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從人文視角看金融

人文與金融有關係嗎?

我覺得有。兩者密不可分。

您可能也會發現,“宏觀金融”似乎是個誰說都有理的領域。大家有不同的解釋體係和角度,好像誰都能說出一二,還都挺有道理。這就是為什麽市麵上有這麽多“野生”經濟學家,而且有的表現還不錯。用他們的“野生邏輯”來解釋當下的現象,有時反而更清晰,更容易看到本質。

跟自然科學相比,社會科學更容易引起論爭,經濟學也並非例外。因為社會科學的特點就是一個問題可以從很多角度看:您可以從法學、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甚至考古學和人類學的角度看,每個視角看到的都是不同的真相。社會類科學,包括金融,其實大家拚的是“邏輯”,而不是“事實”。因為“事實”是永遠不可能被完全知道的,不管人類的智商有多高。

但是,邏輯從哪裏來?

它大概率來自金融現象背後的“人文”理念,比如哲學,比如曆史和文學。所以用人文思想來穿透金融概念,可能會看到更深層的東西。

那“穿透”是怎麽發生的?

我把哲學、曆史和文學分開來討論。

1.哲學

哲學是“講道理”的學科。

講什麽道理?大道理,解釋終極問題的大道理。

哲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古希臘統稱的“哲學”概念,其實包含了所有學科,隻不過當其他學科有了自己的概念和方法論之後,就會自己分離出去。所以最後留給哲學的就是其他所有學科都沒法解決的問題。

您可能也有感覺:哲學家好像總是有理。因為哲學的撒手鐧是邏輯,哲學家靠邏輯和講道理來打動人。哲學在當下能賦予您的最大技能,就是懷疑能力:能對原來習以為常的一切概念進行懷疑——懷疑世界、懷疑專家、懷疑您自己。

在金融市場上,大家經常看到的和經曆的一個現象是:人喜歡走極端,會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比如死守著明明已經沒有任何價值的金融產品,打死不賣;但又經常會因為“三根陽線,改變信仰”,心猿意馬,反複無常。究其原因,就是對“拿來”的觀點和概念,沒有懷疑過就用了。而有懷疑精神的人,往往更有定力、更靈活,“極高明而道中庸”。

除懷疑精神外,哲學上的一些概念,也會幫我們理解一些金融現實。

比如“以詞代物”這個哲學概念:當人給一個“觀點”起了名字,貼了標簽之後,這個觀點就變活了,變成了一個真實的存在,而不再隻是個虛幻的“idea”。這會帶來很多麻煩:比如“借債買房”這件事,如果換個名詞叫“按揭”,那“債”這個概念在您的頭腦中就會消退。所有借來買房的錢,都會被您當成您資產的一部分,您在不知不覺中就過度負債了。

而有哲學功底的人,很少會按字麵意思去理解事物,而是會透過現象看其本質。

2.曆史

您肯定知道曆史的重要性。但是也一定會經常發現,曆史中並沒有一個像公式一樣的,能給您推導出一個精準結果的規律。您可以用曆史來推導原因,但是沒辦法預測將來。這是因為大家在看曆史事件的時候,往往容易忽視“人”的因素——人是一個巨大的不穩定因素。秦暉曾在一篇文章中說過,“大概率因果”隻會在曆史的一個階段起作用,近乎“必然”的東西通常隻在短時段發生。因果鏈一旦延長,就沒有大概率可言。長時段的曆史在本質上,就是“測不準”的。您的人生、國家的命運都是如此。

英國曆史學家科林伍德說過,一切曆史都是思想史,即曆史是觀念的產物。您現在看到的和聽到的曆史,是被“還原”和“解釋”過的。就像展館裏的恐龍化石,一個完整的骨架赫然佇立眼前,觀者一定會覺得幾億年前,恐龍就是這副模樣。但如果仔細看標簽,會發現原來整個骨架隻有一部分是出土化石,剩下的都是科學家們用模型“還原”出來的。

而事實如何呢?也許科學家們一開始就搞錯了,把霸王龍的腳趾骨裝在了鴨嘴龍的下巴上。但是如果沒有這些“還原”和“解讀”,觀者就隻能看到一堆碎片而已。

盡管如此,在短時期“可見的未來”,當下正在發生的一切,其來龍去脈也隻有觀看曆史,才能真正看懂一些。政治和經濟時刻在變,但千變萬變,一些被稱為“根基”的東西在短時間內很少改變,比如文化和意識形態。而要挖到這些“根基”,就不能少了曆史這把鋤頭。

尤其在金融領域,那些大繁榮、大泡沫、大崩潰、大蕭條猶如係列連續劇,曆史裏其實到處都是案例。所以世間本無黑天鵝,或者到處都是,烏泱烏泱的,您認不出來而已。

3.文學

文學的作用不僅僅是修身養性,它比您想象中的更有用。所謂“讀書得間”,文學能幫助您讀出這個世界上的“空隙”。

我常會在腦海裏玩一個小遊戲:把市場的情緒和文學作品中的某個人物配對。文學作品中的某些場景,其實和市場上發生的“極值”情景很類似:文學能把真實世界中人類製造“戲劇化”的基因挑逗出來。它會告訴您什麽是真正的人性。

比如張愛玲。張愛玲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她能寫出人世間各種語焉不詳的尷尬。她有一篇小說叫《連環套》,女主角叫霓喜,是一個執迷不悟、看得破忍不過、拿不起放不下、總是在同樣的地方跌倒的人物。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人類的心理會驅動我們一直追求更多的東西,沒辦法停止。就像霓喜,盡管她跟過的三個男人條件越來越好,社會地位越來越高,她仍不滿足。“私欲”不像腫瘤,動個手術可以切掉——人類隻要存在一天,“私心”和“欲望”就不會消失。所以,當您欲望無窮,又身處一個規則不能由自己來定的“局”中時,結果就是焦慮。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欲望代替另一種欲望,如此往複地活著。

金融世界裏的大小泡沫也因此而生,金融市場就是人類欲望的露天大展廳。除非您能回到原始人的生活,否則這架大機器隻能繼續向前。要生存,必須訓練自己洞悉人性的本領。

所以多讀文學,更健康。

那未來呢?連數理化都能被代替的人工智能時代,金融成了算法,文學、曆史和哲學還有用嗎?

正好相反。人工智能時代,有“交叉學科”思維的人會更有機會。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李開複說的。李開複說,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將取代一半人類的工作,特別是“重複性高、工作可量化成數字、思考時間不超過30秒的工作”。但是AI沒有情感、沒有情懷、不懂美、無法理解抽象事物、不能跟人一樣“舉一反三”、不能跨領域交叉思考。

而上述所有,恰恰都是理解金融這件事的正確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