟之資格繼承帝位,隻因後下手遭殃,被遼景宗迅速控製了大局而失敗,罨撒葛隻得逃亡避禍,而粘木袞被誅。遼景宗登基以後,為盡快穩定政局,並未一味殺人立威,僅促使逃亡在外的罨撒葛入宮朝見新天子謝罪,自然得到了遼景宗的寬恕,並隨即被晉封為齊王。罨撒葛的低頭,使遼景宗渡過了即位以後的第一個難關。為進而籠絡罨撒葛,遼景宗還將蕭皇後的大姐嫁給了他。保寧四年(972年)初,罨撒葛病死,享年38歲。罨撒葛被追冊為皇太叔,諡欽靖,可見遼景宗還是承認他的嗣位資格的。但整部《遼史》未為罨撒葛立傳,也可視作遼景宗之後的遼帝對他的懲罰。

保寧三年(971年)四月,發生了遼世宗之妃啜裏與蒲哥的“厭魅”之事。所謂厭魅,是古代害人巫術之一種,一般指皇宮內的後妃、宮女用巫術來詛咒皇帝、皇後死亡之事。因此,啜裏、蒲哥皆被賜死。從《遼史》記載數日後,遼景宗“祠木葉山,行再生禮”之舉看,當時啜裏、蒲哥“厭魅”之事,給遼景宗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威脅。

保寧八年(976年)七月,遼景宗的異母弟、寧王隻沒之妻安隻因為製造鴆毒而被誅,隻沒也遭奪爵除名的處罰,被流放到烏古部。由於隻沒是與南院樞密使高勳等人同時遭除名的,故其罪名應該不僅是其妻子製造鴆毒這麽簡單,實與權力鬥爭相關。此後,遼聖宗即位,當國的蕭太後看到隻沒所撰寫的《放鶴詩》,便將他放回,並複爵寧王。

由於遼穆宗時謀反事件頻出,殺戮至重,所以人心思定,故遼景宗時期的謀逆之事,但較前朝明顯減少。而宋王耶律喜隱的被廢、被殺,實為遼景宗後期影響較大的謀反事件。

耶律喜隱字完德,為遼太祖第三子李胡的長子,容貌雄偉,善騎射,被封為趙王。遼世宗初即位,不甘失敗的李胡與述律太後“謀廢立”,為人所告,被囚禁在祖州。遼穆宗應曆十年(960年)十月,喜隱參與謀反,牽連到李胡,一起被囚,李胡死於獄中,喜隱因此被遼穆宗釋放。沒過多久,喜隱再次卷入謀反之事,下獄。數年後,喜隱聞遼景宗即位,大赦天下,即在獄中自去械鎖,求見新天子自辯無罪。遼景宗見喜隱如此藐視自己,大怒道:“汝罪人,何得擅離囚禁之所!”即令誅殺看守喜隱的官吏,再將喜隱置於獄中。一個多月後,已基本控製局麵的遼景宗才放了喜隱,並改封喜隱為宋王,其弟耶律宛被封為衛王;天子還將蕭皇後的二姐嫁給了喜隱,以為籠絡之策。但喜隱為人輕佻,無恒誌,小有得誌即驕。遼景宗有一次召見喜隱,喜隱不按時來見,遼景宗怒,加以鞭責,喜隱自以為是當今天子之叔父,卻遭如此屈辱,由是憤怨謀亂。保寧六年(974年)四月,喜隱謀反被廢,門合門使酌古之子海裏因告發有功,官拜隴州防禦使。保寧九年(977年),遼景宗再次召還喜隱,喜隱來朝,正好看見遼廷給北漢皇帝劉繼元的國書,認為北漢皇帝稱遼景宗為叔祖,而此國書中辭意卑遜,“恐虧國體”,即加以進諫,遼景宗接受了他的意見,並認為邊防急需用人,便於六月授任喜隱為西南麵招討使,稍見進用。乾亨二年(980年)六月,喜隱複謀反叛,遼景宗命令在祖州內建築土城,將喜隱的手足戴上械鎖,囚禁其內,嚴加看守。乾亨三年(981年)五月,留守上京的漢軍二百餘人作亂。這部分漢軍原是宋朝軍人,在與遼軍作戰時兵敗而降,遼人將其組成漢軍,戍守上京。當時這些漢軍打算從祖州城內救出喜隱,立他為帝,然後與遼景宗相抗。但由於祖州城牆堅固無法攻入,亂軍便擁立喜隱之子留禮壽,不過人寡勢弱的漢軍隨即遭到遼上京留守除室的鎮壓,留禮壽被擒,於七月被誅;次年七月,遼景宗又遣使賜喜隱死。

喜隱死後兩個月,遼景宗也因病去世。雖然《遼史·宗室傳》稱“李胡以下,宗王反側,無代無之,遼之內難,與國始終”,但在耶律喜隱之後的遼聖宗時期,宗王謀叛事件卻大為減少,此當然與遼代中期皇權的強化密切有關,但亦與遼景宗及其後的蕭太後不專以殺戮立威的做法相關,使得遼朝內部甚為激化的各類矛盾得以緩解,從而為遼聖宗時期形成遼代之盛世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