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 失北漢

失去附屬國北漢,對主持契丹國政的蕭皇後來說,可算是一大挫折。

當年遼太宗自開封失意而歸,死於途中時,盤踞太原的劉知遠趁機南下,占有中原,建立後漢政權。次年,劉知遠死,其子繼位,但小皇帝主政失誤,激起樞密使郭威發動兵變,滅後漢,於951年正月建立了後周政權。同時,留守太原的後漢河東節度使劉崇(劉知遠之弟)也在太原稱帝,史稱北漢。是年六月,後周進攻北漢,地狹民寡的北漢無力支撐,劉崇趕緊向遼稱臣求援,願成遼的屬國。於是遼世宗遣使臣冊封劉崇為“大漢神武皇帝”,並派兵支持。九月,渡過難關的劉崇派兵攻打後周,遼世宗也想趁機合兵北漢兵馬,再次南下爭霸。但因察割之變,遼世宗被弑,遼軍南下之事作罷,孤掌難鳴的北漢兵馬也退回太原。954年,郭威病死,其養子周世宗柴榮繼位。北漢便趁後周大喪之際南犯,並邀遼軍助拳,欲一舉覆滅後周。周世宗率軍北上抵禦,兩軍相遇於高平,結果北漢軍被擊敗,來援的遼軍不戰而退,劉崇狼狽逃回太原。周世宗乘勝直追,圍攻太原,但阻擊契丹援兵的符彥卿軍戰敗,大將史彥超陣亡。周世宗知滅漢時機尚未成熟,不得已班師。

數年後,周世宗在攻占三關之後駕崩。次年(960年)正月,後周大將趙匡胤篡周自立,是為宋太祖。宋太祖與謀臣定下先南後北的統一方略,戰略上對契丹、北漢取守勢,而專心於攻滅南方各諸侯割據政權,然後再回兵北上,完成統一天下大業。此時當國的遼穆宗胸無大誌,此後稱帝的遼景宗因內政尚有隱患,故對宋之策略,除出兵援助北漢,或時而攻擾宋之邊境州郡外,也未有大的舉動。因此,遼、宋之間處於相對平靜狀態。不過,曾參與高平之戰的宋太祖對北漢竟然憑借太原彈丸之地與己為敵,甚感不爽,故還是前後多次出兵攻擊北漢,但終因時機還未成熟,太原城堅地險,民風強悍,加上遼軍屢屢遣兵馬援助,故始終未能得手。

宋軍一伐北漢:968年(宋開寶元年,遼應曆十八年)七月,北漢皇帝劉鈞(劉崇之子)死,其養子劉繼恩繼立。剛愎自用的劉繼恩,幾度欲廢黜獨攬朝政的宰相郭無為,且又因怯弱無能,讓郭無為先下手為強,利用混入北漢內部的宋朝間諜侯霸榮等刺殺劉繼恩,然後出麵殺死侯霸榮以滅口,再扶立劉鈞的另一養子劉繼元為北漢皇帝。此後,郭無為依仗自己策立天子的功勳,獨斷專行,引起了劉繼元等人憤恨,北漢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宋太祖有見於此,認為有機可乘,便不顧既定的“先南後北”統一戰略,臨時命令大將李繼勳、郭進、曹彬等統領河東諸州精兵,軍分東西兩路北伐太原,很快攻入北漢境內,敗北漢兵於銅鍋河,連克北漢外圍營寨,直逼太原城下,焚燒了太原城之延夏門。新繼位的劉繼元大為驚恐,一麵拒絕宋人勸降,一麵遣使向遼求救。遼穆宗雖沉溺於酗酒、遊獵而怠於理政,且北漢與遼朝之間因各種利害衝突而存在著頗深的矛盾,但他也深知北漢一旦被滅,那將使遼、宋之間的力量對比向不利於自己之方向轉變,所以在接到北漢求援書後,隨即派遣大將耶律述烈率軍赴援。宋太祖其實並未做好與遼軍作戰的準備,隻是寄希望於內亂的北漢政權不戰而潰,故而久攻太原城不下的李繼勳等宋將,在獲知遼援兵已迫近的消息後,擔心腹背受敵,於十一月倉皇退軍。北漢軍趁機聯合契丹兵馬殺入宋境,大掠一番後北還。

宋軍二伐北漢:能征慣戰的宋太祖頗不甘心首次征伐北漢卻無功而還,決計再舉。次年969年(宋開寶二年,遼應曆十九年)正月,宋太祖詔發軍儲,命諸路軍馬進屯河東潞、澤、磁等州。二月,宋太祖下詔親征太原,遣昭義節度使李繼勳等部先赴太原,自己率大軍隨後跟進。鑒於去年未防備遼軍赴援而失敗的教訓,宋太祖預先做了部署,命河北方麵宋軍嚴防契丹騎兵乘虛攻擾河北諸州,以威脅宋軍主力的側後,同時任命將領何繼筠為石嶺關部署,屯兵險要的戰略要地石嶺關(今山西陽曲東北),以阻擊自燕京方向來援的遼兵。但人算不如天算,考慮周詳且勢在必得的宋太祖,卻未曾料到天氣會跟自己過不去:當宋軍主力進至潞州一帶時,卻遇到了連綿陰雨,整整耽擱了十八天。到三月中,宋太祖抵達太原城下,築長圍,立連珠寨,四麵圍攻時,北漢人的守城準備已大體完成。四月,剛剛繼承了皇位的遼景宗,雖然首選任務是穩定內政,但得悉北漢的求救要求以後,還是命令燕京地區的遼軍兵分兩路:一路殺向河北定州,被宋軍擊退;另一路自石嶺關入援太原,但遭到了宋將何繼筠的阻擊,遼將王彥符等百餘人和戰馬700餘匹被俘,陣亡上千人。當時北漢所憑恃堅守而不降者,一為城堅,二為遼援,所以宋太祖命令宋軍引汾水灌城,並將斬獲的遼人首級等陳列在太原城下,北漢軍民見之“氣奪”,但依舊頑強守禦。北漢驍將劉繼業(即楊業)屢次率兵夤夜出城攻擊宋寨,雖都被殺退,卻遲緩了宋軍的攻勢。不久,在河水的多日漫灌和浸泡之下,太原南城一段城牆崩塌,宋軍駕小船蜂擁而上,強攻城牆缺口,不料處於絕望中的北漢守軍格外頑強,抵死相抗,設法堵好缺口,擊退了宋軍的強攻,宋軍石漢卿、王廷義等悍將戰死。宋太祖大為震怒,親督諸軍圍攻更急。但經曆了四個多月的苦戰,宋軍的攻勢實際已成強弩之末,而天又暑雨,駐兵於潮濕草地之中的宋軍士兵多得病,痢疾流行,士氣低落。此時,遼北院大王烏珍又率第二批援兵突破宋軍的阻擊,趕到太原城西,對攻城的宋軍形成很大的威脅,並大大鼓舞了太原城中北漢軍的士氣。無計可施的宋太祖隻得聽從謀臣的班師建議,宋軍再次無功而返。此後,宋太祖又一次掉兵南向,轉回到了“先南後北”的既定方略上來。本已窮困已極的北漢,因獲得了宋軍匆忙撤退時遺棄的大量軍資,而“賴此少濟”,但終究元氣大傷,再也不能對宋朝形成實質性的威脅。

宋軍三伐北漢:976年(宋開寶九年,遼保寧八年)八月,在已平定南方後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之後,宋太祖又一次將目光轉回了小小的太原城,命令戰將黨進、潘美、楊光義等分兵五路進攻太原,又以郭進等攻忻、汾、代、沁、遼、石等太原外圍諸州,以孤立太原城。九月,宋軍各路兵馬進展順利,所向皆克,黨進所率宋軍主力進抵太原城下。北漢兵將龜縮城內不出,不斷遣大臣急赴契丹告急,遼將南府宰相耶律沙、冀王耶律敵烈等銜命統兵出援。大概這時老天還無絕北漢之意,所以在形勢發展對宋軍大為有利之際,宋太祖卻於“斧聲燭影”這一千古疑案中神秘去世,繼位的宋太宗下令班師,宋軍不得不再次承受無功而返之痛。

979年(宋太平興國四年,遼乾亨元年),宋軍第四次進伐太原,終於滅了那早已成為宋朝眼中釘的北漢割據政權。

遼景宗此時正進行內部改革,以穩固其統治,故對宋采取防禦戰略,與宋互遣使臣通好,並且訓令附屬國北漢也不得隨意惹是生非,以免激怒宋朝,從而維持邊境現狀。新繼位的宋太宗在初步穩定了政局,並以政治壓力迫使兩個已經臣服於宋的小割據勢力吳越獻地、漳泉納土,完全統一南方之後,決意通過滅亡北漢、收複燕雲失地等舉動,來建立起超越宋太祖的不世之勳。鑒於以往三次北攻太原卻無功而返的教訓,宋太宗進行了充分的戰前準備,集合群臣討論用兵方略。樞密使曹彬分析了周世宗、宋太祖多次圍攻太原而未成功的原因,認為:“周世宗時,偏將史超敗於石嶺關,人情震恐,故而班師而還。而宋太祖因頓兵於甘草地中,軍人多被腹疾,因是退兵。並非是太原城壘不可接近也。”建議宋太宗進攻太原必定取得成功:“國家兵甲精銳,人心欣戴,若行吊伐,如摧枯拉朽耳。”雖然宰相薛居正不同意出兵,認為北漢有固守之誌,並有契丹之援,且今日已窮困不堪,“得之不足以辟土,舍之不足以為患”,不過這意見並未得到宋太宗的首肯。這時,聞知宋軍欲再次征伐北漢的遼景宗趕忙派遣使臣來到宋都開封,責問宋朝為何對北漢用兵,宋人答道:“河東逆命,所當問罪,如若北朝不援,則南北和約如故;不然,惟有戰耳!”話雖說得如此氣衝鬥牛,過足了嘴癮,但宋廷並未真正做好與遼軍全麵開戰的準備,隻是將重點放到攻克太原城上。

宋太宗對進攻太原做了詳細部署:以宣徽南院使潘美為主將,節度使崔彥進、李漢瓊、劉遇和觀察使曹翰等四員猛將分別負責太原城四麵的攻擊,以經驗豐富的大將郭進為石嶺關都部署,阻擊契丹援兵,並安排專人負責攻城器械及後勤補給等;同時部署了扈從行營的將士,於二月間親自領兵北伐太原。

與當年宋太祖兵出開封,進入晉東南後北上太原之行軍路線不同,宋太宗卻是東北出開封,取道河北澶州(今河南濮陽)、鎮州,向西翻越太行山,來到太原城下。宋太宗取如此路線浩浩****行軍,實有向契丹示威的用意在內,即希望遼朝能知難而退,不要派軍救援北漢,給自己作戰添麻煩。

麵對宋人如此小動作,遼廷是何想法,史無明文記載,不過忙於安內的遼廷沒有作出激烈反應,僅是派遣南府宰相耶律沙為都統、冀王耶律敵烈為監軍,統領援軍自燕京去太原,並命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領本部將士為後軍接應,樞密副使抹隻為督軍一同前往;隨後又讓左千牛大將軍韓侼、大同軍節度使耶律善補率本部兵馬自大同地區南下增援。從遼廷所遣援軍的規模、領軍將帥等情況上可以看出,遼景宗、蕭皇後對於此次宋軍攻滅北漢之決心和其所具之軍力明顯低估了,可能依舊認為宋軍這次北伐作戰,將和以前數次圍攻太原之戰一樣,有始無終,铩羽而歸,所以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且宋太宗取道河北進兵太原的舉動,也誘使遼廷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燕京一帶,詔令北院大王奚底、乙室大王撒合等各統本部軍馬戍守燕京地區。

三月,宋軍按部就班地攻擊太原外圍的北漢軍寨,遼軍援兵也按計劃向太原進發,來到了宋軍重兵守備的白馬嶺。此時,前有大澗阻隔,宋郭進之軍已在對岸列陣以待,遼軍主將耶律沙打算等待後軍到來後再一起攻擊,但自恃貴顯的冀王敵烈(遼太宗之子)與耶律抹隻卻根本未把宋軍放在眼裏,認為“急擊之便”,耶律沙苦勸不聽。敵烈等率先鋒兵馬橫渡澗水,無奈的耶律沙隻得揮軍跟進。果然至遼軍半渡之際,宋將郭進瞅準機會,率領精兵猛烈出擊,戰鬥異常激烈,遼軍不支而潰,敵烈及其兒子哇哥、耶律沙之子德裏、突呂不部節度使都敏、黃皮室詳穩唐筈等五員戰將陣亡,士卒死傷無數。耶律沙與抹隻也被困陣中,多虧後軍耶律斜軫率軍殺到,用萬張強弓齊射迫退宋軍,才“僅以身免”。白馬嶺之戰,是遼軍在與宋軍作戰中第一次大慘敗。此後,北漢不斷向遼告急,但新遭大敗的遼軍無力於短時間內再出援兵,由此在太原戰場上,宋軍完全控製了局麵。《遼史·耶律沙傳》稱耶律沙在獲救以後,還想率領餘卒及耶律斜軫的後軍進向太原,隻是路遇北漢駙馬都尉盧俊說太原已經陷落,方才勒兵而還,恐怕隻是一句自飾戰敗的門麵之語。因為據史載,太原城陷落在白馬嶺之戰後一個多月,如耶律沙真欲增援,怎會至此時仍然在契丹境內?

四月,宋軍陸續攻下太原外圍州縣,太原成了一座孤城。抵達前線的宋太宗至城下營寨內慰勞諸將,督諸軍連續攻城,並出手詔向北漢主劉繼元勸降。劉繼元還在堅守,等待遼軍來援,但手下大臣、將士卻已喪失了守城信心,不斷翻城出來歸降。至五月五日,勢窮無援的劉繼元無力再支撐下去,便上表投降,北漢滅亡。宋太宗依慣例對投降的北漢君臣施行赦罪封賞,以劉繼元為右衛上將軍,封彭城郡公;此外,宋太宗為消滅太原的“王氣”而盡遷其居民,焚其城,改為平晉縣,而以榆次縣為新並州之治所。至此,前後曆經四次的宋軍平北漢之戰終於修得正果。

北漢被滅,也是遼、宋力量對比變化之必然結果。自遼太祖建國以來,尤其是遼太宗占據燕雲十六州以來,契丹在與中原政府作戰中,憑借鐵騎縱橫,一向占據著主動地位。但此後遼朝內亂相繼不絕,國勢中衰,雖然遼景宗即位以後,全力穩定內政,發展經濟,使得其國力有所恢複。但統治中原地區的宋朝政權,通過“先南後北”的戰略決策,結束了南方自晚唐、五代以來軍閥割據、政局動**、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的亂局,經濟、人口等方麵也大為發展,此消彼長,使得宋朝軍力大增,在一定程度上已淩駕遼軍之上。同時,晉北地區嶺險壑深,並不利於騎軍馳騁,再加上宋軍有備而來,遼將輕慢無備,作戰大敗、丟失北漢也就自在意料之中了。不過,福兮禍所伏,宋太宗於輕取太原後,得意忘形,輕舉妄動,欲憑借大勝之餘威而一舉收複燕雲失地,結果隨即在燕京城下,遭到了契丹騎兵的迎頭痛擊,慘敗而歸。

不過,丟失北漢,使得遼朝在雲州一帶失去了緩衝地區,而直接麵臨宋軍的衝擊,宋軍可兵出河北、河東兩路北逼燕雲地區,給遼朝在燕雲地區的統治帶來嚴重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