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馬的士兵

為了提高管理效率,減少資源浪費,任正非1998年曾給華為員工講了一個“不拉馬的士兵”的故事。

“不拉馬的士兵”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講的是英國一位年輕有為的炮兵軍官上任伊始,發現幾個部隊在操炮訓練中,存在一個相同情況:

在每門火炮的操練中,總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終站在火炮的炮管下麵,紋絲不動。後經了解,原來這是炮兵操練條例規定的。該軍官回去後反複查閱軍事文獻,終於發現,炮兵現行的操練條例是馬車牽引時代製定的。

在那個時代,火炮由馬車運載到前線,站在炮管下的士兵的任務是負責拉住馬的韁繩,以便在火炮發射後調整由於後坐力產生的距離偏差,減少再次瞄準所需時間。而現在火炮的自動化和機械化程度已經很高,根本不再需要這樣一個角色,可操練條例卻沒有及時修訂,結果就出現了“不拉馬的士兵”。該軍官於是建議裁掉“不拉馬的士兵”,並因此獲得了英國國防部嘉獎。

後來,任正非在內部講話中多次談到華為不需要“不拉馬的士兵”。他認為,“不拉馬的士兵”就是不創造價值的人。閑人多了,就會有各種主意、各種折騰、各種浪費、各種鬥爭。從管理角度看,裁掉“不拉馬的士兵”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而企業因此可以節省相當的人力,安排他們在另外的崗位上工作,又可以獲得額外的收益。從組織的角度來進行分析,這實際上是一個組織工作係統的優化過程。“人得其事,事得其才,人盡其才,事盡其功。”在每一個企業組織中,完善的組織設計和合理的運作目標就是這十六字方針。

任正非強調,部門交不出利潤來,就要縮減人員。而且華為實行的是薪酬包管理製度,“減人、增產、漲工資”,你不減人,不增產,怎麽可能漲工資?他要求華為的員工隊伍必須有戰鬥力,要堅決除去“不拉馬的士兵”和一些不必要的組織結構及流程,減少隊列中的非作戰人員,從而提高管理效率,釋放管理效應,讓每個人都發揮作用。

【故事點評】

“不拉馬的士兵”,是指組織中多餘的人,沒有創造價值的閑人。他們不僅占用了企業的資源,增加成本,而且使組織運作的效能降低,也會大大影響企業內部的公平氛圍,破壞公司文化,影響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降低員工的創造力。隻有裁掉“不拉馬的士兵”,才能提高管理效率,釋放管理效應,讓每個人都發揮作用。

企業存在“不拉馬的士兵”是因循守舊和管理不到位的表現,比如企業改革或所處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又如企業的工作流程或工作方式發生了變化,再如企業的技術進步或眾多方麵得以革新等,如果企業自身沒有意識到這些變化,並仍遵循原來的運作模式,此時,也許就會使一些人力、物力出現“不拉馬的士兵”現象。另外,企業的一些機構設置和崗位職能的區分還欠科學,也產生一些“不拉馬的士兵”。企業要想高效發展,就必須找出“不拉馬的士兵”,並將其優化掉,安排他到需要他的工作崗位上。

在華為創立之初,任正非經常在講話中談到華為不需要“不拉馬的士兵”。華為在流程、組織、製度的不斷變革中,杜絕出現“不拉馬的士兵”和一些不必要的組織結構及流程,從而激活組織,提高管理效率,讓每個人都發揮作用。華為的做法值得企業家們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