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 宮中二聖

遼景宗即位以後,吸取了開國以來直至遼穆宗的教訓,力求強化中央皇權,而非如以前的遼帝倚重宗王進行統治之舊局,以自己與幾位“翼戴”勳臣構成權力核心。待國丈、北院樞密使蕭思溫被刺殺後,遼景宗又將耶律賢適倚為心腹。由於遼景宗於四歲時遭遇“察割之亂”,曾目睹其父遼世宗等人在宮廷政變中被殺,因而驚嚇成疾,到做了皇帝以後,病情趨於嚴重,成風痹之症,連騎馬都有困難,時常臥於床榻間,直接影響到其主持朝政。因此如《契丹國誌》所雲,當時遼朝“刑賞政事,用兵追討,皆蕭皇後決之,遼景宗拱手於床榻而已”。為此,甚具野心的高勳、女裏便設計暗殺了蕭思溫,以削弱蕭皇後的勢力。不過,高勳、女裏之用意並未能實現。

保寧六年(974年)二月,遼景宗詔諭起草聖旨的史館學士道,今後書寫皇後之言,亦稱“朕”暨“予”,並“著為定式”。即從製度上確立了蕭皇後當朝理政的權位,使她成為遼朝事實上的掌權者。因此,遼人便將皇後與皇帝等觀,稱之為“宮中二聖”。

數月後,即當年七月,南院樞密使高勳遭除名、流放的懲處。保寧十年(978年)中,契丹行宮都部署女裏被賜死,高勳等人也遭伏誅。於是一起聯手阻礙後家勢力發展、明裏暗裏反對蕭皇後參決國政的兩位“翼戴”勳臣,先後被清理出局,蕭皇後的權位更加穩固。

遼景宗即位以後,順應“人人望治”的願望,圖謀通過政治革新以改變遼朝“中衰”的局麵。為此,遼景宗常向漢人大臣室昉詢問“古今治亂得失”,打算從漢族統治者的曆史經驗教訓中尋找借鑒,以革除弊政。遼景宗的變革,收到了一定成效,其中以吏治改革收效較顯著。史稱遼景宗“任人不疑,信用必賞”,摒棄了此前不少弊政,並重用漢人官僚,成為遼朝統治政策上的一大變化。遼代初期,當朝柄國之人大都為契丹人,雖然表麵上宣稱“蕃漢雜用,然漢人無幾矣”。此後漢人官員雖然逐漸增多,但主要出任治理漢人事務的南麵官。直到遼景宗時期,漢人官員開始被大量重用,並在統治機構中占有主要地位,出將入相,甚至如室昉還曾以南院樞密使兼任向來是由後族世預其選的北府宰相,如高勳、韓匡嗣曾被授任一直是由契丹皇族或後族貴戚擔任的南京留守這一要職。這種讓漢人官員進入契丹中樞機構的做法,既是契丹社會、經濟、文化不斷發展的需要,又成為遼代“中興”的契機。當然,由於遼景宗的健康原因,這一變革主要在蕭皇後的幕後主持下展開。

遼景宗通過一係列的改革,使得內部政治較前大為穩定,農牧業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年穀屢豐”。如保寧七年(975年),遼朝的附庸北漢遭到了宋軍的圍攻,糧草匱乏,便遣使臣來遼廷乞求糧食,遼景宗“詔賜粟二十萬斛助之”。可見此時遼朝國力已轉強,從而得以挫敗新生的宋朝欲收複燕雲十六州的企圖。

乾亨元年(979年,宋太平興國四年)二月,已統一了南方諸割據政權的宋太宗,親統數路大軍征伐北漢政權,擊退了遼之援軍,於六月攻破北漢都城太原城,北漢亡。宋滅北漢,是遼朝的一個慘重失敗。接著宋太宗乘勝進圍燕京城,但被遼軍打得大敗而歸。此後,遼、宋之間戰事不絕,互有勝負,但遼朝終於挫敗了宋朝欲收複燕雲地區的企圖,大大鞏固了遼朝對這一地區的統治。

由於遼景宗即位之初,忙於穩固權位,以削弭心懷叵測的宗王之不臣之心,其後又全力抗擊宋軍的進攻,所以遼景宗時期的改革之舉並未能取得更大的成效,其弊政也時有出現。但這一改革卻成為遼聖宗時期全麵封建化的開端,同時此時所擢用的人才,如室昉、韓德讓、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蕃漢官員,都成為遼聖宗時期重要的輔弼大臣。

雖然遼景宗一直體弱多病,艱於行動,但作為出身遊牧民族的契丹人,他也始終熱衷於遊獵活動,隻要身體條件許可,便出外圍獵。僅據《遼史》記載:

保寧元年,十月東幸祃潭,十一月駐蹕鶴穀;

二年,四月幸東京,五月去閭山遊獵,隨從的蕭思溫被刺客刺死於途中;

三年,四月東幸木葉山,八月去秋山,九月去歸化州、南京,駐蹕金川;

四年,夏天駐蹕冰井,七月至雲州,十月去南京;

五年,二月、三月兩次至新城,七月駐蹕燕子城,十月去南京,十二月至歸化州;

六年,正月幸南京,七月獵於平地鬆林;

七年,四月至頻蹕澱消暑,十月至土河釣魚;

八年,八月去秋山,九月拜謁懷陵;

九年,十二月獵於近郊,以所獲獵物祭天;

十年,正月去長濼,六月駐蹕沿柳湖,冬天駐蹕金川。

因為契丹人有四時遊牧之習俗,所以遼朝皇帝也不長住京城,春天東去釣魚,秋天西行圍獵,夏季至塞上涼爽之地避暑,冬季南下避風向陽之地過冬,所以遼景宗離開京城所去的地方,除規定的四時行營駐紮和視察所至之地,還有不少純為遊獵而去之地,此外在例行視察途中,遼景宗也圍獵不止。對此,蕭皇後以下的契丹貴戚大臣大概是習慣成自然,不以為有害,所以未見有人諫勸天子,但漢人大臣卻看出遼景宗沉湎於遊獵對其健康以及朝政的影響,屢屢上書諫勸天子要對畋獵之事大加節製。如乾亨元年底,南院樞密使兼政事令郭襲諫勸道:太祖、太宗創業艱難,修德理政,夜深不息。穆宗逞無厭之欲望,貪戀遊獵,荒怠政事,結果天下之人怨恨。陛下即位,海內都引頸盼望中興之治,十餘年來,征伐不息,而寇賊並未消弭;五穀雖然豐收,但國家經濟還未全麵恢複。此正是戒欲安養、勵精圖治之機。但聽說陛下亦恣意遊獵,較往日更為頻繁,萬一有銜撅之變(指摔下馬來),搏噬之虞(指被猛獸所傷),將後悔莫及。況且南方還有強敵伺隙而動,若其聽說陛下迷戀遊獵之事,恐怕又要趁機北進矣。希望陛下能節製遊獵酣飲之事,以百姓、社稷為重,如此則將為無窮之福。遼景宗看了奏章後滿口稱善,即賞賜郭襲協讚功臣之號,此後又拜武定軍節度使,但實際上並沒有完全采納他的意見。如乾亨四年初,遼景宗去華林、天柱,與諸王、大臣校射,宴飲;九月幸雲州,獵於祥古山。後來,遼景宗果然因勞累過度,病體加重,死於焦山,年僅35歲。次年,遼廷上尊諡曰孝成皇帝,廟號景宗,葬於乾陵,以“近幸”朗、“掌飲伶人”撻魯殉葬,此後又加諡孝成康靖皇帝。

遼景宗死後,其子耶律隆緒繼位,軍國大事由尊奉為皇太後的蕭燕燕裁決。於是,聞名今古的蕭太後正式從深宮幕後走到政治前台,以充分展示其不讓巾幗須眉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