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正史的注釋、補和重修

研究正史很可作補助的,有下列幾種:

注釋 如王先謙的《漢書補注》、杭世駿的《三國誌補注》。至於補一部分的,則有徐鬆的《漢書·西域傳補注》等。

補 以表和誌內表為最多,至於本紀、列傳則比較的少。

重修 如並行之新、舊《唐書》,新、舊《元史》,新、舊《五代史》。其餘如周餘緒的《晉略》,郝經的《續漢書》等,除已失亡者不算,現在還保存的,尚有一二十種。

我們現在研究曆史,當以材料豐富為貴,正確為貴。假若有兩部一樣的書,可以看時間較早的,因為直接的材料總比間接的好一點,兩部書不同,則必須都看。重修之書,除並行者外,後者異於前者的,若不過是無甚意義之體裁,而材料則多照前書,還是可以廢之不看。

補,就是補史書上不夠之處;注,就是解釋正史上不大明白的地方。這兩種,清以前也有,但不如清時的多和精。怎麽說呢?因為清代考證之學特盛,並且也非常精確,一件事,前人已有之說,差不多都被他們網羅殆盡。故我們看注,最經濟的是先看清人的。關於這類書籍,擇其要者,分列於下(參看梁任公所著《清代學術概論》十四節):

(1)關於曆代者:趙翼《廿二史劄記》、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洪頤煊《諸史考異》。

(2)專考證一史者:惠棟《後漢書補注》、梁章钜《三國誌旁證》、梁玉繩《史記誌疑》《漢書人表考》、錢大昭《漢書辨疑》《後漢書辨疑》《續漢書辨疑》、周壽昌《漢書注校補》《後漢書注補正》、杭世駿《三國誌補注》。

(3)關於表誌的專書:萬斯同《曆代史表》、洪飴孫《三國職官表》、顧棟高《春秋大事表》、齊召南《曆代帝王年表》、錢大昭《後漢書補表》、錢大昕《元史民族表》、周嘉猷《南北史表》《三國紀年表》《五代紀年表》、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五種》《曆代職官表》(官修)、洪亮吉《三國疆域誌》《東晉疆域誌》《十六國疆域誌》、洪齮孫《補梁疆域誌》、錢儀吉《補晉兵誌》、侯康《補三國藝文誌》、顧懷三《補五代史·藝文誌》、倪燦《宋史·藝文誌補》《補遼金元三史·藝文誌》、錢大昕《補元史·藝文誌》、郝懿行《補宋書·刑法誌·食貨誌》。

(4)關於古代別史雜史的考證箋注者:陳逢衡《逸周書補注》、朱右曾《周書集訓校釋》、丁宗洛《逸周書官箋》、洪亮吉《國語注疏》、顧廣圻《國語劄記》《戰國策劄記》、程恩澤《國策地名考》、郝懿行《山海經箋疏》、陳逢衡《竹書紀年集證》。

(5)關於元史者:何秋濤《元聖武親征錄校正》、李文田《元秘史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