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的戰爭

任正非喜歡講戰爭故事,如上甘嶺戰役是怎麽勝利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怎麽打的等等。他講得**投入,員工們聽得熱血沸騰,聽完之後,感覺工作一天的疲乏都被趕走了。

2014年,任正非給華為員工講了《班長的戰爭》。

“班長的戰爭”是美國軍隊的現代作戰方法,戰爭的主角並不是過去的師團,靠名將,而是靠連排,甚至班一級的小分隊。他們深入敵後,攜帶衛星定位儀器和激光指示器,隨時可以根據下載的衛星畫麵尋找敵人的蹤跡,甚至可以通過衛星呼喚戰機、導彈來進行轟炸,而班長作為一線現場作戰指揮員,有專業技術的要求,同時也有臨機決斷的指揮能力要求。

當年美國打伊拉克,美軍組建了“三人作戰小組”。三人中,有一人是信息情報專家,他帶著先進的設備,可以測出這個地方有多少兵力,確立敵人的目標方向後,把情報傳遞給火力戰鬥專家;火力戰鬥專家根據信息情報專家的情報來配置炸彈,然後報告給戰鬥專家;戰鬥專家可能就是一個少將,他確定必要的作戰方式,按照軍部授權,直接指揮前線炮兵開火,這就是“三人作戰小組”。

當然“三人作戰小組”並不是說隻有三個人,每個人可能又帶領一個小組,但這三人小組本身又是一個小組,是一個綜合作戰小部隊。

當然,“班長的戰爭”並不是孤立一個人、一個班在作戰。這一戰爭模式,必須建立在整個大後方強有力的遠程支援、數百人數千人通過網絡平台的數據支持,以及隨時可以根據“炮火”“敵情”而呼喚的後方總指揮的運籌帷幄之上。

在互聯網時代,要快速捕捉機會、響應市場,組織就必須得精簡、簡約,而不是搞人海戰術,要讓每個人都成為價值創造者,使每個人都能有價值地工作。

這就需要改變整個組織結構和組織模式,總部要提高專業化整合與管理能力,一線則要提高綜合作戰能力。不管是互聯網企業小米,還是傳統企業海爾及華為,所進行的變革都是在走向組織精簡扁平化,強調速度,強調客戶價值導向。

組織結構不再是過去的傳統的金字塔結構,企業的權威也不再是行政權威,它包括專業權威,也包括流程權威。

管理學上有一項關於管理寬度的研究,即在一個組織結構中,管理人員能夠有效實施直接管理的數目是多少?研究表明,一個管理者,不管才能多麽傑出,層次多麽高級,最有效的管理對象,都在個位數之內,這正好是一個“班”的人數。從這個意義上講,高層管理者,也是一位班長。

在當下的信息化時代,培養能征善戰的“班長”,打贏“班長的戰爭”,應當成為企業和其他團體領導人的自覺,當然,這也是一場新的考驗。

強調“班長的戰爭”,並不是說“班長”可以為所欲為,而是需要相應的機製監督,如由董事會來監督“班長”。所以任正非提出,既要及時放權,把指揮權交給一線,又要防止一線的人亂打仗,監督機製要跟上,所以要建立公司董事會,由公司董事實現對經營者的監督。

“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呼喚炮火”,就是要求“班長”在最前線發揮主導作用,讓最清楚市場形勢的人來指揮,提高反應速度,抓住機會,取得成果。它要求上級正確把握戰略方向,平台部門對一線組織有效支持,“班長”們具有調度資源、及時決策的權力。其基礎是組織和層級精簡,決策方式扁平,運營高效。

任正非認為,企業管理要學部隊,部隊的組織機構是最具有戰鬥力的。縮小作戰單元,讓前方聽得見炮火的人指揮戰爭,提升一線的綜合作戰能力,總部變成資源配置和支援的平台,這是華為組織變革的一個趨勢。

所以任正非提出要簡化組織管理,讓組織更靈活,五年以內逐步實現讓前方來呼喚炮火;要縮減組織層次,縮小規模,幾個組織合並成一個組織,進行功能整合,以便於快速響應前方的呼喚。

未來的戰爭,需要未來的組織。強調授權以後,要精簡前方作戰組織,縮小後方機構,加強戰略機動部隊的建設。“大後台、小前端”的管理模式,就是對前方的不確定性,依靠能力出眾的精兵組織;對確定的事情,由後方的組織提供重型火力支持,增強精兵作戰實力。

把指揮權交給一線,通過指揮權前移,讓小團隊在一線發現戰略機會,即時向相關各方請求支援,用現代化手段實施精確“打擊”,這正是許多創新型企業的成功經驗。隨著企業規模的壯大、市場的擴大,企業的組織模式必須相應改變。如果依然像過去那樣把大部分甚至所有權力都收到後方機關來,機關勢必越做越龐大,組織流程勢必越來越繁雜,運營成本勢必越來越高,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公司創新艱難,甚至被市場淘汰。

【故事點評】

“班長的戰爭”告訴我們,要發揮班長在前線的作用,班長應有客戶的選擇權、產品的選擇權、合同的決策權,由前方推動後方的各項改革,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決策。信息化時代,創新型企業要想贏得市場,就要打贏“班長的戰爭”。“班長”這個最小的戰術支點,有可能成為決定全局的要點。所以,任正非敏銳地意識到打好“班長的戰爭”的重要性。他在十幾年前提出,要改變過去集團衝鋒的作戰方式,轉向“班長的戰爭”模式,以此來抓住“戰略機會點”。其理由是,“要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呼喚炮火”。

任正非從實踐中得出經驗:創新產品的研發,五六個人的團隊足矣。五六個人研發不了,五六十人也研發不了,就算配置到五六百人,還是難以成功。即使是5G和鴻蒙操作係統這些大項目的開發,也會分拆成一係列小課題,分頭進行研發,最後進行統一集成。因此,當下的創新型企業,“班長”往往成為決戰決勝的主力,打贏“班長的戰爭”已經成為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