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陰人施陰毒毒害忠良,巧臣設巧計救曹印

1

乾清宮內的宮女們正在忙碌著為皇帝端茶供齋,魏忠賢急急忙忙跑來奏道:“不好了,皇上,今個兒貴州傳來惡訊,巡撫王三善孤軍深入被叛賊安邦彥圍困,參將王建中、副總兵秦民屏、千總劉毅力戰而死,王巡撫也被俘殉國啦。”

天啟帝聞言一驚,問道:“魏愛卿有何對策?”

魏忠賢道:“逆賊猖獗,當著兵部調兵遣將再剿。”

天啟帝道:“此事愛卿好生辦理,千萬不要再出差錯。”

魏忠賢道:“皇上聖明,臣這就讓崔呈秀調度此事,但願早降叛軍,還我大明太平江山。”

天啟帝歎道:“太平什麽,不要說邊疆戰亂紛紛了,就連朝中也是煙霧彌漫。”

魏忠賢明白皇上所指就是眾大臣彈劾自己的事,遂道:“都怪臣處事不周,致使眾大臣誤解,給皇上添憂了。”

天啟帝道:“也不全怪你,他們結黨營私,朕早已知之。”

魏忠賢道:“皇上聖明,但刑部郎中曹印深受先帝器重,此人一心行法,從不結黨,他雖然也彈劾賤臣,賤臣卻對他敬佩有加。”

天啟帝讚道:“難為你有這般胸襟,楊漣、左光鬥他們這些人有你一半度量就好了。”

魏忠賢又道:“曹大人精通曆代律法,日夜專注變法圖強,至今未娶,臣聽說曹印為官極清極廉,家中雖有七旬老母,卻並無一婢一奴,母子二人生活極為清貧。”

天啟帝聽了大為感動,道:“難得,難得,怪不得先帝賜他通天笏,看來此人確是忠貞之臣,朕當重用之。”

魏忠賢道:“皇上英明,臣讓刑部尚書喬允升擇日帶他進宮,這樣的清廉之臣當為我等榜樣,臣鬥膽懇請皇上賜婢女於曹大人,一來顯示皇上仁德,二來也讓曹大人早成人倫,三來使曹母老有所養。”

天啟帝道:“嗯,魏愛卿深明大義,不計較個人恩怨,難得,你和曹愛卿都是忠臣,此事你去辦吧。”

魏忠賢得了旨意,即令人選美女四人送入曹府,曹印受寵若驚,伏地拜道:“臣無功,怎敢受此厚恩。”太監俯身近前,笑道:“皇上固然知道曹大人不是好色之徒,然聞曹大人家有老母無人照料,故賜婢女以養人倫,曹大人還不快快謝恩,咱家還等著回去交旨呢。”曹印聽了,這才安心收下,拜謝皇恩,送走太監後,安置美女服伺老母。

過了半月,刑部尚書喬允升召見曹印:“左侍郎周迎秋周大人今日在殿上舉薦你,皇上下旨,召你明日進宮麵聖,曹大人務要做好周全準備,莫讓皇上失望。”

曹印大喜,急衝衝回家做準備,剛到門口,見周應秋愁眉苦臉地走在街上,一邊走路一邊哀聲歎息,曹印拜道:“多謝周大人薦舉之恩。”

周應秋抬頭見是曹印,忙拱手回禮:“哦,原來是曹大人,皇上求賢,我何功之有?曹大人滿腹才華,卻受屈四年,有若鳥困鐵籠,龍屈溝渠,明日金殿麵聖,從此以後可以大展宏圖了,可喜,可賀呀。”

曹印道:“行法度,興大明,是下官畢生夙願,然真要實現行法圖強,安定社稷,還得依靠朝中各位賢臣共同努力才是。”見周應秋愁眉莫展,因問道:”周大人為何愁苦?”

周應秋擺手道:“唉,難以啟齒,難以啟齒,說出來讓曹大人笑話了。周某年近五旬,至今無子,前幾日老父為此去算了一卦,說八月十五之前尋一個後脖有黑痣的女子成婚方能有後,不然,今生絕祀矣。”說到這裏,周應秋聲音哽塞,啼啼哭哭地道:“明日就是八月十五了,老父為此愁悶成疾,怕是要不行了。”

周應秋悲悲戚戚拭老淚,慘慘切切長歎息,一副痛不欲生的樣子。

曹印勸慰道:“算卦之事豈可輕信?”

周應秋道:“我固然知道那都是些無稽之談,然老父深信不疑,要是明日還尋不到這樣的女子,絕後是小,老父憂鬱而死,叫周某如何獨生?”周應秋說著竟然俯身下去蹲在地上痛哭起來。

曹印趕緊扶起道:“周大人不必憂傷,也是巧合,半月前皇上賜曹印婢女四人,其中就有一女後脖上有黒痣一顆,既然如此,曹印將她送與大人為妾就是。”

周應秋突然止住哭聲,站起來抓住曹印之手問道:“當真?曹大人莫要誆我。”見曹印笑著點頭,周應秋搖搖頭道:“不可,周某豈可為一己之私而奪曹大人之所愛,此事萬萬不可。”

曹印道:“不妨,此女僅是下官母親的婢女,送予周大人又有何妨?況且周大人官高位顯,事父極孝,此女得陪周大人,也不埋沒了她。”

周應秋大喜,鞠躬拜道:“如此,老父有救了!”

2

曹印隨喬允升進了宮,被一太監單獨領入內書堂等候。曹印暗思:皇上召見臣僚都是在保和殿或乾清宮,有時也會在養心殿或者後花園,內書堂乃宦官學習之所,歸司禮監管轄,皇上為何在此地召見我?

正狐疑間,隻聞爽笑聲從遠處傳來,曹印起身迎接,見魏忠賢帶三個太監大步而入,不禁暗自吃驚。

魏忠賢笑道:“讓曹大人久等了!”

曹印拱手道:“魏公公有何見教?”

魏忠賢樂嗬嗬地道:“曹大人請坐。”

曹印甚為納悶,餓狼從來要食肉,哪有善心待羔羊?也不坐,直問道:“請問魏公公,皇上何時召見我。”

魏忠賢見曹印拒坐,頓時由歡轉溫,臉色一沉,自個兒一屁股坐下,冷道:“皇上政事繁忙,哪有工夫與人閑話。”魏忠賢喝了口茶,慢慢道:“曹大人屢次請求覲見皇上,不知有何高論,先說來讓咱家聽聽,果真有治國良方,咱家再奏聞皇上召你。”

曹印大怒:“這麽說,此番是你召我來,非皇上?”

魏忠賢嘿嘿笑道:“咱家哪有權召曹大人來,咱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全是聽皇上的。”

曹印怒道:“太祖法度,宦官不得幹預政事……”

見曹印指責自己幹政,魏忠賢大怒,冷冷道:“曹大人如無良策進獻,咱家就去複旨了,”魏忠賢驀然立起而去,走到門口停住,吩咐身邊太監道:“回複皇上,就說曹印乃碌碌之輩,並無甚麽大才,哈哈哈哈。”

曹印大怒,跟著出了內書房大門,對走遠的魏忠賢吼道:“我有通天笏,有權直接去見皇上,何須閹人代為通報。”

懷著滿肚子的火氣,曹印匆匆來到乾清宮前想要求見皇上,遠遠看見帶刀侍衛守衛在門口,回想起自己數番求見均被擋回的經曆,不禁又心灰意冷起來。

曹印駐足良久,遠遠凝視著巍峨高大的乾清宮,思慮許久,最終還是無奈地哀歎而回。

回到家裏,曹印拖著疲敝的身軀推門而入,忽見一幫錦衣衛緹騎端坐在家中,曹印大驚,怒喝:“大膽,你們竟敢擅闖本官私宅?”

為首旗尉道:“曹印,你擅殺皇上所賜婢女,下官奉命逮你。”話音未落,早有三個緹騎猛撲上來將人捆了。

曹印辯解道:“胡說,我殺哪一個了。”

旗尉怒道:“今日城外發現一女屍,經辨認乃皇上賜予你的婢女姚玉,你有何話可說。”

曹印大驚,姚玉正是自己送給周應秋為妾的婢女,她怎麽死了?

3

曹印知法犯法,殘殺婢女的事震驚朝野,消息傳至湖廣山塘驛,有一囚徒聞之大歎:“我之罪也!”

此囚不是別人,正是萬曆三十二年進士,力薦四賢給光宗皇帝的滿朝薦。滿朝薦就任刑部侍郎後,因看不慣魏忠賢禍亂朝綱,上疏天啟帝,揭露朝政“十可憂,八可怪”,得罪閹黨,被削職為民,千裏充軍來到此偏遠之地山塘驛。

滿朝薦為人耿直,機警異常,得聞消息,暗自思忖:“曹印殺人,必是魏忠賢毒計,正所謂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此人因我舉薦入朝,今遭奸賊毒手,我當救之。”

滿朝薦深知東廠、錦衣衛爪牙遍布全國,自己雖然充軍千裏之外,但閹黨仍不放鬆對自己的監視,於是故意與友人對飲,醉後大笑道:“曹印殺人了,我心中的巨石終於落了,來,今日一醉方休。”

友人問道:“滿進士的話讓人糊塗,曹印是你推舉給先帝的,他犯了重罪你有薦人失察之過,你不為此惶恐怎麽反而高興?”

滿朝薦笑道:“你是不知道,曹印此人徒有虛名,並無真才實學,我誤信民間傳言,將他視為當今之商鞅、吳起,一時失察推薦給先帝,後來我與他朝堂相見,才發現他實乃平庸碌碌之輩。”

友人道:“幸好當今聖上沒有重用他,如果重用,發現他並無才幹,你的罪過就大了,所以曹印今番入獄,你才這麽高興,是麽?”

滿朝薦笑道:“正是,正是。不過也好,曹印虛名在外,魏忠賢殺了他,定會留下個殺賢之惡名,天下文人對他必會口誅筆伐,好事,好事,哈哈。”

果不出滿朝薦所料,監視滿朝薦的番子報給檔頭,檔頭飛馬報至京城,魏忠賢聽了,對手下爪牙道:“我一直不相信幾紙狗屁律令就能治理天下,曹印沽名釣譽,以李悝、管仲、商鞅、韓非自比,欺了先帝,騙了天下人,我若殺之,還真如滿朝薦所言,留下個殺賢的罵名。”

王體乾道:“我聽說,曹印實乃萬曆年間禦史曹希明之孫,曹禦史死後,曹家家道衰落,一貧如洗。曹印自小頗愛律法,喜讀曆代法家著述,萬曆三十一年考中秀才,此後再無功名。他本一介平民,隻因一日上山砍柴,伐了一木回家,三日後複又上山,發現前日所伐之木是他人墳地內的樹木,按大明律規定:‘盜他人墳塋內樹木者,杖八十’,為此特意跑到縣衙大堂自請受刑,此事傳揚開來,百姓有道他傻的,有讚他守法的,一傳十,十傳百,竟然成就了他的名氣。其實呀,他就是一個徒有虛名的窮秀才而已。”

崔呈秀道:“不能殺,難道要放了他?”

魏忠賢陰笑道:“曹印到處吹噓法興大明,律治天下,咱家求賢若渴,怎舍得殺賢,咱家將他送到邊荒之地,讓他放手行法去,就讓天下人看清他曹印到底是個什麽貨色。”

王體乾喜道:“妙,妙,就貶他做個小小縣令,著他行法,令他自證其醜,那時我們再名正言順地給他治罪。”

計議已定,魏忠賢令王體乾擬旨,王體乾慌了,忙推遲道:“聖旨當由內閣大學士草擬,小人哪敢。”

魏忠賢笑了笑:“寫幾個字而已,還要請別人幫忙?”

王體乾若有所悟,喜道:“小人遵旨!”

矯詔已成,王體乾帶一幫太監闖進監牢,命曹印跪地聽旨,隨即大聲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刑部郎中曹印,擅殺禦賜婢女,依律不赦,然廠臣不忍殺賢,泣血求情,朕亦憐才惜能,法外施恩,貶曹印為桐廬縣令,願卿替天牧民,好生為之,勿失朕望。欽此!

在獄中待了五個月,曹印本以為此番必死無疑,聽了聖旨後喜極而泣,山呼萬歲,九拜謝恩。回到家裏,曹印與老母說了緣由,母子二人整理好行禮,準備次日離京赴任。

曹母道:“我兒蒙冤期間,為娘無依無靠,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朱國禎大人深夜派人送來紋銀一百兩接濟,我兒離京前不可不親往謝恩。”

曹印道:“朱大人乃三朝元老,一身正氣,處逆境時從不阿迎權貴,如今他正在潛心撰寫史書,令人敬佩,即便未有贈銀之恩,作為晚輩,我也應該前去辭行。”

當晚來到朱府,仆人帶入書房候見,但見房內東側掛有一聯:

不爭在朝堂

勝隱山林間

曹印暗思:“人言朱國禎身處高位,一不爭利,二不爭名,三不爭權,是個廟堂隱者,看來果然不假。”轉身又見西側也有一聯:

功名耀眼亦刺眼,追它作甚

權色迷人也害人,求來何用

曹印搖頭,心想:“朱大人過於謹慎了,大丈夫坐得直行得正,求功名以揚後世,掌權柄以澤萬民,有何不可?”踱步來到案前,見案桌上尚有一聯,細看墨跡未幹,似為半個時辰前所書,曹印邊看邊吟:

滿堂是非,閉眼一無所有

一牆荊棘,低頭啥也不見

“唉,朝中像朱大人這樣明哲保身的大臣太多了,致使奸佞為所欲為,可悲!”曹印想起魏忠賢閹人得誌,不禁長歎起來。

不一會兒,朱國禎緩步而來,曹印拜謝贈銀之恩,朱國禎扶起曹印道:“你這人頗有誌向,可惜生不逢時,老朽為政多年,也知法能治國,律能安邦,然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我等朝臣,心懷忠義,盡力而為即可,苟我誌不為天下人所容,何不退而求其次?”

曹印道:“不知閣老退而求其次何意?”

朱國禎道:“如今天子一雙慧眼受奸人蒙蔽,朝中正直官員失勢,閹黨當權,忌恨新法,你若強行之,必定白白送了性命。這次魏忠賢不殺你,其中必有陰謀,下次犯在他們手上,休想再有生機。兩年前,滿朝薦力陳時事‘十可憂,八可怪’,被充軍山塘驛。數月前,楊漣上疏魏忠賢‘二十四罪’,現在雖然平安無事,但依老朽算來,他已是墓中骷顱矣。曹大人既然胸懷經緯,何不退而不爭,隱而著述,留下墨寶,贈與後世君王。”

曹印拜道:“我知閣老潛心撰寫史書,此固然是不巧之功業,但身為大明之臣,豈能無視大明之病,請恕曹印不敢效仿。曹印以為,法之神在公,律之命在信,令之精在行,法公則民愛之,律信行則民守之,令行則民畏之。若我輩因畏強權而不去推行法令,即便潛心著述,給後世留下的也隻是水中美月,牆上香餅,有什麽用處呢?”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最壞的後果,”朱國禎最後提醒曹印。

曹印昂然道:“曹印為官,執法如鼎;曹印為民,守法如山,曹印從不違法永不背律,奸佞豈耐我何?”

朱國楨心生敬意,起而拱手道:“人言法癡曹印敬德不敬強,阿善不阿貴,今日一見,果然不虛。曹印,你逆而不喪誌,困而不忘民,真難能可貴,不過,前路坎坷,須萬般小心!”