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贈君白帽姚廣孝

鼓動朱棣造反的和尚姚廣孝是個很奇怪的人,奇怪在於姚廣孝為何要造反。

姚廣孝大約生於大元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他14歲的時候開始當和尚,有了一個法號叫“道衍”。這個本來平平無奇的和尚,卻被一個相士認為骨骼驚奇,是萬中無一的奇人:“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21)

劉秉忠是什麽人?他是元世祖忽必烈手下的一個和尚,他以布衣平民的身份為忽必烈平定大理、爭奪皇位、攻滅南宋而積極出謀劃策。忽必烈登基之後,他開始正式做官,最後坐到“領中書省政事”的位置,相當於宰相。死後,劉秉忠被元朝政府給予了文臣最高級的諡號“文正”。

當然,這個預言很可能是後來姚廣孝成名之後被人附會在他身上的,但是劉秉忠和姚廣孝的遭遇相似,確實是事實。

姚廣孝認識朱棣還要托朱元璋的福。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元璋找來一些和尚為亡妻馬皇後祈福,姚廣孝在列。祈福之後,朱元璋將這些和尚分給自己各個兒子,並讓他們去諸王封地。這件事對於朱棣來說是完全無所謂的問題,不就是個和尚嘛,選誰不是選。但是,對於姚廣孝來說就是一個大事,他已經55歲了,比朱棣大20歲,他抓住了這次機會,獲得了朱棣的青睞。

姚廣孝究竟跟朱棣說了什麽?《明史》的記載很模糊,隻有“燕王與語甚合,請以從” 。但是在《明史紀事本末》卻有具體內容的記載。

僧道衍知燕王當嗣大位,自言曰:“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與大王戴。”蓋白冠王,其文皇也。燕王遂乞道衍,得之。

這個說法很有意思,有點像現代人求職中的自我營銷。自我營銷的關鍵不在於你說的內容是什麽,而在於你的對象希望從你這裏得到什麽。隻要你營銷的內容和對象的希望吻合,就能成功。姚廣孝明顯知道燕王心底對皇位的渴望。

人在遇到一個用生命去博出位的機會時,猶豫本來就很正常,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人來引導他,無限放大他的欲望,才可以促使他做出決斷。那個引出朱棣內心深處欲望的人就是姚廣孝。

“奉白帽子,王上加白”這個說法被小說《雍正王朝》化用到康熙的八皇子胤禩身上,這個話在皇帝還活著的時候是個特別犯忌諱的話。不僅是王上加白等於皇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那個時代的中國人隻有在出喪的時候才帶白帽子,而且白色在明清時代基本和喪事畫等號。這就不光是想上位,更是對現任皇帝的詛咒。作為一個祈福的和尚,說出這種話恐怕不太合適吧。

但是,這番話終究打動了朱棣,因為此時朱棣的潛意識裏對皇位的渴望已經無法遏製。

首先,朱標死了,最有資格的繼任者已經不在了。你是兒子,我也是兒子,你在我不爭;你不在還輪不到,我就不開心了。朱元璋直接傳給孫子朱允炆,其他兒子基本上是敢怒不敢言,朱棣自然也不例外。

其次,朱棣從骨子裏不太看得上建文帝朱允炆這個大侄子。因為朱允炆能力比起朱棣有很大差距,具體體現在對對子上。

據說,有一次朱元璋給叔侄兩人出了一個對子,上聯是“風吹馬尾千條線”,朱允炆對的下聯是“雨打羊毛一片膻”;朱棣對的下聯則是“日照龍鱗萬點金”。兩相比較一下,高下立判。

最後,朱棣對大明,對老朱家的貢獻比朱允炆大。朱棣在對北元的戰爭中,扛過槍,打過仗,負過傷,在明軍中頗有威望,是自己一刀一槍拚出來的王爺。

朱允炆為大明做過什麽?就是他爹生病時喂過藥?他爺爺罵他的時候很聽話?換了誰都心理不平衡。據說,朱棣拍著肩膀對朱允炆說過一句 “兒乃有今日邪?”這話裏話外,透出的就是不服啊!

朱棣要造反好理解,那麽姚廣孝圖什麽呢?

不知道!說他圖錢吧?這個人後來視金錢如糞土。說他圖色吧?朱棣後來賜給他的宮人都被他退回去了。說他圖權吧?他隻有“資善大夫、太子少師”(22)這類虛銜,最多隻在幕後發揮影響力,從未走到過台前。如何解釋他鼓動燕王造反?

大概隻能按照馬斯洛先生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解釋為“自我實現”的需要了吧!姚廣孝就和東晉時代的桓溫一樣,他們的追求都是“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的自我成就。

不過,姚廣孝想要實現他的理想就隻能借助燕王朱棣的力量。他看到了機會,也想借助這個機會讓自己成功。於是他日日跟朱棣宣講謀反的必要性。史書稱:“出入府中,跡甚密,時時屏人語。”

這種情況下,朱棣感覺很為難。設想一下,皇位這個東西,他確實想要,也有這個本事去要,但是風險很大,之前又沒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鑒。朱棣可能會想,你這和尚一直勸我起兵,有沒有想過鬧起來沒法收場,不鬧自己還可以當個快活王爺。你姚廣孝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不光有鞋還有王位啊!

於是,朱棣給了姚廣孝一個借口,為自開脫:“民心向彼,奈何?” 說出這種話,朱棣已經是非常無奈了。哪有造反的說自己沒有民心支持的?這不就等於承認自己的造反不合法嗎?

其實,是看不到希望。

姚廣孝這時候必須給朱棣一個理由,於是他回答道:“臣知天道,何論民心!”(23)

當然,光靠姚廣孝這麽忽悠就去造反是不可能的。這就好比一個人聽了某個神棍的話就把跳樓當成升仙途徑一樣,近乎侮辱朱棣的智商。姚廣孝隻是把朱棣心底最深處對帝位的星星之火給勾了出來,能不能燎原還要看環境。

真正刺激朱棣必須造反的,正是建文帝朱允炆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