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完人”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心態,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麵展現給別人,以求得別人的認同。追求完美是上進、積極、進取的表現,值得稱讚。但如果想讓自己的方方麵麵,都達到最佳的狀態,則是不現實的。這既不符合自然發展規律,也會給自己帶來沉重的包袱,最終反而把自己弄得沒有特色。

由於客觀存在的個人時間、精力、能力等方麵的限製,如果在工作過程中刻意追求全麵兼顧,則往往導致工作重點不突出,自然也就沒有亮點、特點。這類“完人”給人的感覺就是沒有什麽不好,也看不出哪裏有錯,但就是說不出哪裏好。

“完人”有急切的成功欲、表現欲,什麽工作都想做好,最終結果卻是沒做出亮點,平平庸庸。其實,沒必要做“完人”,特別是年輕人,不僅僅是因為自身精力、能力有限,還因為如果一味追求完美,可能還會錯過更重要的事物。比如:如果有“我很完美,我看上去沒有什麽錯,領導沒有批評我”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態,那就可能被眼前的東西所迷惑,再也不去努力、不去改變、不去挑戰自己、不去翻山越嶺。因此,任正非希望華為人不要做“完人”,做完人很痛苦。

2008年6月,任正非在華為公司幹部座談會上說:

不要做一個完人,做完人很痛苦的。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使自己充滿信心地去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完人實際上是很少的,我不希望大家去做一個完人。大家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這已經很不錯了。

我們為了修煉成一個完人,抹去了身上許多的棱角,自己的優勢往往被壓抑了,成了一個被馴服的工具。但外部的壓抑並不會使人的本性完全消失,人的內在本性的優勢,與外在完人的表現形式,不斷地形成內心衝突,使人非常的痛苦。我希望把你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貢獻於社會,貢獻於集體,貢獻於我們的事業。每個人的優勢加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個具有“完人”特質的集體。

我從小到大就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如果不是這個世界寬容地對待我,我也沒有今天。要看人的優點,不要老看缺點,不要求全責備,這個世界上沒有完人。當然,在道德品質上必須一票否決。因此,華為用人所長,不求全責備,不拘一格降人才,努力創造條件,使優秀幹部和專家快速成長,破格提拔優秀幹部。

我的缺點和劣勢是明顯的。我們公司以前有位員工,已經到美國去了,他走的時候跟我說,你這個人隻能當老板,如果你要打工,沒有公司會錄用你。

任正非還告訴員工,在人生的路上,他希望大家不要努力去做完人。一個人把自己一生的主要精力都用於去改造自己的缺點,等你改造完了對人類有什麽貢獻呢?他希望大家不要過多關注缺點,多關注自己和他人的優點。

東漢末期的曹操,在招募治國用兵人才時,就公開在《求賢令》中寫道:“哪怕有不好的名聲、可笑的言行,甚至是不仁不孝之人,隻要有治國用兵之術,都不要有所遺漏。” 曹操說的是要能容納一些有才幹、有能力但存在明顯的道德瑕疵的人。但華為卻更看重品德:“一個品德不好的人再有才幹也不能進入公司中高層”;“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親人都不愛,他一定不會愛祖國、愛人民、愛公司的”;“員工人品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客戶對公司的認同”。這是華為與曹操在人才鑒定標準上的區別。

任正非的用人、容人,與曹操有所不同,他不能接受品德不好的人。任正非在品德與才幹方麵,更看重、更強調的是品德。

在企業運作上,華為不追求完美,更崇尚的是“實事求是”和“道法自然”的平衡,即用辯證法的思想來認識事物,不去追求絕對的完美,而去追求合理性,尊重自然規律,按照自然發展規律辦事,創造條件,使規律本身發揮作用。

任正非在接受采訪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我這一生就是短的,我隻做長我這塊板,我再拚別人一塊長板,拚起來就是一個高桶了。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優勢,也多看看別人的優點,從而減少自己心裏的壓抑,要正確地估計自己。”

任正非指出:“絕大多數人都會過高估計自己。我們的豪言壯語如果偏離了我們的實際,你會浪費很多精力,而不能實現你的理想。有一首歌叫《鈴兒響叮當》,這首歌現在已經成為西方聖誕節裏不可缺少的歌,其作者是約翰·皮爾彭特。他的一生從來就是過高地估計自己,他設計的人生目標最後全都失敗了。直到87歲,那天他出去參加別人家的聖誕平安夜聚會,在途中,趕著雪橇車的時候,隨意哼唱出這首歌,結果這首歌就成了膾炙人口的世界名曲。你看看,過去的失敗,就因為他沒有正確對待自己,沒有正確對待自己的人生,他浪費了80多年不應該浪費的光陰。”

因此,任正非希望大家要正確估計自己,然後作出對自己的準確判斷,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同時,要認識到在這個社會中差距是客觀存在的。沒有水位差,就不會有水的流動。人和人的差距是永遠存在的。即便是同一對父母生下的小孩,也是有差距的,更何況不同父母的人,當自己的同學、同事進步了,自己與他們產生了差距,就應該判斷自己是否已經發揮了自己的優勢,若已經發揮了,就不要去攀比,若沒有發揮好,就發揮出來。

【故事點評】

不做完人是時代的需要。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轉型升級,如今社會專業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精細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我們還是繼續麵麵俱到地追求“完美”,那必然各個方麵都隻是蜻蜓點水、淺嚐輒止。沒有工匠精神,社會如何更好地發展呢?從能量守恒角度來講,一般情況下,一定時期內一個人的能量是恒定的,各個分量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不完美的人,會有一些小的缺點,相反往往也在某些方麵有過人之處。有特點,才有亮點。不完美的人有時甚至會犯錯誤,但隻要他的行為不違背底線、不影響公序良俗、沒有危害社會,我們都應該理解、包容。總體來看,不完美的人更有助於推動社會進步和變革,有助於改革發展,破舊立新。從這個層麵上來講,不完美的人,恰恰是犧牲了自己“做老好人”的完美形象,來為社會發展變革創造條件、貢獻力量。

同時,作為企業管理者,要用人所長,不求全責備,不拘一格降人才,努力創造條件,使優秀人才快速成長,破格提拔優秀幹部。我們應該明白,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基因都是不同的,有高有矮,有黑有白,有美有醜。有些缺點的根源來自遺傳基因,可能終生都很難改變。因此,我們與其把有限的精力浪費在與基因對抗上,倒不如把有限的精力用在發揮自己的特長上。與其拚盡全力去做一個完美而無個性的人,不如做一個有特點、有價值、有個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