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治經三法

治經之法,凡有數種:

(1)即以經為一種學問而治之者。此等見解,由昔日尊經過甚使然。今已不甚適合。又一經之中,所包甚廣,人之性質,各有所宜,長於此者不必長於彼。因治一經而遍及諸學,非徒力所不及;即能勉強從事,亦必不能深造。故此法在今日不甚適用。

(2)則視經為國故,加以整理者。此則各本所學,求其相關者於經,名為治經,實仍是治此科之學,而求其材料於古書耳。此法先須於所治之學,深造有得;再加以整理古書之能,乃克有濟。此篇所言,大概為此發也。

(3)又有因欲研究文學,而從事於讀經者。其意亦殊可取。蓋文學必資言語,而言語今古相承,不知古語,即不知後世言語之根源。故不知最古之書者,於後人文字,亦必不能真解。經固吾國最古之書也。但文學之為物,不重在死法,而貴能領略其美。文學之美,隻可直覺;非但徒講無益,抑亦無從講起。今姑定一簡明之目,以為初學誦習參考之資。蓋凡事熟能生巧,治文學者亦不外此。後世文學,根源皆在古書。同一熟誦,誦後世書,固不如誦古書之有益。而欲精研文學,則數十百篇熟誦之文字,固亦決不能無也。

(此篇節錄自《經子解題》一書,

商務印書館,1926年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