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 “楊無敵”、楊六郎及楊家眾將

蕭太後蕭燕燕,可以說是遼代曆史人物中在中國民間知名度最高的一個,而這實是拜滿門忠烈的楊家將、楊門女將之傳奇故事在民間廣為傳播之福。隨著那些膾炙人口的楊家將故事,通過評書、小說、繪畫、戲曲以及民間的口頭傳承而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使得作為楊家將對頭的契丹最高統帥的蕭太後亦成為一個民間耳熟能詳的人物。亦因為此,在那些楊家將傳說故事裏,蕭太後就與楊家將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中有曆史事實,或有部分史實依據,但更多的是全然出自民間想象,而與曆史真實大相徑庭者。由於在楊家將故事中,那些史實與文學虛構相互混淆雜糅,以至於人們頗難區別,故而在此對楊家將、楊門女將故事傳說中與蕭太後關係密切的那些曆史與傳說作一廓清,下麵即先簡要介紹一下曆史上的楊家將及其顯赫戰功。

據今人考證,宋代楊家將共曆十三代,其第一代即世稱“楊無敵”的一代名將楊業。

楊業,本名重貴,又名繼業,麟州新秦(今陝西神木北)人。但民間亦有稱他為火山軍(今山西河曲南)人,說他是火山王楊袞楊令公之子,此楊袞當為楊信之轉音。其父楊弘信,因宋太祖之父名弘殷,宋人因為要避君王之諱,故一般省略“弘”字而稱楊信。趁五代混亂之時,作為麟州土豪的楊信相機占據麟州,自稱刺史,割據一方。由於時局動**,自身實力不夠強大,楊信先後歸附過後漢、後周。大約在楊信歸附後漢時,或是為了襄助後漢河東節度使劉崇,或是作為人質,年已“弱冠”的楊重貴來到了太原城。此後楊信轉附後周,而楊重貴留在了太原,成為北漢將領,任保衛指揮使。楊信死後,楊重貴之弟楊重勳繼任刺史,又以麟州歸附北漢主劉崇;其後又歸附了後周。雖然有如此反複,但對一直待在太原的楊重貴似乎並未造成大的影響。這是由於處於特殊的“城頭變幻大王旗”之五代戰亂時期,能征善戰的武將大受人歡迎,而父子兄弟分別在不同的割據政權中擔任軍職的情況也所在皆是。因此,以驍勇著稱、屢立戰功的楊重貴很受北漢主劉崇的青睞,擢任侍衛親軍都虞候,領建雄軍節度使。由於五代、宋時,官拜節度使者俗呼為令公,所以楊業又被呼為楊令公。劉崇還以楊重貴為養孫,賜名劉繼業。因劉繼業戰功卓著,所向無敵,世人號稱“楊無敵”。

由於始終與後周及以後的北宋為敵,所以劉(楊)繼業屢率兵與之交戰,多有勝績。但在《宋史》中,卻幾乎不見“楊無敵”的戰績,倒是記載了他一次又一次被宋軍擊敗。

963年(宋乾德元年),宋將李繼勳等進攻北漢,劉繼業率軍在榆次(今屬山西)一帶阻止,戰敗後退守汾河橋。宋軍奪橋後進逼至晉陽城西,被劉繼業等北漢將領擊退。此為史書中記載的劉繼業與宋軍的初次交鋒。969年(宋開寶二年),宋太祖趙匡胤禦駕親征,劉繼業在爭奪汾河橋之戰中失利,損傷了千餘人,退回晉陽城。此戰後不久,劉繼業一度被解除兵權。一個月之後,劉繼業率領數百士卒出擊圍城的宋軍,與宋將黨進戰於太原城下,黨進以少擊眾,大敗北漢軍,劉繼業先躲在壕溝裏,然後依靠城上垂下的繩索逃生,才得以回到城內。是年五月,宋軍因久攻太原不克、契丹援軍即將趕到而撤退,劉繼業與北漢諸將率兵出城追擊,獲得大量軍糧及戰利品。此後,劉繼業又在洪洞敗於宋軍,所部死傷千人。979年(宋太平興國四年),宋軍圍攻太原城,劉繼業據城苦戰防守;北漢主劉繼元因援絕力窮而出降,但劉繼業仍不肯放下武器,直至宋太宗派劉繼元親自招降,才大哭解甲歸降。劉繼業如此戰績,又怎會被世人譽為“無敵”?其中原因,一在宋朝史書誇勝諱敗,有意抹殺劉繼業的戰功;二是劉繼業主要在北漢北境防備遼人,故而與宋軍交戰次數相對較少。

楊業被擒後,遼將耶律斜軫曾責問楊業說“汝與我國角勝三十餘年”。但楊業自北漢亡投降宋朝以後,至此(986年)被擒,不足十年,而此前三十餘年,正是在五代北漢時。北漢主劉崇以下諸帝,雖然為了抗衡後周、北宋而以“侄皇帝”之名臣附契丹,但遼與北漢間依然矛盾不少,邊境上亦屢有磨擦和衝突,北漢使臣亦屢為契丹所扣。劉繼業正是主張對遼強硬的北漢將領之一,他當時在邊境地帶建造的抵禦遼軍的堡寨,一直到北宋中期依然發揮著效用。因此,素知劉繼業威名的宋太宗設法招降了劉繼業,並為顯示自己對勇將的厚愛之情,即刻授予劉繼業左領軍衛大將軍,並讓他恢複本姓楊,單名業;不過,宋朝民間以及遼代史書中卻都稱楊業作楊繼業,似乎並不太認可宋太宗的賜名。不久,楊業擢升為鄭州防禦使。宋軍高梁河慘敗以後,宋太宗以楊業“久習邊事,洞曉虜情”,與遼軍作戰數十年,對禦遼有豐富經驗,故派他去河東前線,任知代州,並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受北宋河東主帥潘美的節製。楊業在代州屢與遼軍惡戰,軍功顯赫。

980年(宋太平興國五年)三月,遼軍數萬,號稱十萬,大舉進攻雁門,欲由此深入河東腹地劫掠。楊業率領帳下數百騎兵自西陘小路繞到遼軍背後,從雁門關的北口向南攻擊,與潘美所率主力前後夾擊遼軍,遼軍大敗,駙馬侍中蕭咄李(蕭啜裏)被殺,遼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被生擒,兵甲戰馬等棄之如山。雁門關大捷以後,楊業因功升雲州觀察使,主將潘美封代國公。經此一戰,遼軍士卒甚畏懼楊業驍勇善戰,隻要望見他的旌旗,就不戰而走。982年(宋太平興國七年)四月,遼景宗指揮三萬遼軍分兵三路南攻,但進攻宋高陽關者損兵二千餘人而回,分兵府州(今陝西府穀)者在新澤砦被宋知府州折禦卿擊敗,而大舉進攻雁門的遼軍,也被潘美擊破,宋軍斬遼兵三千人,俘老幼萬餘口、牛馬五萬頭。不過,此次遼軍在雁門關下大敗而回,是因為遭到楊業所部的突襲,潘美隻是作為主將向朝廷報捷而已。至986年,宋太宗派遣三路大軍北征遼國,楊業作為西路軍主將潘美之副將,衝鋒陷陣,率軍收複寰、朔、應、雲四州,進展順利。但由於東路宋軍慘敗,西路宋軍遭到遼軍大舉反擊,楊業兵敗被俘,絕食三日而死。楊業死訊傳至宋廷,宋太宗“甚痛惜”,削潘美官三級,將逼迫楊業犯險出兵的王侁除名流放金州、劉文裕流放登州;贈楊業太尉、大同軍節度使,此後又贈官太師、中書令。

史稱楊業“不知書,忠烈武勇,有智謀。練習攻戰,與士卒同甘苦”。代北(今山西北部)地區十分寒冷,人們多穿毛氈衣物禦寒,但楊業隻穿一件夾衣,露天而坐治理軍政事宜,身旁亦不設篝火,侍從皆被凍僵了,可楊業“怡然無寒色”。楊業為政簡易,吏民皆對他十分崇敬;對待帳下士卒有恩,所以帳下士卒亦“樂為之用”。楊業死訊傳來,宋地軍民皆扼腕歎息,悲憤難抑。而遼人亦對被己方擒殺的一代“戰神”楊業十分敬佩,傳說蕭太後特令人於燕京之北的古北口修建楊業廟,名楊無敵廟或楊令公祠,以示旌表,並供人四時祭拜;明初賜名曰威靈廟。此後遼、宋訂立和約,宋朝使臣出使遼國途經古北口時,多入廟祭拜,留下多篇詩作以抒感慨。如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劉敞奉命賀契丹太後生辰,撰有《過古北口楊無敵廟》詩,曰:西流不返日滔滔,隴上猶歌七尺刀。

慟哭應知賈誼意,世人生死兩鴻毛。又如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蘇頌奉命賀契丹主生辰,有《和仲選過古北口楊無敵廟》詩,曰:漢家飛將領熊羆,死戰燕山護我師。

威信仇方名不滅,至今遺俗奉遺祠。由於楊業未曾到過古北口,且戰死於朔州附近,因此有人對古北口建有楊業廟甚感奇怪,認為隻是出自後人的依托。這當與楊業死後曾被“傳首”於蕭太後、遼聖宗行營之事有關,當時蕭太後正在燕京。由於北方草原民族向有敬奉被自己所殺死的敵方戰將為“貴神”的傳統,因此被“傳首”的楊業頭顱很可能即被埋在古北口一帶,而後在附近修造廟宇以為祭拜之所。

據《宋史》等記載,楊業生有七子,除同日戰死於陳家穀的楊延玉外,其他六子依次為延朗、延浦、延訓、延瓌、延貴和延彬,楊延玉為楊業第幾子,史載不詳。此六子因楊業“死於王事”,延朗自供奉官遷崇儀副使,延浦、延訓自殿直遷供奉官,延瓌、延貴、延彬並錄為殿直。而在戲曲、小說如《楊家府演義》等中,楊業有七子二女,依次為淵平、延廣、延慶、延朗、延德、延昭、延嗣和八姐、九妹。曆史上楊業長子楊延朗,變成了戲曲、小說中楊業第六子楊延昭楊六郎,當然全出於民間藝人的再創造了。

楊延朗為楊家將第二代中的代表人物,其改名延昭,是因為宋真宗時尊崇神話傳說人物趙玄朗為始祖,於是人名、地名中帶“朗”字者紛紛改換,楊延朗由此變成了楊延昭。

楊延昭生於958年,幼年時沉默寡言,但喜歡玩行軍作戰之類的遊戲,楊業看見後說:“此兒類我。”故待他年齡稍大,出征時必帶楊延昭同行。986年(宋雍熙三年)宋軍三路北伐,楊業率軍攻擊應、朔諸州,楊延昭為先鋒,激戰於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戰鬥愈勇,終於攻下朔州。因傷重,楊延昭離軍養傷,而未隨楊業轉戰陳家穀口。楊業死後,楊延昭由供奉官升遷為崇儀副使,後任保州緣邊都巡檢使,在保州(今河北保定)等地抵禦遼軍的侵擾。

999年(宋鹹平二年),遼軍再次大舉南下攻宋,宋軍節節失利。九月初,遼軍襲擊城小無備的遂城(今河北徐水西)。正駐守遂城的楊延昭趕緊派人飛書告急,請求增兵為援,但大將傅潛畏怯不敢出兵,遂城遂為遼軍所困。遼軍因遂城屢攻不克,便不斷增兵,甚至蕭太後也親臨城下,自擂戰鼓督戰,矢飛如雨,攻勢如潮。當時城中守軍不滿三千,眾心危懼,但楊延昭則從容自若,召集城中全部壯丁登上城牆,被甲執銳,日夜固守,就這樣一直堅持到了十月中。時當初冬,適逢寒潮,氣溫驟降,楊延昭隨機應變,急命城中軍民汲水澆在城牆上,一夜之間凍成堅冰,使城牆變得既堅固又光滑,難以攀登。遼軍的猛烈攻勢再也無法繼續,隻得悻悻而去,轉攻別處城寨。楊延昭出奇計守住了遂城,由此威震一方,並因此功被授予莫州刺史。隨即宋真宗特意召楊延昭詢對邊策,並稱讚他“治兵護塞有父風”。當時,另一宋將魏能堅守梁門(今河北徐水)不下,於是時人稱譽這兩城為“銅梁門”“鐵遂城”。

楊延昭和當時另一邊防驍將楊嗣,並稱為二楊。1001年(宋鹹平四年)冬,遼軍再發兵寇邊,楊延昭與楊嗣共守保州,設伏兵於遂城西北之羊山。待遼軍來攻城時,楊延昭即率少數騎兵誘敵,然後向北且戰且退,至羊山下,伏兵四起,盡殲遼軍。楊延昭因此戰功升任莫州團練使。此即著名的“羊山之伏”,此後當地百姓改羊山為楊山,或稱“藏兵山”,來紀念此一勝利。

但宋廷中一些官員對楊延昭等人的卓著戰績大為嫉妒,為此宋真宗曾對宰相說:“楊嗣及楊延昭,並出疏外,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眾,朕力為保庇以至於此。”1002年(宋鹹平五年),遼軍再次進攻保州,楊延昭和楊嗣率軍增援,列陣未成,即遭遼軍突襲,損失很大。宋真宗因兩將素以忠勇聞名,所以未加責貶。次年,楊延昭又被任命為緣邊都巡檢。

1004年(宋景德元年),蕭太後、遼聖宗又一次率兵大舉南侵,一直深入到黃河北岸的澶州(亦稱澶淵,今河南濮陽),宰相寇準力主抵抗,屯駐靜戎軍之東、並“許便宜行事”的楊延昭上書建議:“契丹頓兵澶淵,去北境數千裏,人馬俱乏,雖眾易敗。凡有剽掠,皆在馬上,願飭令諸軍扼其要路,其雖眾可殲焉。即幽、易等數州,可襲而取。”但宋真宗本無挫敗遼軍的信心,楊延昭的建議未被采納。宋、遼“澶淵之盟”訂立後,反對議和的楊延昭頗以為恥,乃未遵守宋廷“勿傷北朝人騎”的命令,與其他宋將痛殲遼軍遊騎不止;及遼軍北退時,又不顧宋廷“勿追契丹”之命,獨率所部萬騎,襲破遼朝邊城古城。澶淵定盟後的第二年,楊延昭因守邊功勞升任莫州防禦使,並出知保州,此後又任高陽關路副都部署,主持河北一線的邊防。

1014年(宋大中祥符七年),楊延昭卒於高陽關副都部署任上,終年五十七歲。宋真宗聞知其死訊,派使者護靈而歸;錄用他三子傳永、德政、文廣為官,並選取楊延昭常從門客中選有才能者任用。因楊延昭智勇善戰,號令嚴明,公而忘私,與士卒同甘共苦,每戰必身先士卒而又不居功,所得賞賜每與部下分享,所以部下也樂於效命。故楊延昭死後,河朔軍民多望柩而泣,連敵方契丹人也舉哀致敬。

楊延昭前後鎮守邊防二十多年,威名也為契丹人所敬畏,稱他為“楊六郎”。在楊業七子中,楊延昭並非排行第六,那為何契丹人要稱他“楊六郎”,其確切原因不明。有人認為“六郎”為楊延昭的小字(乳名),這當然是揣測之詞,因為契丹人顯然是將“楊六郎”作為尊敬之稱的,即“憚之”“畏之”而“呼為六郎”,因而當別作解釋。古代往往以天上星宿比擬世間戰將,傳說遼人迷信,認為天上北鬥七星中的第六顆星專克遼國,而楊延昭對於遼人很具威懾力,故被遼人視為那第六顆星轉世,所以稱他為楊六郎。澶州訂約後,宋、遼人之間交往增多,楊六郎這一稱呼也隨之傳入宋境,並廣為人所熟知。後世因不知其原來含義,從而誤以為楊延昭之所以被稱作楊六郎,是因為他為楊業第六子的緣故。而戲曲、小說中的楊延昭五位兄長就因此被逐一添加出來。

楊延昭諸位兄弟的事跡史載不詳,戲曲小說中所雲楊六郎的六位兄弟英雄戰績和驚世傳奇,當然出自民間藝人的再創造,而與真實之曆史大相徑庭。不過因其廣為人知,以下即對戲曲小說中與蕭太後有關的楊六郎兄弟之傳說故事簡單介紹之。

《四郎探母》《楊家府演義》等傳統戲曲小說,稱有一次遼國天子設計,邀請宋朝皇帝去遼軍大營內和談,宋人不知對方真假,為保護皇帝安全,由楊家將中的大兒子淵平假扮成宋朝皇帝,其他六兄弟護駕前往。在遼帝的招待宴會上,楊家兄弟遭到了遼軍的伏擊,大郎、二郎、三郎殉國,楊四郎被遼軍擒住做了俘虜,五郎逃到五台山出家當了和尚,六郎、七郎突圍而歸。在混戰中,遼帝亦被殺死,這大概指的是遼景宗。此後楊業出軍被遼軍包圍,楊七郎突出重圍請求救兵,但被宋軍主帥潘美假公濟私害死,而楊業因救兵不至,全軍覆沒,悲憤之下頭撞李陵碑而亡。那被俘的楊四郎將自己之姓拆開,改名“木易”,騙過遼軍,在遼國生存了下來。遼邦蕭太後見木易長相英俊,武藝高強,便將女兒鐵鏡公主嫁給了他,於是木易即楊四郎就成了遼國的駙馬。楊四郎和公主感情很好,並生了一子。十五年後,遼國又大舉南攻宋朝,楊四郎和鐵鏡公主隨從蕭太後來到陣前。宋朝派出楊四郎之弟楊六郎當大元帥,率兵抵抗。他們的母親佘太君也運送糧草來到戰場。楊四郎聽說母親和弟弟都來了,心裏十分想念他們,想去宋營探親,但沒有遼國皇帝的令箭,無法通過關口。楊四郎為此整日憂愁不安,公主見駙馬鬱鬱寡歡,再三詢問,楊四郎這才告訴公主實情,並一再請求公主幫忙。公主善良,終於答應幫他去偷蕭太後的令箭,但又怕楊四郎去宋營不再歸來,楊四郎發誓一夜之間一定趕回。公主抱著年幼的兒子去見太後,偷偷掐了孩子一把,小孩大哭,蕭太後一向疼愛這個外孫子,連忙哄他。公主趁機說兒子想要令箭玩,疼愛外孫子的蕭太後就把令箭給了小孩,要公主第二天送回來。楊四郎帶著令箭過了關口,來到宋營,見過兄弟楊六郎,拜見母親佘太君,述說十五年前戰場失散的往事及思念之情。轉眼天就要亮了,楊四郎隻好依依不舍地辭別母親,趕往遼營,但在關口被認出是駙馬,立即被押到蕭太後麵前。蕭太後沒想到自己招的駙馬竟是宋國大將,而且公主還幫他私自去宋營探望母親,大怒,立刻要將楊四郎斬首。鐵鏡公主慌忙抱著兒子趕來向蕭太後求情,太後這才饒了駙馬,並且允許楊四郎此後可回家探親。自然這著名的故事亦出自虛構,史載蕭太後有三女,皆嫁給了後族。不過這故事也有一定的曆史依據,即不少宋人因各種原因流落契丹境內,也多有娶契丹世族女子為妻生子者,關於如此情況,留待下文詳述,此處從略。

楊家將第三代的代表人物為楊延昭之第三子楊文廣。但在戲曲小說及民間傳說中,楊延昭之子為楊宗保,楊文廣是楊宗保之子。對此,有人指出楊宗保之名字、史跡皆於史無證,純屬虛構。但亦有人認為有關楊宗保的故事與楊文廣的事跡相符,因此戲曲小說中的那個楊宗保就是曆史上的楊文廣。

楊文廣字仲容,因其父親之恩蔭而成為最低級的武官;以參與討伐“盜賊”張海有功,授予殿直。宋仁宗時,楊文廣與安撫陝西的北宋名臣範仲淹相遇,談話之際,範仲淹發現楊文廣很有才能,就將他留在身邊。此後,一代名將狄青南征廣西,剿滅叛將儂智高,楊文廣隨軍從征,擢任西京左藏庫副使,不久升拜供備庫使,充廣南西路兵馬鈐轄;又召為左藏庫使、帶禦器械。宋英宗時,選拔宿衛將領,宋英宗以為楊文廣是名將之後,而且還有戰功,便提拔楊文廣為成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充秦鳳路副總管。由此,楊文廣參加了對西夏的防禦作戰。北宋大臣韓琦派遣楊文廣率軍於篳篥(今甘肅甘穀)築城以控製西夏入侵宋境之要道,楊文廣便先揚言欲在噴珠築城,然後迅速率軍趕往篳篥,連夜搶修城寨,次日清晨,西夏騎兵大至,見宋軍已占據有利地勢,做好了廝殺準備,隻好無奈撤兵,楊文廣趁機出擊,斬獲敵人甚多。宋帝下詔嘉獎,賞賜豐厚,並任命楊文廣知涇州,後曆知鎮戎軍、鄭州。此後,楊文廣改任定州路副總管,遷步軍都虞候、興州防禦使。當時,遼與宋朝在代州的邊界劃分上發生爭執,楊文廣便向宋廷獻上陣圖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但還未及朝廷回音,即於熙寧七年(1074年)十月死在任上,宋廷追贈官同州觀察使。此時相距楊延昭之死已有六十年,且楊文廣還任軍職而未致仕,因此推知楊文廣享年近七十,喪父時年齡尚幼。

楊文廣之後代有楊價、楊文、楊邦憲等人,皆不很著名;楊延昭之兄弟楊延玉、楊延貴的後代中聞名於世者有楊宗閔、楊震、楊存中等戰將。此外,前文已述楊業有弟名楊重勳,後歸宋,官至節度使,死於975年(宋開寶八年)。其子楊光扆,以西頭供奉官監麟州兵馬,卒於官任。楊光扆之長子楊琪字寶臣,生於將家,世以武顯,而獨好儒學,讀書史;為人謙謹沈厚,富有才幹。他以父親卒於邊地而補授殿侍,遷任三班奉職,累官至供備庫副使,曆任同提點河東、京西、淮南三路刑獄公事。1050年(皇祐二年)六月楊琪卒,終年七十一。楊琪之子楊畋,具文武之材,官至龍圖閣直學士、吏部員外郎、直諫院;嘉祐末年卒,贈官諫議大夫。

在那些楊家將的戲曲小說中,楊延昭楊六郎身邊有兩員猛將,一名孟良,另一名焦讚,兩人都性格豪爽,為人憨直俠義,隨主將楊延昭出生入死,立下許多汗馬功勞。但《宋史》等史書中並無此兩人的記載,顯然楊延昭身邊的這“哼哈”兩將,亦出自藝術虛構。

曆史上以楊業、楊延昭為代表的楊家將,正好處在遼朝蕭太後專製國政、契丹勢力“中興”之際,故為收複燕雲諸州失地、抵禦遼軍南侵,執幹戈而血戰,雖血灑疆場而無悔,從而贏得了百姓的愛戴,使楊家將的威名盛傳不已。北宋中期,即宋仁宗時,市井之間即已津津樂道那一門悲壯抗遼的楊家將故事。就在這些傳說故事以及根據傳說故事編撰成的戲曲小說中,楊家將的人物和故事亦在曆代人們的不斷的藝術加工下日益失真,顯然這楊家將已成為世人心目中之智勇雙全、大忠大孝、為國捐軀的典型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