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失意太子耶律倍

遼太祖和述律後共育有三子,即耶律倍、耶律德光與耶律李胡。耶律倍為蕭燕燕之夫遼景宗耶律賢的祖父,也即蕭燕燕外祖父耶律德光的兄長。

耶律倍為漢名,契丹名為圖欲(也寫作突欲),生於唐光化二年(899年)。他幼時聰敏好學,為人外寬內摯。對於自己三個兒子的品行,遼太祖曾有過甚為簡明的評價。史書上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阿保機曾命三子出外采拾木柴,耶律德光“不擇而取”,最先回來;耶律倍隻拾取幹柴,成束而歸,故回家在後;而李胡隻拾取了少量柴薪,又在歸途中丟棄了不少,回家後,袖手站立一旁。於是阿保機評論道:“長巧而次成,少不及也。”從這則故事,可知耶律倍與耶律德光各有所長,皆可有作為。而兩人在契丹貴族中,都有各自的擁護者。從阿保機於稱帝之際,即立耶律倍為皇太子這一點來看,遼太祖是準備按中原王朝傳統,施行嫡長子繼承製的。因此耶律倍頗得父皇的信任,嚐隨從遼太祖征討烏古、黨項等部族,為先鋒都統;並親率軍馬,經略幽燕之地。此後遼太祖西征,即讓耶律倍留守族帳重地。當耶律倍隨遼太祖親征渤海國,攻占渤海重鎮扶餘城時,遼太祖欲括戶口,耶律倍諫勸道:“今日始得城池而括民,則民眾必不安。不若乘破竹之勢,直趨忽汗城(渤海國首都),克之必矣。”遼太祖接受了此建議,於是耶律倍和耶律德光為前鋒,夜圍忽汗城,渤海王隻得出降。

耶律倍曾自四方購買圖書萬卷,藏在遼東的醫巫閭山絕頂之望海堂。他通陰陽,知音律,精醫藥、針砭之術;工於遼、漢文章,並曾將《陰符經》一書翻譯成契丹文。據載,有一次遼太祖曾詢問侍臣說:“受命之君王,應當事天敬神。曆史上有大功德者,朕欲祭祀之,以何人為先?”眾臣皆以佛祖為對,但遼太祖說:“佛非中國教。”於是耶律倍建議:“孔子大聖人,為萬世所尊,宜為先。”遼太祖聞言大悅,即在上京建孔子廟,詔耶律倍於春秋兩季舉行釋奠儀式。可見耶律倍仰慕漢文化,主張以孔子之儒家思想為治國之術。而可能正是這一點,使得他頗不為主張遵循草原遊牧社會習俗的其母述律後所喜。因此,在述律後不斷施加影響下,遼太祖的主意有所轉變,故於天讚元年(922年)又授次子耶律德光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按照唐朝、五代時期政製,天下兵馬大元帥也為“儲二”之位,即在一定意義上,其政治地位與皇太子相仿。可見遼太祖也有讓次子繼位的打算。故《遼史》載:起初,遼太祖曾經說德光必定興盛我家,故述律後欲令皇太子倍避之。遼太祖在天顯元年(926年)滅渤海國後,改渤海國為東丹國,作為契丹的屬國,冊封耶律倍為人皇王,主持東丹國政,史稱東丹王。由此,耶律倍離開了契丹王朝之權力中心,使之在此後的權力爭鬥中處於不利地位。

耶律倍被封為東丹王,服用父皇所賜的天子冠服,以原忽汗城(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寧安西南)為天福城,作為其首府,建有自己的年號名甘露,稱製當政,設置四相(左、右大相和左、右次相)及百官,仍沿用漢製(即參用唐製的渤海舊製),官員互用契丹人與渤海人,以起互相約束和監督作用:皇弟迭剌為左大相,渤海人大素賢為左次相,原渤海丞相為右大相,契丹貴族耶律羽之為右次相。同時,東丹國每年向皇帝貢布十五萬匹、馬千匹。

是年七月,遼太祖病死於歸途時,耶律倍遠在東丹國首府天福城,耶律德光也遠在鐵州(今遼寧蓋州東北)討伐叛亂諸部,於是根據遊牧民族的傳統,由述律後權攝國政,直至新皇帝即位。得到遼太祖的死訊,耶律德光立即奔歸,而路途遙遠的耶律倍直到十一月才趕到遼太祖陵所。遼太祖之死,在契丹引發了以耶律倍為代表的、傾向漢文化的部分契丹貴族,與述律後、耶律德光為首的、以維護遊牧社會傳統的那部分貴族之間的激烈衝突。攝國政的述律後利用殉葬風俗殺死了部分遼太祖的親信將校,剪除了皇太子的羽翼,迫使耶律倍接受其弟為帝的現實。《遼史·太宗紀》曰:“人皇王倍率群臣請於後曰:‘皇子大元帥勳望,中外攸屬,宜承大統。’後從之。”似乎述律後僅是俯循輿情,采納耶律倍與群臣的共同提議而已。《義宗倍傳》更宣稱是耶律倍主動率領眾臣請於述律後而讓位的。但其實不然,此次權力交接並不平穩,而且為此後皇室內鬥埋下了無窮隱患。對於耶律德光的繼位,《舊五代史·契丹傳》稱當時述律後令耶律德光“權主牙帳”,並令少子前往東丹國代替耶律倍,讓耶律倍來西樓。耶律倍將立,而德光已為部族所服,又得其母鍾愛,故因而立之為帝。而《資治通鑒》中更有一段生動具體的描述:述律後鍾愛次子德光,欲立之,命其與耶律倍俱乘馬立於大帳前,然後謂諸酋長說:“此二子皆吾深愛,莫知所立,汝曹擇可立者執其轡。”知曉其心意的諸酋長便爭執德光所乘馬之轡,歡呼雀躍道:“願奉事大元帥。”於是述律後便說:“眾人之所欲,吾安敢違反?”遂立德光為天皇王。即述律後利用傳統的貴族選汗大會,推舉耶律德光為新皇帝。至此,耶律倍雖然慍怒,卻不得不同意“讓位”。《遼史》中有關記載,隱去傳承帝位之實情,可能是因資料不全而然,但更可能是出於遼朝史官為君王諱惡的目的。

耶律德光繼位之後,對其來說,最大隱患還是耶律倍及半獨立的東丹國。耶律倍不堪天子的猜疑,欲率侍從出逃,被人所阻,述律太後得知後,因內疚於心,也不加罪,而讓耶律倍離開都城歸東丹國。耶律德光為便於就近控製耶律倍,並為強化對渤海人的統治,即於天顯三年(928年)命遷東丹國天福城居民於東平(今遼寧遼陽),並升為南京,作為東丹國新首府。天顯五年(930年)九月,耶律德光遣使來南京撫慰耶律倍,並設置“人皇王儀衛”,實是“陰司動靜”,即監視耶律倍的行動。同時,耶律德光又立胞弟李胡為皇太弟兼天下兵馬大元帥,欲因此一方麵討得述律太後的歡心,因為太後十分寵愛李胡,另一方麵也通過確定新的皇位繼承人,來進一步削弱耶律倍的勢力。屢遭猜疑而鬱鬱不得誌的耶律倍,終於在同年十一月攜從人浮海南奔中原的後唐政府。行前,耶律倍對侍從說:“我以天下讓主上,今反見疑;不如去他國,以成吾吳太伯之名。”此處“吳太伯”是指西周初年,周文王的伯父太伯為把王位讓給兄弟,而離開故國,跑到了江南吳地,故史稱吳太伯。耶律倍登船時,還作詩一首以明誌,並讓人刻在海岸木柱上。詩曰:“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

耶律倍逃往後唐,耶律德光隨即在南京設中台省,以治理東丹國地區。東丹國的獨立性大為降低,最終約廢於遼聖宗朝。

耶律倍到後唐京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受到了後唐君臣的隆重迎接,後唐明宗將後唐莊宗之昭容夏氏賜其為妻,並賜耶律倍姓東丹,名慕華;改瑞州為懷化軍,拜其為懷化軍節度使;此後複賜其後唐國姓李,名讚華,移鎮滑州,遙領虔州節度使。耶律倍雖在異國,常思其親,故問安使者往來不絕。耶律倍在汴京,讀書作畫,其善畫契丹人物,著名者有《射騎圖》《獵雪騎圖》《千鹿圖》等,後來皆被宋朝秘府所收藏。

數年後,後唐明宗死,其養子李從珂發動兵變,自立為帝。936年,太原帥石敬瑭稱臣於契丹,借兵滅亡後唐。李從珂兵敗,欲召耶律倍一起自焚,耶律倍不從,李從珂便遣壯士殺死耶律倍,時年38歲。石敬瑭入城後,收瘞其遺骸,北送入契丹,此後被葬於醫巫閭山,諡文武元皇王。其子遼世宗即位後,改諡讓國皇帝,陵墓名顯陵;遼聖宗統和年間,又改諡文獻皇帝;遼興宗時,增諡文獻欽義皇帝,廟號義宗。

耶律倍生有五子:長子阮,即遼世宗,其母為王妃蕭氏。次子婁國,字勉辛,天祿五年(951年)遙授武定軍節度使,後因謀害遼穆宗,被殺。三子稍,生平不詳。四子隆先,字團隱,其母大氏。五子道隱,字留隱,其母高氏。耶律倍雖然落魄失意,未能稱帝為皇,但自其孫子遼景宗以後,遼國皇帝皆為其子孫,《遼史》說這是他“讓國”之“至德之報,昭然在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