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我心傷悲”的戰爭詩

一個民族的發展總是離不開戰爭,前麵周民族的史詩中已經提到了周民族在成立之初不斷受到戎狄的侵擾而不得不多次遷都。抵禦外辱是建國立業過程中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隻有邊境安寧才能國泰民安。同時,周代初年,各地大小諸侯國林立,大國兼並小國的事件時有發生。戰爭是當時社會的一個重要主題。作為社會百科全書的《詩經》,對各種大小戰爭有著眾多記載,不僅描繪了各式各樣的戰爭場麵,而且描繪了戰爭給社會、家庭、個人帶來的重大影響,透過這些戰爭詩歌,我們可以窺見當時人們對戰爭的態度與認識。作為維護穩定的重要手段,戰爭雖然可以帶來安定,但它給人們帶來的傷害也很明顯。

(一)讚美君王功勳,歌頌將帥戰績

《詩經》中直接以戰爭為題材的詩歌有《小雅·采薇》《小雅·出車》《小雅·六月》《小雅·采》《大雅·江漢》《大雅·常武》等。這裏舉《采薇》為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啟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這是一首戍守邊境的士兵在歸家途中所創作的詩歌。詩歌的前三章回憶了自己久戍不得歸的思鄉之苦。詩人之所以不能回家,是由於狁之族的侵犯。詩人對狁充滿了仇恨之心。四、五章詩人回憶在戰場的辛勞。詩人在戰場中沒有一點休息,整日都要手持武器全力戒備,因為狁隨時可能來犯。“一月三捷”,描寫戰爭的頻繁。雖然獲得了勝利,但如此頻繁的戰爭對士兵來說是非常殘酷的。最後一章回到現實,表達了詩人能夠結束戍邊任務回到家鄉的複雜心情。

在這首詩歌中,詩人雖然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完成了戍邊的任務,但他對戰爭是充滿厭惡之情的。前三章采用了重章疊唱的章法,描繪了薇的生長過程。薇能夠順其自然地生長,而作為人的士兵卻沒有家可以居住,沒有親人可以依靠,整日過著饑寒交迫、提心吊膽的日子,生命更是隨時可能結束。生活的無助與生命的絕望就在這個對比中體現出來了。詩人明白,這一切都是狁所造成的,他痛恨狁的暴力入侵。但是,詩人也意識到,狁的暴力入侵摧毀了他們的安寧生活,他們必須也要以暴力對抗,才能恢複自身的安寧。所以他們願意與將帥同仇敵愾,“一月三捷”。

《出車》也是一位出征的士兵凱旋所作的詩歌。與《采薇》的厭戰情緒不一樣,這首詩歌熱情洋溢地歌頌了將領南仲的赫赫戰功,表現出一種強大的自信心和作為南仲士兵的自豪感。詩人雖然也想念家鄉,但他也願意聽從天子之命,“豈不懷歸,畏此簡書”。

此外,《六月》是讚美尹吉甫大敗狁的詩歌;《采》是讚美方叔南征荊蠻獲得勝利的詩歌;《江漢》敘述了召虎討伐淮夷獲得勝利的過程;《常武》讚美了周宣王平定徐國叛亂的功績。這些詩歌對當時的戰爭場麵都有一定的描寫,更為重要的是,其反映了人們對戰爭的態度。從內容來看,這些詩歌描寫的戰事都是抵禦外族。士兵們雖然厭惡戰爭,但當異族入侵時,他們仍然願意投入戰爭,保家衛國。他們有一種樸素的認識:即使個人再怎麽厭惡戰爭,再如何思念家鄉,但是隻有抵抗了外族入侵,才能最終過上安寧的幸福生活。這裏雖然有天子之命的強製,但更是一種自覺的投入。所以當取得勝利時,士兵們便會對將帥、對君王表現出由衷的讚美。

(二)表現士兵們同仇敵愾的團結精神

士兵們親曆戰爭,是離死神最近的群體,也是對戰爭的殘酷感受最為深刻的群體。他們也更懂得共同禦敵的重要性,隻有同心同德、同仇敵愾才能獲得戰爭的勝利,才能早日回到家鄉。《秦風·無衣》表現了士兵們團結互助、共同禦敵的精神: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是一首軍中戰歌,不需要任何解讀,仍然可以讀出一股慷慨激昂的感覺。前麵提到的歌頌君王和將帥的戰爭詩中,其中多少透露出厭戰的不滿情緒,但是這首詩歌則透露出一種高昂、樂觀、團結的士氣,表現出了士兵們不畏艱苦的愛國主義精神。詩歌沒有對戰爭場麵進行描寫,僅僅是敘述了士兵之間的簡潔對話,就將一股慷慨之氣呈獻給讀者。這首詩歌也被譽為邊塞詩的始祖。如果我們閱讀唐代的邊塞詩,雖然詩體、語言等不一樣,但那股慷慨、昂揚之氣則是一樣的。如高適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祖詠的“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李白的“願為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等等,都表現出了一種奮勇殺敵、奮發向上的愛國精神。

(三)征夫詩與思婦詩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組成單位,戰爭給家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男人出征,女人留守,由男人和女人為基本成員的家庭便不複存在。征夫與思婦是當時男人與女人常常不得不扮演的角色,征夫詩與思婦詩便成為戰爭詩的主要組成部分。如《邶風·擊鼓》表現了男子被迫從軍的無奈與憤懣以及對妻子的思念之情: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詩歌的前三章敘述了出征的情景:戰鼓擂得響徹雲霄,士兵們勤習兵器,有的人修漕築路,而我卻要往南從軍。從軍後戰事久久不能結束,我隻好久戍不歸。士兵無處可居,馬也四處逃跑。這裏指出了久戍不得歸的原因:部隊紀律混亂,軍心渙散。與《無衣》昂揚、團結的戰鬥士氣截然相反。四、五章筆鋒一轉,想起了當年對妻子的承諾,原本想和妻子長相廝守、白頭偕老,如今因為這該死的戰爭使我的願望和諾言全部落空了。一股悲涼之情躍然紙上。這首詩既透露出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也表現了對妻子的思念,是一種非常真實的情感表達。這首詩也被稱為“征戍詩之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也成為後人表達夫妻感情和睦的經典語句,今天仍然活躍在人們的語言中。

《唐風·鴇羽》表現了士兵因為不能侍奉父母的痛苦之?情:

肅肅鴇羽,集於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

肅肅鴇翼,集於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肅肅鴇行,集於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嚐?悠悠蒼天!曷其有常?

在農事詩中我們已經提到,當時是一個重農的時代,農業生產是生活的重要來源。男子久戍在外,父母年邁,家裏沒有了勞動力,父母的生活來源自然成為問題。作為兒子,奉養父母是其義務。然而,由於戰事頻繁,士兵們沒法耕種。一想起父母在家衣食無著落,詩人便痛心不已,對蒼天發出了絕望的呼喊:悠悠蒼天,曷其有極!這種呼喊在今天聽來,仍然是振聾發聵,讓人心痛不已。

《王風·君子於役》表現了妻子對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於役,苟無饑渴!

這是一首妻子的自白詩。傍晚時分,太陽落山了,正是萬物歸家的時刻。看,牛羊都入圈了,雞也回窩了。可是,我的丈夫呢?他正在遠方服役,不但今天不能回來,明天也不能回來,我根本就不知道他什麽時候能夠回來。最害怕他永遠都不回來了!夫君呀,你在外有吃的嗎?有喝的嗎?你究竟什麽時候能夠回來呢?妻子睹物思人,看到牛羊等歸舍自然想到了久戍在外的丈?夫。

《衛風·伯兮》也是一首女子思念久戍未歸丈夫的詩歌: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詩歌同樣以女子的口吻直接道出妻子的思念之情。女子首先是誇讚自己的丈夫,身強體壯,才智超群,是國家的棟梁之才。然而,這又有什麽用?詩歌的第二章筆鋒一轉。丈夫久戍在外,常年不見人,女子失去了打扮的心思,頭發都懶得梳,整日衣衫邋遢,無心裝扮。“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心愛的丈夫不在身邊,打扮又有什麽用呢?第三章和第四章層層遞進,反複表示思念丈夫的心情。雖然這個妻子深明大義,為丈夫能夠為國家做貢獻感到驕傲,可是她畢竟是一個女人,丈夫隻有在身邊才是屬於她自己的。丈夫常年久盼不歸給她帶來了深深的痛苦。驕傲與失望貫穿女子的生活,這首詩歌道出了當時婦女普遍而真實的感受。這也正是這首詩歌的感人之處。

對於古代婦女來說,丈夫和家庭是她們生活的全部意義。隨著丈夫的出征,等待和失望變成了她們的日常。《君子於役》和《伯兮》都是以女子的口吻道出了對久戍未歸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從詩歌中展示的場景來看,二者的作者身份是不一樣的。《君子於役》的作者應該是一位處於社會底層的老百姓,她整日看到的是牛羊和雞。《伯兮》的作者應該是一位貴族婦女,平日她所關注的是自己的妝容,使用的是膏沐,這種潤發的物品不是所有普通婦女所能使用的。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不管是處於何種地位的婦女,她們同樣麵臨著丈夫出征久不歸的思念之情,在當時人們生活中戰爭不可避免。女子雖然不需要上戰場經曆生死磨難,但是其相思之苦也是難以言表的,常年的失望最終導致“甘心首疾”,即頭也痛,心也痛。這種心病的折磨還不如刀劍來得痛快。戰爭給當時人們帶來的創傷是如此的深重。

《詩經》中與戰爭相關的作品不限於上述內容。總的來說,這些詩篇有的從正麵歌頌了戰爭,表現了昂揚向上的樂觀情緒;有的則表現了對戰爭的厭倦和對發起戰爭之人的怨恨,表現了對和平生活的美好向往;有的則通過描寫征夫與思婦細膩的情感,展現了戰爭給人民生活帶來的影響;等等。從這些詩歌中,我們可以發現,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巨大影響,也可以看出時人對戰爭的基本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