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之”字形成長

華為在幹部培養、選拔上提倡“之”字形成長路徑,幹部任職三年就要進行崗位調整,例如,負責研發的幹部去市場部,去供應鏈部,去采購部,幹部必須經過多個業務領域的曆練。

任正非曾這樣闡述幹部循環流動和“之”字形成長的重要性:

過去我們的幹部都是“直線”形成長,對於橫向的業務什麽都不明白,所以,現在我們要加快幹部的“之”字形成長。因為直線成長起來的幹部缺少足夠多的崗位實踐曆練。但是,幹部的“之”字形的成長路線,隻適合高級管理者和一部分綜合性專家,不適合基層員工和幹部。

如果一個人在研發、財經方麵做過管理者,又在售前、一線做過項目,擁有較為豐富的工作經曆,那麽他在遇到問題時,就會全局思考,能端到端、全流程地考慮問題。但如果他一直在某個體係工作,比如在研發體係,是從一條線上直線成長起來的,其思維就會有局限性,遇到問題也很容易出現本位主義,會強調他那個板塊的重要性。所以,華為一直要求未來有可塑性的幹部要流動起來,形成一個有力的作戰群。

“輪崗製”是華為實行的一種體驗式的“之”字形提升方式,分業務輪崗和崗位輪崗。業務輪崗如讓研發人員去搞生產和服務,讓他真正理解什麽叫產品;崗位輪崗是讓高中級幹部職務發生變動。職務變動有利於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形成均衡發展,同時有利於優秀幹部快速成長。

任正非要求華為不拘一格地選拔幹部,讓優秀的、有視野的、意誌堅定的、品格好的幹部走“之”字形成長道路,培養大量的帥才和將才。

任正非將華為員工分為四類:管理類、專家類、職員類、作業類。他指出:“公司要重新建立職員類和作業類員工的素質模型和評價體係,職員類和作業類員工不必走‘將軍’成長的道路,不需要那麽高的淘汰率,也不需要年齡限製,隻需要把本職工作幹好。管理類和專家類這兩個職類需要參加循環流動,但職員類和作業類不需要流動,不需要‘之’字形成長。因為管理類幹部、專家類崗位的待遇比較高,所以要強製進行循環流動,在流動中實現晉升或淘汰。”

【故事點評】

任正非帶領華為度過許許多多風浪,他對這個“之”字更是情有獨鍾,而且在華為經營管理中將“之”字運用得出神入化。尤其是他要求幹部要走“之”字形成長路線,不可提拔煙囪式直升的幹部。任正非倡導幹部“之”字形成長,就是要讓他們脫離舒適區,去不斷適應變化,培養多方麵的技能,從而激發個人和組織的戰鬥力,培養更多的帥才和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