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尖毛草

如果說薇甘菊是華為精神與基因特質的象征,華為的成長發展模式則更像尖毛草的生長模式,可以稱為“倒生長模式”。任正非曾給華為員工講了一個非洲大草原上的尖毛草的故事。

非洲大草原上生長著一種名為尖毛草的奇特植物。在它生長初期,大概6個月的時間裏,尖毛草露出地麵的高度一直保持在一寸左右。從表麵看,就像進入了停滯期。

尖毛草在成長初期,隻有一寸多高,孤寂地看眼前其他野草瘋長。當同期競爭者都爭先恐後向上攀高時,尖毛草就一直這麽矮矮地蹲著,不緊不慢的。然而半年過後,一旦雨季來臨,它就會像從冬眠中驚醒了一般拔地而起,瘋狂生長。這時的尖毛草可以在一天內攀升半米,隻需短短幾天,它就能超越其他競爭者,傲視群草,成為名副其實的“草地之王”。

為什麽尖毛草擁有如此強悍的爆發性生長力?

原來在看似無所作為的半年時間裏,它根本就沒有閑著。其他野草忙著往上衝,它則默默在地下經營自己的根係,不斷向深處探索、汲取養分,存儲後續發力的資本。任正非認為尖毛草這種“倒生長模式”折射出了華為對成長的看法,而華為自主研發麒麟芯片的曆程正是這種成長模式的典型代表。

如今,華為海思芯片已真正進入向上飆升的成長期,是華為高端商務手機的標配。如果要講華為的未來,一定離不開芯片,這裏暗藏著無限的想象。隻有放開眼界,才有可能在這片海洋中暢遊。

“野蠻生長”,幾乎成為中國企業創業期的成長模式,也成為企業機會主義成長的借口,“風口理論”“互聯網思維”“顛覆性成長”成為主流的企業成長路徑。華為的“尖毛草成長模式”即“倒生長模式”為中國企業反思其成長模式帶來了有價值的借鑒。

縱觀華為三十多年的成長曲線,與尖毛草的成長模式極為相似,筆者稱之為“尖毛草成長模式”。

在華為成長初期,為了打好基礎,積蓄力量,在聚焦業務發展的同時,關注內部管理,優化組織,搭建平台,梳理流程,構建隊伍,構築文化;關注外部機會,但不做機會主義者;關注短期利益,但不因短期利益而犧牲長期的發展。中國許多企業在成長初期所出的問題,不是因為成長速度太快,而是因為高速成長撕裂了脆弱的內部管理機製。

華為當年製定的《華為基本法》、世界一流的管理體係的引進、組織的優化、高級人才的引進等,實際上就像尖毛草那樣在積蓄未來成長的力量,在他人競相奔走的時候,倒退幾步,深蹲下來,調整呼吸,積蓄力量,瞄準目標,控製步伐,為衝刺做準備。正如朱元璋的謀士朱升在朱元璋扛起反元大旗時建言:“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華為對公司的機會與內外環境作出準確判斷後,便集中一切資源,開始發力,釋放能量,實現反周期成長。而此時,先行的競爭對手們因為跑得太快,已經身衰力竭,氣喘籲籲。接下來華為超越競爭對手就是必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很多企業都在學華為,以華為為標杆。筆者認為,學華為的當下,不如學華為的過去,學華為的成長路徑。

【故事點評】

任正非用非洲草原上尖毛草的生長模式,來比喻華為的成長模式。華為的成長模式與尖毛草一樣:聚焦、堅韌、沉靜、內斂。在成長初期,抵製**,穩打基礎,積蓄力量。當機遇來臨時,順勢而為,將積蓄起來的能量釋放出來,促進正生長,實現反周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