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白馬青牛

蕭太後(953—1009年)名綽,小字燕燕,為遼朝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蕭思溫之女、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後、遼聖宗耶律隆緒之母,在遼景宗死後主持遼朝國政,封為“承天太後”。蕭太後自蕭綽、蕭燕燕,到蕭貴妃、蕭皇後,再到承天蕭太後,其瑰奇而又不乏神秘的一生際遇,與契丹族獨特的婚製有著密切的關係,故在全麵介紹蕭太後之前,先對遼朝“王族唯與後族通婚”的奇特婚姻製度作一番細說。

翻開著名的“二十四史”之一的《遼史》,可以發現一個其他朝代所不見的奇怪現象,即除漢人以外,契丹人僅見耶律、蕭二姓,皇族名耶律氏,後族為蕭氏,此即後人所稱的“《遼史》耶律、蕭氏,十居八九,宗室、外戚,勢分力敵,相為唇齒,以翰邦家”。這種特殊情況的形成,與契丹族的起源、發展,契丹民族的婚姻狀況,以及遼朝的權力構成等關係密切。

契丹是中國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原屬東胡族係,是東部鮮卑的一支,4世紀中葉從鮮卑族中分離出來,遊牧漁獵於潢水、土河(今內蒙古赤峰境內的西拉木倫河、老哈河)一帶。史籍中關於契丹族的確切記載,始於北魏登國四年(389年)。“契丹”本意為镔鐵,表示堅固。因曆史上契丹國(即遼朝)名聲遠揚,國外有些民族,如俄羅斯,至今仍把中國稱為“契丹”。關於契丹族的起源,在契丹族內長期流傳著這樣一個古老傳說:有一個男子騎著白馬浮土河自西向東而來,又有一個女子駕著青牛小車泛潢河而下,兩人在兩河合流之處的木葉山相遇,結為配偶,生育八子。此後子孫繁衍,分為八個部落,逐漸發展成為日後的契丹族。此男子名奇首可汗(“可汗”之稱當出自後人的追封),女子稱赤娘子,也稱可敦(契丹語“皇後”之意),是為契丹族的始祖。為了紀念、祭祀本族始祖,後世契丹人便在木葉山建造了供奉奇首可汗和可敦的神廟。同時,白馬、青牛也成了契丹人所崇拜的圖騰物,將白馬、青牛作為祭祀時的犧牲,成為契丹人的一種傳統習俗。《遼史》中聲言:契丹人“每遇行軍及春秋時祭,必用白馬、青牛,示不忘本”。在契丹的禮俗製度中,以白馬、青牛奉祭天地更是一種十分隆重的國家大典。此處需略作說明的是,在宋代文獻中,“青牛”被稱為“灰牛”,這裏“青”與“灰”皆作“黑”字解,故其意相同。

近來有學者認為契丹人的白馬、青牛傳說借鑒自唐代活躍於漠北地區的回鶻(即回紇)族人的相關傳說而形成。不過,契丹人這一關於白馬、青牛的古老傳說,雖然其中有一些後人添加的內容,但還是反映了契丹族自母係氏族製過渡到父係氏族製時代的一段模糊記憶,也說明了契丹八部落之間有著互為兄弟的血緣關係。

隋初,契丹部落漸眾,分為十部,組成鬆散的軍事聯合體。隋朝政府聯合突厥人偷襲契丹部落,契丹人損失慘重,契丹勢力為之“中衰”。唐朝初年,突厥稱雄於北方草原,契丹部落輾轉臣服於唐朝和突厥之間。為抵禦強敵,契丹人形成了部落聯盟,有戰士四萬,分為八部,各部酋長稱大人,推舉其中一人為部落聯盟長,一般三年一任。因部落聯盟長的當選者隻限於大賀氏家族,故稱之為大賀氏部落聯盟。契丹別部孫氏(審密)與大賀氏聯盟世通婚姻。此外,還有一些契丹部落不在聯盟內,受唐朝統轄。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聯盟首領摩會率部背棄突厥,歸附唐朝。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唐朝在契丹駐牧地區置鬆漠都督府,其下分置十州,以聯盟長窟哥為鬆漠都督,賜姓李,各部酋長稱刺史。武則天時期,契丹在與唐朝的戰爭中慘敗,大賀氏聯盟瓦解。此後,部落貴族涅裏(亦稱雅裏)重組了仍由八部落組成的新部落聯盟,推選遙輦氏阻午為聯盟長,遙輦氏享有世選權,並仿效突厥元首的稱號而稱可汗,故稱遙輦氏部落聯盟。同時,新聯盟還確立了執掌兵馬的軍事首領夷離堇的地位,新聯盟之內實力最強的迭剌部之涅裏家族享有世選特權。遙輦氏聯盟組成後,先後依附於突厥、回鶻汗國。唐朝後期,唐朝、回鶻勢力日趨衰微,契丹族得以迅速發展。907年,夷離堇耶律阿保機取代遙輦氏,自立為可汗。916年,耶律阿保機創建契丹國,自稱皇帝,是為遼太祖。

契丹雖已建立了王朝,但婚姻製度等依舊保存著不少原始社會的群婚製習俗,如族外婚製、收繼婚製等。所謂族外婚製,通常是指原始社會的氏族外婚製,即部落內的若幹氏族互相通婚,而在同氏族中實行禁婚。這一婚製是氏族製度得以存在的前提和識別的標誌。在契丹部落內,同樣也實行族外婚製,如大賀氏部落聯盟時期,享有世選可汗資格的李姓氏族與軍事首領所在的孫姓氏族世代通婚,並通過這種聯姻關係,有效地維持了李姓氏族與孫姓氏族在聯盟中的統治地位。至遙輦氏部落聯盟時期,乙室已氏與拔裏氏世與“三耶律”家族通婚,且“世任其國事”。所謂“三耶律”,即指大賀、遙輦、世裏三氏。這大賀、遙輦二氏的來曆介紹已見上文,而世裏氏即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所在的氏族。

關於“世裏”之義,《契丹國誌·族姓原始》稱:契丹部族,本無姓氏,各以其所居地之名稱呼之。其婚嫁不拘地裏。至阿保機變家為國(意指建立王朝)後,始以王族之號為橫帳,並以自己所居之地名世裏為姓。世裏,為上京以東二百裏之地名。並注雲:“今有世裏沒裏,以漢語翻譯之,即謂之耶律氏。”而“上京以東二百裏”之地,正當那潢水與土河的匯流處,那裏正是傳說中的契丹始祖奇首可汗與駕青牛車的“天女”相遇為配偶而生八子的地方。《遼史·國語解》也稱:“有謂遼帝始興之地曰世裏,翻譯者將世裏譯為耶律,故遼朝皇族皆以耶律作為姓。”又《遼史·太祖紀上》載耶律阿保機為“契丹迭剌部霞瀨益石烈鄉耶律彌裏士”。“彌裏”為契丹語,意為“鄉之小者”。在氏族社會,鄉與氏族幾為同義語。由此,可證“世裏”即“耶律”,並可推定耶律最早為地名,此後用為氏族之名,又後為部落之名,待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國以後,就成了皇族的姓氏。由於此姓氏為天子貴姓,所以原來的兩大顯貴家族大賀氏、遙輦氏便也都附於此姓之中,而被稱為“三耶律”,從此耶律就變成了“國姓”(皇族)。

雖然有關文獻中將“三耶律”即視為皇族,但這隻是廣義上的“國姓”,而狹義上的,即真正意義上的皇族,僅指耶律阿保機之家族。這一家族又分兩大係統:耶律阿保機的直係後裔稱橫帳,地位最尊,遼朝設大橫帳常袞司,專門管理橫帳皇族事務;耶律阿保機的兩位叔父及其數位兄弟的後裔為孟父房、仲父房和季父房,合稱三房,遼代設有孟父、仲父、季父族帳常袞司,執掌此三房族帳事務。

在遙輦氏時期,與“三耶律”互為通婚的是稱作審密的乙室已氏(亦寫作“乙室氏”)和拔裏氏家族。如耶律阿保機的四世祖為其子聘婦時所宣稱的:“同姓可結交,異姓可結婚。”隨著契丹人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擴大,也出現了契丹人和外族聯姻的情況。如遙輦氏晚期,回鶻人婆姑“仕遙輦氏為阿劄割隻(刑法官)”,娶夷離堇勻德實之女為妻,而勻德實的孫子耶律阿保機又娶婆姑之女述律氏為妻。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國以後,延續和發展了自大賀氏、遙輦氏以來的契丹社會上層內部互為通婚的族外婚製,而成為皇族和後族之間的互為婚姻,並製定法律以規定之:“王族唯與後族通婚,更不限以尊卑。其王族、後族二部落之家,若不奉北主之命,皆不得與諸部族之人通婚。”至遼朝中期,遼聖宗曾再次詔令“橫帳三房不得與卑小族帳為婚。凡嫁娶,必奏而後行”。遼廷欲由此維護和強化王族與外戚“相為唇齒,以翰邦家”的目的。此一婚製基本為遼太祖以後曆代遼帝所遵循,在遼代九位皇帝之中,除遼世宗以外,其皇後均為蕭氏。就是遼世宗,在有一位漢人皇後甄氏的同時,還有一位契丹皇後蕭氏,此就當與“王族唯與後族通婚”的規定相關。這種製度保證了當皇位繼承一旦出現危機時,勢力強大的後族可保證皇位由阿保機的後代所繼承,而不致大權旁落。

但由於皇族與後族內部條件相當者人數有限,故而常常出現不論輩分尊卑進行婚配的現象,即契丹婚姻“不限以尊卑”。如遼太祖與述律後之女質古,即下嫁述律後之弟室魯,是為甥舅相配;而遼景宗與蕭皇後之女耶律觀音奴,亦下嫁蕭皇後之弟蕭繼先,同樣為甥舅婚配。如此事例甚多且相當普遍。在這裏,契丹統治者為了保證自己的政治特權不被削弱,而將原始社會中一些群婚習俗作為一種製度加以沿用了。

對於遼朝後族稱蕭氏的原因,有兩種說法:其一,據《遼史·後妃傳》記載,遼太祖阿保機登上皇位以後,仰慕漢高皇帝劉邦的不世功績,故為皇族耶律氏取漢姓稱劉氏,而將“世任其國事”的姻族乙室、拔裏氏等比擬劉邦之相國蕭何,遂為其取漢姓稱蕭氏。其二,遼太宗入汴京時,述律皇後之兄小漢被授官宣武軍節度使,小漢之妹為遼太宗之皇後,遼太宗為小漢取漢姓名稱蕭翰,此後其家族亦以蕭為姓。再後來,乙室氏、拔裏氏也以蕭為姓,於是整個契丹後族皆為蕭姓。結果,皇族之漢姓劉姓雖未得普遍認同,而後族則一概以蕭為姓,不再用原來的契丹姓氏。遼朝還專設大國舅司,以管理後族事務。在《遼史》中,遼朝初年的乙室氏、拔裏氏和述律氏三家族之人,除述律皇後之外,皆稱蕭姓,這顯然出自後世的追述,而非當時就是這樣。此外,遼代奚族貴族也因與契丹皇族通婚,故而取漢姓稱蕭,但此奚族蕭姓與後族蕭姓並非一家。

遼朝滅亡後,金朝契丹人改耶律氏為移剌氏、改蕭氏為石抹氏,而清代滿族中的伊拉裏氏和舒穆魯氏,即契丹移剌氏和石抹氏的異譯。

這種獨特的皇族、後族互為婚姻對象之製,使得蕭太後在政治上所倚重的貴族大臣和所傾軋的政敵,不是其父黨之叔侄兄弟,就是母黨或夫家的親戚近屬,從而在激烈且不乏血腥的政治鬥爭中顯現出一種頗為詭譎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