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遼太宗

蕭燕燕的外祖父即遼太宗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字德謹,契丹名堯骨,生於唐天複二年(902年)。傳說耶律德光出生時神光異常,狩獵者連獲白鹿、白鷹,時人皆以為是尊貴征兆。等到他長大後,相貌堂堂而性格寬大仁厚,多得人譽,甚受父皇遼太祖的器重,故軍國之務多所谘決。天讚元年(922年),遼太祖任命耶律德光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領六軍向南略地。耶律德光抄掠薊北,攻下平州,破降箭笴山胡遜奚人;隨後又率兵南攻鎮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屬河北),守軍皆堅壁龜守而不敢出戰。天讚三年(925年),耶律德光從遼太祖北伐、西征,擊破阻卜、於厥裏諸部,定黨項,取回鶻單於城(今蒙古國哈喇八喇哈孫)等,所在有功。次年,耶律德光又從遼太祖東征渤海,與諸將圍攻渤海忽汗城,迫使渤海王出降;五月,又率兵討平降而複叛的渤海南海、定理二府。天顯二年(927年)十一月,在其母述律後的全力支持下,耶律德光力壓其兄皇太子耶律倍,被推舉為皇位繼承人,行柴冊禮即位,號嗣聖皇帝,是為遼太宗。

遼太宗繼承皇位後,為顯示其繼承遼太祖遺誌,故繼位後未曾按封建王朝之慣例改換年號,仍然沿用天顯年號,同時一麵繼續完善契丹政權製度,鞏固其統治;一麵又繼續對外四出征伐,擴張其疆土。

由於耶律倍對失去皇位甚為不滿,契丹貴族中也意見不一,而耶律倍治下的東丹國轄有原渤海國大片領土,物產豐富,有相當之獨立性,可自建國號、年號,宰相以下百官可自行除授,有權直接遣使與周邊其他政權交往,成為耶律倍借以抗衡遼太宗的重要砝碼,所以遼太宗對此加意防範。他即位之初,即著手鞏固自己的權位,“閱近侍班局”,“閱旗鼓、客省諸局官屬”,“閱北剋兵籍”,“閱南剋兵籍”,“閱皮室、拽剌、墨離三軍”等,強化對諸軍的控製。天顯三年(928年),遼太宗一麵屢屢“幸人皇王第”以示安撫,一麵於年底趁耶律倍留居皇都之機,采納東丹國相耶律羽之的建議,遷東丹之民以居東平,並升東平為南京,在防範渤海民眾為亂的同時,亦削弱了耶律倍的勢力。此後,不堪忍受的東丹王耶律倍浮海投奔中原後唐政權。遼太宗為掩飾自己逼走親兄的惡名,決定仍讓留在契丹的東丹王妃即耶律倍之妻主東丹國事,但隨即於南京設置中台省,以強化遼廷對東丹國事務的直接幹預,從而基本消除了來自東丹王耶律倍的威脅。

在穩固內部的同時,遼太宗積極向南拓展勢力。契丹自建國以來,乘中原戰亂,北邊無備,遂不斷蠶食沿邊郡縣,擄掠大批漢人與財物。遼太宗也采用遼太祖慣用的手段,即應中原某割據勢力之邀,出兵援助一方以與另一方對抗,以收取最大之利益。天顯三年(928年)三月,遼太宗即位未及半年,後唐義武軍節度使王都因無視朝廷,而遭到後唐明宗發令討伐,王都遂向契丹求援,遼太宗立即抓住這一機會,命奚禿裏(相當於“太尉”)鐵剌率軍前往援救,並陸續派兵增援。但因後唐明宗在位期間,統治比較穩定,軍力頗強,故契丹軍馬未遂所願,屢屢失利,兵士戰死和被俘者數千人,將領被俘數十人。十一月,遼太宗親率大軍進攻後唐以報敗軍之恥,但仍未有好的結果,隻得與後唐通和,班師而回,伺機而動。

形勢的發展,果然給遼太宗提供了進入中原的良機。數年後,後唐明宗死,其養子李從珂發動兵變,自立為帝,使後唐陷入內亂。後唐河東帥石敬瑭、幽州帥趙德鈞皆欲借契丹兵馬奪取後唐政權,各自遣使者來求援。石敬瑭的條件是:事成之日,稱臣於契丹,以父禮事遼太宗,並割盧龍一道及雁門以北諸州郡給契丹,每年貢帛三十萬匹。遼太宗得知後,喜出望外,答應“傾國赴援”。但由於此前多次南下作戰失敗,不少契丹貴族反對用兵中原,其中述律太後更是持否定態度。於是遼太宗借神道立教,對述律太後言:“吾嚐夢石郎召我,而其使者果至,豈非天意耶?”述律太後便召巫師來卜吉凶,巫師言“吉”,契丹人信薩滿,敬天神,述律太後隻得同意出兵。天顯十一年(936年,後唐清泰三年)九月,遼太宗親率十萬騎兵入雁門(今山西代縣)赴援,一戰全殲圍攻太原城(今山西太原西南)的後唐軍隊。遼太宗封石敬瑭為晉王,並宣稱自己“三千裏舉兵而來,一戰而勝,實為天意也”,答應立石敬瑭為“兒皇帝”。十一月十二日,遼太宗正式冊立石敬瑭為晉帝,建立晉國(史稱後晉),並定契丹與後晉為“父子之邦”,即石敬瑭要尊稱比他小十歲的遼太宗為“父皇帝”。不久,後唐將帥楊光遠、趙德鈞、趙延壽等紛紛投降,契丹兵會同晉軍南入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後唐亡。十二月,遼太宗自太原引兵北歸。

會同元年(938年,後晉天福三年)十一月,“兒皇帝”石敬瑭遣使奉表上尊號:述律太後為“廣德至仁昭烈崇簡應天皇太後”,遼太宗為“睿文神武法天啟運明德章信至道廣敬昭孝嗣聖皇帝”;並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這燕雲十六州又名幽薊十六州,即幽、薊(今天津薊縣)、瀛(今河北河間)、莫(今河北任丘北)、涿(今屬河北)、檀(今北京密雲)、順(今北京順義)、新(今河北涿鹿)、媯(今河北懷來東南)、儒(今北京延慶)、武(今河北宣化)、雲(今山西大同)、應(今山西應縣)、寰(今山西朔州東北)、朔(今屬山西)、蔚州(今河北蔚縣西南),其轄地以今北京市、山西大同市為中心,東界至河北遵化,北逾長城,西至山西神池、繁峙、寧武地區,南至河北保定、河間一帶。由於燕雲十六州作為中原地區的北大門,其為契丹所占,使整個華北平原門戶洞開,無險可守;而契丹不僅擴大了疆域,其勢力得以伸入華北平原,而且從此還可以此為南下之據點,在戰略上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因此,遼太宗得到這十六州後,即以此為契機,對契丹統治製度作出了相當大的調整,以適應形勢的發展。

燕雲地區歸入契丹是遼朝曆史上一件重大事件,對契丹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麵的發展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遼太宗自即位後一直沿用遼太祖的天顯年號,但接受後晉所上的尊號及正式奉獻燕雲十六州後,即改當年為會同元年,以誌紀念、慶賀。

詔令定都城皇都為上京臨潢府,升幽州為南京,改原南京為東京遼陽府,合稱三京;改新州為奉聖州,武州為歸化州。上京居於契丹各遊牧部落之中,而南京、東京並列為兩大地區行政中心,主要治理當地漢人與渤海人,尤其是作為契丹政權在華北的政治中心,其地方長官即南京留守大體皆由皇族或權貴重臣出任。三京的設立,為日後遼朝分境內疆域為“五道”奠定了基礎。

升治理遊牧部落民為北、南二院及乙室夷離堇為王;以主簿為令,以令為刺史,刺史為節度使,二部梯裏已為司徒,達剌幹為副使,麻都不為縣令,縣達剌幹為馬步;置宣徽、門合門使,控鶴、客省諸機構,禦史大夫、中丞、侍禦、判官、文班牙署、諸宮院世燭,馬群、遙輦世燭諸職,以南北府、國舅帳郎君官為敞史,諸部宰相、節度使帳為司空,二室韋闥林為仆射,鷹房、監冶等局官長為詳穩等。為適應統治燕雲漢人地區的需要,遼太宗參用漢製以局部調整官製,將管理漢人的機構擴展為南麵官,因其俗而治,最終發展成為甚具特色的契丹北、南麵官製。而遼太宗將北、南二院和乙室部首領由夷離堇改為大王,以提高北、南二府和乙室部地位。遼太祖時期,為籠絡歸附的奚族貴族,曾設奚王以統領奚人各部,後奚王也為蕭姓,與耶律氏通婚。遼太宗還以皇太後父族及母前夫之族二帳並為國舅,置尚父統領。由此使得作為契丹權力核心部族,皇族為長官的北、南二院,與耶律氏所在的迭剌部關係密切的乙室部,二國舅帳,奚王府,相互之間互為製約,即以二院皇族設王府以抗衡二國舅帳,乙室部建王府可牽製奚王,有利於契丹皇帝對契丹內部各強勢力量的控製,而集權於上。

會同五年(942年,後晉天福七年)五月,石敬瑭去世,後晉少帝即位,反對向契丹稱臣的大臣當政,於是後晉對契丹的態度有所變化,上表隻稱孫皇帝而不稱臣,引起遼太宗的不滿,雙方戰事重起,互有勝負。會同八年(945年,後晉開運二年),遼太宗親征,被晉軍殺得大敗而歸。次年八月,遼太宗再次禦駕親征,與後晉軍隊夾滹沱河對陣。晉帥杜重威懼敵不戰,契丹分兵合圍,斷其糧道,晉軍糧盡援絕,陷入困境。十二月初,遼太宗以杜重威當傀儡皇帝為誘餌,誘使杜重威率晉軍二十萬眾不戰而降。遼軍長驅南下,占領後晉都城東京開封(今屬河南),後晉少帝奉表迎降,後晉亡。

會同十年(947年)正月初一,遼太宗用中原皇帝的儀仗進入開封城,在崇元殿改穿漢族天子的冠服,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自遼太祖到遼太宗,皆有直接統治中原的意圖,今百戰取之,當然就以中原皇帝自居:“詔晉文武群僚,一切如故;朝廷製度,並用漢禮。”並任用漢臣張礪為宰相,後晉降臣李崧為樞密使、馮道為太傅,於是後晉藩鎮大臣爭相上表“稱臣”。二月初一,遼太宗改契丹國號為“大遼”,改年號為“大同”,升河北鎮州為中京,以滅晉功臣趙延壽為中京留守,打算久居中原。

但是,契丹傳統習俗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中改變。遼太宗一麵撫諭中原百姓曰:“我亦人也,汝曹勿懼,會當使汝曹蘇息。”並宣稱“自今不修甲兵,不市戰馬,輕賦省役,天下太平矣”。但其所推行的卻是野蠻的掠奪政策,故激起中原百姓的激烈反抗。契丹兵初入開封城,即肆意殺掠,大臣張礪諫勸道:“今大遼始得中原,宜以漢臣治之,不可專用國人(此指契丹人)及左右近習。如若政令乖失,則人心不服,雖得之亦將失之。”但遼太宗不聽,並以犒賞將士為名,搜括諸城士民錢財,“自將相以下皆不免”,不從者嚴刑相逼,民不聊生。由於契丹軍隊無輜重糧餉,所到之處,縱兵馬四出擄掠,稱之為“打草穀”,使得開封四周數百裏間,丁壯斃於鋒刃,老弱委於溝壑,於是民心盡失,內外憤怒,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多者數萬人,少者不下百千,攻殺遼太宗派往各州縣的官員。二月間,原處觀望之中的後晉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趁機在太原自立為帝,建立後漢政權,與遼相抗,於是已臣服契丹的中原州縣又紛紛歸附劉知遠。麵對漢地軍民的反抗,遼太宗無力穩定其在中原的統治,隻得無奈地發出了“我不知中國(中原)之人難製如此”的感歎。為免於被紛紛起兵反抗的中原百姓斷絕歸路,深感力不從心的遼太宗不禁眷戀起北國遊牧生活,遂將在中原搜括來的財物等北送契丹故鄉,於四月初一任命國舅蕭翰為宣武軍節度使,留守開封,全權負責中原軍政事務,然後率部屬及後晉降臣倉皇北撤。

是月下旬,遼太宗在回軍途中病死於欒城(今屬河北)殺狐林,享年46歲。這殺狐林當作殺胡林,因中原人稱契丹人為胡人。又遼太宗病死歸途,時當炎夏,為保存屍體,其左右侍從便采用草原傳統方法,剖開遼太宗的腹部,內實食鹽數鬥,然後載之北去;當時中原人戲稱之為“帝羓”。所謂羓,是指經過加工的大塊幹肉。因中原人與契丹人對敵,故有意將經過防腐處理的遼太宗屍體稱作“帝羓”,以為調侃。有傳說稱,在遼太宗在欒城得病之日,遼上京西麵八十裏鳳山山中,有一獵人看見遼太宗乘白馬追逐一隻白狐,一箭射殺之。那獵人很驚訝,因為皇帝南征未還,怎會在此?忽然間已失去皇帝的蹤影,隻留下死狐與箭在地。不久,凶訊傳來,驗證其箭,正是遼太宗所禦用之箭,而遼太宗身邊箭囊中已失一箭。於是契丹人在此地建立祀堂,內塑白狐,上供禦箭,名之曰白狐堂。此後在堂側建立遼太宗陵,名懷陵,並建懷州以主祭祀。這當然出於附會,但為神化其事,九月中,遼太宗即被葬於此地。遼聖宗統和時,上遼太宗諡號曰孝武皇帝,遼興宗時增諡曰孝武惠文皇帝。

遼太宗死於途中,使得鎮守中原的蕭翰等遼軍將士軍心動搖,紛紛擅自北歸。後漢兵馬趁機自太原揮師南下,進入開封,先前被遼軍占領的原後晉州縣,除易州(今屬河北)外,盡為後漢占有,遼太宗統治中原的願望終成鏡花水月。因遼太宗南下中原遭到慘敗,且自己身死異鄉,故有鑒於此,此後遼朝皇帝雖然仍與中原政權作戰,不斷出兵南侵,但卻以劫掠財物與俘掠中原百姓為奴隸的“捉生”為主,再無為中原之主的雄心了。

對於南下中原失敗的原因,遼太宗於北撤途中反省、總結說:“我此行有三失:縱兵擄掠糧草,一失也;括民私財,二失也;不早遣諸節度使還鎮,三失也。”其前二失,是指不該在漢地強行實施落後的草原擄掠行為,第三失是說不該不用後晉降將降臣去維持原有的統治秩序。中原軍民的抗遼行動,抵製了遼太宗欲在中原地區推行野蠻統治的企圖。因此,遼太宗自失敗中得來的教訓是:“推心庶僚、和協軍情、撫綏百姓。”其關鍵在於用漢臣治理漢民,保持漢地原有的封建製度,如此才能維護契丹貴族的統治穩定。但天不予其時,病死歸途,而未能將其經多年征戰與認真思索總結出來的治國方針付諸實施。不過此後遼朝用“因俗而治”的政策統治燕雲地區,顯然與此關係甚大。

遼太宗的皇後蕭溫為述律太後之弟蕭室魯之女,即遼太宗的表妹,但由於室魯之妻質古為述律太後之女,即遼太宗的姊妹,如此則蕭溫又為遼太宗的親外甥女,二人實屬甥舅相配。蕭皇後死於天顯十年(935年)正月,追諡曰靖安皇後。此後,述律太後又讓其侄女蕭氏為遼太宗之皇後。《遼史·皇子表》雲,蕭皇後生有二子,長子即遼穆宗耶律璟,次子罨撒葛;遼太宗之妃蕭氏生有三子,第三子天德、第四子敵烈、第五子必攝。但據《遼史·太宗紀》等記載,耶律璟生於天顯六年(931年),敵烈生於天顯八年(933年),罨撒葛生於天顯九年(934年);而天德已於會同三年(940年)奉帝命出使中原後晉,是年耶律璟僅十歲。可見《遼史·皇子表》所述遼太宗諸子之次序有誤,當以天德、耶律璟、敵烈、罨撒葛、必攝為順序。

天德,字苾扇,作戰猛悍勇捷,遼太宗死,護送靈柩北歸上京,遼世宗時因謀反之罪被誅。

敵烈亦寫作“提離故”,字巴速堇,多力善射,遼景宗初封冀王,乾亨初年與宋軍作戰失利,與其子哇哥一起陣亡。

罨撒葛亦寫作“阿缽撒葛裏”,會同年間封太平王,遼景宗時封齊王。

必攝,字箴堇,遼穆宗時為侍從,遼景宗時封越王,病死。

《遼史·地理誌》載遼太宗還有一子名隻撒古,早卒。又遼太宗有二女,其母不詳:長女呂不古,嫁北府宰相蕭思溫,即蕭燕燕的母親;次女嘲瑰,遼穆宗應曆初年嫁北府宰相蕭海瓈,不久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